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争魏 > 第两百四十七章 取之
         杨峥屯兵允吾,令张特领兵攻北,孟观领兵向南。
         不得不说这两年杨峥的名声在西北打出来了。
         只要看到“护羌中郎将杨”的旗号,城门全都打开。
         允街、枝阳、浩门、令居四城迅速被占领。
         但黄河东岸的榆中、金城却不为所动。
         斥候打探到邓艾领残兵退守榆中,欲保住黄河东岸的两座桥头堡。
         想法很好,但金城隶属于凉州,不归雍州刺史管。
         邓艾上任雍州刺史也才一年左右,除了南安郡,雍凉各郡对他其实并无多少好感。
         其一,他是靠司马懿上位。
         其二,他的资历、名望、功绩都不够担任一州刺史,而且还是雍州刺史。
         其三,他本人的性格也是很大问题,每次大战,总是他跳的最高,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甚至内部也会得罪不少部下。
         此次破羌大战,几万大军灰飞烟灭,输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
         邓艾的名望一落千丈。
         而杨峥的声势扶摇直上。
         这种情况下,邓艾还赖在金城和榆中,就有些不知礼数了。
         这也附和他的性格。
         “榆中,必取之!”杨峥一巴掌拍在牛皮地图上。
         刘珩、龚飞稚也兴奋起来。
         “传令,让杜预把五万奴隶军全部带来!”是时候让武威、天水、长安、洛阳看看自己的实力!
         我有取陇右的实力,但我保持克制,所以请你们也尊重我杨峥!
         这便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
         “唯!”传令兵飞骑而去。
         两日之后,杜预率五万奴隶军赶来。
         打逆风仗,奴隶们肯定不行,一打就散。
         但顺风仗就不一样了,奴隶们斗志高昂,一个个嗷嗷叫。
         “昔日大秦蒙恬驱匈奴,以榆中为城塞,大汉窥伺河西,霍去病屯兵榆中,此城为金城郡治所,若不取之,则不算据有金城郡。”杜预的话,让杨峥感觉到他立场的转变。
         破羌一战,给了太多人信心。
         而这一战,已经让杨峥在新的形势下站稳了脚跟。
         即便司马父子想除掉杨峥,也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除非司马懿亲自领兵前来,雍凉各势力会再度在他的赫赫威名之下凝聚成一个整体。
         不过这种级别的大战,不是说来就来的,粮草、军械、士卒集结,都需要时间。
         西北风这么大、路也不那么好走,万一司马懿在半路上升天,洛阳朝廷恐怕会是另一番场景。
         “不错,既然动手了,那就动到底!”现在的杨峥是有恃无恐。
         你司马家是要中原,还是要在西平不毛之地跟自己死磕?
         如果允吾是西平的门户,那么榆中就是战略桥头堡,宛如一把长剑插在南安、陇西、安定、武威之间。
         所谓形胜之地不过如此!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陈泰、郭淮反应过来,
         或者邓艾这口气喘过来,再想拿就没这么容易了。
         群山之下,大河滔滔,轻骑如风,铁甲如潮。
         六万大军顺湟水而下,兵锋所向,沿途小城关隘自动打开。
         亲卫营的宣义郎分散出去,约束奴隶大军,沿途不得侵犯百姓。
         杨峥也是足量供应粮草,时不时还分发些牛羊肉。
         又派出六队轻骑日夜巡戒,妄取百姓一物者,直接军法从事。
         沿途一颗颗人头挂在骑兵的长槊上。
         但依然有奴隶亢奋过头。
         不得不说西域胡人生性凶残,屡禁不止。
         在此事上杨峥绝不姑息,一伍犯事,全伍皆斩,一什犯事,全什皆斩。
         一颗又一颗的人头堆积在官道旁,终于奴隶们清醒过来。
         再也不敢犯事。
         让饱经摧残的金城郡得到一丝慰藉。
         所过之处,甚至有百姓焚香参拜,或送上他们也紧缺的粮食。
         杨峥一概不取。
         黄河渡口,守军早就一哄而散。
         金城郡守将见到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也被吓破了胆。
         而且杨峥军一路自己砍自己人头,如此凶残的搞法,在雍凉也是几十年未曾一见。
         对别人狠不是真狠,对自己都这么狠,谁还敢硬扛?
         金城县主动送出粮食牛羊犒赏,也不知他们被吓的,还是觉悟很高,让杨峥有了几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觉。
         不战而下人之城,这感觉很不错。
         这几年受的胯下鸟气也纾解了不少。
         金城郡所有能下的城都下了,只剩下榆中还在硬挺着。
         城墙上聚集着不少士卒与青壮。
         不过在看到潮水一般涌来的敌军时,一个个脸色全都变了。
         以前冶无戴、俄何烧戈起事时,虽然号称十万大军,但其中的水分实在太大。
         很多人与其说是“大军”,还不如说是乞丐,别说盔甲武器,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没,举着根削尖的木棍,就算是长矛了,能带块铁,就是“精锐”。
         而眼前,六万大军虽说没有全部披甲,但至少有一半人穿着皮甲,或举着长矛,或提着长刀。
         关键还阵型严整,丝毫不乱。
         最前阵的一万步卒骑兵,铁甲如山,长矛如林,动静间凛凛杀气排山倒海而来。
         凉州近十年来,军容之盛,未有如此者。
         杨峥骑在乌羽背上,看着自己的大军,心中也是涌起万丈豪情。
         “嚯!嚯!嚯……”
         一万精锐步骑发出雄浑的呼吼声,仿佛整个大地、天空一同在颤抖。
         所谓军威赫赫,便是如此。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潜移默化间,天地之威也加持在军势之上。
         时来天地皆同力!
         也难怪百年后苻坚有投鞭断流的豪情,亦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仓惶。
         一场场胜利,不断激励着士气,激励着人心。
         此时就算杨峥下令直取长安,uu看书这些士卒也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胜利让杨峥与部下之间的心理羁绊越发紧密。
         “邓艾――”
         百余亲兵站在一射之地外大声呼喊。
         这呼喊也让城上城下全都安静下来。
         “邓艾――”
         一声呼喊,邓艾却始终没有露面,但城墙上气势却跌落谷底。
         破羌之战,杨峥胜了,邓艾败了。
         今日榆中之战与当日破羌之战如出一辙。
         但风水已然轮转。
         喊了小半个时辰,邓艾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
         杨峥摇摇头,所谓名将也不过如此。
         想起自己这一路的挫折、困厄,忍不住长长舒了一口气。
         所有的忍耐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被辜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现在,杨峥的兵海,就要堂堂正正淹没这座城。
         “攻城!”杨峥拔刀指向榆中城。
         23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