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争魏 > 第三百六十五章 先手
         中原烽火连天,敦煌却是雍凉的世外桃源。
         先有仓慈,减免赋税、打击豪强,安抚百姓、沟通西域,遂使敦煌重现当年之繁荣。
         后皇甫隆教作耧梨,广开沟渠,大力屯垦,鼓励节俭,敦煌越发富庶,成为凉州西域间的一颗明珠。
         一进入关内,便感觉一片汉风中掺杂着西域胡风。
         头戴毡帽胡须浓密的胡人牵着骆驼与汉人并肩走在街面上。
         来往穿行的人群中还有不少身毒国的僧侣,双手合十,毕恭毕敬。
         “不知将军何以讨马延?”皇甫隆出言道。
         杨峥一听就知道他有话说,皇甫隆身为地头蛇,抚镇敦煌多年,而高昌就在隔壁,自然知己知彼,“还请皇甫公教我。”
         积极听取他人意见,也算杨峥一大长处。
         皇甫隆对杨峥的态度非常满意,抚了抚胡须,“高昌屯戍多年,人口富庶,将军若攻之,当动如雷霆,不可久战,以免伤及百姓,为外人所趁,马延志大才疏,不足为虑,然其子马遁颇为骁勇,将军不可大意。”
         这跟文钦父子颇有几分相像。
         杨峥眼角余光扫了一下身边,张特、彭护、孟观、刘珩、皇甫闿、皇甫陶、庞青等人,羌汉将佐分列左右,马遁一个人能骁勇到什么程度?
         淮南二叛,文鸯的勇名传遍天下。
         杨峥就不相信这世道还有比文鸯更猛的人。
         再说自己也不是司马师。
         “晚辈谨记。”杨峥拱手施礼。
         话还没说完,关外马蹄如雷,烟尘大起。
         皇甫隆苦笑道:“看来有人比将军还要着急。”
         还未入城的士卒,立即在关外摆开阵势。
         长矛架起,层层叠叠,没有丝毫慌乱。
         张特率领百余甲士亲自出城,与士卒站在一起,军心大定。
         杨峥与皇甫隆及众将登上城墙,遥望西面。
         骑兵自风沙中冲出,刀矛映日,铁甲辉光,颇为雄壮。
         一杆“凉州刺史马”的大旗在随着风沙招摇。
         一将奔腾而出,身后十几骑翼护,手提长矛指向关上,齐声大吼:“杨峥小儿,速速出关受死。”
         “大胆!”刘珩当场暴怒,提着狼牙棒恨不得从五六米的关上直接跳下去。
         “何须着急?”杨峥一把拉住他。
         “此子便是马遁。”皇甫隆笑道。
         关下,马遁一身红甲,身姿魁梧,领着从骑在阵前耀武扬威,跑动间,仿佛一团暗红色火焰。
         时而战马人立而起,时而长矛刺向天空。
         极为活跃,仿佛一头猎豹,在反复试探猎物,寻找破绽。
         但张特始终不为所动。
         稍顷,后军列阵,立于一箭之地,刀矛盾甲排成一列,虽然只有万余兵力,但人人透着股彪悍劲儿。
         能在异族环绕中立足,而且还过的不错,马延自然有些本事。
         杨峥远来劳顿,马延以逸待劳,双发优劣一看便知。
         “让他们叫吧。”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该苟的时候一定要苟住。
         难道疯狗冲自己叫唤两声,自己也要叫唤回去不成?
         一方疯狂叫嚣,另一方却异常沉默。
         很多老卒就倒在城内的街道上睡着。
         城墙上士卒就趴在雉碟上打盹。
         杨峥知道他们是在最大可能恢复体力。
         若是新兵,在大军围城的情况下,又如何睡得着?
         “皇甫公,请为我将军准备些肉汤、麦饼、清水。”大敌临前,杨峥顾不上客套。
         皇甫隆亲自下城去办。
         杨峥也困顿交加,但不得不打起精神,站在城楼上,听着城下的喝骂声。
         骂了足足一个时辰之后,马遁也累了,退回军中。
         双方就这么对峙着。
         阳关乃是西域雄关,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于汉武帝所建,三百年来,抵挡了不知多少野心勃勃的胡人。
         马延这万余人,想攻破两万人防守的阳关自然不可能。
         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想搞个偷袭,但亲卫营临危不惧有条不紊的列阵,没有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孟观!”见下面没了动静,杨峥喝令一声。
         “属下在!”孟观没想到会点他名。
         “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引锣鼓手前去叫阵,不可让他们休息,也不可接战。”
         “唯!”
         拉仇恨,锣鼓手们自然是专业的。
         过不多时,城下就响起锣鼓声,咿咿呀呀的,似乎还唱上了。
         “西域两马儿,胆小如鸡鼠,不去啃青草,偏偏来送死,刀矛临颈时,兵败如山倒……”
         这帮人也算搞出了经验,语气极其尖酸刻薄,还弄出了节奏韵律,极为上头……
         才来了两遍,对面就受不了了。
         百余骑嗷嗷叫的冲出,孟观却领着锣鼓手退入关下步阵之中。
         如此反复几次,对面抓又抓不住,避又避不开,只能活生生的受着。
         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耳边是闹人的锣鼓声。
         渐渐的,高昌军士气开始低落。
         很多人放下盾和矛,坐在地上。
         而关下西平军兀自在烈日下挺立着,如苍松,如石柱,一动不动。
         在加入雍凉精锐后,亲卫营变得更加坚韧、剽悍、强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太阳西下,遍地金红。
         而城墙上睡觉打盹的西平军们缓缓睁开了眼。
         皇甫隆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肉汤麦饼。
         但西平军们没一人动手。
         “半饱而食!”直到杨峥下令,士卒们这才甩开腮帮子吃喝起来。
         “将军用兵如神,此时正是击退马延父子的大好时机。”皇甫隆一脸平和的微笑。
         杨峥也笑了,用兵如神有些过了,熟能生巧,打了这么多场仗,傻子也开窍了,“不是击退,而是一战定高昌!”
         这一次,皇甫隆古井不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些许涟漪,“将军……神勇。”
         此刻的杨峥仿佛一头睡醒的猛虎,眼中雄光抖擞,“皇甫公不是说当动如雷霆吗?就是现在。”
         杨峥拔出环首刀指着关下,“敌自来送死,诸军为吾灭之!”
         “唯!”
         一声声低沉的吼声子啊身边响起,然后诸将各归本阵。
         半个时辰左右,城中已是一片肃杀。
         骑兵上马,步卒握矛。
         各都尉、曲长、屯长、百人将、都伯全都如嗅到血腥味的狼。
         不动如山,动如雷霆!
         23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