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争魏 > 第五百五十五章 陵云台
         洛阳。
         占田令只是开始。
         司马昭以贾充正法律,裴秀议官制,建爵五等,公、侯、伯、子、男,郡公之下,又有县公,封邑一千八百户。
         侯、伯、子、男又分为大国、次国。大国侯,封邑一千六百户,地方七十里;次国侯,封邑一千四百户,地方六十五里。大国伯,封邑一千二百户,地方六十里,次国伯,封邑一千户,地方五十五里。大国子,封邑八百户,地方五十里,次国子,封邑六百户,地方四十五里。大国男,封邑四百户,地方四十或三十里;次国男,封邑二百户,地方二十五里。
         这无疑是中原士族的一场盛宴。
         名为五等,实则是十等。
         虽然规定了土地和户数,但士族豪强们真正圈禁的人口和土地,洛阳朝廷根本查不出来。
         每户五人,一千八百户,圈禁人口将近万人……
         这还是只是明面上的封户,还有荫户、隐户……
         曹魏封侯只是虚封,食邑多少户,只有收税权,而无治权、兵权。
         曹仁、张辽到死也只是县侯,夏侯渊、荀彧不过是亭侯。
         司马父子却大手笔真给,直接封邑而非食邑,形同在中原大地上弄出一个个小诸侯国。
         司马家也不避讳,以封地中民户的户调为“诸侯秩”,以民户的田租为“侯奉”。
         三分食一,即毎一民户的户调和田租以三分之二交给朝廷,其余的三分之一则交给受封的王公。
         当然,这么封也是迫于形势。
         很多土地人口已经事实上归士族豪强所有,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座坞堡、庄园,不管司马家承不承认同不同意,士族豪强们不可能再吐出来。
         司马家这么弄,只是在法理上予以承认。
         中原正式进入士族狂欢的时代。
         司马家也被推上巅峰。
         以前很多中立的士族,也开始上书魏帝曹髦。
         “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司马公乃至德之人,陛下理应禅让,再续尧终舜始之德,陛下亦有尧之贤名,且司马公不绝魏嗣,不断陛下天下之礼,依山阳公之旧事……”
         陵云台中,皇帝曹髦看得青筋直冒。
         司马家为了篡位,什么都拿出去卖了。
         卖的还是曹家的东西。
         这也是为何曹髦欣赏杨峥的原因,天下,你可以取,但堂堂正正以力取之,而非司马家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刻,曹髦心中再无犹豫。
         被囚禁在宫中如金丝雀一般的日子,他也过够了。
         计划早就酝酿多日。
         司马昭其实对皇城属于管制,所以曹髦能在宫阙中训练士卒。
         人不多,只有三百,但对付司马昭和他身边的十几甲士足够了。
         令李昭、焦伯在陵云台下布置甲士。
         又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
         王沈是王昶之侄子,东郡太守王机之子,王机曾参与陷害曹植之事,所以得魏文帝器重,算是深受魏恩。
         王业与王经一样,出身寒门。
         这三人在曹髦看来,都是不怎么可能出卖他的人。
         王沈与王业都是陪同曹髦多年之人,曹髦能用的只有他们。
         而且司马昭也不怎么器重三人。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曹髦盯着三人道。
         王沈、王业二人沉眉不语。
         王经苦劝道:“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
         司马家掌权不是一天两天,现在颁布占田令、五等爵制,士族、黎庶皆愿为之效死。
         实力相差实在太大了,一旦失败,祸福难料,危害更甚。
         曹髦将怀中诏令掷于地,“行之决矣!死有何惧?吾宁死也不愿苟存!况不必死邪!”
         即便再忍下去,等下去,曹魏也不会有起色。
         “大魏若亡,朕先殉之!”曹髦转身,不再看三人。
         三人却全都跪在地上。
         君臣皆泪流满面,不过有人是真的,有人是假的。
         “陛下计将安出?”王沈问道。
         诛除权臣当然需要一个计划。
         曹髦却并没有透露出去,“公等静待即可。”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说的。
         三人告退。
         曹髦入宫拜见郭太后,郭太后亦垂泪不已,但也仅仅是流泪。
         司马昭大封群臣,郭家也在其列,司马昭还未封公,郭太后的从兄郭德已经是广安县公,封地七十五里,邑一千八百户!
         所有士族都站在司马昭一方,一个郭太后也无能为力了。
         曹髦拜别太后,回到陵云台独坐,望着夜空。
         明日是朝会的日子,只要司马昭入宫,李昭和焦伯训练的甲士就能将他砍成肉泥!
         事实上,事情的成败,曹髦已经不在乎了。
         即便杀了司马昭,曹髦也知道自己的结局。
         很可能士族会再推举一个司马相国、司马大将军、司马太傅来。
         司马家不仅仅只有司马昭一人。
         最近两年,司马昭的两个司马炎、司马攸都崭露头角。
         司马炎刚刚成年,何曾就有评价: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
         更无耻的是士族们争相吹捧:非人臣之相!
         每每想到这些往事,曹髦都心如刀割。
         士族,他已经不指望了。
         能让曹魏再延续几年的唯一可能,就是拔剑而起,鱼死网破。
         用自己的血溅司马家一身,让他们知道大魏还有血性在。
         这其实也是曹魏最后的反抗。
         “陛下,夜已经深了,还请入宫安歇。”卞皇后温婉的声音出现在身后。
         卞皇后的姑奶奶正是魏武的卞夫人。
         曹氏与卞氏同病相怜,一样被士族们舍弃。
         此刻,这个温婉的女子并不知道明日曹魏的命运将迎来巨变,她只是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和不安。
         曹髦操劳国事,无心女色,两人多年无子。
         曹髦刀剑般锐利的眼神温软了许多,“朕不困,皇后先去歇息。”
         卞皇后将一件锦裘披在曹髦身上,顺从道:“陛下有少康之志,苍天必会庇佑。”
         这是曹髦一生中少有的温馨时刻,“皇后所言正是,苍天必会庇佑朕,庇佑大魏!”
         “臣妾告退。”皇后盈盈退下。
         曹髦忽然想让皇后留下,陪他在这里等待明日的来临,尽管他是皇帝,但偌大曹魏江山压在他身上,一个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心中诚惶诚恐,然而一直到皇后走远,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不过皇后的话给了曹髦一丝慰藉。
         苍天必会庇佑!
         黎明将近,陵云台的更漏发出一声一声清脆的响声。
         黑暗终将褪去,黎明终会到来。
         啪嗒、啪嗒……
         青铜更漏的声音更大了。
         不,不是更露的声音,而是雨点砸在青石上的声音……
         曹髦整个人都愣住了。
         下雨了。
         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在曹髦身上,淹没了他心中所有暖意。
         他整个人也陷入无尽的寒凉当中,愤怒、仿徨、怨恨随之涌了上来,“苍天庇佑?这苍天从未开眼!”
         魏制:会天有雨,朝会延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