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争魏 > 第六百零八章 大业
         司马昭虽然釜底抽薪,解散了屯田客,但釜还在。
         淮北当年被司马懿苦心经营,河渠便利,沃野千里,有大量屯田掌握在钟会手中。
         有田就会有人,吸引一些渔民山民前来。
         粮食是生死存亡的大事,钟会亲自接手,手上六万兵力全部投入劳作之中,粮食公私均分,农时耕收,闲时训练,两年下来,也算有了些家底。
         进攻不足,防守却是绰绰有余。
         而且洛阳的一举一动,都在钟会眼皮之下。
         每十天,就有密信从洛阳送出。
         长安、建业的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送来。
         钟会蛰伏淮北,对天下事却了如指掌。
         收到吴、晋襄阳大战的消息,钟会沉思了许久。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机会。
         不过北面卢钦的反应也极快,重兵驻扎在徐州。
         司马骏也派出大量斥候,深入淮北。
         南面王沉上任之后,也加强了淮水的防守。
         只要钟会有异动,三面大军就会压下来,淮北能守住一时,能守一世?
         钟会的目光在地图上移动着。
         养子钟邕送入洛阳,司马昭果然放了他一马。
         但并不是因为顾念旧情,而是司马昭不想这个时候打。
         两边都没准备好。
         尤其是石包调回洛阳后,司马昭更怕钟会狗急跳墙,与东吴南北夹击东吴,王沉新官上任,不一定镇得住场面。
         甘露七年四月初七,春耕已经开始。
         宛城有两封密信一前一后送入颍上。
         一封自然是给钟会。
         但谁也不会想到,还有一封密信是给蒋斌的……
         “淮南王沉……”钟会嘴中轻轻念叨着。
         “晋王十万大军入宛城,岂不是都督之机会?”蒋斌一直盯着钟会的脸,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一些东西。
         当年投降钟会,一半是因为钟会的名望,另一半则是他背后的魏国。
         但现在钟会坐困淮北,四面被围堵,司马家与士族捆绑,钟会根本没有机会。
         等待他的也终将是灭亡。
         蒋斌当然要为自己的前程考虑。
         但钟会却摇摇头,“我们的根基太薄弱了,许昌有司马骏四万余军,吾提兵北上,司马昭、司马骏、卢钦必会引军围攻。”
         他长处在谋略,不擅两军争锋。
         司马昭之所以留着他,是因为有更多的事需要处理。
         先是石包,然后东吴进犯,秦国蠢蠢欲动。
         这种态势下,司马昭抽不出手。
         而且钟会手上有六万大军,真打起来,一时片刻分不出胜负,秦国和东吴会作壁上观否?
         “若错过此次机会,淮北只恐永无出头之日。”蒋斌目光炯炯道。
         “你错了,我们的机会才刚刚开始,襄阳之战乃东吴最后一次进取,此战胜,东吴可再延续二十年,此战若败,六七年内,东吴败亡指日可待!中原士族与司马家混为一体,根基牢固,我等北上自取灭亡,不若留在淮北,坐观天下之变。”钟会这两年沉稳了不少。
         “都督觉得襄阳之战谁胜谁败?”蒋斌今天的话特别多。
         钟会也听出今日蒋斌有些异样,“何须多问?”
         不管谁胜谁负对钟会都是有利的,这一场大战至少给了钟会五年的喘息时间。
         五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蒋斌沉默不语。
         钟会察觉出蒋斌的不悦,又笑着道:“淮南虽不可明攻,但可以暗取之!你我克成大业,将自吴晋大战起。”
         钟会手上三万中军,蒋斌手上也有两万蜀军。
         因此,钟会也不能太不给蒋斌面子。
         双方看起来更像是合作关系。
         王含与蒋斌穿一条裤子,而蒋舒却在摇摆之中。
         “哦?都督有何妙策?”蒋斌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你我克成大业,这说明钟会还是把他放在心上的。
         关键钟会没有子嗣,养子钟邕送入洛阳。
         这大业最后传到谁手中,尚未可知。
         钟会目光一闪,“淮南三叛,家家户户有人死在司马家手上,仇深似海,或可为我所用,某听说,杨峥手下有宣义司,专司蛊惑人心,挑拨是非,吾亦能效法之!”
         不止是淮南三叛,还有东关之中,司马师刻意让淮南军损失惨重。
         曾经曹魏第一大军镇,常驻兵力十数万之众,逐渐分崩离析。
         但偌大的淮南,当然不可能被斩尽杀绝。
         仍有大量士卒百姓活下来,继续在寿春城中效力。
         钟会拍了拍手,堂外二十多人推门而入。
         吓的蒋斌手握刀柄。
         钟会干笑了两声,“这些人都是我钟家旁支和部曲,自幼文武双全,杨兴云能做到的事,某也能!”
         一个庞大的计划正在钟会心中酝酿着。
         钟会割据淮北,离老家颍川长社不远,他的兄长钟毓不支持他,但偌大的钟氏总会有人支持他。
         蒋斌目光复杂道:“都督果然非常人也!”
         钟会大笑。
         蒋斌回到自己的府邸时,王含已经等候许久。
         今日整个淮北的命运在悬崖边上徘回了几次。
         “将军莫非还在犹豫?”王含开门见山。
         没办法,司马家给的太丰厚了。
         蒋斌为淮北都督,广陵郡公,王含为扬州刺史、安宜侯……
         条件只有一个,钟会的人头。
         “非是犹豫,而是杀了钟会,我等真能在这淮北立足否?”蒋斌语气森冷道。
         “晋王亲口承诺!”
         “司马懿当年承诺过曹爽、夏侯玄、王凌!”蒋斌身为蒋琬之子,荆州士人中的翘楚,当然不是头脑简单之人。
         司马家给的丰厚,但问题在于两人在中原没有根基。
         根基不稳却居如此高位,必然不会长久。
         中原士族岂会接纳二人?迟早也是曹爽、夏侯玄、王凌的下场。
         司马家的名声和代代相传“夷三族”的绝技,天下人尽皆知。
         蒋斌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去试司马昭会不会遵守诺言……
         王含也是一叹,“若是如此,我们岂不只能等死?”
         想活其实也容易,向司马昭交出兵权,司马昭一定不会为难两个废人。
         但他二人怎会放弃兵权和富贵?
         蒋斌摇头道:“非也,我们与钟会分则必死,合则尚有一线生机,而且钟会此人谋略过人,必有大志,我等只有跟着他才能有一线生机。”
         其实内心中,蒋斌一直很欣赏钟会,所以才不远万里跟着他一路从汉中逃到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