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争魏 > 第六百八十五章 祭奠
         一个本可以有作为的朝代就这么灭亡了。
         汉末天下大乱,四方强敌环伺,魏武挥鞭,一统北方,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乱,为中原保存了一丝生机。
         其后平南匈奴、灭乌桓、破鲜卑、定西域、击高句丽,基本上把一个王朝该做的都做了,东汉没有拿回的体面,曹魏都拿回来了。
         否则五胡乱华会提前一百年降临。
         身处这个时代,杨峥对曹魏还是充满敬意的。
         只是天下落入司马家手中,是最坏的结局。
         司马家开局就是各种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打破道德底线。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东西晋一个个权臣走上舞台,根源就在于此。
         这是一个天生残疾且阴暗的王朝。
         除了开国早死的羊祜、杜预等人,但凡想为这个王朝做点好事的,都不得好死,混得好的满门遭斩,混得差的夷灭三族,很少有能善终者。
         「文皇帝行九品官人法,承后汉之旧弊,司马氏又承魏之旧弊,天下岂能长久?」卫家世受魏恩,卫瓘情绪难免有些低落。
         「曹魏已亡,司马氏得国不正,大王才是天下正统,臣恳请大王登基!」庞青单膝跪地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
         身边亲卫、侍官等全都跪地,「请大王登基!」
         卫瓘也跟着跪地。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孙皓是皇帝,司马炎是皇帝,自己一个秦王,有些上不了台面。
         曹魏在时,自己称帝难免有些僭越之嫌,但现在曹魏不在了,登基称帝已是大势所趋。
         「且容孤思索。」称帝不是小事,杨峥也需要有个心理过程,司马炎在一场大胜之后,才开始称帝,自己这边光秃秃的,百姓连续两年遭灾,此时称帝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没有明确反对,庞青大喜,「臣告退!」
         杨峥知道他去串联别人了,也没阻挡。
         殿中只剩卫瓘。
         「伯玉以为如何?」杨峥当然知道他有话要说。
         「大王登基乃顺天应人之举,可以振作士气,提振人心,何乐而不为?」卫瓘劝道。
         杨峥称帝,麾下将吏官佐都可以得到升赏。
         但他的顾虑也正在于此,称帝太早,部下就没有多少进取之心了。
         「天下大势仍未明朗,孤此时登基是否太早?」
         「不然,天下大势早已明朗,大王行均田制,国人皆欲为大秦效命,司马氏行占田制,中原只图田亩之利,关中灾病连年,司马氏不敢向我用兵,其败亡可以预料,大王登基,可激励将士、百姓,以扫平天下一统江山为大秦之志,诚如是,则将士、百姓岂敢懈怠?此为大秦之天命!」卫瓘言辞犀利,直接说到杨峥心坎去了。
         表面上,中原还维持着优势。
         但实际上秦国挨过了均田制最艰难的头几年。
         秦国上上下下已经接受了均田制。
         只要老天爷
         杨峥笑了笑,「伯玉心意,孤已明了。」
         「臣告退!」卫瓘走后,杨峥直接登门拜访鲁芝。
         如此大事,自然要听鲁芝的意见。
         却不料鲁芝家中缟素,杨峥一惊,以为出了大事。
         急匆匆进门,才见到鲁芝一家跪在曹髦的神位前。
         原来只是在为曹魏国丧。
         说起来,鲁芝也受曹魏重恩,现在曹魏亡了,他自然要表达心意。
         一见杨峥,鲁芝淡淡道:「大王欲先登基耶,先服国丧耶?」
         杨峥一愣,卫瓘
         、鲁芝都受曹魏重恩,自己何尝不是?
         当初若不是夏侯玄夏侯霸收留,自己不死在郭淮手上,也会死在邓飏、李胜等人手中。
         夏侯玄还把女儿嫁给自己,给了自己政治上的第一桶金。
         陈泰当初不攻自己,也是因为自己披了曹魏的虎皮……
         其后,自己的大将军、秦王等等一系列官爵,都是曹髦给的。
         饮水当思源。
         自己所有檄文,都是以曹魏忠臣自居。
         曹魏还没凉,自己就这么着急登基,吃相就有些难看了。
         到了如今的地位,一举一动都在天下人的眼中。
         不仅敌国的人在看,士人在看,百姓在看,自己的儿子们也在看。
         身为曹魏的秦王,必须做出表率。
         司马家大破了汉末以来的道德底线,自己必须重建,不然下一代、两代祸患无穷。
         历史上宋齐梁陈不断更替,其实也是中了司马家的遗毒。
         杨峥冲鲁芝深深一礼,「侄儿知晓了。」
         鲁芝弄这么大场面,其实也是为了劝谏自己。
         第二日朝会,群臣喜上眉梢,还未开始劝进,杨峥直接下令为曹魏服国丧失,长安全城缟素,令李密、陈寿等人写祭文拜祭魏武、曹丕、曹叡、曹髦。
         秦国在京文武官员,以及王室成员,全部随杨峥去魏庙拜祭。
         长安亲军没有休沐和任务的,一概同行护卫。
         百姓们也跟在大军之后,冒着寒风同去。
         李密、陈寿二人的文笔妙至毫巅,追忆了曹魏三祖的功绩,又追思曹髦。
         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前半段波澜壮阔,后半段凄风苦雨,令人不觉神伤。
         杨峥受到情绪感染,挤出几滴眼泪,回望身边,发现身为旁系宗室的夏侯芷面色如常。
         女人有了儿子之后,果然不一样了。
         身份也完成了转变。
         不过这种场合,也该她做些样子。
         杨峥咳嗽一声,夏侯芷斜了一眼,才女就是才女,瞬间明白杨峥的意思,然后哭天抢地的嚎啕起来,「太祖啊,文皇帝啊,你们英明一世,可子孙不争气啊,大魏的江山终是让司马家的贼子篡夺了……」
         女人一旦演起戏来,就没男人什么事了。
         这种说哭就哭的本事也是没谁了。
         更何况她也不全是在演戏。
         夏侯玄死的太惨,据说被腰斩时,还面色如常……
         夏侯芷才是真正的国仇家恨。
         哭着哭着,杨峥忽然想起自己未见过一面的老父杨攸,也是死在司马家手上。
         不知不觉间,眼泪多了起来。
         落在其他人眼中,就是情真意切了。
         几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杨婉、杨暄、杨晖、杨晔也跟着嚎啕大哭。
         「请大王、王妃节哀!」
         众人纷纷拱手。
         「孤与司马氏不共戴天,大秦与晋贼势不两立!」杨峥吼出了今天压场的话。
         司马氏称帝也好,大家都不用遮遮掩掩,目标明确,骂人也利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