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争魏 > 第七百零六章 密谈
         吴孙皓宝鼎元年十二月,太史奏久阴不雨,将有阴谋。孙皓惊惧。时陆凯等谋因其谒庙废之。及出,留平领兵前驱,凯先语平,平不许,是以不果。皓既肆虐,群下多怀异图,终至降亡。
         ——晋书五行下。
         丁奉走后,陆凯却单独留了下来,与钟会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钟会在洛阳时便是玄学领袖,清谈的功力无人能及。
         陆凯当然也不是对手。
         不过两人密谈,自然不是为了清谈。
         孙皓十几万大军北上,身为左右丞相,难免会有些其他想法。
         陆凯始终试探不出钟会的心思,干脆挑明:“士季以为陛下此战胜负如何?”
         钟会滴水不漏,“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当大胜而归也!”
         孙皓北伐,国中大权落在陆凯、钟会、丁奉三人手中。
         “士季何欺我哉?陛下此去必败无疑!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此战若败,司马炎数十万大军一挥而下,江东可无虞乎?”陆凯目光一闪,盯着钟会道。
         钟会一脸忧虑,“诚如陆公所言!”
         话说到这个份上,钟会还是不肯松口,陆凯又道:“不知士季有何策可保江东?”
         钟会也盯着陆凯,“寿春兵败,合肥必失,江东之安危皆系于东关。”
         “倘若东关不可守,亦当如何?”陆凯身体微微前倾,抓着桉几的手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两人已经在商议孙皓兵败后的江东格局。
         东关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当年也曾易手过。
         孙皓兵败,乱军冲击,士气低靡,人心混乱,东关未必能守住。
         钟会从软塌上站起,冲陆凯拱手,“在下愿率本部四万人,防守濡须城!”
         黄初四年,魏大司马曹仁率步骑数万攻濡须,当时濡须城守将朱桓只有五千兵力,却击败了曹仁的数万大军。
         在没有东关之前,濡须城是江东防御的重点。
         陆凯目光闪动,江东诸军战力,恐怕就算陆抗和丁奉的部曲都不跟钟会的部曲能比。
         他们是从北方一路刀山血海里滚出来的。
         陆抗手中兵力太杂,还未完全归顺,丁奉已然年老,前次居然还能被野猪群冲破了营垒……
         孙皓必败,几乎是江东士族的共识。
         陆凯曾连上十二道奏表,直陈孙皓为政之失,劝他亲近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修等贤臣,诛杀何定、岑昏等奸宦,言辞之恳切,不下于当年诸葛武侯的出师表。
         一度弄得孙皓下不来台。
         然而孙皓终究不是刘禅,顾忌陆抗在荆州统兵,所以一直隐忍。
         孙皓倒行逆施,残暴不仁,最终让陆凯、丁奉、丁固等人绝望。
         在去年十二月时,陆凯和丁奉、丁固就有意联络留平废孙皓,立先帝孙休之子为帝。
         但留平没同意,丁奉不愿出头,此事就不了了之。
         钟会对所有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却一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直到今日。
         两人的目光碰触,陆凯眼神里充满了犹豫,他很清楚钟会拿回四万部曲之后,江东无人能制,更何况钟会才是孙皓的托孤之臣,但又不得不依靠钟会。
         吴国的命运就在陆凯的一念之间。
         钟会的目光却从容而澹定。
         “国中不可一日无士季,此事可改日再论。”陆凯终究没有松口。
         “陆公所言甚是。”钟会却并不急躁。
         这只是第一场交锋。
         离开之后,钟会又拜见了太子孙瑾,高谈阔论,乡野奇事,引的六七岁的太子欢声笑语不断。
         两人的关系也迅速拉近……
         合肥守军一部分是北上的吴军,另一部分则是钟会留下的部曲。
         孙皓原本留在合肥,静观诸葛靓、丁温北进。
         没想到顺利的有些出人意料。
         寿春城附近的重镇一一被攻陷。
         吴军占领所有军事要地,还掐断了寿春与淮北的联系。
         寿春成了一座孤城。
         孙皓当即挥军北上,欲强攻寿春。
         丁固谏道:“司马父子一向诡诈,我军如此顺利,必是司马炎诱敌之计,合肥坚固,陛下可自守之,臣为陛下攻寿春。”
         虽然是行军打仗,但孙皓带着妃子前来,日日饮酒淫乐,弄得士卒无心攻战。
         所以丁固实在不愿他亲临前阵,把吴军搞的乌烟瘴气,士气低靡。
         不过孙皓没有丝毫自知之明,“此言差矣,司马炎大军刚出洛阳,离寿春尚远,我军正当一鼓作气,趁其援军未至攻破寿春,然后隔淮水与司马炎相争,朕有水军在手,何惧中原步骑?且前线将士,见朕亲临,必能士气大振!”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从孙皓嘴中说出让丁固直感觉有些滑稽……
         心中哀叹一声,不敢再劝。
         孙皓快快乐乐的带着妃子和生母北上,直抵寿春城下。
         当即令十多万吴军发动勐攻。
         当年司马昭数十万大军都攻不下寿春,更不用说吴军。
         吴军一向对北伐兴趣不大,全都是被孙皓强行驱赶而来,就连丁固、诸葛靓这些将领其实也反对此次北伐。
         但孙皓却不管不顾,铁了心要报弋阳之仇。
         见了孙皓的旗纛,士气不仅没有“高涨”,反而低靡起来。
         加之寿春城的确坚固,镇守寿春的是经验丰富的王乂,吴军攻城器械不足,死伤颇多。
         不过士卒的伤亡,孙皓是看不到的。
         提着弓箭亲自督后,随意射杀吴军士卒。
         人心大恐,攻城愈发不利。
         诸葛靓也委婉的劝孙皓回合肥与妃子快活,但孙皓置若罔闻。
         一连半月,寿春城纹丝不动。
         吴军的锐气与士气却被消磨殆尽,不断有人逃走。
         孙皓“督战”了几天,又没有兴趣,便与妃子在营中花天酒地起来。
         斥候每日穿梭淮水两岸,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
         卢钦、司马骏引七万大军至淮上,引而不发。
         司马炎的十五万中军南下弋阳,威胁江夏和吴军的侧翼。
         诸葛靓、丁温见形势不妙,劝孙皓退兵。
         现在不是能不能攻下寿春,而是怎么退军的问题。
         此时孙皓正喝的酩酊大醉,一见到丁温,就想到丁奉,拔出小刀便要剥丁温的脸皮。
         虽被诸葛靓死命拦住,但丁温脸上还是挨了一刀,血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