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贞观清闲人 > 第三百八十二章谁能放弃荣华富贵
         李宽的教育事业筹备刚把学校要用的书籍准备好,魏征就发信回来,出大事了。
         河北出现了贪污案,重大贪污案,预测资金在四百万贯。
         李宽被连夜叫进宫,一起进入的还有李承乾。
         李世民直接给了二人调兵的权利,并从十六卫中给抽调了八千人作为根基去查案。
         魏征探查到这个情况后并未在地方进行深度探查,只是传回消息。
         河北道是北方的粮仓,是大唐控制北方粮价的根基,魏征怕自己的动作打扰到那些贪官污吏,惹出祸事,到时候动荡大唐的根基。
         李宽和李承乾连夜出发,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杀到河北道,就地把河北道的地方军官全部控制住,收拢底层府兵,直接军管。
         河北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被控制住,停止一切运作。
         李宽和李承乾的到来直接告诉了那些官员,我们不是来查案的,是来平叛的。
         魏征把自己收集的证据摆出来,然后挨个人进行审问。
         所有人都不承认,魏征就冷漠的告诉他们,你们不认,不举报,那我就杀一个留一个,留的人集体流放。
         贪污肯定是有的。
         因为河北道粮食加工厂的产量摆在那里,实际生产量比上报国家的要高七个百分点。
         而且对比实际数据之后,是从贞观十年开始的。
         也就是说他们做了技术革新,做了制度更改等一系列促进产量的活,但增加出来的产量并未交到国家手中,而是神秘消失了。
         那去了哪里,就非常好查了。
         至于钱去了哪里,也非常好查。
         钱庄挨个对票据检查。
         附近的道观寺庙,大型商会查订单。
         在有来自于中央的武力震慑下,这个案子被轻松查出。
         然后魏征领着李宽和李承乾去见了幕后主使。
         一位在武德年就跟着李世民的老人。
         这位老人在见到魏征、李承乾、李宽后。
         在看到魏征拿出的李世民加急送来的手书后,直接沉默,全盘托出。
         “因为我年龄大了,不想打拼了,就想给后人留下足够的财富。”
         面对这位得叫叔叔大爷的存在,李宽和李承乾对视一眼,他们两个来,只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说话的。
         魏征面对他的话直接就是气抖冷。
         “宗先,我看你就是好日子过多了,懒得活了。”
         “大唐的养廉制度一直在做,你这些年积攒下的家产够伱家几辈子运转。”
         “我如果记得没错,当年你出长安任职时,陛下还曾亲自给你送行,每年陛下给自己的亲信发福利时,都没少了你的。”
         “你这样做,对得起他吗?”
         魏征是恨其不争。
         老人叫尚宗先,李宽并未听说过的名字。
         他中年时遇见的李世民,跟着李世民打江山。
         遇见李世民之前一直抑郁不得志,是李世民亲手提拔的他。
         李世民那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偏心,对自己人偏心,所以他在选拔官员时,基本上是抱着能力相差不大,自己嫡系先上。
         尚宗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位的。
         被魏征呵斥后,尚宗先张了张嘴,苦笑一声,什么也没有说。
         李宽等人刚回到居住地,就有人传来消息,一大批官员集体自裁了。
         基本都是涉事的。
         国营厂矿的负责人们中曾经跟着李世民混过的人也都自裁了。
         剩下没死求饶的都是没跟着李世民混过的。
         这个局面可以说是相当尴尬。
         魏征只是冷笑一声,并未说什么。
         夜晚,李承乾来到李宽房间。
         看着满脸忧愁的李承乾,挑挑眉,李宽不知道他来干嘛。
         “他们都是陛下的老部下,从他们自裁中也可以看出他们还记得陛下,为何他们要贪污?”
         面对这个询问,李宽笑了笑,耸耸肩,沉思一下道:“也许是猪油蒙了心吧。”
         李承乾愣了愣,觉得这个回答很扯淡。
         李世民还是良善的,知道这些人自裁后,并未追责他们的家人,只是把家产充公,把钱追回了。
         但长孙无忌亲写了一封信过来,要求李宽把这些人的家人集体打包送往边疆。
         有亲戚在中亚的,就送了过去,没有的,就被朝中大臣们分了分,送到自己的岛屿上。
         基本都是有人照顾的状态。
         家产虽然充公,但魏征不知道到从哪里搞来了一笔款子,差不多相当于他们一半的家产分给他们。
         说实话,这种不用重典的处理方式李宽很不喜欢。
         河北道的贪污案到这个时候基本就算处理完了,
         可李承乾和李宽并未被魏征放过,二人一起被抓了壮劳力,维持当地的工作运转。
         看着坐在上首位置处理工作的魏征,李宽嘴角抽搐的道:“三省还有一堆活要干,我想回长安。”
         魏征瞥一眼李宽,嗤笑一声,不屑的道:“不可能。”
         “三省有房玄龄马周在,轮不到你插手。”
         “而且长安城内还有萧瑀等一群人随时可以候补呢。”
         魏征说完,可能也是觉得这样讲话不太好,毕竟是抓的壮劳力,所以也就不再说什么。
         晚上忙完后,魏征领着二人来到一处寺庙。
         百年古寺,没啥名气,里面只有七八个老和尚和二十几个小和尚。
         他们自己种了一片地,供养自己吃喝。
         魏征领着他们一路来到寺庙的往生堂。
         那里供应着一堆牌位。
         “这里供奉的很多都是当年征战河北的阵亡将士的牌位。”
         魏征上完香后轻声道。
         李宽和李承乾对视一眼,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魏征带着二人在寺庙中闲逛,在泥土佛像前再次停留,再次开口道:“随着大唐越来越好,很多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
         “你们觉得这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大型贪污案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李承乾和李宽再次对视,李承乾示意李宽来说,他懒得说。
         “是个人道德问题加失去未来后的堕落思想吧。”
         魏征惊诧的看李宽一眼,低声笑道:“你说的这个答案是我听过最有意思的。”
         “也是我感觉最对的。”
         耸耸肩,李宽也觉得自己说的对,没毛病。
         “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魏征的刨根问底让李宽不太喜欢,不过他还是快速开口道:“尚宗先等人在年轻时也是英雄,也曾为这个国家,为陛下抛头颅洒热血过。”
         “甚至于在当年乱世时,他们面对大军围城,生死危机也没有害怕过,还曾经为了给百姓争取一点利益,对着裴寂等人拍过桌子瞪过眼。”
         “那时的他们可以说一句盖世英雄。”
         魏征点头,没错,他曾经共事过,知道这些人的状态。
         李宽则深呼吸一口气,继续道:“但是这一切在大唐过了贞观四年以后就变了,百姓生活变好,年轻时的愿望实现,他们的道德观开始变化。”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上升空间越来越小,他们只能靠着躺在过去的功劳簿过日子时,他们的道德观彻底崩塌,这时候的他们大概只想着如何享受。”
         “我查了一下,尚宗先每年都要去一次洛阳,在那里狠狠享受一次,这一次的开销直接在上万贯。”
         李宽说着眼中流露出一抹哀伤。
         英雄死在了温柔乡。
         魏征点点头,轻声道:“你说的对,他们都死在了时间之下。”
         说着,魏征开始打量起自己身上的粗布麻衣。
         就连他,偶尔都会冒出想要享受的想法。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旁边的李承乾突然开口打断二人的感慨。
         想了一下,李宽轻声道:“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世家内部的潜规则,退休。”
         “到了一定年龄,就强迫官员进行退休,腾出位置。”
         这个回答让魏征笑了,让李承乾也笑了。
         强迫退休,这个有点难度吧。
         谁能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