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吾兄冠军侯 > 第185章 卫家第六侯!霍光获封博陆侯
         班师回朝的路上,霍光骑着马,心中在思虑关于李广的死。
         实话实说。
         作为一个后来者,霍光自然知道李广会在这时候因为自尊心的缘故,不堪受刀笔吏的侮辱,自寻短见。
         甚至汉朝很多官员,都是自刎而死,不愿受刀笔吏的侮辱。
         这点说明。
         刀笔吏,在汉朝名声其实不太好。
         这也是为什么,张汤身为御史大夫,乃朝廷三公之一,为何与他一派的官员很少的缘故。
         因为张汤便是出身于刀笔吏。
         至于李广的死。
         霍光思忖了一下,自己要是出手,可能有几率能救下对方。
         但对于自己而言。
         两家人并不对头,没那个必要救人。
         人若与我交好,出手救人乃情有可原;人不尊我,何故劳心费力去拯救别人?
         这时候。
         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
         李广死后,有一件事,霍光不得不注意。
         因为李广之死。
         他的小儿子李敢,会将所有罪责归咎在大将军身上。按照原先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这李敢会大闹大将军幕府,刺伤大将军。
         这一伤,就不得了了!
         大将军宅心仁厚,自然不会追究下去。
         但霍光的兄长冠军侯,那可是一个暴脾气!
         李敢是骠骑将军的手下。
         自己的手下,刺伤了大将军。一来,给人一种骠骑将军御下无方的感觉,二来则是伤了他的家人。
         以冠军侯的脾气,一定会杀死李敢!
         李家的仇,与卫、霍两家的仇,彻底结下。
         现在卫、霍显赫,自然不怕。但很难说清,日后自己兄长的死,与十年后,侄子的暴毙,究竟有没有关联?
         霍光不得不考虑这些。
         而正在霍光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与他一起同行的林耀青开口说道:“霍校尉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有些精神恍惚的样子,是有什么事情吗?”
         对此。
         霍光只是微微摇头,说道:“没什么,可能这一个月长途奔袭作战,有些累!”
         行军打仗!
         累,是肯定的。
         眼看着马上就要回到长安了,霍光只好提了提精神。
         因为先前大将军卫青早已把军情上书给长安这边,所以霍光俘虏匈奴大单于伊稚斜的消息,也早已传回长安。
         故而。
         长安城门这边,早已有民众夹道欢迎汉军凯旋而归。
         当然。
         长安城作为皇都,自然不可能让整支军队都进来的。南大营的军队骑兵,大部分都回了南大营驻守,北大营的回北大营。
         等再过些日子。
         两大营的骑兵数量会大幅度减少,有些士兵来此是为了抵消徭役,这漠北战争都结束了,自当是要回家的。
         城门外都是些民众。
         等进了城。
         霍光骑在马上,扫视着周边的人。他发现长安城街道两边,围观他们凯旋而归的人,都是长安城中的权贵!
         说实话。
         即便霍光的兄长是冠军侯!
         即便霍光住在大将军府内!
         但以他父亲霍仲孺这河东县吏的低微身份?
         这些长安城的权贵,依旧是他高不可攀的对象。
         虽然说霍光打心眼里就瞧不起这些贪图玩乐的权贵,但是同样的,这些人也瞧不上霍光。
         很简单。
         冠军侯是冠军侯,冠军侯弟始终是冠军侯弟。
         多了一个字。
         差别可是天翻地覆。
         但此时此刻的霍光,不一样了。
         他抓获匈奴单于伊稚斜的事情,长安城内已经传遍了。
         所有人都知道,此刻开始,霍光的身份,将不再是因为卫霍而显赫,仅仅是因为他霍光两个字开始!
         目光扫视过后。
         他从这些权贵们看他的眼神中,分别看到了羡慕、嫉妒、巴结、期待等等不同情绪的目光。
         这些人中。
         有他认识的,也有他不认识的。
         看多了后。
         霍光便也懒得在意别人的眼光了,随着大将军卫青等人,继续向前骑行。
         众将领骑着马,一同来到宫门外,纷纷下马,准备入宫拜见陛下。
         霍光和大将军一样,同样下马入宫。
         这时候。
         宦官却是拦住了他们,并且拿出绸缎做的诏书,念道:“诏命,朕听闻大将军于漠北大破匈奴单于主力,霍光生擒匈奴大单于伊稚斜,此乃大汉兴事!”
         “特此,准许大将军卫青,校尉霍光,宫中乘马佩剑行走,以示威风!”
         “钦此!”
         话落。
         众人哗然。
         宫中乘马佩剑行走,这等待遇,除却大汉皇帝,应该无人能配得上了吧?
         获得此番殊荣的大将军卫青,却有些不适。
         即便。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获得此番殊荣了。
         但一旁的霍光还是第一次。
         对于此事。
         霍光并不觉得有什么,便与卫青提醒说道:“大将军,谢恩否?”
         大将军瞥了霍光一眼,随后,只得伏地叩谢道:“卫青叩谢陛下隆恩。”
         见舅舅如此。
         霍光当即也跪地叩谢道:“霍光叩谢陛下隆恩。”
         于是。
         原先已经下马的两人,在领了陛下的诏书后,再次上马。
         当然。
         宫中规矩甚严,即便汉武帝准许他们骑马佩剑入宫行走,但也不能随他们驾驶,而是由着宦官牵着缰绳漫步进去。
         骑马代步,本来是一件很自由自在且非常潇洒的事情。
         但此刻,缰绳由宦官牵引,走路的速度还贼慢。
         这让坐在马上的霍光,反而好不自在。时间长了,还有点如坐针垫的感觉。
         还不如自己下马走入宫中呢。
         怪不得刚才宦官念出诏书的时候,大将军卫青反而呆楞了一下。
         看着牵着缰绳引领众将军入宫的宦官,霍光微微挑眉,问道:“这位常侍,我看你有些面熟啊!本校尉第一次入宫,是不是也由你带的路?”
         那宦官连连点头道:“霍校尉好记性,当初小的是带过您入宫,没想到您还记得小的!”
         记得!
         霍光当然记得。
         当初这家伙第一次带自己入未央宫,那趾高气昂的样子,可太令人记忆深刻了。
         不过霍光懒得与这家伙计较。
         所谓将军有剑不斩苍蝇,欲成大树,莫与草争。
         想了想后。
         霍光便对牵着马儿缰绳的宦官说道:“既然第一次是你引来我入宫的,这样吧,你来坐在马上,我牵着马走。反正宫中的路,我也认识。”
         闻言。
         那牵着缰绳的宦官顿时惶恐地说道:“诶呦,霍校尉可不敢胡言。”
         “小的哪敢在宫中骑马佩剑行走。”
         “这份造化,也只有霍校尉和大将军能配得上!”
         宦官这话不假。
         除了汉朝皇帝外,能拥有在宫中骑马佩剑行这份殊荣的,卫青是第一个,霍光则是第二个。
         见状。
         霍光只得笑着摇摇头,也不再揶揄对方了。
         等到入了宫殿门口,霍光和大将军卫青,这才得以下马,入宫殿内拜见汉武帝刘彻。
         随同他们一同进来的,还有南大营的诸多将领。
         此刻。
         坐于高位之上的汉武帝刘彻,看着跪拜在地上的诸位将领,静静地说了一声道:“起来吧!”
         “谢陛下。”
         众将领同时起身。
         这时。
         汉武帝刘彻开口询问道:“大将军,此次战役你歼灭单于主力甚多,朕本来是要嘉奖于你的。可为何你部,损失如此之多?”
         漠北之战是打赢了,卫青军团赢了单于主力骑兵。
         但其损失不小。
         尽管霍光献出了计谋,弄出了飞雷炮等新式武器。但也仅仅只是将原先历史上的伤亡数字,降低了一些而已。
         匈奴人,天生就是骑马的好手。
         汉军骑兵。
         不过是后期临时训练,天赋上与生俱来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听到汉武帝的问责,卫青连忙说道:“部下损失之大,臣难辞其咎。”
         “但臣很好奇。”
         “匈奴人像是知道我军动向一样,两支军队行军,早已被那匈奴单于伊稚斜获知,对方就是故意在那里埋伏我军!”
         然而汉武帝刘彻却是一挥手,怒道:“够了,你卫青为大将军,就别找这些借口了。”
         “两军路线,是朕规划的!”
         “怎么,你是在责怪朕的指挥不当?还是在炫耀,要不是你卫青指挥地好,这仗还有可能被朕弄输了?”
         卫青连忙摇头,说道:“臣不敢有此想法,此战损失之大,乃臣之过错,愿受陛下刑罚!”
         闻言。
         汉武帝刘彻对卫青的鞭笞这才停下,同时不忘说道:“罢了罢了,这一战,南大营损失虽大,但却也歼灭了单于主力,朕就不责罚,也不追加你长平侯的封邑了。”
         闻言。
         卫青依旧伏地叩谢道:“谢陛下隆恩。”
         行礼之后。
         卫青双手将一把长剑捧起,对汉武帝刘彻说道:“陛下,李广老将军在臣的命令下,东道迂回迷失道路,延误战机,又不愿受那刀笔吏侮辱,于前些日子,自刎于漠南。”
         “这是老将军的佩剑。”
         “臣斗胆带入宫中,以此代老将军向陛下复命。”
         对于李广老将军自刎于漠南一事,汉武帝早在大将军卫青的上书中知晓。
         汉武帝对李广并没有什么感情。
         不过。
         对方毕竟是三朝老将,对大汉也算是忠心耿耿。
         若不是曾经站错队。
         说不得汉武帝还真会重用他!
         见卫青此时捧着剑,汉武帝只好对宦官挥了挥手,随后,由宦官将剑递到他手中。
         这时。
         只见汉武帝紧紧地握着长剑,悲怜万分地说道:“天地广阔兮,竟容不下朕的李将军!”
         “传诏!
         “将李广长孙,李陵,调入羽林。”
         “老将军的李氏家门,不能后继无人。”
         大将军便喊道:“陛下圣明。”
         诸位将军也跟着喊道:“陛下圣明。”
         此事过后。
         汉武帝才将目光投向一旁的霍光,问道:“小霍光,朕原本只是想让你去军中历练而已。没想到,你却接二连三地给朕带来惊喜。”
         “先是骑兵三件套,然后又是火药,飞雷炮等,最后还把匈奴大单于给朕待回来了。”
         “不愧是冠军侯弟,其勇可嘉!”
         “噢不!”
         “你比朕的骠骑将军当年首次出征时还小,应该是更甚之!”
         听到汉武帝刘彻咔咔一顿夸,霍光当即起了一肘子鸡皮疙瘩,只好摇头说道:“陛下,兄长是臣除了您与家父外,最为尊敬的人了,不敢说胜过兄长分毫。”
         “哦?”汉武帝见霍光如此,当即笑道:“这可不像你的性格啊,小霍光!”
         霍光当即回道:“臣以前年少不懂事,长安中得罪人很多,多有语言冒犯,请陛下恕罪!”
         汉武帝当即一摆手,道:“以往的事,朕已经罚你入过诏狱,那自然既往不咎。”
         “现在你都抓回匈奴大单于了,这等功劳,可算巨大!”
         “朕不仅不会责怪你,还要嘉奖你呢!”
         “说说看,小霍光,你想要什么嘉奖?”
         听闻汉武帝的问话,霍光微微一笑,道:“陛下,臣哪敢向您讨要嘉奖啊!”
         “陛下赏赐臣的,臣自然拿着。”
         “陛下不给臣的,臣不敢去拿!”
         统治者最想要是什么?那就是手下人不管多么大才,都要听他的话才行。
         若非如此。
         汉武帝刘彻,又怎么会费心费力地将百家罢黜,独尊儒术呢?
         于是。
         当霍光此话一出,汉武帝刘彻当即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哈哈哈,霍光,你说的很好。”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解。”
         “诸位,可得与霍校尉好好学学。”
         闻言。
         诸位将领一下子纷纷低下脑袋,他们此时此刻,还等着被陛下嘉奖呢!
         汉武帝刘彻想了想,又对霍光问道:“霍光,你今年多大了?”
         “回陛下,臣今年周岁十四,论虚岁,应该也有十五、十六了。”霍光回道。
         听闻此话。
         汉武帝点点头,道:“年纪是小了点,无妨,朕就喜欢你们这些年轻人。”
         “对了。”
         “霍光,你从军之前,在朕身边任何职啊?”
         霍光闻言,当即乖巧地回道:“回陛下,臣之前是您的议郎!”
         闻言。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似乎想起了霍光是这个身份。
         等一番思索过后。
         汉武帝刘彻这才说道:“朕本想赏赐你为光禄大夫,但你年纪稍小,不合适。”
         “所以。”
         “朕便新设置奉车都尉一官,由你来担任,如何?”
         新置官职,对于朝廷上的那些百官来说,他们都不了解这官是干什么的,说不得只是一个空名头的职位,自然无人会反驳。
         而霍光知道。
         这个新设置的官职,将会是他在朝廷上立足之点。
         所以。
         霍光当即叩谢道:“谢陛下隆恩!”
         然而,叩谢礼还未做完,汉武帝便制止道:“诶,朕还没嘉奖完了,你急着叩谢干什么。”
         “听着。”
         “此次你抓住匈奴大单于,功劳甚大!”
         “朕!”
         “还要封你为列侯,取博大而平之意,就封你博陆侯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