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农家状元郎 > 第65章 (求追读)汛期来临
         天启八年,初夏。
         半年时间过去了,一切如常再无波澜。
         陈平日复一日地在书院苦读,日子简单且枯燥。
         老话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果然没错。
         初时还觉得艰深晦涩的文章,半年之后竟已是渐入佳境,不再感到佶屈聱牙,也能迅速领悟其中的意思。
         或许是因为有前世读书经历的加持吧。
         现如今陈平的文章,虽不能说是佳品,但也绝对超过一般童生的水平,可谓是进步神速。
         叶老却是不得清闲,反而变得比先前更加忙碌。
         开春后多条道路同时开工,王县令诸多事情都需要找他商议。
         这当中还包括夏季雨水过多的问题。
         永顺县已经连续下了五天的暴雨。
         雨水冲击河面,犹如万马奔腾,河道水面肉眼可见地上涨了三尺有余。
         南方夏季本就多雨,水面连连暴涨,着实令人心惊。
         别的不说,单就县城外的河堤,上次整体修筑还是在十年前。
         十年时间,就是泡在水里的铁疙瘩都能磨出圆滑了。
         永顺县的堤坝更是早就不堪负重,估计挡不住几次洪峰的冲击。
         而今年夏季的汛期才刚刚开始。
         王县令本计划在道路修缮之后,将剩余钱粮挪作河堤整修。
         可提前来临的这几场暴雨,打得他措手不及。
         他到河堤上查看过几次后,嘴角的笑容便彻底消散了。
         对着赵瑾,沉声说道:“河堤年久失修,已危如累卵。这几年朝廷也从未拨下来过河工款项,本官只能每年让百姓在服劳役的时候稍加夯筑,可这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今年的雨水来得太急,本官担心......有几处河堤可能要撑不住了!”
         夜晚,永顺县内衙。
         屋里光线通明,屋外暴雨如注。
         一道蟒蛇般的惊雷响起,炸得所有人面色沉重。
         王县令忧心忡忡,不仅仅是担心河堤垮塌,更是担心今年的粮食收成。
         全县的农田耕地大多傍水而散,若河堤一垮滚滚洪流就会直接冲上两岸农田,届时的损失不可估量!
         因道路通畅,生活才刚有些起色的百姓,只怕马上就要陷入更加困苦的境地。
         叶老兜着袖子细细思索片刻,提笔轻描。
         不一会儿,便将整个永顺县以及周边的山川地理画在了纸上。
         然后他指着这幅简易地图,安抚道:“县尊莫急,事情还没到最坏的时候。”
         “永顺县河道的确年久失修,但这也不是县尊大人一个人的责任,如今咱们应尽快找到补救之策,其余的事情日后再另做打算。”
         王县令连忙问道,“不知叶老有何良策?”
         水利也属土木营造,历朝历代都是朝廷所御。
         王县令知道叶老精通算学,也曾参与几次朝廷大型水利的修筑,在这方面颇有经验。
         叶老给了众人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伸出食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最后停在了县城的西侧。
         “县尊可知,这条苍河在进入平原之前,河道并不开阔,仅有百余步?”
         “而且在山谷和平原交汇之地,河床在不到三里的距离,急剧跌落了八尺有余!”
         王县令在地图上细细看了看,很快眉头一跳。
         旋即抬头望向叶老,眸光大盛,“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那里挖一条临时的水渠,将可能冲垮堤坝的洪水泄掉!”
         叶老笑而不语,等他说完。
         王县令一通百通,又喃喃道:“只要堤坝不垮,那条水渠引走的洪水,顶多就是淹没县里不足一成的田地。”
         “而且待降雨停下后,很快就可以将之重新引入河道,水患损失就能够减少到最低程度!”
         王县令盯着地图越说越激动,仿佛看见救命稻草般,兴奋地直拍手。
         只要这个办法能够行得通,今年的汛期必定可以安然度过。
         至于那些因挖掘泄洪水渠,而耕地损坏的百姓,完全可以由县衙给予补偿。
         捐献修路的款项还有着不少存余,如今就算没有朝廷的拨款,办这件事也是绰绰有余了。
         如此一来,岂非皆大欢喜?
         王县令心念通达,一刻也不愿停留,直接跳起来,“赵瑾,快备马车。咱们这就去预备泄洪的地方看一看。”
         “若是可行,明日就要召集民夫,将修路剩余的物料和工具先挪过来,挖好泄洪水渠再说!”
         他风风火火的样子,恨不得水渠能即刻建成。
         叶老却淡然地摆了摆手,对激动不已的王县令说道:“县尊大人稍等,水利之事非同寻常,丁点疏漏都有可能造成溃穴之殇。”
         “需先进行实地测量,而后要详细计算水渠的高低深浅。且泄洪口的位置也要精确到几步之内,不可贸然开挖。”
         “时间紧迫,计算数量较大。故老夫还请县尊准许,让我那弟子赶来相助。”
         听到叶老的请求,王县令犹豫了一下问道:“叶老说的弟子,不会就是陈平那小子吧?”
         陈平的确给王县令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认可此子颇有智慧,心智不输于成年人。
         可一县堤坝,堰为农本,事关百姓生计。
         水利不同于修路,水患猛于虎,就算只是差之毫厘,都有可能导致不敢想象的后果。
         让陈平参与到如此精细复杂的计算之中,若是被同僚或上官知道,将如此紧要之事交到一个稚童手上,必然会参他个玩忽职守。
         这风险太大了。
         看到王县令在犹豫,叶老笑呵呵地提醒道:“县尊莫非不记得了,陈平曾在教谕面前的表现?”
         “若说算学之才能,整个永顺县上下绝无一人能比拟我那徒儿。”
         “年纪大小,又不会影响计算的结果,何况只是过来帮帮忙。”
         王县令沉思片刻,这才说道:“不如这样,咱们对外就说是让弟子前来随身服侍的,别说是来参与水利之事!”
         “县学士子和商号账房那里,叶老还是要小心一些。”
         “若是被他们得知了此事详情,必然会有人说闲话。”
         对于王县令的谨慎小心,叶老倍感欣慰,笑吟吟地点了点头。
         在去年接受朝廷嘉奖之后,还不到一年时间王县令明显变得沉稳许多。
         或许知道自己任期满后极有可能升迁,届时会承担更大的职责也会有更大的风险。
         所以必须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尤其是去年腊月里,那场在他意气风发时,发生的诡异贼匪事件。
         给了他当头棒喝,如今行事已敛下锋芒愈发谨慎。
         两人商定后,叶老立刻给陈平写了一封信,并托赵瑾尽快送去书院。
         信中将如今面临的情况,言简意赅地说了个清楚。
         归纳总结后,中心思想就一句话。
         “老夫忙不过来了,好徒儿,速来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