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五十九章你也想请公子昊吃饭?【求收藏追读】
         王绾辞官,固然有以退为进的意思,但也有事实。
         论年岁,他年过七旬,在丞相之位没日没夜的奔波,精力已经大不如前。
         论政见,他主张的吕氏分封制,与嬴政很难同心。
         按照情理来说,王绾确实应该退位让贤了。
         在灭齐国之前,嬴政就已经谋虑好了王绾的归宿。
         那就是晋级一爵,赐千户食邑,以彻侯之身,兼领博士宫,整治天下学典。
         或者,谋划一个新的官职,类似太师之类的荣耀职位。
         反正就是要让王绾风风光光的退下来。
         可博士宫论政,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争端,已然成了天下皆知之事,此时若让王绾辞官,会打乱嬴政接下来的计划。
         从权谋上来说,王绾是吕不韦一系之人,而嬴政则是吕不韦的政敌。
         吕不韦与嬴政因为政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自裁而亡。
         王绾此时辞官,天下人会以为嬴政对吕学一系,余恨难消,最终报复王绾。
         想要摆脱这种莫须有的尴尬局面,嬴政只能拖着王绾,直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出现,才能扶持李斯登位。
         反观李斯。
         自博士宫议政结束后,李斯就鲜少与朝臣们相见,原因无外乎其他,只是想理清自己的未来。
         从踏入秦国那天开始,他便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个国家需要什么,而自己又该做什么。
         商鞅变法后的廷尉一职,不同往昔,极其显赫。
         这不仅仅是仅次于丞相,上将军之下的爵位官职,而是对秦法的驾驭。
         实际上,秦国运转的根本,就在于秦法的威严,以及凝聚力。
         虽然六世秦王的凝聚力,非同凡响,但秦法才是秦国的根基。
         而廷尉府,则犹如战场上的大旗,没有秦法,秦国便不能成为秦国。
         没有廷尉府,秦法也不能成为秦法。
         没有他李斯.....
         或许,秦国依旧能成为秦国,秦法依旧能成为秦法,但绝对不可能统一六国。
         这是他李斯的自信,也是激励他向前的斗志。
         如今六国覆灭,秦国面临最重要的抉择。
         李斯已经清晰的看到了帝国的未来。
         以始皇帝的坚毅和胆识,肯定不会走周朝的老路,做一個诸侯朝贡的周天子。
         所以,郡县制是必然的。
         这个无需多想。
         那么.....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始皇帝下定决心?
         公子昊曾坦言郡县制不完善,那要如何完善?
         真的是官吏不足的问题吗?
         每每想到这些,李斯就不由辗转难眠。
         这段时间,他近乎疯狂的劳作着。
         可以说,宵衣旰食,乃至废寝忘食,全然陷入了浩瀚如海的秦律法典中。
         除了旬日出门,以一日一夜为时,巡视廷尉府的大小事务。
         其余时日,任何人都不见。
         从此。
         李斯一头埋进了书房,开始奋发规划新的郡县制,以及没日没夜的修改法典。
         “李廷尉,别来无恙否?”
         “你怎么来了?”
         姚贾大踏步迈入李斯书房,笑盈盈的诙谐了一句,然后停下脚步,仔细打量还处在茫然状态的李斯。
         如今的姚贾,官居左廷尉,李斯乃右廷尉,大秦以右为尊,也就是说,姚贾是李斯的副手。
         除了平日公务上的来往,两人私交也很好。
         这才奠定了廷尉府的绝对稳定。
         看着须发凌乱的李斯,姚贾不由眼眶一红,朝他躬身道:“李廷尉辛劳如此,我心不甘矣!”
         “怎么了?”
         李斯皱眉道:“不是说了别打扰我吗?你怎么还深夜至此叨扰!”
         “哎!”
         姚贾叹了口气,幽幽道:“李廷尉为国劳心劳力,有些人只顾私义,何其悲哀.....”
         “行了,别说废话,有什么事,快点说!”
         李斯有些不耐烦的摆手道。
         姚贾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李廷尉可知,老丞相方才进宫了?”
         “我在府中,岂可知此事?”
         李斯冷脸道:“再者,他进宫与吾有何干系?”
         “若是以往,自然没干系,陛下心系吾等,可如今却不同.....”姚贾摇头道。
         “有何不同?”李斯追问。
         “廷尉莫非忘了公子昊?那日议政结束后,老丞相可是与公子昊一起出宫的!”
         “你想说什么?”
         姚贾沉吟了一下,意味深长的道:“国朝新政,吾等早已与陛下商议良久,若非公子昊多事,廷尉现在就不是廷尉了!”
         “哼!”
         李斯冷哼一声,没有接话。
         姚贾又叹息着说道:“廷尉可知,朝中有不少老臣为廷尉鸣不平啊!”
         “呵!”
         李斯呵了一声,不由揶揄道:“怕是你失了更进一步的机会,心里不痛快吧?”
         “自是不痛快!”
         姚贾负手而立,坦然道;“若廷尉能更进一步,我与廷尉守望相助,何愁国政不通?何须改变既定国策?”
         “所以,你来此处的目的是?”
         李斯心中凛然,嘴上却平静的反问道。
         姚贾又看了他一眼,沉声道:“那老丞相能结交公子昊,吾等为何不可?”
         “哦?你也想请公子昊吃饭?”
         “廷尉觉得如何?”
         “呵呵。”
         李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吾等在朝为官,最重要的不是结交他人,而是明白陛下的心思;
         只有事事为陛下分忧,才能得到陛下的重用,伱不要以为手中的权力,是臣子自己能挣到的!”
         说到这里,抬眼看了看姚贾,又正色道:“陛下如今已有决断,那就是进行国政改革,更是将公子昊提出的意见,作为治国理政的纲目。”
         “可是,陛下从未表露出对公子昊的器重,你知道是为何?”
         “为何?”
         姚贾皱眉追问。
         李斯眯了眯眼睛,感慨似的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他没有成长起来之前,陛下是不喜吾等亲近他的。”
         听到这话,姚贾瞳孔猛地一缩,不由道:“廷尉的意思是,陛下有意.....”
         “阿父!陛下有旨,宣您进宫!”
         还没等姚贾的话音落点,李斯长子李由,便匆匆来到了书房,朝李斯禀报道。
         李斯与姚贾对视一眼,立刻站起身来,朝门外大喊:“备车!在房外等候!”
         ………
         Ps:各位读者老爷小姐姐们,能不能整点月票,推荐票啥的?
         别人家的都一大堆票票,俺也想要!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