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 第146章 灵活的道德底线
         “什么!!”
         朱标这会只觉得自己的头皮都在颤抖。
         “没冒出人命来吧。”
         听着朱标的话音都在发颤。
         常升更是满脸羞愧,半晌才挤出下文来。
         “没有。”
         “非但没有,那大儒之女事后还一脸意犹未尽说,这几位将她伺候的挺舒服,要不是她父亲实在不许,借着被玷污的由头,她还想把几个大儒之子都入赘为婿。”
         ……
         ……
         ……
         朱标:“…哈?!!”
         朱标差点没闪了腰。
         似乎是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
         半晌才勉强开口问道:“之后呢?”
         “后来,那几个大儒之子都想将这个拜堂成亲就能免于罪罚的机会让出去,说什么都要认罪伏法。”
         “差点没在牢里再打起来。”
         ……
         ……
         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气息。
         朱标与常升相顾无言。
         老半晌才回神,似乎终于回过味来,幽幽发问:“那女子长的不尽如人意?”
         常升默默的点头。
         像是挖空心思,组织半晌词汇,老半天才开口形容道:“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当众人发现时,此女还在床上呼噜作响。”
         “而这几个大儒之子全部身无寸缕的瘫软在地,口吐白沫,再起不能。”
         “仅有一人还有意识。”
         “就是他挣扎着爬出房门,向外求救的。”
         朱标也抬袖擦去了额角生出的一滴冷汗。
         回想着与宋师傅来信。
         小朱也如何不能把这些形容一个女子的词汇,往宋师来信中形容的体态端庄,风姿卓越的大儒身上联系。
         这么说来。
         这位奇女子的相貌应当是随了她娘,
         如果猜的不错,这位大儒当年也是被他娘子掳去做的压寨当家吧。
         “这是道衍的算计?”
         常升没有回答,只是感叹。
         “谁也没想到会这么巧。”
         “但双方“你情我愿”,同时替那位大儒解决一桩“心腹大患”。”
         “事后,把持经典校订的江南三省儒学也因此事翻了脸,联盟也不攻自破,校订大任自然重回宋师手中。”
         “这也算是……错有错着吧。”
         “道衍大师此为算破戒吧。”
         经此一例,道衍的形象在朱标这算是坍塌殆尽了。
         “不算。”
         面对朱标的疑惑,常升摇摇头,一副你太年轻了的表情反问。
         “姐夫以为,他为什么还的俗?”
         ……
         ……
         朱标“(ー_ー)!!”
         看着对道衍这通骚操作一脸习以为常的常升,小朱不由得在心底怀疑。
         到底是他大惊小怪。
         还是道衍和常升两个人的道德底线过于灵活。
         “这里面没有你的手笔吧。”
         当陈述完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听见朱标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谴责道衍,而是质问自己有没有插手其中的常升顿时叫屈。
         “姐夫你是知道我的。”
         “我是能玩这个,但我不是只会玩这个,要不然我把道衍找来干嘛?”
         “在这方面,他绝对称得上是无师自通,自成一派了。
         “哪里需要我教。”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标愤愤的瞪了常升一眼,终究没跟他在这事上再争辩下去。
         “儒学经典的校订如今进展如何?”
         “出了这事,大家也就没有那么多龌龊了,虽然争的激烈,但在宋师和道衍提出求同存异,先将官学教本初步定下,争议释意全数录上。”
         “此后三年再聚一场,再行辩论,积少成多,再行校订。”
         “如今已快校订完四书。”
         “初版的五经,也有望于秋闱前校订完成。”
         “算上朝廷印刷,出版和订立官学传播各地的时间,后年春闱有望能用上。”
         古代的车马很慢。
         一封家书由南到北,都可能要跑上半年,更何况是四书五经的迭代。
         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儒学经典的迭代。
         速度已经很快了。
         朱标点点头,不由感叹。
         “早日迭代,便早日了却一桩心事。”
         “只是朝廷也得出些助力,官学免得南北传播不均,诱发党争。”
         “你打算如何筹银?”
         面对钱的问题,常升当即摇头道:“筹银的事等我上值了再说,那是当值的活。”
         “休沐就得有个休沐的样。”
         “姐夫你也悠着点。”
         “冯太医好不容易给你调回来。”
         “你要再劳心伤神的,姐姐怪上我怎么办。”
         看着常升一脸的惫懒模样,朱标指了他半晌,终究是没找到教训他的由头,气的拂袖而去。
         目送小朱离去。
         常升这才慵懒的躺回了别院的逍遥椅中。
         感受到别院厢房窗台传来的几道窥探目光,常升偏过头去,对着她们招了招手。
         然后就见几个漂亮的美人羞答答的从厢房中出来。
         作为常升从船坊中一并带回来的美人。
         她们自然知道怎么伺候人。
         当初常升有意放过,如今一同来的姐妹们先怀了身孕,伺候常升的任务自然就由她们接班。
         捏腿的捏腿。
         捶肩的捶肩。
         最主要的是用那沉重的良心替他遮阳,免得把他一张俊俏的脸蛋晒黑了。
         说来都怪道衍。
         寄的什么破信。
         差点没给他造成精神污染。
         要不然他堂堂的一个五好青年,怎么会在这大好时光中贪恋温柔乡。
         还不是为了洗眼睛。
         现在不比春冬,几个美人围在身侧,就算是在庭院树荫里也是有些燥热的。
         索性就制个手摇空调好了。
         正巧天气炎热,海产市坊预处理的海味放久了容易变质,食客也不愿意来冒着三伏天到好汉楼来。
         就算在楼里放了不少冰鉴(古代冰箱)也不行,好汉楼的生意都为此受了影响,掌柜的已经几次反应整个问题,问询是否要减少水产的预处理。
         或者调整营业时间。
         如今正好一并解决。
         “差人去府上,叫厨子和木匠带些硝石过来制冰。”
         古人以硝制冰由来已久。
         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
         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十分相似。
         常升自然不会再瞧上制冰这三瓜俩枣。
         但如果是手摇风扇外加冰鉴做成手摇空调,那效果又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