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 第154章 小朱:咱大明的权力交接都这么草率的吗?
         “众卿,汝等可还有本奏?”
         当老朱第三次问出同样一个问题,而不是让内侍宣布无事退朝。
         是个能当官儿的都听得出来。
         老朱这是有事要交代。
         就算真还有些“鸡毛蒜皮”,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来给皇帝添堵。
         百官也便洗耳恭听。
         看着大家伙都不吱声了,老朱也难得的露出一个好脸道:“众卿不必紧张。”
         “今个大朝会,咱也无甚要务。”
         “主要就是时至七月,应天府内实在酷热,咱有心想要外出避暑而已。”
         众臣子面上都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事。
         但真正聪明的老狐狸。
         心中的弦却无不绷得更紧。
         对于自家天子这个老六的尿性,他们这些能在朝廷中一连待上几年的,哪个不是门清?
         对老朱尿性不感冒的。
         早就找个机会犯点同行趟过雷的小错,让老朱把自己发配了。
         能留在朝堂做“长工”的,又有几个不是人精?
         果不其然。
         老朱下一秒就转折说道。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如若咱一家都出外避暑,朝廷这些政务,还是要寻老成持重的柱国重臣代为处置一二的。”
         “诸卿中,可有人愿担此重任?”
         看老朱一脸和蔼的笑容,一众臣子的内心无不打了个寒颤低下头来。
         夭寿喽。
         如果他们犯了罪,请直接把他们处置或砍头。
         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傻子一样糊弄。
         胡惟庸的尸首才将将埋了半年。
         他是如何勾结朋党,独揽大权,害的自己走上断头台的,大家都历历在目。
         今天这一出。
         和当年胡惟庸走上权相之路伊始的场景,不能说完全相同。
         那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哪个嫌命长才会接这茬呢。
         见百官都低头,老朱就像在看即将打靶的名单一样,逐个念到:“偰爱卿?”
         听到老朱念到自己的名字。
         文官之首,今年二月刚刚迁任礼部尚书的老臣偰斯,当即就双腿一软的跪了下来。
         作为前元归降的老臣。
         早年曾是前元高官,官至嘉定州知州。
         从洪武元年授兵部员外郎,寻擢尚宝符宝郎,改尚宝司丞,到六年升河间府知府,九年到户部当任郎中,又身为户部尚书,随后出任山西左参政,今年正月,胡惟庸倒台后,招回来当吏部尚书。
         历经十余载,当过三部尚书,还能活跃在老朱眼皮底下。
         且身居高位。
         除了老朱有意立为榜样,给前元老臣安抚,以表只要你们兢兢业业的为大明朝做官,他老朱不会计较出身的意思。
         这人的能力,城府,心计自也不必多说。
         可是面对老朱这没有回旋,也根本无法推脱的一问。
         这位两朝元老果断就板正的跪了。
         “陛下天恩,老臣感激涕零。”
         “但老臣早已年迈体衰,无力担此重任了,在山西时,臣就有动了此念,只是为报陛下当年不计前嫌,委以重任的知遇之恩,臣应诏还京。”
         “只要朝廷还有需要,臣这把老骨头自然没有推脱之礼。”
         “但如今。”
         “太子殿下推行试科举,已为朝廷甄选了不少年轻俊杰。”
         “臣也不该尸位素餐,窃居尚书之位了。”
         “陛下。”
         “念在咱们君臣相伴十五年的情分上,臣恳请陛下准允老臣告老还乡。”
         说罢,偰斯还从官袍的衣袖中掏出了一份已经塞得表面泛黄的辞呈。
         ……
         这包浆……
         一看就已准备了许多年,只是今日才拿出来,
         也算是让满朝文武都开了眼界。
         老朱坐龙椅上也麻瓜了。
         天地良心。
         他真没有借题发挥针对这位两朝老臣的意思。
         无非是想借个由头,挑个个大的当靶子,把众臣子都吓上一吓,然后让早就安排好的托出面搭茬,问询太子状况,奏请太子回来监国。
         他再借着太子过去仨月虽然身体抱恙,但仍为朝廷筛选人才有功,给太子放更多的权。
         这事儿也就名正言顺的过去了。
         哪曾想,他这一出,把堂堂一部尚书都吓的要乞骸骨了。
         这要是真把他的官职下了。
         他精心给自家儿子及常升准备的噩梦级朝堂副本,难度岂不是一开始就得打个折扣?
         这怎么能行。
         “偰爱卿,你误会……”
         “陛下!”
         偰斯越发声泪俱下的叩首道:“您就答应了老臣吧。”
         如若不是场合不对,听到老朱还想纠缠,偰斯都要跳起来,指着他老朱的鼻子骂了。
         他俩什么仇什么怨啊。
         没看他都跪的这么麻溜了,朱重八,你特么就当个人吧。
         老朱心中一股无名火蹭蹭的在往上冒。
         只想好好说句话澄清,却被人接二连三的打断,就是好脾气的说不定都要来火,更何况他这个天性残暴的朱重八。
         以退为进?
         威胁我?
         姥姥!
         你以为你是某个姓常的兔崽子,和咱对着干,还得咱哄着你。
         你不稀罕当咱的官,咱还不稀罕搭理你呢。
         纵然心中有火。
         老朱还是极为自持的控制了情绪。
         冷面安抚道:“成,既然你再三奏请,咱也不会拂了咱们君臣这么多年的情分,咱给你配齐了仪仗,让你一路风风光光的告老还乡。”
         “谢陛下!”
         偰斯如蒙大赦,当即就摘下官帽。
         将近六十岁的人了,愣是以一年轻小伙的速度逃一般的迈出了朝堂。
         只把满朝文武看的一愣一愣的。
         这特么也叫年老体衰!
         龙椅上的老朱面色铁青,要不是担心影响一会朱标继任的事宜,他这会当真恨不得叫锦衣卫再把这老货拖回来,重仗二十。
         眼下戏演砸了。
         老朱也懒得再卖关子。
         径直用眼神暗示,看向了百官中的一人。
         后者受到了老朱的暗示,也顾不得事情的走向已经脱离了老朱事先编排的剧本,当即就出列跪地奏请到:“陛下,您外出避暑无可厚非。”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
         “我等身为臣子,万没有僭越之理,自然难当此重担。”
         “只是不止太子殿下抱恙仨月,如今可曾痊愈。”
         满朝文武瞬间眼眸一亮。
         对啊。
         皇帝出巡,太子监国,这是王朝传承至今一直遵循的规矩啊。
         老朱也没心情演了,当即扭头问道。
         “标儿如今可还抱恙?”
         朱标不明所以,老老实实地拱手答道:“儿臣将养近四月,如今已无恙矣。”
         “既如此。”
         “明日咱便带着你母后,太孙和弟弟们外出,去行宫避暑。”
         “朝中的一切事宜,全由你全权操办。”
         “不必奏报。”
         “咱就这么定了。”
         “退朝!”
         都顾不上让内侍唱词,老朱从龙椅上起身,大步流星便出了奉天殿。
         只留满朝面面相觑的百官。
         还有和常升四目懵逼的小朱。
         咱大明的权力交接都这么草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