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第一百八十章 又是苏璟?怎么什么事他都要管!
         将炼丹炉运到院子里?
         朱标听着苏璟的话语,第一时间有点懵。
         但并没有迟疑太久,他立刻朝着苏璟道:“学生知道了。”
         “很好,那就去做吧,需要什么帮助,尽管找我。”
         苏璟点点头,对于朱标的表现很满意。
         这要是学了这么久,遇到这么个问题第一时间想不到办法,那才是奇怪了。
         朱标又不笨。
         苏璟转身进门,又开始琢磨起了炼丹术。
         紫禁城。
         奉先殿内,几个太医刚刚从里面出来。
         而太医前脚刚走,还没到太医院坐下,马皇后便已经来到了太医院了。
         “臣拜见皇后!”
         ……
         太医院的一众太医还是立刻朝着马皇后跪下行礼。
         “免礼平身。”
         马皇后说道。
         “谢太后。”
         太医们这才站了起来。
         马皇后来到了一位太医面前问道:“胡太医,陛下召你们,是陛下的身体有什么不适吗?”
         马皇后最为皇后,那是无比关心朱元璋的身体的。
         这好几个太医突然被朱元璋召见,这可是大事。
         朱元璋的身体,可不能出现问题。
         现在的大明,必须要有朱元璋这个定海神针在才行。
         胡太医回答道:“启禀皇后,陛下身体并无大碍,陛下召见我们,也不是为了看病。”
         ???
         不是为了看病?
         马皇后眉头一皱,问道:“那陛下召见你们所为何事?”
         不看病叫什么多太医过去,好像怎么也说不通啊。
         胡太医回答道:“陛下召见臣等,只是询问了一些事情。”
         听到这话,马皇后点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她也没继续问了,只要不是朱元璋的身体问题,那都是小事。
         至于具体问的是什么,马皇后自己直接问朱元璋就行了。
         很快,马皇后便出现在了奉先殿内。
         “妹子,你怎么来了?今天我可是好好吃饭了的。”
         朱元璋看到马皇后过来,立刻说道,生怕马皇后又说他了。
         马皇后白了朱元璋一眼道:“重八,伱今天突然叫太医过来怎么回事?也不和我说一声,不知道我多担心吗?”
         听到这话,朱元璋马上解释道:“妹子,这事不赖我,都是苏璟!对,就是苏璟!”
         苏璟?
         马皇后疑惑道:“这事怎么又和苏先生扯上关系了。”
         朱元璋立刻道:“伯温不是前几日回来了么,苏璟教了他一套饮食延寿之法,我召太医也是问问,这办法到底是不是确有其事。”
         苏璟教导的饮食延寿法!
         一听到是苏璟讲的,马皇后那是立刻道:“苏先生所言,必然是有道理的,太医们是怎么说的?”
         朱元璋摇头道:“太医都说不知道,也未曾在什么医书上见过此类的记载,但也应该不是什么有害之法。”
         现代的科学饮食理念,对于古代医术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中医的饮食,主要是寒热这和方面来解释,并不在一个体系内。
         太医对于苏璟的这套饮食理论,也只能是摇头不知。
         “苏先生所言,必然是有道理的,太医不知道也正常。”
         马皇后则是毫不犹豫的为苏璟说话。
         苏璟带给她的各种奇迹,太多了,多到马皇后已经可以无条件信任苏璟了。
         朱元璋脸色微微有些难看,这可是自己老婆,竟然如此相信苏璟,这让他的心里有点吃醋。
         “妹子,苏璟说的也不一定对,这饮食延寿法是他教授伯温的,看看伯温就知道真假了。”
         朱元璋朝着马皇后说道,显然他还是想看看实际效果。
         这会朱元璋对于延寿的需求,还没多高。
         马皇后没多在意饮食延寿之法的事情,而是听着朱元璋此刻提及苏璟和刘伯温的语气,相当的平稳。
         她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
         这次的事情,让马皇后担心了许久,生怕朱元璋做出什么事情来。
         “好,不过我相信苏先生。”
         马皇后笑着说道。
         这心情好了,马皇后说话也轻松了许多。
         朱元璋又说道:“妹子,苏璟还搞出个新奇的玩意,叫眼镜,那是相当的有意思。”
         眼镜?
         马皇后好奇的问道:“眼镜又是什么?”
         朱元璋随即将眼镜的功用告诉了马皇后。
         “苏先生真是厉害,竟然还能做出眼镜这等神物。”
         马皇后赞叹道。
         朱元璋也是点头道:“不错,伯温的眼神都因为眼镜好了许多,真是相当不错的东西。”
         马皇后思索了一会道:“和诚意伯一般眼神不好的大臣朝中还有不少,重八,依我看,苏先生这眼镜,怕是会有不少人想要哦。”
         这朝堂之上的文臣,大多都是寒窗苦读多年的读书人。
         古代夜晚的光照条件也一般,长时间在低亮度的情况下用眼,其实是很容易造成近视的。
         只不过呢,古代能读书的群体本就少,所以就显得近视问题没那么严重。
         但在这大明朝堂之上,文臣全都饱读诗书,近视便属于常见问题了。
         “的确,妹子说的有道理,只不过伯温也与我说了,这眼镜不是通用之物,每个人的眼睛情况不同,得先适配才能做出可以看清东西的眼镜。”
         朱元璋朝着马皇后说道。
         眼镜朱元璋自己也亲身体会过了,他戴上刘伯温的眼镜,只感觉天旋地转,完全没法看东西。
         但刘伯温却是看的很清晰。
         马皇后眼神动了动,说道:“那岂不是说,若是想要眼镜,必须去找苏先生才行。”
         朱元璋点点头道:“正是如此,苏璟这小子,倒是总能搞出这些新鲜玩意来。”
         “苏先生的本事,这是应该之事。”
         马皇后理所当然道:“我倒是想到了日后那些大臣们追着求苏先生要眼镜的场面了。”
         听着马皇后的话,朱元璋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了一副热闹的画面。
         大明的朝堂上,一个个大臣看着苏璟,眼巴巴等着苏璟给他们做眼镜。
         “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出来。
         只不过,片刻之后,他又想到了苏璟对于朝堂的抵制。
         一直以来,朱元璋对于苏璟都保持着的相当的警惕。
         如今,这些问题都已经被排除了。
         但下一个问题,如何让苏璟如朝堂,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即便是之前马皇后说了,等到朱标即位,苏璟作为帝师,自然就会入庙堂。
         但那时候,时间就有点久远了。
         “怎么了,想什么呢?重八。”
         感受到朱元璋情绪的变化,马皇后立刻问道。
         朱元璋摇头道:“没什么,妹子,正好上次标儿的信只看了一半,咱们继续看完吧。”
         上次因为苏璟直言科举一事会停,当时就让朱元璋气的放下书信,立刻去处理这事了。
         现在正好马皇后来了,科举的事情也搞清楚了,继续看完是最好的。
         “好啊。”
         马皇后点点头。
         科举的事情,她知道很严重,所以当时也没有打扰朱元璋。
         在通情达理这方面,马皇后非常的到位。
         朱元璋随即拿出了上次看了一半的书信,再次阅读了起来。
         这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有关于以工代赈和修路。
         当然,不仅仅是修路,而是大明现在各地所需的基建,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
         主要雇佣一些流民来工作,正好这会的大明,因为刚刚建立,各地的流民其实是不少的。
         一方面解决这些百姓的贫困问题,另一方面又让大明的基建迅速的搞起来。
         两全其美。
         但唯一的问题就是,此时的大明,并不能拿出如此多的钱粮。
         不过,朱标也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状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
         主打的是一个思路,具体该如何的计划和执行,还得是商讨之后才能确定。
         “妹子,你觉得标儿说的这个,有可行性吗?”
         朱元璋朝着一旁的马皇后问道。
         这一次,他没有直接否决朱标的方案了,因为他看到朱标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马皇后思考了片刻之后回答道:“重八,此事乃是国事,我以为还是如标儿所说,让大臣们好好的议定商讨一下为好。”
         这种大事,马皇后可不希望因为自己,而干扰了朱元璋的判断。
         “说的对。”
         朱元璋点点头道:“苏璟教的这些东西,倒是有些意思。”
         对于大明基建的事情,上次苏璟在教导朱标修路一事已经提及过了。
         交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
         基建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只不过如果动用徭役去强行建设的话,无疑是对百姓的一种重负。
         至少在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是很体恤大明百姓的。
         苏璟这个以工代赈的思路去搞基建,除了对于国家财政有些负担而已,其他的都是非常好的。
         尤其是这财政支出,并不是单纯的救济,而是为了促进大明经济的发展。
         朱元璋可是很希望能把大明境内的穷苦百姓问题都给解决了的。
         现在的朱元璋,在不知不觉间,对于商业已经没有那么的抵触了。
         或许这一点,连朱元璋本人都没有发现。
         很快,朱标的书信便全部看完了。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说道:“重八,前天蓝氏来找我了。”
         嗯?
         朱元璋说道:“是标儿的婚事是吧,这事你看着安排就行。”
         常家的事情,蓝氏来找。
         除了婚事没其他的了。
         “重八,这事我要好好和你说说了,标儿的婚事我建议延后。”
         马皇后说道。
         “延后?”
         朱元璋一愣,说道:“妹子,这标儿和婉儿的婚事,那是刚出生就定的娃娃亲,这明年标儿就成年了,伯仁可是一直都等着呢,这延后不合适吧。”
         别看朱元璋长的像个大老粗,但他的心思还是很细的。
         朱标和常婉的婚约,定的是娃娃亲。
         整个朝堂上下全都知道,常遇春也早就等着朱标成年了。
         现在马皇后冒出来一句要延后,朱元璋自然是不理解的。
         朝堂上下的人怎么看?
         常遇春那边又怎么解释?
         马皇后解释道:“此事和苏先生有关,是他建议标儿不要过早的完婚,主要是为了婉儿好,年纪太小,要孩子太早的话对婉儿的身体不好。”
         苏璟!
         又是苏璟!
         朱元璋眉头紧锁,这会怎么连朱标的婚事,苏璟都要插手了。
         这小子是没有入朝堂,但这朝堂的事,朱家的事,他已经干预了不少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这心里莫名的有些烦躁。
         “怎么了,重八,你觉得不妥吗?”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道:“还是你觉得不好说,不行的话,我去说。”
         马皇后对于苏璟的话还是非常听的,这事她也答应了朱标。
         虽然之前没有直接和蓝氏挑明,但马皇后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决定。
         常婉她也很喜欢,这样的儿媳妇,可不能出事。
         也就是古代的避孕方式没那么有效,不然先结婚,不生孩子也是可以的。
         “没有没有。”
         朱元璋立刻道:“这事我来和伯仁说吧,既然是苏璟的意思,那也简单。”
         常遇春那可是受过苏璟两次救命之恩的,只要朱元璋挑明是苏璟说的,那常遇春二话不说就会答应,而且没有半点怨言。
         “那就行,我就怕是鄂国公会多想,既然重八你来说,那我就放心了。”
         马皇后点点头道。
         聊完了家常,马皇后没有一直占用朱元璋的时间,大明的国事为要,她就走了。
         朱元璋继续处理着各种奏章,相当的忙碌。
         此时,一道密报传了过来。
         正是朱标和朱橚在溧水县的日常生活记录内容。
         朱元璋第一时间并没有看,依旧是处理着政务。
         心里对于朱标所提的方案,也是细细的考量着可行性。
         直到快晚饭的时候,朱元璋这才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下筋骨。
         简易的活动了一下之后,他便打开了那道密报。
         大多数时候,密报的内容都很简单。
         因为日常就是朱标和朱橚的学习生活,没有太多奇怪的东西。
         而这一次,朱元璋却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炼丹炉?还让标儿想办法把炼丹炉弄到院子里?”
         朱元璋眉头蹙起,看着密报上的内容念出了声。
         密报记录的很详细,炼丹炉比门大,十几个民夫才能抬起。
         苏璟竟然只让朱标想办法抬进去,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