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
         “苏师,我家的火器,是两只火铳。”
         朱标回答道。
         火铳?
         苏璟一愣,旋即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简单的管状物,大致能看出来是根枪管子的形状。
         “是不是大致这个样子?”
         苏璟将图纸转了一圈,朝着朱标问道。
         朱标仔细看了一眼,说道:“大致差不多,不过比苏师画的这个要短上一些。”
         那就是手铳了!
         这热武器,是苏璟在行的领域。
         “那击发方式呢?”
         苏璟继续朝着朱标问道。
         “点燃引信。”
         “填充火药是怎么填充的?”
         “从管口处填充火药。”
         ……
         苏璟不断的询问着,而朱标不断的回答着。
         一问一答间,苏璟也是简单的搞明白了这大明现在的火铳原理。
         相当的简单。
         说白了就是在管状的密闭空间内引燃火药,然后将填充物也就是弹药通过铁管引导至对应的方向击发出去。
         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都相当的低。
         不过这个时期的火铳,主要还是用于大规模的战争。
         一整个火铳营举着一排火铳射击,完全是饱和式射击法,准度倒也没有那么的重要。
         “苏师,您对火器也有研究吗?”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朱标很清楚,火器的威力极大,他的父亲朱元璋也是相当的重视。
         神机营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时,在制作和改造火器上,朱元璋也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
         火器在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那可太大了。
         在元末战争中,火器对付元朝的骑兵十分的好用。
         元人的马术再好,在火器面前也是无用武之地。
         不仅仅在陆地上火器好用,在水战中,火器的效果同样卓绝。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当时的朱元璋已经在战船上装备了火器。
         为他赢得这场关键性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所以,在大明正式建立之后,朱元璋对于火器的重视,便一分一毫都没有落下。
         现在大明的火器,都是铸造钱币的宝源局负责。
         “还行吧,只是略知一二。”
         苏璟笑着回答道。
         略知一二?
         苏璟这话落在朱标的耳朵里可就不是这样了,苏璟的略知一二,怕是非常了解了。
         “苏先生,那您会造火铳吗?”
         朱标连忙追问道。
         这话倒是让苏璟愣了一下,顿了一下苏璟说道:“如果是你说的这种火铳,配个铁匠给我,造出来倒也不算难。”
         这种基础式的火铳,苏璟还真有自信造出来。
         “真的吗?”
         朱标有些惊喜道。
         苏璟笑笑道:“自然是真的,只不过这样的火铳,太简单了,造出来也没太大的意义。”
         前世见识过各种先进热武器的苏璟,对于这种老式的火铳,自然是不太看得上。
         造出来,那就是个大号的玩具而已。
         简单?
         朱标看向苏璟道:“苏师,火铳简单吗?苏师知道更好的火铳该如何制造?”
         火铳之威力,无论是谁见到了,都得大呼一声强大。
         朱标是真没有想到,在苏璟的口中,火铳竟然这样一般的东西。
         “这个么,我想想哈。”
         苏璟思考了起来。
         如果是前世,他很有自信做出相当不错的火器,也就是枪械出来。
         可能达不到军工厂的标准,但相较于这些老式的火铳,依旧是降维打击的存在。
         但这是在明代。
         基础工业都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想要造出一把合格的现代枪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哪怕是最普通简单的双管猎枪,也就是凝聚现代工业化的智慧在其中。
         现在么,对于苏璟来说,还真是一个挑战。
         “如果只是比你说的火铳好,应该不难,但能提升的也有限,毕竟现在大明的工业化水平太低了。”
         苏璟缓缓说道。
         和朱标交流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很多东西之前都讲过了,无需一个个的解释。
         “真的吗?那苏师能教学生吗?”
         朱标立刻朝着苏璟说道,脸上是压制不住的喜悦和兴奋。
         火器的改进,对于大明军事实力的增强,必然是卓绝的。
         “我不是一直都在教你么?”
         苏璟看向朱标,笑了出来。
         一直在教?
         朱标此刻是真的愣住了,他整日和苏璟学习,还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习了火器的制造和改良之法。
         “还请苏师明言。”
         朱标朝着苏璟拱手道。
         苏璟随即捡起了地上的玻璃碎片,问道:“牛懿,伱以为,我这做着实验为什么会爆炸?”
         朱标看了看一地残骸回答道:“自然是因为硝石和硫磺两者被引燃,这才发生了爆炸。”
         苏璟摇了摇头,但并没有直接反驳什么。
         只见他又拿出了一份硝石和硫磺,将其磨成了粉。
         “去厨房,灶膛里应该还没有没烧完的木炭,拿些过来。”
         苏璟对着朱标说道。
         “是,苏师。”
         朱标点点头,立刻跑到厨房,取来了一些木炭。
         苏璟用玻璃杯当成量具,一份硫磺粉,两份硝石粉,三份木炭粉。
         “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你知道吧,牛懿。”
         苏璟一边混合着三份粉末,一边朝着朱标问道。
         朱标点点头道:“知道,这就是黑火药。”
         黑火药的配比,并不什么秘密,比如现在的溧水县,便已经有人开始售卖鞭炮了。
         炮仗的原料里,最核心的就是这黑火药。
         “再给我找两个竹筒过来,小一点的就可以了。”
         苏璟又朝着朱标说道。
         “好的,苏师。”
         朱标很快便找来了两个小竹筒。
         苏璟将黑火药填充进竹筒内,又做了个简单的引信,然后塞上塞子盖好。
         “苏师,您这不就是做了个鞭炮么。”
         朱标看着苏璟手里的竹筒说道。
         苏璟点点头道:“没错,这就是鞭炮!来,试试看。”
         “嗯。”
         朱标接过鞭炮,点燃了引信,然后跑远。
         啪!
         小计量的火药在竹筒中爆炸,迸发出耀眼的火光,竹筒的碎片被炸飞,效果非常的好!
         接着苏璟又将一份黑火药直接平铺在纸上,并将纸放在了地面上,搓了根引信搭上去:“来,点燃这个看看。”
         朱标立刻照做,只见火星沿着引线很快将纸上的黑火药点燃,
         呲呲呲呲……
         火药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烟雾,什么爆炸都没有发生。
         “牛懿,你看,明明都是黑火药,放在竹筒内的就爆炸了,而直接点燃的就没有,这说明了什么?”
         苏璟朝着朱标问道。
         朱标回答道:“黑火药直接点燃无法爆炸,必须得放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才可以。”
         随着朱标的话说完,他自己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
         狭小空间!
         也就说是,仅仅只有黑火药,是无法爆炸的。
         “看来你明白了,火器也是一样的道理。”
         苏璟笑着继续道:“爆炸的根本原因是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如果有了炮筒或者枪管,在火器中火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就能朝着固定的方向激发出去,能够让炮弹飞的很远。”
         “说到底,也就是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
         而力学正是最近这段时间,朱标学习的课程内容。
         “所以,苏师,学好了力学,就能改造出更好的火器吗?”
         朱标看向苏璟,十分认真的问道。
         苏璟点点头:“没错,只要你好好学,以后你也可以自己改进火器。”
         “多谢苏师教诲,学生明白了。”
         朱标朝着苏璟躬身道。
         动滑轮组让朱标看到了科学之作用,现在这火器和力学之间的关系,更是让他坚定了学习物理的信心。
         无论是生活还是军事,科学都有着无穷的力量。
         “好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要一步一步走,你回去继续学吧,我打扫一下院子。”
         苏璟朝着朱标说道。
         “是,苏师!”
         朱标点点头,转身回到屋内继续学习。
         苏璟则是拿着笤帚开始打扫院子,爆炸产生的玻璃碎片那是整的整个院子都是。
         苏璟一边打扫着玻璃碴子,一边思索着火器。
         之前还真没想过这玩意。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苏璟将院子打扫完毕。
         然后,他就开始尝试自己设计一款火铳了。
         晚秋的冷风吹拂,苏璟感觉不到半点的寒冷,院子里苏璟不断在纸上涂涂改改,写写画画。
         直到天色黯淡,看不清的时候,苏璟这才停下来。
         而此时,在面前的图纸上,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火铳雏形了。
         或者说,叫燧发枪的雏形。
         明代的工业水平不高,想要造出现代枪械难度太大。
         苏璟第一个想要解决的便是击发的问题,点燃引信的方式,实在是太慢了。
         燧发枪的燧石击发方式,简单易做,在明代是最容易实现的装置了。
         “不错,不错!”
         苏璟看着图纸,自己都感觉无比的满意。
         “苏师,您这是在做什么啊?”
         朱橚来到苏璟的身旁问道,他的目光看向图纸,脸上露出了疑惑。
         苏璟回答道:“牛肃,这个呢,是一种火器,为师刚刚才设计出来。”
         “苏师,您已经设计出火器了?”
         朱标听到苏璟的话,快步来到了苏璟的身旁。
         距离刚才的讨论才过去几个时辰,苏璟竟然已经设计出火器了,这让朱标万分的惊讶。
         苏璟点点头道:“是设计出来了,不过才刚刚设计好,能不能用还得造出来了才知道。”
         毕竟是第一次设计枪械,尽管构造简单,但苏璟并不敢打包票。
         凡是,都得实际干完了才能知道结果。
         “那苏师赶紧造出来看看吧。”
         朱标立刻催促道。
         苏璟设计的火器,朱标是既好奇又激动。
         “不急,我这草图,怕是给铁匠他也不明白,等为师先去学几天铸造再说。”
         苏璟回答道。
         直接将零件草图画出来然后交给铁匠去铸造,这种方便快捷的办法苏璟没有采用。
         主要是怕精度不够,自己的草图又比较潦草。
         一切还是自己动手最为合适。
         “苏师要自己造吗?”
         朱标有些惊讶的看向苏璟,这造火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没错,接下来我可能每天都要抽个半天去铁匠铺了。”
         苏璟点点头道:“我也要多学习,学无止境。”
         接下来的日子,上午苏璟教导朱标朱橚,下午就去城中最大的铁匠铺当学徒。
         当然,有钱开路,苏璟直接学的就是最核心的技术。
         同时,一座铁匠炉也同步搭建着。
         有钱就是这点好,开啥事效率都特别的高。
         ……
         另一边。
         应天府。
         一众皇子奉天殿举鼎的事也发酵了起来,三位皇子,不,准确的说是四位皇子,老六朱桢那也是举了的。
         皇子举鼎,还是七百多斤的大铜鼎。
         这般壮举,即便是史册典籍之中,都是少见的。
         哪怕是用了工具,依旧是无比的令人震撼。
         “哈哈哈哈!”
         奉先殿内,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奏章,那是相当的高兴。
         不少大臣上书,这皇子举鼎乃是国之幸事,应该昭告天下。
         百姓知道了皇家的威严,便会更加的崇敬。
         这样的奏章还不少,看的朱元璋还是相当的开心。
         这增加他老朱家威严和民望的事情,怎么可能不同意呢?
         大笔一挥,那是全都准了。
         但刚批完,朱元璋便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苏璟知道了怎么办?
         这事要真的直接宣传了出去,那就太明显了。
         以苏璟的智慧,怕是立刻就能猜到皇子的身份了。
         “还真是个麻烦事啊。”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奏章,面色有些为难。
         他是在为苏璟造势了,但还没有公开身份的时机。
         这会,还是得瞒住了才行。
         “只能先压着了。”
         朱元璋考虑了一下,等等以后再宣传也行。
         毕竟皇子举鼎这事,如此轰动,现在京城之中传播传播也是好的。
         等到百官极其家人都知晓了之后,再行宣传也能提高些作用。
         定下处理方案之后,朱元璋又看起了其他的奏章。
         只是越看呢,他这脑子就越难受。
         大臣们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都写了上来。
         什么侍郎要纳妾,尚书给他的儿子某个职位之类的内容,看的朱元璋那是脑壳子疼。
         就在朱元璋皱着眉头,正欲发火的时候,他突然注意到了一封奏章,礼部侍郎世家宝的奏章:
         有一炼丹师,耗费三年,炼得金丹一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