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 第八十一章 卖盐?这盐的品质也太好了!
         这是盐?
         这个姓应的提举惊呆了。
         他长这么大,这辈子过手的盐,比吃的饭还多。
         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白的盐,跟面粉一样。
         该不会是用面粉来忽悠我的吧?
         提举应鲁抱着疑惑,用手指搓了搓,有颗粒感,虽然很细腻, 但不是面粉的触感。
         他又沾了沾盐,随后舔了口。
         嘶.
         应鲁倒吸一口凉气,不可思议的看着这批盐。
         太夸张了,太不可思议了!
         这还真的是盐,纯度极高的盐,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丝苦涩!
         超过了以往所有的盐!
         “这这是你们制出来的盐???”
         应鲁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指着这批盐道。
         “是的。”李逍点头。
         应鲁激动的大声道:“这如何做出来的??是用了什么制盐法?井矿法还是晒盐法??”
         他从事这个行当许久,对各种制盐法都是了如指掌。
         但从来没听说有哪一种制盐法, 能制出品质这么高的盐!!
         怎么能不让他激动?
         “这个.”李逍笑道:“这制盐法应该不用透露吧?”
         “啊对对对.不好意思.”
         应鲁抱歉笑道,发现自己冒失了。
         各家制盐户,都有各自的技术和秘密,当个宝贝藏着掖着。
         这制盐法能制出如此高品质的盐来,又怎么可能随便跟人透露?
         “冒昧问一下,你们的产量有多少?”
         应鲁兴奋问道。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时间紧, 任务重。
         上面知府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发病。
         竟然要求他们盐运司,除了往常的收购,短时间内另外征集出五千石的盐来。
         这不是为难人么?
         整个顺天府盐的产量就这么多,上哪找这么多盐?
         也不知道哪个大官, 拍拍脑袋, 就提出了贴告示的法子来。
         就算贴了告示也没用啊,制盐哪有这么简单?
         的确是有新来的盐户送盐来,但那盐的质量不堪入目。
         若是以往, 是绝对不会收的。
         但现在非常时期。
         只能收来当做搭配好盐掺在一起凑数。
         因此, 他们盐运司除了逼迫以往的盐户增加产量外,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但送来了盐,盐的质量好得不行!
         这让应鲁看到了一丝希望。
         “目前的产量”
         李逍盘算了一下:“一个月能产五百石盐。”
         五百石盐就差不多是五万斤。
         “五百石有些少啊”
         应鲁暗道可惜,不过也算能解燃眉之急了。
         “你们这盐的品质太好了.我都无法定价”
         应鲁皱眉头,思虑了很久,商量道:“七十文一斤如何?”
         他们收盐都是二十文钱银子一斤,七十文钱几乎是翻了三倍。
         等于是为质量买单了。
         一般来说二十文钱收来的盐,可以卖二钱两银子,其中的利润还是很大的。
         收来的那些上好的盐,一批给达官显贵。
         剩下还能分一些富商,除了收盐税外,好品质的盐额外收半两银子、甚至一两一斤。
         挑剩下的普通盐,就是分配给普通百姓。
         赚来的银两,自然是上缴国库。
         但内箱操作的盐,盐运司就能多出许多银两,整个衙门的人一起分账.
         所以说,盐运司是个油水很足的衙门, 一般人根本进不去。
         当然这些事情, 外人是不知道的。
         而李逍这盐的品质很高,如果专供有钱人的话, 起码能卖到二两、甚至三两的高价,估计是供不应求。
         所以七十文银子收上来,还是很有赚头的。
         但是,李逍根本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他只知道普通盐一斤收购价是四十文,七十文应该还算公道吧?
         “行,就这么定了。”
         李逍点头。
         他懒得讨价还价之类的,毕竟这矿场过几天就送给岳父了。
         “不过,告示写着近期提升三成的价格,算一钱银子吧?”
         李逍看了这白盐一眼。
         “那是自然的。”
         应鲁点头,又问道:“你这批盐,一斤一钱银子收购,你这有多少斤?”
         “五千斤,下一批三日后再送来,制盐需要时间。”
         “好,那你稍等片刻。”
         就如此。
         应鲁立马安排那个值班没走的衙役,开始称重。
         称完后,一共是五百千二十百斤白盐。
         随后做好登记,又开了一张五百二十百两的通票。
         “今日库房已经散值了,你们明日凭借这通票便能领到现银。”
         “另外,明日还可以让当班的官员帮你开一张许可证。”
         应鲁将通票递给了李逍。
         “行,那钱货两清了,告辞。”
         李逍接过通票。
         两人便离开了府衙。
         转眼间,五百两银子到手!
         五百两可不是小数目啊!
         在明朝正一品的大官,最大的官职,月俸禄是87石,折合银两43两,加起来年俸禄也才五百两。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
         暗地里一品官员还有田地,爵位的额外收入。
         不过即便如此,五百两也是很多的。
         普通百姓可能一辈子赚不到这么多银两。
         李逍直接将通票递给了李雄志,吩咐道:“明日你自己来换银子吧,后面你也跑一趟,将银子折换成银票。”
         李雄志双手有些颤抖的接过这张价值五百二十两的通票。
         没想到李逍这么器重和信任他,五百两说给他就给他,也不怕他换了钱跑路.
         不过李雄志也不会干这事,早就对李逍死心塌地了。
         “逍哥,你吩咐,我保证办好。”
         李雄志小心翼翼的将通票放入胸前贴身保护,生怕掉了。
         “逍哥咱这生意,也太暴利了吧,这才几天时间就赚了五百两银子啊!”
         李雄志激动道:“我这段时间还去打听了一下,听说其他盐户的场地、人工、材料.等费用很高,效率远不及我们。”
         李逍笑道:“那是自然,我这个制盐法岂非那些破旧的方法可比。”
         “是是是。”
         李雄志彻底被李逍折服。
         还得是逍哥啊!
         就如此。
         李逍回到了燕王府。
         第二天,李雄志一大早就去了盐运司衙门的库房,用通票换了银两,直接兑的五百两银票。
         他收好后,便匆匆忙忙回到了盐场,小心将银票收好。
         随后在盐场,让工人们加班加点继续造盐
         与此同时。
         盐运司的盐运使,也就是这个衙门的最高长官,来巡视工作。
         很快,
         他便发现了一批如雪花一样的白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