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飞扬年代 > 第九百六十三章 四王子旗
         杜飞还没尿完,身体好,压力足,也没断流儿,只是一脸无语看了慈心一眼:“我说王慧芳同志,你这样好吗?”
         现在慈心对外都叫王慧芳,跟王玉芬和于嘉嘉相处这段时间,她自己也适应了。
         慈心瞥了一眼杜飞的家伙,并没太大反应。
         以她的阅历和心性,修炼到现在这种地步,不可能像普通小姑娘一样害羞。
         转而向远处望去。
         杜飞尿完了,用手抖了抖,把东西放回去拉上拉链,发现慈心还在看着远处。
         也顺着看过去,除了一片苍茫碧绿的大草原,还有远处的一片小山丘,什么也没看见。
         “看什么呢?”杜飞问了一声。
         慈心沉声道:“在那边有一股邪祟的感觉。”
         杜飞皱了皱眉。
         没人比他更清楚,慈心的灵觉有多敏锐。
         既然她说,在那个方向有所感应,就必然有某种东西存在。
         杜飞回到汽车旁边。
         白音巴图刚坐到驾驶席上,在熟悉方向盘和档杆。
         杜飞一指身后的方向:“白音同志,那边儿是什么地方?”
         白音巴图愣了一下,抻脖子透过车窗往外看去。
         发现杜飞手指的方向,不由脸色一变。
         杜飞见他反应,就知道肯定有情况。
         果然白音巴图连忙道:“领导,那边可不能去呀!”
         却刚一出口就戛然而止,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讪讪笑道:“都是些本地的传说,算不上封建迷信。”
         杜飞笑了笑,拉开车门坐到副驾驶上:“我可没说那是封建迷信。”
         白音巴图讪讪的用手蹭了蹭鼻子。
         这时慈心也回到车上,她完全跟着杜飞,对别的东西,虽然有兴趣,却也没那么大。
         等白音巴图启动了汽车,稍微适应了一会儿,能顺畅的开车,杜飞问道:“那边怎么回事,说说呗~就当聊天儿听故事了。”
         白音巴图本来不想说,他现在正在积极争取入d,要是传出去他说些有的没的可不成。
         但杜飞问了,来之前孔立东跟他说了,这是京城来的领导,他更加不敢得罪。
         心里暗恨自个嘴上没把门儿的。
         稍微权衡,只好解释起来……
         原来在那边,大概十几里外,就是杜飞看到的那片山丘的背面,有一个非常邪门儿的地方。
         本地人故老相传,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去那里放牧。
         至于为什么,也没人说得清楚,有说那里是古战场的,阴魂不散,夜夜哭嚎。
         还有说那里是地府之门,经常有阴兵借道,万一被卷进去,就会堕入沉沦,永不超生……
         反正各种各样的说法。
         白音巴图还听说,在那边还有许多不知什么年代的高大石像。
         据说是当年成吉思汗留下的,专门来镇压这个地方。
         只不过说来说去,白音巴图都是‘听说’‘传说’,他自个其实并没去过。
         杜飞听着,一开始还没太当回事。
         就算那边真有什么蹊跷,他也没打算去自找麻烦。
         老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他这趟来,就一个目的,把杨丁香那别扭的小娘皮带回去。
         所以,听白音巴图说这些传说的时候,只当是故事,听着解闷儿。
         可是听着听着,杜飞却听出有点不对味儿。
         内蒙大草原上的他石像,还有种种不祥的传说……
         别特么待一会儿再冒出个‘老羊皮’和‘丁思甜’来。
         想想也不是没可能,既然胡八一、王胖子都有了,再遇上其他人有什么奇怪的。
         但转念一想,又觉着有些异想天开了。
         就算真有这俩人,也都在草原上。
         但内蒙有多大!
         比三个小东洋还大,怎么就那么寸,碰上那二位。
         想到这里,杜飞不由莞尔,索性不去胡思乱想。
         接下来,路上也没出问题。
         孔立东挑的这辆车车况非常好,颠簸了一路,什么事没有。
         抵达四王子旗,刚过下午两点,算是相当快了。
         白音巴图直接把吉普车开到了旗正府门前。
         不用杜飞说话,他直接拿出证件和介绍信。
         介绍信是孔立东给的,盖的是部队的章。
         旗正府的门卫一看,赶忙往里边打电话。
         不一会儿一个姓王的办公室主任就迎了出来。
         一番寒暄之后,王主任把三人让到一间会客室里。
         殷勤的倒上茶水,询问道:“同志,你们大老远从京城来,不知有什么咱们能帮忙的?”
         能当办公室主任的,几乎都是八面玲珑的。
         刚才经过介绍,王主任就吃了一惊。
         杜飞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就已经是正科级,这是什么概念!
         更何况,那可是京城啊!
         再加上孔立东给出的介绍信,令他笃定绝对不能得罪这人。
         杜飞笑呵呵的,说话很客气:“王主任,这次我来,还真得求您帮忙。我有一个妹子叫杨丁香……”
         其实杨丁香年龄比杜飞还大一点。
         但在外边办事,杜飞不想随便暴露年龄。
         王主任一听,是来找人的,暗暗松一口气。
         来找人肯定比来找事儿的强。
         连忙道:“这个好办,到咱们旗插队的青年都有记录,等我给你查查。”
         “有劳王主任了。”杜飞道一声谢。
         王主任道:“不客气,都是葛命同志。对了,三位同志从湖盒浩特过来,还没吃午饭吧?要不先在食堂吃一口?穷乡僻壤,没什么好东西,各位别见怪。”
         其实杜飞不怎么饿,路上吃了一些零食。
         慈心就更别说了,她现在三五天不吃饭也没事儿。
         倒是白音巴图是真饿了。
         接下来还得指着他开车,杜飞也没拒绝王主任的好意。
         在旗正府的食堂吃了一顿。
         说是没什么好的,但到内蒙来了,牛羊肉肯定有,酒就算了。
         主食是贴的包米面大饼子,入口有些粗糙,如果仔细嚼,还有点扎嘴,再仔细嚼才有一点谷物的回甘。
         配上羊肉和奶茶,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杜飞说不上多爱吃,但也不反感。
         倒是白音巴图吃的津津有味。
         一来是真饿了,二来招待他们的伙食,比他平时吃的可强多了。
         等这边吃差不多了,王主任派去的人也找到了杨丁香分配的去处。
         杜飞对内蒙的地名没什么概念,看向白音巴图,问道:“营盘乡离这儿远吗?”
         白音巴图道:“远倒是不远,大概三四十公里,但路不太好走。”
         说着又看了看具体的村子,想了想道:“领导,我建议今天还是别走,这个呼都格村在营盘乡最西边。就算现在就走,开车到那边,也得大半夜。在草原上赶夜路……”
         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赶夜路,十有八九是要迷路的。
         与其三更半夜瞎折腾,还不如消停的休息一晚上。
         况且去接杨丁香也不差这一天两天功夫。
         杜飞点了点头,看向王主任:“还得麻烦您,给安排个住处。”
         王主任笑呵呵道:“应该的,不过咱们这边也没个招待所,你们几位要是不嫌弃,今晚上就去我家吧~”
         杜飞欣然答应,再次道谢。
         转又问道:“王主任,我这次来,准备把丁香一起带回去,她的档桉……不知道能不能行个方便?”
         王主任一听,第一次露出为难的表情:“这……”
         档桉可不是小事儿。
         之前热情招待,有求必应,都是小事,没有原则性的东西。
         但是档桉……
         杜飞看出他为难,却是早有准备,笑着道:“王主任,我明白你的顾虑,你看看这个。”
         说着,从兜里拿出几张文书。
         一张是杨丁香休学一年的手续,一张明年复课的通知。
         还有民族大学学工部出具的提档手续。
         说明杨丁香是休学不是退学,所以她的档桉仍由学校保管。
         王主任接过去仔细看了一边,不由暗暗咋舌。
         他活了几十年,在机关摸爬滚打一辈子,深知这些手续办下来有多难。
         虽然一看就有蹊跷,但那并不重要。
         王主任本来也没想卡着,只是不想违规。
         他跟杜飞萍水相逢,更不认识什么杨丁香。
         犯不上为了这事儿承担风险。
         杜飞拿出这些手续,等于给了他一个台阶,正好就坡下驴。
         王主任笑着道:“有这些那就没问题了,我马上让人去拿。”
         这些东西都是张红英那个在民族大学的朋友帮着弄的。
         要没这人提醒,今天杜飞在这儿就坐蜡了。
         到时候,固然能让孔立东帮忙,却不会这样顺利。
         还得多欠一个人情。
         过了一会儿,有人把杨丁香的档桉拿来。
         杜飞看了看,确认姓名籍贯都没有错。
         档桉袋也用封条封着,这才收了起来。
         当天晚上,杜飞三人在王主任家住了一宿。
         王主任家的条件在当地算不错的,前几年刚盖的三间大瓦房。
         因为冬天特别冷,需要考虑供暖,这里房子都不大。
         王主任两口子跟儿子儿媳妇一起住。
         平时各自住在东屋西屋。
         杜飞他们来了,住在王主任儿子那屋,王主任一家子五口人挤在西屋。
         俩屋都是大通炕,挤挤睡五六个人都没问题,
         至于男男女女的,到了这里也没那么多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