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掌灯判官 > 第七百六十九章 三十三个苍龙卫
         徐志穹想查阅每一名使臣的详情。
         梁玉瑶摆手道:“这类史料哪会带在身上,要是去内史府,或许查得到。”
         林倩娘道:“内史府应该查得到,但要想把这些使臣的履历都搜集起来,绝非易事。”
         是啊,这多人的履历怎么收集?
         徐志穹思量半响道:“无妨,我找人帮忙。”
         当晚,徐志穹写了封书信,让陶花媛用法阵交给了长乐帝。
         次日入夜,徐志穹收到回信,通过京城罚恶司进了皇宫。
         长乐帝命人置备酒菜,和徐志穹喝了几杯。
         徐志穹道:“陛下,我要的那些人的履历,搜罗到了么?”
         长乐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沉吟良久,反问一句:“志穹,你搜罗这些是为了什么?”
         徐志穹知道长乐帝为何担忧。
         他不想大宣和夜郎国有太多交集。
         “陛下放心,我搜罗这些史料,不是想证明两国有多深的情谊,我是想查明洪俊诚的身份。”
         “洪俊诚的身份,和咱们有什么相干?”长乐帝从不掩饰他对夜郎国的厌恶。
         徐志穹压低声音道:“洪俊诚有霸道修为,很可能是陛下的亲戚。”
         长乐帝一愣:“这笑话却说不得!”
         徐志穹摇头道:“这可不是笑话,我和洪俊诚交过手,他确实是霸道修者,而且修为极高,若只是宗亲也就罢了,只怕在苍龙真神之下,这人的地位也非比寻常。”
         长乐帝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志穹,你随我来。”
         徐志穹跟着长乐帝去了天章阁,长乐帝召集几十位学士查阅一天,早已经把史料准备好了。
         徐志穹在天章阁把这一百一十五名使臣的履历翻了整整一夜。
         翻过之后,徐志穹连连摇头。
         一百一十五名使臣,没有一个像洪俊诚。
         首先,按照正常思路推断,在使臣之中,应该有一个人天赋异禀,到了千乘国之后,摆脱了苍龙卫的监视,苦苦修行,最终成为了苍龙霸道的星官。
         然后他苦苦隐忍,等待良机,通过夺舍,篡夺了洪俊诚的皇位!
         思路上没有问题,但实际情况是,这些使臣去了千乘国,也都平安回来了,没有人在千乘国失踪。
         这就没道理了,他们都回来了,那就证明没有人留在千乘国篡夺洪俊诚的神君之位。
         或许去的时候是真身,回来之前,元神出窍,另外找个元神来代替?
         虽然有这种可能,但从使臣的整体资质来看,还是存在问题。
         霸道出凡尘,元神能离魂。
         凡尘是二品及以上。
         这些使臣都出身王室,修为都在七品以下。
         以七品以下的修为,在千乘国待两年,突然修到凡尘之上去了?
         也不是不可能,梁玉瑶晋升的速度就很快。
         但史料上记载的这些使臣,他们的处境和梁玉瑶明显不一样。
         按照史料记载,皇室成员,离开大宣之后,身边会有苍龙卫严格监视。
         梁玉瑶身边不也有苍龙卫么?
         有是有,只是这一批苍龙卫的成色不济。
         自从梁玉明作乱,苍龙殿遭受重创,能拿得出手的苍龙卫已经不多了。
         本次随行的苍龙卫,品秩最高的是梁贤春,号称四品,其实只是个七品。
         梁贤春之下,最高只有七品,连一个六品苍龙卫都没有。
         除了梁贤春这个蠢人,其他人资历不深,根本没有直视梁玉瑶的勇气,更遑论监视。
         而梁贤春有一桃子的把柄在梁玉瑶手里攥着,平时也不敢造次。
         梁玉瑶身边还有红衣使,苍龙卫对梁玉瑶而言,形同空气。
         以往的使臣可没这么好的运气,从史料中描述来看,他们吃喝拉撒,样样琐屑,都得有苍龙卫陪同,根本没有修行的机会,不存在暗自晋升的可能,更别说突破凡尘这么荒诞的事情。
         如果不是使臣,又能是谁?
         难道问题出在了苍龙卫本身?
         有苍龙卫留在了千乘国,修到了凡尘之上,最终变成了洪俊诚。
         思路合理!
         那么有没有苍龙卫在千乘国失踪?
         重新查找史料,徐志穹很快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
         没有苍龙卫失踪,但是有不少苍龙卫没能活着回来。
         显庆四年派出的使者当中,苍龙卫梁安禽死在了千乘国。
         徐志穹仔细看了梁安禽出使的经历,五品苍龙卫,显庆四年随涌亲王出使千乘,显庆八年,病故于神临城。
         这好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使者团在千乘国待了整整四年,有人病故,倒也正常。
         徐志穹又拿起了另一个人的履历:永隆十三年,大宣派出使者三十六人,前往千乘国,苍龙殿四品苍龙卫梁至坚随渊亲王出使,至永隆十五年,梁至坚也在神临城病故了。
         这可不是个例,大宣曾向千乘派出了三十三批使者,每一批使者当中,至少有一位苍龙卫在神临城病故,有一批使者当中共有三名苍龙卫病故在神临城,三十三批加起来,一共病故了四十一位苍龙卫。
         这五十一位苍龙卫之中,有二十二名是五品修者,数量最多。
         三名苍龙卫是四品修者。
         十三名苍龙卫是六品修者。
         两名苍龙卫是七品修者,一名苍龙卫是八品修者。
         修为集中在五品上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他们病故的时间有没有特点?
         最短的一位苍龙卫,到了千乘国不到二十天,就病故了。
         最长的一位苍龙卫,在千乘国生活了整整十年,临行之前,病故了。
         从时间长度上看好像没什么规律。
         时间点呢?
         徐志穹对应着苍龙卫病故的时间点,逐一看了看大宣的史册。
         有的病故在丰年,有的是在灾年,有的年份正在和外邦打仗,总体看来没什么规律。
         是不是还忽略了什么?
         徐志穹陷入了苦思。
         默然良久,徐志穹一捏下巴,想起了一件事。
         别对着大宣的史料看呀!
         事情出在神临城,肯定得对着千乘国的史料看!
         可千乘国的史料上哪去找?
         去找洪振基!
         徐志穹离开了皇宫,去了束王府,向洪振基索要史料。
         洪振基为难了:“千乘史料,从不轻示于外。”
         徐志穹大怒,洪振基赶紧改口:“运侯自然不是外人。”
         史料这东西,在千乘国还真不好找,洪振基花了一天时间,凑齐了一套编年,交给徐志穹之前,反复强调一件事:“千乘史册,与大宣略有不同,一家一本账,运侯莫要介意。”
         徐志穹打开史料一看,明白了洪振基的苦衷。
         千乘国的史料很是大气,记叙之中,要么是开疆拓土,四方来朝,要么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
         看这种史料是没什么价值,但徐志穹留意到了年号。
         对应着苍龙卫病故的日期,徐志穹终于找到了规律。
         按照千乘国的纪年,苍龙卫梁安禽,病故于建光初年。
         苍龙卫梁至坚病故于永宁初年。
         苍龙卫梁牧生病故于阳嘉初年。
         苍龙卫梁继丘病故于光和初年。
         ……
         共有三十三位苍龙卫,病故在了不同年号的初年。
         其余八位苍龙卫病故年份没有规律,他们应该真是病故了,暂且放在一边。
         这三十三位恐怕就不是巧合了。
         病故在初年是什么状况?
         初年,证明当年出现了改元,也就证明出现了皇位更迭。
         徐志穹怕自己查阅有误,向洪振基确认了一下:“千乘共有多少代君王?”
         洪振基道:“自元祖至今,共三十四代神君。”
         三十四代神君,皇位更迭过了三十三次。
         三十三次更迭,宣国派出了三十三批使臣,三十三个苍龙卫,死在了皇位更迭当年。
         真相就快浮出水面了。
         徐志穹问洪振基:“有没有元祖皇帝的史料?”
         “是元祖神君。”洪振基纠正了一句,从史册里拿出整整六本,交给了徐志穹。
         “此间记载着元祖神君的伟业!”
         徐志穹拿起史册,看过第一页,垂着眼角,放在了一旁:“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