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横刀十六国 > 第一百九十八章 驱虎
         免去蒲洪雍秦都督和雍州刺史,正是出于石闵之谋。
         如果大河南北还有谁让他忌惮,排在第一位的不是李跃,而是蒲洪。
         鲁郡之战,若非李农一再鼓动南北夹攻李跃,石闵会更快的对蒲洪动手。
         不过与黑云军硬碰了一场后,麾下的精锐伤亡颇重,尤其是高力禁卫,折损近半,广宗乞活军精锐也因来回奔波劳累不堪。
         两支人马都在休整当中。
         而蒲洪已经不是之前的蒲洪,河北大战,一部分流民南下,亦有很多流民投奔枋头。
         蒲家名声一向不错,乐善好施,在羌氐晋诸族中人缘极广,西归流民皆推蒲洪为督主。
         蒲洪择精壮为军,新募两万余众,手下七八万之众,与邺城暗中对峙起来。
         大都督府中,石闵也正在与幕僚们商议此事。
         跪坐左首的王简道:“蒲洪之势已成,若西归,恐关中非国家所有,现如今,我军正处于虚疲之时,只怕难以阻挡。”
         “若大都督不攻兖州,而是联合黑云军挤压蒲氏,蒲洪已传首邺都。”常炜扫了一眼右首默然无语的李农。
         从堂中的座次便能窥见诸人的地位。
         鲁郡之战后,李农从与石闵并排坐,变成了右席首位。
         变化的不仅是他的位次,广宗乞活军几乎与他离心,董闰、高开、张温等将已经彻底投靠石闵。
         李农麾下所剩无几。
         在荥阳城时,鸿门宴败露,毫不犹豫拉张良出来顶罪。
         流民南下,非但不救援,反而率军攻杀之。
         所作所为,大失人心,也就难免落到今日处境。
         不过看他的样子,倒是安之若素,石虎死后,李农依托南北乞活军、河北士人力量,权势、实力在河北首屈一指,却心甘情愿的将这些拱手让给别人……
         听到常炜之言,神色动了动,“黑云军与枋头有盟在先,岂会对蒲洪施压?李跃野心极大,已将南乞活军改为南军,若不早除之,必为心腹之患!依某看,不妨行驱虎吞狼之计,以关中都督为饵。诱蒲洪攻黑云山!”
         坐在正位的石闵眼皮翻了翻。
         王简立刻知道石闵的心思,“司空之计甚妙,然则蒲洪岂会不知我等心思?”
         周成入黎阳,董闰入元甫城,形同两把尖刀抵在枋头的腰腹,这个时候,还来驱虎吞狼,蒲洪若是信了,就不会走到今日。
         李农阴沉着脸,“大都督不妨修书一份与陈留,令其攻蒲洪,谁胜,谁为雍凉都督!李跃浪子野心,必然意动,届时,他不攻蒲洪,蒲洪便要攻他,就算此计不成,亦可令二人不和,大都督出兵时,黑云山不会驰援。”
         李农在羯赵身居高位一二十年,屹立不倒,城府还是有的。
         不然也不会在荥阳鼓捣出鸿门宴来。
         其实当时他有七成把握成功,当时李跃刚刚凯旋而归,完全没有防备。
         但不知道为何会被他察觉。
         想到此处,李农先扫了一眼石闵,再看了一眼常炜。
         常炜觉察到他幽幽的目光,咳嗽一声,冲石闵拱手道:“枋头、黑云山皆已成势,非朝夕可除,如今大都督之患不在南,而在邺城之内,以及北面襄国……”
         羯赵皇位原本是石世的,石遵强抢之,前几日处死了年仅十一的石世,以及刘氏、石冲等一千多口。
         既然他能抢,别人为何不能抢?
         石冲、石苞只是第一轮,襄国的石祇亦蠢蠢欲动。
         不过他比石冲、石苞聪明多了,暗中与拉拢姚弋仲、蒲洪、刘显、段勤、邓恒等人,又接收石冲余部,势力不断壮大。
         此外,石闵大权独揽,赏罚随心,一句话,就将豫兖二州让了出去。
         这自然引起朝中诸多人的不满,以左卫将军王鸾、中书令孟准为最,一开始石遵自是不信,两人亲如父子,但进言的越来越多,石遵也就上心了,与王鸾、孟准暗中来往密切,频繁调动宫中禁卫。
         王简道:“蒲家世居关中,得雍秦豪强之心,一旦其入关,遍地羌氐定应声而起,声势浩大,不出数年,定成关西大患,司空之计不妨一试,大都督可遣细作于枋头、陈留掀起流言。”
         石闵点点头,“蒲洪、李跃皆我心腹大患,两贼若能自相攻伐最好不过。”
         常炜低下头去,不再言语。
         李农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常中郎数次出访黑云山,此次定能让黑云贼中计!。”
         常炜神色一变,不过因为低着头,并没有被其他人注意。
         这话明显是在挖坑,如果黑云山中计,是他李农的功劳,如果不中计,就说明常炜有问题。
         提前把锅甩给常炜。
         以前李农总是称呼常炜表字,现在则称呼官名,明显是疏远了。
         在场之人都感觉到李农有意针对常炜,却并没人为他说情。
         他在乞活军中算是个异类,跟谁都若紧若离,所献之策,愿意采纳就采纳,不愿采纳也不强求,所以才让王简后来居上。
         石闵双手一拍,“那就有劳常从事去一趟陈留!”
         “属下领命。”常炜毫不迟疑,也不能迟疑。
         王简瞥了一眼常炜,眼神颇有些幸灾乐祸,“大都督神威赫赫,远近之人心皆归,近日有数十名士来投,为首一人法饶,乃世外高人,破善星象谶纬之术,言大将军有气运在身。”
         自魏晋以来,谶纬之术大行其道。
         石虎在位时,也颇迷信之,时常祭祀山川,祈求神明保护……
         佛图澄因谶言屡次应验,而受石勒、石虎推崇,在羯赵境内地位崇高,石虎曾令李农侍奉之,沙门由此在中土大兴。
         石闵耳濡目染,自然也不例外。
         而且“气运”二字用得非常巧妙,直接说进了石闵心坎中。
         当日追随石遵起兵,曾亲口承诺过事成之后以他为太子,后来却未曾兑现,石闵心中一直有根刺在。
         羯赵的传统,太子一般都不得好死,即便即位了,也会被人拉下马。
         所以羯赵以后如何,还犹未可知。
         石闵在朝中权势越来越大,地位不在太子石衍之下。
         “有请!”石闵眉宇间升阵阵喜色。
         常炜脸色则有些黯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