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扬名 > 第三十四章 杀
         饥民,当然没有战力。
         杨明即便怒气冲天,也不会以为靠这些饥民可以攻破赵府。
         但饥民可以造声势。
         赵府虽不是邬堡,但墙高人也攀爬不进,能进入的只有正面大门和后面小门。
         那方式无非两种,一是从大门攻破,二是从小门偷袭。
         但伏雅说赵延劫掠乡里的时间,和他当初让张辽去买麦子的时间相差无几,说明赵延并不蠢。
         所以无论大门还是小门,他们想要攻入都不容易。
         但除此之外,仍有第三种方法:声东击西。
         让赵延误以为他们要从大门进攻,把赵府死士大部分都吸引到大门后,再让人从小门攻入。
         而要让并不蠢的赵延按照他的想法走,那必然要有足够大的声势。
         如此多的饥民,再加上童恢和理论上也应该在大门的杨明和十余护卫,赵延不得不去。
         这其实,也是杨明和张辽聊到《接要》时那句“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一种运用。
         此时门外童恢见状,振臂大呼:“与我杀进去,诛杀贪佞!”
         他身旁众人闻言奋力冲杀,那些饥民也是挥舞农具一拥而上。
         死士被前后夹击,加之饥民众多,逐渐有溃退之势。
         一些人更是找准时机,直接拔腿而逃。
         钱帛固然好,哪有命重要!
         赵延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招呼着身边还愿跟随的十余死士,直接逃往正堂。
         不一会儿的功夫,剩下那几十死士便被全部冲杀。
         那些原本砍杀饥民的死士死状最为惨烈。
         先不说是被锄头柴刀,甚至是拳头活活打死,单说现在,他们转眼的功夫就已只剩一副骨架。
         人死之后一段时间便会产生众多毒素,割肉必须趁早,更不用说这些死士被赵延养的膘肥体壮。
         杨明望见后找来伏直,让他安排吏员带着饥民去赵府粮仓分量,再让受伤的童恢先去包扎。
         接着,他便带着吏卒和护卫到了正堂外。
         此时正堂大门紧闭,台阶上那一箱箱钱帛颇为惹眼。
         因为太过匆忙,死士们还未来得及搬进屋去。
         “赵延,出来受死!”杨明此时剑已归鞘,手握剑柄喊道。
         屋内许久未有动静。
         杨明见状也不犹豫,挥手就令人强攻。
         不过也就在这时,正堂的大门打开,赵延独自走了出来。
         “且慢!”望见欲要冲杀的众人,他当即喊道。
         吏卒本能停下来,对方此时毕竟仍是不其县长,谁也不想担上杀县长的罪责。
         但护卫未听到杨明命令,仍旧往前攻杀。
         赵延见状大惊失色,直接大喊道:“杨明,我是赵忠弟,你可知杀了我的后果?!”
         杨明微微皱眉,终于开口:“捉过来。”
         少顷,赵延被押到杨明面前,双手已经反缚。
         见杨明并未直接杀死自己,赵延以为杨明顾虑自己身份,旋即开口道:“少君,杀了我与你并无好处,放我一马,我可让我兄长与你结盟,与你大有裨益。”
         他连称呼都改了,而且也把最要紧之事说出。
         杨明看着赵延,面露笑意。
         赵延以为有用,正欲再开口,哪成想杨明抬腿便是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锵!”
         杨明接着拔出八面汉剑,提剑走上前去。
         剑擦着石板发出刺耳的声响,赵延不由瑟瑟发抖。
         出堂门之前他还抱有幻想,但此刻他已确定,杨明是真的想杀他,也是真的敢杀他。
         “别杀我,求求你别杀我,我什么都给你!”赵延此时已经吓得脸色煞白。
         他实在想不明白杨明为什么一定要杀他。
         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世家之间利益交换,但那些他也可以想办法给!
         杨明摇了摇头,一剑刺下去,赵延一个侧身,本来插向心脏的剑直接插进了肩胛骨,疼得他发出一阵惨叫声。
         杨明看见后直接一脚踩住他,然后把剑拔了出来,疼得赵延又是一阵惨叫,脸上已是大汗淋漓。
         “等下!你总要让我死个明白吧?”赵延此时已经吓得失禁,求生欲驱使下咬牙喊道。
         回应他的是杨明直插而下的剑。
         这一次赵延被踩着侧不了身,只能瞪大眼睛看着剑自上而下,插入胸口。
         一股剧烈的疼痛感传入大脑,他张大嘴想要呼吸却呼吸不上。
         杨明却还未停下,双手握着八年剑转动,他的生机在飞速流逝,最后张着嘴瞪着眼,死不瞑目。
         看到赵延已死,杨明这才停下手来,抬头望着西面的天空。
         眼前的这幕看得身后一众吏卒胆战心惊,此时他们内心只有一种想法:千万、绝对、一定不能惹杨明。
         许久,杨明拔出剑,刀剑入鞘。
         此时正堂内的死士全都走了出来,把刀刃丢到地上,束手就擒。
         刚才正堂大门敞开,他们亲眼看到杨明杀人的全过程,哪还有什么反抗的想法。
         杨明转身,也准备去寻伏雅,商议善后之事。
         他杀赵延,是为王胡报仇,但却非莽撞。
         之前他拒绝伏雅,是不想与赵忠起正面冲突,但在王胡死后,他已经放弃了那种想法。
         赵延必须死。
         所以他此时的选择,也不过是接受伏雅的提议,成了伏氏想要的那把刀。
         那么自然,伏氏也会为他做好善后之事。
         “小心!”就在这时,身旁忽然一阵喊声。
         紧接着他感觉自己被猛地一下撞击。
         “嗖!”他听到弩箭的破空声。
         他回头看到张辽胸口被弩箭射入。
         这突然的意外让杨明猝不及防,他迅速抱住张辽倒地。
         其他护卫反应过来已经冲了上去。
         原来是还有一个死士躲在角落,这时冲出来拿着弩想要射杀杨明。
         死士很快被杀死。
         杨明起身,抱起张辽就往外跑,朝着伏府狂奔。
         “主公,我没事,我咳……”张辽在怀中努力开口,却被呛得一阵咳嗽。
         “别说话。”杨明脸色焦急。
         “让开!”路上遇到有饥民,他直接大声开道。
         饥民见看到一个八尺大汉汹汹而来,纷纷让道。
         不多久,杨明跑进伏府,大喊救人。
         伏雅此时正在府中等杨明等人的好消息,未曾想等来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快救他!”杨明此时已顾不得那许多,直接对伏雅喊道。
         伏雅愣了一下,接着赶忙道:“沛国人华佗游医至青州,此前滞留在我府上仍未离去,我这就去请。”
         说完,匆匆出门。
         杨明本来焦急万分,毕竟汉代的医疗水平太过有限,被射中胸口十有八九没救。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显得如此慌乱的缘由。
         张辽要死了,因为他而死。
         刚才若非张辽,死的人就是他!
         可是当听到华佗的名字时,他仿佛又找寻到了一丝生机。
         华佗不仅是当时名医,更重要的是他擅长外科。
         “元化兄,人在此处。”不多时,伏雅领着一人快步进屋。
         此人肩负药箱,三十余岁,长髭长须,天庭饱满,有出世飘然之姿。
         华佗望了一眼张辽,开口道:“万幸射中的是右胸。”
         他这话说出口,杨明和伏雅这才发现确实如此。
         杨明是乱了方寸,伏雅则是猝不及防。
         如今知道是右胸,杨明顿时长舒一口气。
         人的心脏大部在左侧,若射中左胸大概率难活,但右胸主要为肺,存活几率大增。
         华佗说完放下药箱,让人准备火炉和热水,接着便示意其他人出去。
         “少君宽心,有华佗在,必然能化险为夷。”走到屋外,伏雅看到杨明面有愁容,开口宽慰道。
         “方才多有得罪。”杨明此时回过神来向伏雅致歉。
         伏雅摆摆手示意无事,接着问起了赵府的情况。
         得知赵府已破后他面露欣喜。
         “那赵延可已抓到?”他接着便问道。
         “已被我杀死。”杨明回道。
         伏雅闻言一脸惊愕,想说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去赵府做下善后之事。”最后他开口说道,说完便匆匆离去。
         杨明也无心关心其他事,只是转身直勾勾地望着房门。
         “辽虽年幼,却已识字,习得刀、戟,若为义从,六尺之躯,尽护主公。”
         张辽在马邑时所说言犹在耳,然后他真的做到了。
         再回想张辽侍奉左右的一幕幕,杨明忽觉一阵眩晕。
         王胡、张辽,他一天之间连失二人,这让他倍感伤痛。
         所幸身旁就是院墙,扶住不倒
         他站稳身子后,深吸了一口气,旋即稳住心神。
         张辽断然不会有事!
         此时他也下了决定,若张辽得救,待回了雒阳,他便直接将其收为义子!
         大约两个时辰后,房门打开,华佗走了出来,神情稍显憔悴。
         “华神医,如何了?”杨明立马上前问道。
         “神医不敢当,不过其性命应当已无大碍。”华佗回道。
         杨明闻言长松一口气,当即对华佗行以大礼:“华神医真乃当世神医。”
         “少君不必如此大礼,医者救人本是职责,幸而弩箭并未贯穿肺部,静养一些时日应当便能恢复。”华佗扶起杨明道。
         “此子对我甚为重要,明日我便携重金登门拜谢。”杨明起身后说道。
         华佗笑着摇头,然后拱手离开。
         望着华佗身影,杨明也躬身再行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