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掌上娇娇 > 第82章 她这是越制!
         薛清茵安然无恙地回到许家,才叫薛夫人狠狠松了口气。
         只是心头忍不住埋怨,宣王殿下瞧着冷酷非常,怎么实际还是个不分轻重的人?
         直到薛夫人眼见着两个宣王府的府兵,先是抬了个大箱子,再又是抬了个大笼子下来。
         那笼子里头……竟然是一只鹰!或者应当说是一头鹰。
         它实在太大了。
         大到薛夫人都禁不住往后退了两步。
         薛清茵瞧了瞧薛夫人的反应,便回头道:“还是你们先养着吧,等养活了,我也差不多该到府上了。”
         就免得吓着薛夫人了。
         杜鸿雪应了声,又冲薛夫人笑了笑:“搅扰了,告退。”
         薛夫人看着他的身影,都还有几分可惜。
         薛清茵只好哭笑不得地拉着薛夫人回了门内。
         走到一半,薛清茵突然又想起了一些事。
         “阿娘先进去等我,我去去就来。”薛清茵说着一提裙摆,就又回身走了出去。
         宣王一行人还未走远,杜鸿雪见她追来,便立即让车夫停下了。
         “薛姑娘?”杜鸿雪疑惑地看着她。
         宣王也伸手卷起了车帘,他眼底飞快地掠过一点光,垂首问:“还想骑马?”
         薛清茵轻轻喘着气:“只是想起来一桩事……”
         “别急。”宣王的身形骤然前倾,然后扶住了薛清茵。
         薛清茵怔忡片刻,然后才回过神,将气喘匀一些,将那日许芪买官的事说给了宣王听。
         “我舅舅口中的窦公子,若是当真那样厉害,怎会无故与他折节下交?”
         那日薛清茵就有了怀疑。
         薛清茵轻声道:“人人皆知我将要入宣王府了,倒不是旁的,怕只怕是冲着殿下来的。”
         其实薛清茵怀疑是有人要对付她。但话不能这么说。
         “买官?”宣王漆黑如墨的眼眸底,有了些许情绪的变化。
         他低声道:“好,本王知晓了。”
         薛清茵抽回手,道:“那没别的事了,殿下回去吧。”
         宣王不由垂眸扫了一眼自己的指尖。
         却并未急着走,而是低声问:“若你觉得害怕,本王派个府兵给你可好?”
         想想贺松宁派来的人。
         薛清茵倒是无所谓。
         甚至再多一个的话,到时候就轮到贺松宁忌惮了。
         “这合乎规矩吗?”薛清茵问。
         宣王道:“父皇要的是明面上的规矩,其余如何,便可随你心意。”
         薛清茵点点头:“好。”
         宣王看着她,却还是没有要走的意思。
         薛清茵禁不住疑惑,这是怎么了?
         薛清茵舔了舔唇,想再度开口。
         宣王突然问她:“会觉得辛苦吗?”
         “什么?”薛清茵不解。
         宣王垂下眼眸,掩去眼底的漠然之色,道:“嫁入宣王府便难免遭遇窥探、敌视。位愈高,愈难行。”
         原来是说这个……
         薛清茵有些讶异,先前宫宴上宣王没同她说过这些,为何如今反而提起了?
         薛清茵反问他:“殿下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才该是好的?”
         宣王稍作思忖,没有说话。
         一旁的杜鸿雪小声道:“农家炊烟袅袅起,粗茶淡饭饱腹,父母健在,膝下有儿女?”
         “那大抵只能存于想象之中了。”薛清茵轻声道。
         她从穿越过来的第一天起,便很清楚明白时代的局限性。
         “农户无权势,无所依,靠天吃饭。大旱、洪水,哪怕是旁人一个不快,断了他的水渠,莫说粗茶淡饭了,能不饿死就是好的。”
         杜鸿雪喃喃道:“也是。”
         “若是商户之家,看似殷实。但若是不幸被权贵瞧上。商户不过末流,最终又能落得什么好下场?”
         “若是寻常小吏,也常常沦为上官的刀剑。用得久了,便难免有折戟之时。”
         “太平盛世尚且不易,若遇战乱那更了不得了。”
         杜鸿雪禁不住道:“如此听来,这世上没一个人是活得痛快的。”
         薛清茵咂嘴道:“没有人是活得容易的,但倘若比起还要为生计而发愁的百姓,我已经活得够好了。殿下,我很知足。”
         天塌下来,都是宣王这样个高儿的去顶。
         她从未动摇过答应了宣王的选择。
         杜鸿雪听她语气笃定,都不由心头一凌,再看向面前的薛姑娘,顿时有种说不出的望而生畏之心。
         人有时并不是要靠外表的刚硬方才能叫人敬服的。
         宣王突地抬手,扶了扶她鬓边的发钗,道:“嗯。”
         别的话没有再说。
         薛清茵对上他的双眸,他的眸光深深,像是要将她整个都包裹进去。
         不知为何,薛清茵面颊有些发烫。
         杜鸿雪重新送着薛清茵回到了许家门内。
         薛清茵心道,宣王这人确实算是难得的。
         旁人只会看见地位的风光,但他会告知她,其中的利弊风险。而非是只一味勾勒出美好的愿景给她看。
         当然,宣王若是日后再送她多一些金子。
         那便更更是个绝佳的君子了!
         另一厢宣王的马车也渐行渐远。
         杜鸿雪低声道:“薛姑娘很信任殿下,什么事都与殿下说。真是难得。”
         “率直而通透,是很难得。”宣王低声道。
         因而才叫他有那么一瞬,有些后悔让她跨入权利的牢笼。
         既她坚定,他便自会将她捧在掌中,挡去风雨侵扰。方才抵得上她的心意。
         ……
         正如宣王所说,不日礼部便送了纳采礼、纳吉礼、纳征礼前来。
         薛家的门槛都像是要被踏破了。
         这般风光,薛管家都禁不住咧开了嘴。
         他想,这样多的东西,薛清茵总不会还抬到许家去吧?
         薛清茵的确没有叫人抬走。
         这叫薛管家狠狠松了一口气。
         很快,柳家、乔家也各自收到了聘礼。
         只是前者有婚书,而后者没有,只一则文书上写了侧妃的封号、品制、月俸等等。
         柳月蓉此时终于能撑着坐起来了。
         不过短短十日功夫,她便已经瘦脱了相。好在命是保住了,这叫柳家人着实松了口气。
         礼部送聘礼来这日,柳月蓉便生生叫丫鬟将自己扶了起来,立在厅中,眼看着众人将一箱一箱的东西抬进去。
         柳月蓉竭力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但嘴角的弧度还是越来越大。
         她昏迷不醒的时候是真怕啊,怕得要命。
         她怕自己死了,魏王便去娶薛清茵了。
         谁叫薛清茵生得比她美呢?
         柳月蓉不禁怨憎,这世上男子,怎么都只贪图好颜色。那薛清茵不通诗文,先前没少在宴会上闹笑话。魏王八斗之才,怎么会喜欢她?
         柳月蓉喘了两口气,这才压下胸中的愤懑。
         好在……薛清茵嫁给了宣王,好在,她是侧妃。怎及我风光?
         柳月蓉正要露出笑容,她的贴身丫鬟却紧绷着脸,快步朝她走来。
         “姑娘。”
         柳月蓉问她:“何事?慌慌张张,不成样子。”
         丫鬟苦着脸道:“礼部也往那薛家送礼去了。”
         柳月蓉道:“这是自然,虽是侧妃,但也要行纳采礼的。”
         丫鬟面色更苦:“咱们这里拢共多少箱?”
         柳月蓉招手拿来单子,道:“六十九箱。”
         凑的正是个吉利之数。
         丫鬟道:“那就没错了,已经都抬进来了。可薛家如今还源源不断往里抬呢……绝不止六十九箱。”
         柳月蓉顿时心跳飞快,喜上眉梢:“她胆敢越制?”
         恨不能立刻让父亲去向陛下奏报。
         丫鬟却道:“姑娘误会了,并非是礼部越制。而是不知何故,宣王府府兵,从王府之上抬了许多箱聘礼送到了薛家。”
         丫鬟都不禁语带艳羡之气:“用了足足百辆车舆,排起了长龙。如今城中上下应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柳月蓉怔在原地:“宣王……送的?”
         丫鬟点头。
         柳月蓉咬紧了唇:“她出了这样大的风头,盖过了我去。难道还不算越制吗?”
         丫鬟茫然。
         她也不知。
         柳月蓉又问:“魏王殿下呢?”她心中还抱有一分希冀,道:“我可以不在意,但这分明是下了魏王的脸面。魏王恐怕是忍不了的。”
         自然会想办法和宣王争个高低……
         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魏王府。
         魏王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骤然听闻这个消息,不由又觉得心头一酸。
         “清茵配他真是可惜。我那兄长不解风情……”魏王连连摇头。
         底下人又问:“宣王如此做派,将一个侧妃抬得这样高,又叫殿下您的正妃如何自处呢?”
         魏王纳闷:“她爱如何处,如何处,与本王何干?”
         底下人噎了噎,又道:“可、可殿下的脸面……”
         魏王叹气:“世人若是见了那柳氏女是个何等寡淡的女子,便也会理解本王的。”
         最重要的是,魏王府的产业并不多。只因他的外家徐家,在儒生之中颇有声望。若与铜臭气沾惹多了,反而不美。
         魏王又没少纳妾,宴请文人也是要花销的。
         虽说皇帝宠爱他,赏赐也足够多。但御赐之物,又不能拿去换钱。
         偌大魏王府,全靠封地上供。若哪年封地上遭了大灾,这食邑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总结下来就是,没那么多钱。
         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