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 第四十五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四十四)
         老太太一嗓门开了个头,其她人不甘落后。
         “要给我们安排会讲故事嘞导游!”
         “还要会拍照片的!”
         “......”
         老头子们都被挤到了一边,一群老太太围着尤语的手机,七嘴八舌说了十分钟。
         向松一边接电话一边快速的记录,等挂完电话候就冲出了寝室。
         带团一天也就赚个一两百块!
         如果他能拿到第一手组团资源,收入又不一样了。
         小伙子精神抖擞的忙着和各大旅行社提需求,看行程安排和报价。
         要是换个社会经验丰富的老油条,多多少少在一些隐藏环节,也是能赚点提成的。
         老年人,烧香拜佛多虔诚呐!
         不费太多功夫,劝他们给已逝的亲人点个油灯啥的很容易。
         向松虽然做了小半年导游,到底还是学生党。
         一心想着,不能把大客户头一次交代的事情搞砸。
         所以报价和行程安排是抠了又抠。
         宁愿自己少拿几块钱的人头费,也要和旅行社杠到底。
         最终,以六十元一日大佛纯玩团(包含车接车送,门票,一餐跷脚牛肉)拿下了订单。
         在等村民们最后报参团人数的时候,尤语给叶舅舅打了电话。
         让他把尤外婆送来,她已经给外婆报团啦。
         比起纯农民出生,没见过啥世面的尤爷爷和尤奶奶。
         尤外婆听了外孙女电话里旅游的细节安排,欣然同意了。
         人家旅行社大巴车开到村里来接人,旅游完还给送回家。
         一路看景吃喝都有导游管,钱也不算贵,外孙女的孝心她当然要领。
         最开始说好的四十几人,到了出发前三天,竟然增加到整整六十位。
         旅行社派了两辆旅游大巴来,向松亲自带队,另外一车也是他选的好脾气导游。
         还给尤语这个大客户送了一个大果篮。
         火龙果、石榴、葡萄、香蕉看着有个十来斤。
         尤语:小伙子,会来事!以后再照顾你生意哟!
         尤外婆斜跨了一个,外孙女送她的深棕色软猪皮包包。
         里面给她准备了晕车药、干湿纸巾、小折扇。
         包包夹层里,还给她放了十块钱一张的二百块零花钱。
         头一回旅游,好些个老人家都激动得一夜没睡好。
         小红帽们晕乎乎的,早上七点钟准时在村里上了大巴车......
         早上七点出发,到了晚上九点多,向导才把夕阳团安全的送了回来。
         九点多,天都已经黑了。
         尤外婆还意犹未尽的,和老亲家描绘着她们今日的所见所闻。
         睡前在尤语面前好一顿夸:
         “你给我们找的导游小伙子靠谱,全程没有进店购物。
         连我们想在景区买点纪念品都被他劝住了。
         好家伙,出了景区,给我们拉到市里一条街。
         卖嘞玉石佛头啥的和景区里一模一样,价钱还不到三分之一!”
         “您也买啦?”尤语捂着嘴巴笑,谁都逃不脱景区特产这个环节哟。
         “出去耍一趟,多多少少纪念品还是得带一点嘛,我给全家都买了!还给你挑了一个最好看的佛头哩。”
         “......”
         尤语:外婆,您摸着良心说,我这大脑壳短脖子,戴这玩意儿能好看?
         同样的情景,发生在尤沟扁村其他人家。
         除了唾沫都说干的一路风景,有趣的各种传说故事。
         家里的儿孙辈,都收到了爷爷奶奶们的心意,几乎人手一个佛头。
         三两天热度都不带减的!
         等拿到向松邮寄过来的相片后,看图说话,又热闹了几天。
         唯有尤语一家早就过了兴奋劲儿,耍的时候,花钱如流水。
         耍完后,当然要踏实搞钱啦。
         尤立军在知道,小女儿带着爹妈还专程旅了趟游,语气酸酸的:
         “我都还没去大佛耍过嘞!”
         “都在京市上班的人了!故宫,长城啥的不比大佛有耍头啊?”
         “你外甥才半岁多,带出门不方便!”
         “星期六星期天,人家奶奶爷爷还上班?我妈又不是当24小时的保姆!”
         “......还是你妈带习惯了,离不得她......”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尤语点到为止,也不想掺和人家母女情。
         况且,就冲着尤睿在人家学校读书,再多的委屈估计叶桂梅都能吃得下。
         ......
         选了一个晴天的早晨,把粉嫩嫩的萝卜苗,拔出一筐来。
         焯水凉拌着吃,在鸡蛋液里煎成饼吃。
         味道和浓缩液浸泡的一代苗,不相上下。
         尤语有理由相信,下头结的萝卜应该也是甜的。
         将近十亩地,一天能间苗上百斤,自家吃,送亲戚肯定也是吃不过来的。
         想卖,人家姜主管真要。
         萝卜苗,两块钱一斤,畅销着呢。
         还没等播种得最晚的三亩地间完苗,最早种的三亩多已经成熟了。
         尤语稍稍忐忑的拔了一筐回家试吃。
         嗯?
         咔嚓,咔嚓!
         标志性的玫瑰香,脆甜多汁......
         品质一如既往!大小一如既往!
         终于,彻底放下心来。
         不同以往那几分几亩的,秋菜她家加上舅舅家一共可有二十多亩哟。
         当尤语担心的询问,这么多萝卜,江县宾馆是否吃得下时。
         姜文美紧张得差点没跳起来:
         “妹儿,真不多!国庆前后半月,办酒席的人家多得很!一事不烦二主,老价钱,舅舅家我也都包圆了。”
         妹子是不知道她们宾馆的性质啊!
         江县宾馆都快成,县城有头有脸人家的食材采购商了。
         前些天的萝卜缨子,三分之一都给宾馆走人情,翻了三倍的价钱卖出去了。
         等着吃甜萝卜的客户,电话都快给她们总经理打爆啦。
         一家婚宴两场席,最低也要消耗个三百来斤。
         她们家可是有,两个大宴会厅加数十个包间的。
         一天一千斤樱桃萝卜的采购量。
         最先熟的三亩多地,五天的时间也就消化完了。
         看到尤语家的乒乓球萝卜一如既往的好卖,村里试种的暗自窃喜。
         卖过狗地芽的老太太,认出了来拉萝卜的姜主管。
         对于尤语家萝卜卖向,村民们基本也都知道了。
         以前他们种菜算是卖个批发价,定向零售貌似价钱更可观。
         可惜自家萝卜还没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