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 第八十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七十九)
         不少人问尤语,今年还要守地人不?
         要,肯定是要的!
         去年小伙子们就守得挺好,今年接着守吧!
         这么值钱的墨菘苗,要被人一夜拔光咯,老爷子估计得直接气得躺下。
         今年给出的守地奖励措施是,每人看地一个月,明年可以八折购买两亩蜜瓜苗或两亩番茄苗。
         送,是不能再免费送了!
         八折和两亩苗比免费还香,争先恐后要来帮她家看苗。
         九月九,白天气温最高二十八度,夜间不低于二十度,下了两场不大不小的秋雨。
         正是一年中种秋菜的好季节,樱桃萝卜的萝卜苗都已经长出了真叶来。
         第一批墨菘苗只用了二十天就长成了,第二批苗还有半月就能移栽。
         移苗的这天,家里真是比过年还热闹。
         八角钱一株墨菘苗,村民们没有意见,收益摆在眼前,隔壁村还在等着捡漏呢。
         除去免费给的二十八亩苗,第一批苗收入了十六万。
         等到秋樱桃萝卜陆续上市,正好赶上了国庆节。
         江县、峨市、成都一共有十二家酒楼和宾馆分销。
         一百来亩的批量种植,价格稍稍波动,带萝卜缨子均价卖到了两块八。
         宋永昌舅爷爷家六亩地,收入两万七千多元,除去种子和粪肥,净赚两万五!
         一个月时间而已,还要啥子摩托车?
         而且拔完萝卜,半点不耽搁第二批的墨菘苗移栽。
         国庆尾巴是中秋,尤奶奶的六十八岁寿辰。
         方红兵今年早早打了招呼,办席由他来张罗,言下之意由这两口子掏钱。
         四千斤红苕,悠着卖,也才卖了半个月。
         半个月赚六千块钱,岳父家的大金腿必须抱得牢牢地。
         姐妹俩的公婆还有尤语外婆这些老亲家都邀请到了,打算在三苏酒楼摆上三桌。
         女儿们有孝心!
         亲儿子和亲孙女回不来没关系,打钱就好!
         尤立军:虽然现在没有每月给爹妈打生活费,可老两口每年的生日,也是笔大开销呐!
         不用尤语花钱置办席面,那就给老太太送一个金手镯当寿礼吧。
         翡翠玉石,她奶不懂欣赏还怕磕碎。
         现在黄金才178元一克,花样不用太复杂,挑了一只实心的,有50克重。
         小嬢尤凤英给配了一个同款金戒指。
         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当天就没落下过。
         来给大姐过寿的宋永昌看在眼里,对姐姐的晚年生活相当满意,小辈们敬酒也是来者不拒。
         喝醉前还没忘记正事:“大姐,弟弟我真没有想到过,种菜能有种发财的一天!你说我要不要把保家和卫国两家人喊回来?”
         “小语快过来,帮你舅爷爷参考一哈,年轻人的前程我哪里看得懂哟?”
         尤语看着姐弟俩把问题丢给了她,想了想问道:“舅爷爷,您家六亩地不管种什么都不能发财的。你们村儿其他人家的土地,能租种吗?”
         “能的,我家之前不都是让村里人帮种了二十年么?常年在外地打工的有十多家,租个十来亩地应该问题不大。”
         “那您最好过年前就租下来,让表叔他们明年回来帮您种蜜瓜!”
         “嗳,舅爷爷沾你大光了!”
         “瞧您说的,蜜瓜不是您辛辛苦苦从xj背回来的吗?明年还得麻烦您帮那些订了瓜苗的人讲解种蜜瓜的技术呢。咱们可是互相帮忙的哟!”
         “哈哈哈,我肯定好好和他们讲”宋永昌心里高兴,能给外孙女帮上忙,他这把老骨头还不算废材。
         十月中旬,第二批墨菘苗,除了舅爷爷家六亩地(三角钱一株)的友情价,收入二十一万五千元。
         离她的小目标只差第三批了!
         秋高气爽,为了用数码相机拍出墨菘的生长环境和过程,尤语每天早中晚都蹲守在田地间。
         时而还去联合村转转,反正是怎么美怎么拍。
         联合村最高的丘陵荒山,正在用挖掘机开荒,堆砌得像梯田一般,整片山地开出来约莫有百亩。
         叶舅舅指给外甥女看,“这是我们生产队留的柴火山,以我家的人口总数也才分两亩。一是因为山高,二是这片山比我们果园里的土还硬,还贫,荒了二十多年没管过。”
         “您这打算开出来种啥呢?”
         “嘿嘿,小语你给出点主意呗!”对于外甥女的三百亩种植计划,他也不好破坏,想着能不能开发些适合他们村的新品类来。
         “其实黄泥巴是不适合种菜的,它的土壤粘度大,营养少,肥料需求量大,最好是用来种树。”尤语除了她们村儿的沙地外,接触最多的就是联合村的丘陵黄土了,略有研究。
         叶舅舅苦笑:“树长得慢且不说,木材的价钱相因得很,只能是比放荒好一丢丢。”
         “那只能种一些对土壤要求较低的蔬菜了。洋芋、芋头、生姜、黄瓜、白萝卜、丝瓜、南瓜都可以。”
         “听上去都差不多,有没有值钱的品种?”叶支书已经不是当年的叶支书了,看不上普货。
         “好像有种小南瓜不错,等我帮您打听打听。”尤语想起在鹏城的时候,团队里有小姑娘减肥最爱吃的,就是贝贝南瓜。
         这个品种,好像还没见市场上有卖过!
         不清楚的时候就去Q上问老杨。
         老杨就赚个寂寞:【尤老板种了一年多地,知识面广哟!贝贝南瓜在樱花国1988年通过杂交培育出来的,到了2002年才被引进到国内,目前不怎么被市场看好,只有在南方少量种植。】
         豌豆公主:【为什么不看好?是贝贝南瓜不够甜?还是不够面!】
         老杨就赚个寂寞:【就问,什么品种的南瓜不甜?可能还是因为个头太小吧】
         想到团队小伙伴花十块钱,才能买到一颗正宗的贝贝,尤语可一点没觉得小个头有啥毛病。
         豌豆公主:【能买到樱花国的源种吗?国内市场不行,应该和种子有一定关系。】
         老杨就赚个寂寞:【必须能买到!要多少?4两种子都能种一亩地,不过人家的价钱可是论粒卖的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