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热血驸马 > 第八十九章 悲催的解元张浩轩!
         抢钱呐?
         感情自己两千两银子,就只能买十匹布料?
         李逍有些蒙圈。
         这布也太特么贵了吧。
         两百两什么概念?
         自己之前务农,守着三亩薄田。
         除了养活自己外,出去打打零工,一年到头也只能存个二两银子。
         顿顿吃稀得,稠的吃不起。
         这还是光景好,收成好的情况下。
         要是家里添一口人, 再遇到点天灾人祸的,怕是就要去当佃户或者流民了。
         难怪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古人诚不欺我啊!
         李逍弱弱的问了一句:“最便宜的布料多少钱一匹?”
         这小子不会是来装阔的吧.看衣服也不像穷人啊.伙计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李逍:“我们店不卖便宜货。”
         “没事,我就打听打听。”李逍道。
         伙计皱眉道:“出门左转走两条街,去保大坊那里的布店有卖,最便宜的白布五钱银子一匹, 还能按尺裁。”
         了解了一下明朝的物价, 李逍松了口气。
         穷人还是能穿得起衣服的.
         万幸的是自己已经脱离了贫民的阶段了。
         “那个啥,能少点吗?我量大。”
         李逍打算杀杀价,能省一点是一点。
         “对不住客官,本店不还价,小的也没办法啊”
         店伙计愁眉苦脸。
         “不打紧。”
         李逍摆了摆手。
         这个店伙计虽然是卖的奢侈布料,自己却是穿着麻衣。
         看来古代还是生产力太低了,大部分人的努力只能供一小撮人享受。
         好在自己算是这一小撮人中之一。
         李逍也没有继续为难他。
         就这种珊瑚宝罗贵的离谱,其他布匹虽然贵,但也好好。
         挑选了一番,买了最贵的珊瑚宝罗两匹、织金绢五匹、双面天鹅两匹绒、紫白锦五匹、上等大绒和葛布各三匹。
         一共买了二十匹布料, 花了一千两银子。
         李逍肉痛的支付了一千两银子, 那伙计嘴巴都要笑歪了。
         因走的高端路线,他们店铺的布匹很难卖, 都需要打理好关系。
         他一个普通伙计做了笔这么大的生意,怕是要往上升一升了
         李逍交代明天派人来拿货, 店铺伙计感恩戴德的将他送出了店铺。
         领走前瞩目远望,一直谦卑的挥手,等李逍消失在街角, 伙计才回到店铺。
         李逍买好了布匹后。
         又转身朝着百年老字号—金凤鸾首饰铺。
         这家店铺是北平字号最老, 名声最响的店铺, 里面的匠人也是名家,李逍买首饰肯定要买最好的。
         而且这个金凤鸾跟自己还是老熟人呢,上次灯会在他们那里赢得了不少好处。
         走去的路上,李逍还路过了同仁堂药铺。
         店铺的大门上,俨然已经出现了一对联,用一种看起来很名贵的木材做的竖条牌匾,将字迹刻在其上。
         [但愿世间无人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李逍停步注目,看向了那牌匾,安静的欣赏。
         这可是自己留下来的,足以流传百世,也算为历史留下了一笔。
         很显然,这副对联很是吸引人的瞩目。
         李逍停下脚步一会,旁边便有几个学子模样的人路过,也停下脚步指向了对联牌匾。
         “快看,那便是那日在凤鸾灯会上,一鸣惊人的才子所写的对联。”
         另外几人纷纷看了过去,其中一人夸赞道:“但愿世间无人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好对啊!妙对!虽然言语朴素, 但给人一种很是心安的感觉,能感受到店铺主人的善意。”
         虽然还是春季,另一名穿着青衫的学子展开扇子摇曳,道:
         “可不是嘛,你看看这同仁堂的生意,就是因为这副对联,生意好上了何止一些?这两百两白银真是花的值得。”
         又一名学子感叹道:“的确如此,何愁架上药生尘,我看这店铺老板不但药架上的药没有生尘,还生意昌隆了。”
         “这就是这对联的魅力了,可以见的,出对子的人,是真的厉害,有点东西。”
         一名学子道,说完他又感叹一句:“就是可惜了咱书院的张浩轩,本来在乡试都考上了解元,前途一片大好.结果”
         另外一名胖一些的学子道:
         “是啊,我可是听说上元节的第二天,张浩轩就被定了罪。”
         “也不知道得罪了谁,他爹是东安县的知县大人,前去北平县衙斡旋,都没作用。”
         “最后以随意诬陷罪论处,剥夺了功名不说,大打了十五大板。”
         “听说板板照实了打,出来的时候人已经昏迷不醒,可能终生落下残疾。”
         拿着扇子的学子道:“可惜了啊,原本是乡试解元,还结识了黄知府的二女儿黄林烟最终落得个这个下场”
         “哼!还不是咎由自取,”
         为首的学子冷哼一声道:
         “当日灯会我也在场,也停在猜灯谜的十七步。”
         “那灯谜的确很难,除了夺魁的那位,我们都猜不出来。”
         “张浩轩平日里在学院嚣张跋扈也就罢了,他在外面也当是在学院?”
         “他答不出来那灯谜,就拉着我们起哄,我们平日相识,知道他爹是知县,被迫无奈才助纣为虐啊。”
         “幸亏当日那公子没有追究我们,否则就被这张浩轩给害死了!!打几板子是小事,要是被剥夺功名,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为首的这名学子,越说越是气愤,恨不得将张浩轩给捶一顿。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现在人家落了难,根本就不留情面了。
         “张浩轩这家伙造谣一张嘴,该是罪有应得.咦.你是嘶.”
         他说的唾沫横飞,一转头就看到了李逍。
         这不就是当日那名公子吗?
         青衫学子脸色一下子就变得煞白,赶忙对着李逍来了个90度躬身:“见过李逍才子。”
         其他人学子也明白了情况,立马拱了拱手表示尊敬。
         李逍负手而立,冷冷道:“那个张浩轩现在如何?”
         青衫学子毕恭毕敬道:“现在卧床不起,估计这辈子没法正常走路了,功名也没了,差不多是个废人。”
         李逍微微颔首,道:“你们读书人,当为家国社稷而读书,决不能凭着有几分功名在身,就四处无事生非,知道么?”
         几个学子们纷纷躬身道:“谨遵教诲,谨遵教诲”
         李逍一挥手:“知道就好,走吧。”
         “告辞.告辞”
         这帮学子立马就溜了。
         李逍捋了捋秀发,装逼还是蛮爽的
         这时,刚准备出门的同仁堂掌柜看到了对联的原主正在门外站着,瞬间激动。
         “是李逍公子,快快请进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