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ETA巢穴千米地下,辛勤的矿工们察觉到老巢被人类偷了,赶忙向着巢穴跑去,很快就靠近了自己辛苦建造的巢穴。
顺着熟悉的坑道进入超序,试图将巢穴内部的“碳基资源”清理干净。
BETA矿工们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来到坑道最底部的时候,U.E.G送给BETA的礼物也在这时候起爆了。
机械式的引爆装置无比的可靠,当机械式的引爆器归零的瞬间,来自大毛的核弹引爆了!
因为这次引爆的位置在地底,所以相当于地下核爆炸,而地下核爆分为竖井方式和水平坑道方式两种。
所谓竖井方式爆炸就是事先打好一个井,将核装置置于井下...BETA的垂直竖井正好方便这次核爆。
核爆的瞬间,核弹周围的聚能炸药激活向内压缩核弹!
核弹爆炸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周围区域内所有的BETA与物质都被高温蒸发掉。
如同大地震一样,整个地面都跟着震动起来!
能量是如此的庞大,甚至让远处东汉斯部署的探测仪以为BETA在挖地道。
“发生审么事了?!”
这是前线军官唯一在疑惑的事情。
“上尉!还不清楚,但是根据设备测算的数据来看,这次爆炸的威力远超我们的核弹!”
“什么!”
上尉瞪大了眼睛,核弹那是什么?!
那可是人类手中最强大的武器!也是昭和鹰酱能够挡住BETA进攻的原因,把手足兄弟给炸了个遍...而现在居然出现了比核弹还要强大的武器!
这也是因为《黑之宣告》这个资讯世界内,就没有正经的核弹,氢弹更没有了...所谓的核弹全部都是铀纯度不够的核武器。
核武器级别的铀元素纯度要求非常高!铀-238同位素的丰度为99.27%,武器级别铀必须通过同位素分离技术对铀-235进行富集制备!
在蓝星,光是这个纯度就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根本无法将铀浓缩到这个程度!
也多亏了当初懂王的舅舅卖给了兔子一批离心机~不然兔子想弄出来核武器还真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只是东汉斯,就连其他国家安插在这里的人手也感觉到了震惊。
毕竟,小本子么,对于核武器总有种复杂的感情,在蓝星上,能儿女双全的国家,仅此一家!
此时在BETA的巢穴中,核爆炸产生的高温和压缩的震动波彻底改造了整个BETA地下巢穴的结构!
核爆中心的超高温度瞬间在核心区域熔出一个球形的区域,封闭式爆炸在爆点周围形成空腔,并在周围介质中传播冲击波、压缩波和地震波!
周围BETA挖出来的坑道在核爆之中坍塌,BETA矿工被埋在了石头之下!
在接下来的几秒钟,发生爆炸!温度冷却!气压消散!孔穴内气体的成分开始按顺序冷凝,冷凝顺序按相对蒸汽压或沸点进行。
首岩石和重放射性核素元素,同墙内壁上的熔融岩块一起,在洞的底部积聚成熔融的泥胶土。
这些泥胶土散发出致命的中子辐射,在高能中子超强的穿透力面前,如同微型子弹一样射入BETA的体内,将一只只BETA从微观结构上打碎。
碳基生物,无比的脆弱,很快这些BETA就会因为基因链断裂而变成一坨腥臭的液体。
核爆除了产生中子流外,整个地下坑道内就像是高温蒸笼一样,将这里的一只只BETA蒸熟,尤其是战车级,本来就猩红的外表变得更红了,比小龙虾还要红那么一点。
核爆后的能量顺着竖井向着盆地喷出,因而高温高压气体疾速喷出,其中还混杂着一些熟透了的BETA,形成一种奇特的奇观,并将少部分的放射性元素喷了出来。
作为成熟的核武器,这些放射性元素会很快衰竭,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高压气体喷出后,竖井向下坍塌,将大部分放射性元素,埋在地下,避免对地表造成过多的核污染。
此时,负责突击的空中突击旅早已经跑到的安全的地带,带着从“蜂巢”内拿走的G元素,向着传送门的方向飞去。
-------------------------------------
某个世界...
太平洋上...数艘表面带着奇怪花纹的二战时期战舰像逛街一样驰骋在大洋上。
在属于海雾的量子频道内,几名海雾的心智核心正在进行交流。
“最近有几艘战舰失联了?”
“是的,失联了几艘护卫舰与一艘驱逐舰,都在坐标XXX.XXX附近。”
“哦?”
心智核心人性化的挑了挑眉毛。
“派遣一个调查队过去...”
“明白...”
与此同时,在蓝星兔子窝的干船坞内,电焊的火星子不断的闪烁着。
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班加点的焊接管道,安装一些重要设备...就如同拧到头的发条一样,不停的运转。
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在改装完事后,立刻就会被派往亚丁湾,为了赶时间...在航行的过程中就相当于进行海试了。
两艘战列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高度自动化,发射的炮弹也是制导炮弹实心炮弹,甚至是安装了冲压引擎的高超声速炮弹。
为了提高电磁炮的连射能力,两艘战舰都没有安装导弹,全部塞进了开炮用的电容器...只安装了用来负责近程拦截的HHQ-10系统,毕竟对于战列舰来说,尤其是安装了电磁炮的战列舰来说,利用制导炮弹已经能打1000KM以上了...
在造船厂的培训室内,各国的精锐船员与军官正在里面学习操控战列舰...
战列舰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进入动物们的眼线了,距离最后一次战役已经过去太长时间了,现役的海军军官对于战列舰的战术有些陌生,需要进行培训。
在多媒体教室内,军官们如同好学的学生一样,学习着战列舰的战术与机动。
在距离二战七十多年后,战列舰——它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