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蓝星,远离城市的荒地中,没有光污染的存在,让这里成为很适合观察星空的地点。
一辆家用SUV停在路边后,一名中年男子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到荒地上,熟练的架起望远镜,看了一眼方向后,调整望远镜的方向与焦距。
随着镜头变焦,画面逐渐清晰起来。
“爸爸...爸爸...调好了么?”一旁的小孩子奶声奶气的问道,虽然她很着急,但还是耐着性子等待着,只不过她微微嘟起的嘴说明她并不想看起来的那么淡定。
“快了...耐心等一下...好了。”
调整好焦距后,父亲撑起折叠凳子,让女儿站在凳子上看向星空。
小女孩好奇的趴在望远镜上,很快就看到了位于,正在建设的星港。
小女孩眯起了眼睛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星空中的“锅盖”状建筑,只不过现在这个锅盖只建设了内部的支撑框架,框架上还时不时亮起一些微弱的亮光。
它在望远镜中很小,但电视上却说它很大,直径有1KM那么大(易拉罐同款,重点是砸不了悉尼)!
小女孩不由好奇的问道:“爸爸,为什么这些好大的建筑在蓝星轨道看不到啊?”
“因为在蓝星轨道上大建筑会失稳被扯断的,然后就会砸坏蓝星上的花花草草。”父亲推了一下眼镜后说道。
“为什么会被扯断啊?”
“因为材料不支持,材料的强度没有那么大。”
“谁扯断他们的啊?”小女孩移开看向空间站的目光,转向自己的父亲,眼睛中满是好奇,充满对于未知的好奇。
“蓝星的重力...”父亲做了个向下拉的动作。
“为什么蓝星重力会扯断他们啊?”小孩子仿佛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继续问道。
“因为重力有梯度...”
“什么是重力梯度啊?”
“你看一下万有引力公式吧,把不同轨道高度代进去算算就知道了”父亲逐渐招架不住小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研究材料学的科学家,开启科研模式。
“我找不到这个公式呀?”小女孩挠了挠头,那些数字很好。
“还没教吗?那等你上了小学二年级,毕老师应该会教的。”
“哦...”
小女孩拉长声,嗯了一下,等自己升到二年级就能学会了。
见到应付完自己的孩子后,父亲不由松了一口气,这种仿佛十万个为什么的对话,很考验人的耐性。
“等空间站框架搭建好后,爸爸就要去那里工作了。”
“那我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爸爸啊?”小女孩有些不舍的抓住父亲的衣角。
“工作一年就回来了...不过没关系,我们搭建了5G通信,到时候萱萱在蓝星上,我们也能视频通信...”
说到这,男人抱起自己的孩子:
“...萱萱,想爸爸了,就打电话给我。”
“好~~”
与此同时...在广阔无垠的星空中,一艘被天勾系统送上太空的飞船正在向着小行星带飞去。
蓝色星空号的成功返航,让U.E.G获得了不少星际航行的经验,这些经验用在了其他飞船上。
一名研究员捧着厚厚的书,看着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开着动员会的所长,小声说道:“我说,所长...咱们就是研究地质学的...”
“不!小李,从现在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太空地质学,升级了!”有些秃顶的所长用严肃的语气说道:“至少比隔壁太空土木工程的听起来好一点。”
从地质学到太空地质学,可以说是质的飞跃,逼格都感觉升了不少,当然地质学本身也是个大学科。
太空土木工程...B格也很高,但简单来说,就是跑到宇宙上面,穿着动力宇航服打灰。
托天勾系统的便利,一些经过训练的普通人也可以去宇宙溜达了,大幅度降低了门槛。
“所长,咱们距离小行星还有4个小时的路程了。”
“好了,同志们,准备一下,你们可是精英,一会出舱的时候,别给我们所丢人!今年咱们所能不能评上先进单位,大家的奖金能不能翻番,就看我们自己了。”
一提起奖金,在场的太空地质人们顿时支棱了起来,别扯那些没用的,奖金才是实实在在的,出差都有补助,这次还是去太空出差!
另外还上了高昂的太空意外报销,真出问题了...也能赔不少钱。
“注意!本船即将减速...重复...本船即将减速...”
听到提示,飞船内的太空地质人纷纷回到各自的岗位,系好安全带。
因为是民用科研飞船,很重视乘员的体验感,减速过程很温和,大概就相当于民用飞机和舰载机降落的差别。
飞船在飞往小行星带的时候,就进行了姿态调整,飞船的尾部朝向小行星带的方向,点喷工质...
这艘科考船正飞往小行星带,任务就是在小行星带中进行考察,选择合适的小行星标注出来,然后等到L4空港,附带造船厂的那种空港~建成后,直接在金属含量很高的小行星上安装引擎,让小行星送货上门。
作为一个成熟的小行星,应该学会自己把自己送到太空工厂里去。
感觉到飞船在减速后,太空地质研究所的所长大声说道:“同志们,考察的时候记住规程!不确定的东西不要用手碰!严禁养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宠物!发现不确定的东西,直接火化!明白了么?”
“明白了!”
电影中有太多让人忍不住吐槽的场景了,比如说在空间站养本体不明的外星生物,然后航天员全员GG...
用手触碰不明物质,然后GG...
等等等...总之就是作死,只要不死,就往死里作!
训练有素的航天员,早就训练过各种应急情况应该怎么应对,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又不是三哥上太空。
在飞船内,随行的2名安保人员正在检查手中的等离子武器,他们的任务就是防止这些太空地质人员作死,消灭接触到的威胁。
噗噗噗...在不断的点喷下,飞船的速度平缓地降了下来,越来越慢,最终在距离小行星安全距离的时候停了袭来。
【飞船已停止...】
随着飞船相对静止,飞船内的红灯变成了绿色,太空地质人们纷纷松开安全带,进入到飞船内部的工作岗位。
只见在距离飞船尾部1/3处,一些设备探出飞船,对着小行星带进行扫描,光谱扫描。
通过光谱初步确定小行星带内小行星内部的成分,进行初步的甄别,找出金属含量较高的小行星,就算是冰质小行星,在宇宙中也是很有用的。
水在生活与工业中都有很大的用途,是必不可少的物质。
光谱不断的扫描,计算机开始处理数据,这时时候,反而太空地质人们闲了下来。
所长当然不能看着地质人们闲下来,直接全给拉到会议室内,让随行的安保人员给地质人们上太空自卫课程。
宇宙中的未知太多了,一旦出现问题,整艘飞船内的人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掉...接踵而至的就是地月系的防御体系,识别码不通过,禁止进入地月系,强行闯直接击沉。
然后就是各种登船检查,发现有问题,全员火化...骨灰回不了蓝星那种。
所以为了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反复的强调安全重于泰山...根据历史经验总结,意外是不可能避免的,只能极力减少意外发生的几率。
“太空中,遇见不确定的东西不要主动上前!看见不对劲的东西,不要靠近!有异响或者感觉危险,直接喊安保人员!”
安全上尉中气十足的说道:
“不要逞英雄!太空中你们也逞不了英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
太空地质人一边听着,一边心不在焉...即便知道他们的状态,U.E.G也得反复强调,强调的次数多了,再笨的人也能被打上思想钢印,至少不会犯电影中的低级错误。
谁让太空地质人很可能是第一批接触到外星生物的,现在条件还不太足,以后这些太空地质人先需要接受军事训练,至少要掌握各种轻重武器的操控,才能去学习专业知识。
很快,如同开会那样的折磨时间过去了,地质人们纷纷离开会议室,光谱扫描仪收集到的光谱也结束了。
初期计划就是建造12艘驱逐舰,在地月系周围进行巡逻,毕竟目前没有来自太空方向的威胁,只需要按照计划生产建造即可。
二十四小时后...
休息好的太空地质人集中到了科考船后方的小型舱室,这个舱室内有三台大型的四臂太空动力服,自带动力模块,在背后还有两个人员舱。
两名经过训练的太空地质人钻进动力服后启动动力服,系好安全带。
【系统启动...】
好听电子音中,动力服启动,系统开始自检,检查动力服内的各个模块。
接着另外四名太空地质人穿着宇航服钻进动力服后面的小背篓中,系好安全带,连接的氧气管与充电线,还可以通过摇杆操控动力服上的辅助机械臂。
地勤人员检查舱室内的物品与动力服上的挂载是否固定牢靠。
全部准备完毕后,舱室内的白灯变成了黄色,并且开始旋转。
舱室内的飞船工作人员陆续离开舱室,空气泵将舱室吸成了真空状态...钢化玻璃后面,所长反复确认这些地质人的状态,观察他们的身体数据。
一旦出事,他可是要上门送遗物的,那种精神上的折磨,可是很让人深刻的...然后还得写个报告。
“一切正常!”
“打开隔离门!”
接着在噗的一声中,舱门打开,外面就是无人深空。
机械臂把两架动力服送了出去,机械臂上的磁力锁松开,动力服内的驾驶员只感觉身体一轻。
“状态怎么样?”所长如同老父亲一样,再次问道。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说着,驾驶员操控侧杆,动力服上的姿态喷口喷出工质,动力服缓缓离开运输船,在进入安全距离后,驾驶员才启动背部的引擎,工质引擎喷出工质,推动机体加速后,关闭引擎依靠惯性靠近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也是很危险的地方,内部的小行星因为相互之间的干扰,时不时就会发生碰撞,运输机靠近的话,有碰撞的风险,反而小型动力服过去安全性更高。
驾驶员看着屏幕中双方的距离,依靠惯性航行的话,需要40分钟...相当的枯燥乏味,但又必须全神贯注。
“老刘,听说你老婆怀了?”
“没错,是个小子...等咱们回去估计就要生了。”
“名字想好了么?”
“到时候再说...”
......
聊天打屁中,动力服靠近了小行星带,驾驶员启动反推,为动力服减速至低速状态,同时动力服上的大型探照灯打开。
灯光可以照亮前方200M远的距离。
此时,驾驶员与搭乘的人都没有聊天的想法,只剩下全神贯注。
太空里出事故,基本上生还可能性很低,没准还会被塞进教科书中,到时候...所有学弟学妹们都会知道他们是怎么没的!
死了还继续丢人!导师都能气死!
速度降低到10KM/H后,动力服在叫较宽的一个口子进入小行星带内部,按照光谱数据,向着其中一个金属质地的小行星靠近。
探照灯打在这个小行星上,隐约可以看到反射的亮光,整个小行星内含有大量的金属,送进熔炉里就能开始提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