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大炮!发射完毕!”
唰!在电磁轨道的加速下,亚光速弹丸从炮管中飞出,带着流光向着远方飞去。
【警告!警告!主结构19#结构受损...请更换零件!重复...】
月球各处的传感器如同人的神经系统一样,通知“大脑”这座能发射亚光速炮弹的大炮发生了什么事情。
“通知地勤同志,更换材料!”总指挥拿起手中的通信器沉声说道。
这门月球大炮让总指挥感觉有些头大,就像是一战时期汉斯猫的大贝尔莎巨炮一样,需要两百多人运作,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是维修人员...还是材料学不过关,无法支撑月球大炮发射的亚光速弹丸产生的后坐力。
周围的地勤人员开着工业钢坦克上前,用机械臂更换受损的零部件,还好月球的重力低,移动重物比蓝星方便许多。
在钢坦克更换月球大炮零件的同时,月球上的观测台注视着月球大炮发射的方向。
比韦伯卫星还要灵敏的太空红外望远镜盯着天王星的方向,等待着炮击结果。
在沙盘上,就算是亚光速的炮弹,也是在蠕动...大贝尔莎巨炮的炮弹飞行时间大概是60秒,而月球大炮弹丸的飞行时间更长!
天王星距离地球最近时为17.38天文单位,亚光速的炮弹需要飞行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靠近天王星,然后通过炮弹上的电子系统寻找外星文明的飞船。
宇宙实在是太大了!也非常的空旷!别看外星飞船是个1000多公里的大圆盘子,但整个过程比从太空发射一枚绣花针,穿过蓝星地面上的针眼还要困难不知道多少倍!!
红外线观测用太空望远镜紧盯着炮弹的轨迹,在三维太空沙盘中实时显示出来,当然多少会有一些误差...好在,亚光速发射的炮弹不需要双曲线轨道,发射的速度可以无视恒星的引力影响,径直向着外星飞船飞去。
哒哒哒...屏幕上,计算机计算出来的月球大炮命中倒计时正在一秒一秒的减少,控制室内的人员丝毫不敢松懈下来。
【00:60:00...】
【00:59:59...】
......
还有一个小时,月球大炮发射的弹丸就会与外星飞行器进行碰撞!
“外星飞行器有改变飞行轨迹么?”
“报告指挥员,没有!”
指挥员微微皱眉头...扭头看向一旁科学专家席。
这些专家都是蓝星的相关领域的权威,与外星人战斗,不只是军事,还有智能与科技的碰撞!
对于蓝星来说,关于外星人的情报虽然有,但没真刀真枪的干一架,谁也不清楚外星人几斤几两。
“外星飞行器轨道没有变换?反应有些不正常。”
一名航天领域的专家皱起眉头,思考起来,时不时与身旁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
“有点不对劲,我们发射的亚光速炮弹,对方不可能侦测不到!”一名红外领域的专家皱着眉头说道。
一个可以星际航行的文明,侦测不到来袭的亚光速炮弹?开玩笑呢!
宇宙背景是绝对零度,任何高于背景温度——尤其是人造物的热源,都会被探测到!
不要小看一个能进行星际航行,建造1000KM+大型飞船的文明能力,任何小看都是在侮辱人类文明的科学。
“没错!就算因为距离原因没有探测到我们发射亚光速质量武器,但现在已经距离对方这么近了,不可能侦测不到!”
科学家边在电脑上计算,边说道:
“1000KM这么大的飞行器,质量很大,就算是因为惯性问题无法马上调整轨道,多多少少也会有应对措施,被亚光速质量武器击中,可不是开玩笑的!”
“您的意思是?”指挥员脑中忽然有了个猜想。
“我怀疑,这个外形文明的巨型战舰内部正在进行冬眠解禁,舰载设备没有完全启动,可能还处于待机状态。”
广阔无垠的太空,就算是可以进行FTL,最多也只能算是进入星海的“门票”而已,即便是光速,对于宇宙来说也太慢了。
在漫长的星际航行之中,为了保证个体成员的存活,是要消耗物资的,能源、饮水、食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资,尤其是这艘1000KM的大型盘圆飞船,内部搭载多少人体根本不清楚,但一定不会少...那么这么多个体的吃喝拉撒更是天文数字,所以把它们冻起来,就是最好的办法,设备为了节约能源也会关闭大多数不重要的模块。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可以说通了,这个文明的个体还没有完全解冻,也从侧面证明,这个外星文明一定对人类文明进行过观察,所以才会这‘没有警惕’。”
在分析出一些问题后,指挥员眯起了眼睛,确实可以说得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绝对要趁外星文明粗心大意的时候,给予对方最大的杀伤!
“动员维修人员,尽快对月球大炮进行检修,在外星文明个体没有完全解冻之前,先发制人!”
“是!首长!”
宇宙之中...
亚光速飞行的弹丸不断的向着天王星轨道靠近,炮弹顶部的导引头开机进行扫描,寻找目标的热源。
这也多亏了电磁滑轨的加速比较均匀,炮弹不会疾速的过载,不然任何导引头都无法继续工作。
红外导引头扫描着搜寻扇面,很快找到了符合数据的热源信号,接着导引头开始修正弹道,弹丸中段的脉冲火箭喷出工质,对炮击轨道进行细微的调整。
噗噗...高速飞行的弹丸喷出工质,在脉冲火箭的调整下,弹丸与1000KM外星飞行器的轨道重合,这枚亚光速飞行的弹丸闪电般的撞过去!
此时,外星飞行器还死寂一片,对于来袭的亚光速炮弹还没有反应...此时距离100W公里!
-------------------------------------
【00:00:04...】
【00:00:03...】
【00:00:02...】
【00:00:01...】
当计时器清零的瞬间,三维太空沙盘上,代表亚光速质量弹的弹丸与外星人飞船碰撞在一起,代表亚光速弹丸的信号消失。
在月球北极控制室内的所有人都不由屏住了呼吸,在他们知道二者已经相遇并碰撞在一起,但具体效果如何谁也不清楚,需要等到相撞的画面被观测到。
“还有多久可以观测到?”
“报告指挥员,还需要144分钟,画面才会被我们看到。”
指挥员点了点头,宇宙战就是这样,在遥远的距离下,发生的任何事都有“距离”上的时间延迟,除了等就是等,除了枯燥乏味外,没有其他。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指挥员时不时瞥向倒计时,并询问月球大炮的维修情况,下方的人员也在不断的进行计算。
专家们相互讨论炮击后的效果,毕竟亚光速动能弹的杀伤力到底能达到什么效果,这是谁也不清楚的事情,也是人类完全没有过的,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你说会不会直接把外星飞船给打个对穿?”一名专家想了想问道。
“有可能,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速度越接近光速,质量越大,而且弹丸本身就有10吨重,一炮质量弹命中目标的话...”专家在计算机上计算出弹丸携带的能量,调转过来给其他专家看:“...对方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能防御住这么大的能量!”
专家与专家的对话(杠),只有数据,没有死鸭子嘴硬。
“对了,凡尔赛·杨那面,今天五代机正在试飞?怎么这么快?”一名老航天问道,原定试飞没有这么快。
“还不是因为外星文明要来了,就把下个月的试飞提前了,最终原型机采用的RBCC。”
“RBCC啊...各个系统已经整合到一起了么,真快啊,那时候我们研制...”另一名老航天点了点头,感叹的回忆起来当初的科研路。
与此同时,在地月系某个坐标内,一艘运输舰缓缓接近预定地点,在助推器的反推下,缓缓停下。
在运输舰的舱室内,两名身穿纳米服的U.E.G金头盔试飞员缓缓走向舱室内五代机(兔子标准),飘进打开的座舱盖内,二人坐下。
系好安全带后,一旁的地勤人员上前,仔仔细细的检查机身的外部,确认没有问题后对着试飞员做了个👌的手势。
前方的试飞员检查一下安全带,并将机载供应的氧气管与数据线一体化的线路连接在航空纳米服上,确认氧气供应正常后,启动五代机,后面的武器操作员做着同样的动作,检查机体状态。
【程序启动】
好听的电子音在耳旁响起,接着系统进入自检状态,各个系统全部正常后,试飞员对着地勤做了个手势。
地勤后退用安全绳挂在固定点上,抓了拽卡扣,确定锁死后,摁下一旁的按钮。
只听舱室内响起呜呜的声音,将运载仓抽成真空状态,连带着五代机的驾驶舱内,也同样是真空状态,这样就算座舱破损,也不会出现失压。
“天龙汇报,全系统正常...”
试飞员通报结束后,身下这架代号【天龙】的五代机全系统正常后,摁下座舱内的按键,材质有些类似金属,但是在表面有一些细小六边形的舱盖缓缓向下降下,最终到达限位后,与驾驶舱严丝合缝,驾驶舱内的灯光亮起,舱盖逐渐变为不透明,在舱盖内投影出外部的景象。
五代机作为空天战斗机,作战范围从地表到近地轨道,还有地月系。
太空中没有蓝星的大气层进行隔离,恒星释放的光亮非常的强烈,还有各种高能辐射,不透明的舱盖可以隔离射线与辐射,进入大气层后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转变成透明的目视模式,非常的灵活。
舱盖采用的材质与战术面甲一样,不但极具韧性,而且对于弹片与流弹的防护性也不错...串联式的弹射模式,不会出现2名试飞员一名弹射出去,另一名还在飞机上的情况。
随着舱室内抽成真空状态,地勤人员操控系统打开舱门,然后控制机械臂,顺着打开的舱门将五代机【天龙】送出到真空中。
“报告,出舱,系统正常。”
“松开机械臂!”
“明白!”
前面的试飞员摁动按钮,五代机与机械臂脱离,机械式的锁扣装置解锁,两名试飞员只感觉机体一轻、
“记录数据,试飞开始。”
【明白】
不透明的座舱盖内,出现了一个导航箭头,两名试飞员要开始操控五代机进行极限性能测试。
作为U.E.G五代机的原型机,集成各个模块的机体,总要出问题。
没错...新飞机就是要出问题,甚至是摔机解体,试飞员很清楚,只不过区别是轮到谁。
兔子接下了五代机的试飞任务,毕竟五代机是由兔子的人进行的总体汇总制造,自己的试飞员试飞,这是负责任大国该干的事。
试飞员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上级的命令去进行测试,就算是新飞机出现问题,也要在牺牲之前,将最后一个数据汇报上去——这就是试飞员。
“走吧,看看这架天龙的性能,一切顺利的话,还能去地面上吃晚餐,你请客。”坐在后座的试飞员开玩笑的说道。
“唉?嘿!我说你这个老同志,怎么能让我请客,不应该你请客么?”
前座的试飞员一面开玩笑,一边微微推杆,尾部的姿态喷口喷出少量工质,将五代机推离运输机。
他们的任务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