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
炮灰·无人机蜂群在惯性的作用下,迅速接近靠近的外星飞碟。
在战场态势图上,最先与外星飞碟接触的并不是从航母上出动的舰载机,而是从月球要塞起飞的机群,正面迎击冲过来的外星舰载机。
无论是U.E.G还是外星运载舰,双方都很自觉了避开了能量武器的射击轴线...在侧翼进行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也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空战!
在战场后方,十多家搭载了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阵雷达与量子计算机的预警机相互联网,时刻用大功率雷达扫描战场,更新战场态势。
除了作为指挥体系的预警机,还有三十多家前线战术侦察机,这些无人化的【天龙】五代机的机体就是一个巨型雷达加上高性能量子计算机,除了一门机炮与两中、两枚格斗弹作为自保能力外,剩下就是速度了...它们的任务就是在战场四周进行侦查,然后将战场情报源源不断的发送至后方,就像是玩游戏时候的“眼”一样,让U.E.G时刻掌握战场态势。
“报告指挥员,洞幺集群预计10S后进入远程空对空导弹射程...”
在战场态势图上,随着预警机的扫描,代表敌人的红点在不断的增加,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密密麻麻的红点甚至连成一片,成了一片红。
“初步预计,敌人数量...30000!不!还在继续增加!”
“洞两集群正在奔向敌人侧后翼,准备对敌人进行战术穿插,打乱敌人的阵型!”
作为U.E.G的飞行器,怎么可能不去战术穿插一下,战术穿插分割,这可是传统!
“洞三集群,已从航母出发...”
“洞四集群,准备中...”
......
外星文明的舰载机直奔对于它们威胁最大的月球北极亚光速动能武器,它们的母舰都无法承受,更何况护盾远不如母舰的运载舰了。
所以,外星文明第一件事,就是利用舰载机,贴着月面飞行,利用月表曲率接近,拆了这个威胁巨大的武器...怎么说U.E.G也不可能用月球大炮去打飞碟,那是真·高射炮打蚊子。
U.E.G要利用机群组织外星文明,对其机群进行截击!
双方舰载机的距离不断接近,飞碟还有5秒进入远程空对空导弹的射程。
无人机机艏的光电感应器捕捉到星间飞行的飞碟,导引头预热后,将携带的远程空对空导弹全部发射出去。
一枚枚的导弹从机群内冲出,如同离弦之箭一样,向着外星文明的机群靠近,只不过这些远程空对空导弹的战斗部与蓝星上常用的导弹战斗部有些不同,在它们的弹头上,印着☢。
没错,U.E.G把远程空对空导弹的弹头全部换成了核弹头...反正,在宇宙中爆核弹不需要考虑对蓝星的核辐射问题,没看海军的核盐水引擎喷的那个欢快,那可是能让环保少女原地去世的东西。
只不过,核弹在宇宙中的威力不像在地表那样,有冲击波,只有热能和辐射,但就核弹的那么点杀伤范围,在宇宙尺度来说太小了,作为远程空空导弹的战斗部,正合适。
无人机射出空对空核弹后,在后方充当飞行雷达的预警机开始对远程空对空核弹进行引导,这也多亏了量子计算机爆表的算力,才能引导这么多的核导弹。
导弹的火箭引擎全功率运作,因为是一次性的引擎,完全不考虑过热或者冷却,只要能把核弹头送到预定的坐标,就算成功...
在引导头的控制下,与外星飞碟群相对飞行的核空对空导弹钻入机群中,在飞到预定的位置后,核弹头激活!
宇宙的真空环境是没有办法传递声音的,但在光学感应器的视野中,无数轮的小太阳在宇宙中亮起,照亮周围的宙域后,又迅速的熄灭,宇宙再次恢复黑暗...让一些飞行员想起小时候听到的歌曲——《种太阳》。
外星飞碟穿梭在核爆区域内,一头扎进核爆中的外星飞碟表面亮起运载舰投射的能量护盾,绿色的护盾将核爆产生的高温与辐射挡在能量护盾外面,护盾的光亮黯淡了下来。
还有一些在核弹爆心的飞碟舰载机直接在核弹爆心那极度的高温中蒸发干净,毕竟对抗热能也是要消耗能量的。
能量在传输过程中是会有损耗的,飞碟舰载机必须有一个能够接收投射护盾的装置,体积有限,功率必然受到限制。
第一波核空对空导弹打击结束后,负责与敌人狗斗的无人机火箭引擎全功率运转,大量的工质在短时间内被喷射出去,转换成了动力!
没错,这些作为炮灰使用的无人机,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没有为它们加装任何的引擎,全部都是一次性的火箭引擎...初速由航母的弹射器提供。
呼!呼!呼!
火箭引擎为无人机提供初始的速度,也就是空战中的——能量!
就算是太空战斗,没有引力影响,舰载机也是需要能量的,高能量目标能够更好的抢夺有利的射击位置,并对低能量目标进行压制,而且高速目标更不容易被命中。
无人机只要机体抗得住,就能做出有人机承受不了的过载机动。
火箭引擎短时间内为无人机提供了大量的能量,接着这些用光的火箭引擎被抛弃,减少无人机自身的重量,增加机动。
携带的火箭发动机脱离挂架后,在惯性作用下,迎头向着飞碟群撞了过去...就算是脱落的火箭发动机,也能当作攻击的武器,动能撞击武器!
无人机通过脉冲火箭,调整飞行轨迹,并将机艏对准来袭飞碟群后,当机艏的轴线即将对着敌人的时候(提前角),轴炮开火了!
远远看去,电子炮开火没有其他武器那种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视觉效果,但威力却不容小觑!
一发发肉眼看不见的电子炮向着飞碟群飞去,这些高能粒子冲向敌人,在0.42S后穿入飞碟群。
在撞击到飞碟护盾的一瞬,克莱因遂穿效应发生,无视护盾的存在并穿透护盾后,高能电子撞击到飞碟的机体上,顿时产生了致命的伽马射线与爆炸!
轰!
飞碟上爆出细小的火球,但是高能辐射却对内部驾驶飞碟的外星人造成了严重的损伤,一些倒霉蛋直接被辐射杀死,但更多的外星人则活了下来,只是机体受到严重的损伤,毕竟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外星文明,对于辐射的防护能力也是很强的。
受到攻击的外星飞碟立刻进行反击,通过飞碟上的定向能武器对着无人机群进行射击。
无人机与外星飞行,双方你来我往的对头冲击,谁先脱离谁是孙子...炮灰无人机结构较为简单,不太适合复杂的三轴机动,AI也不会感觉到恐惧,外星飞碟也很头铁,也没有闪避的意思。
轰!轰!轰!爆裂的无人机与飞碟亮起小光点。
对头射击后,双方各有损失,接着航迹依旧没有改变,距离不断的接近,当进入格斗弹的距离内后,无人机把携带的格斗弹发射出去!
密密麻麻的导弹向着飞碟群冲去,接着无人机跟在导弹后面,径直向着飞碟群冲去。
在双方进入一万公里的时候,无人机开始三机一组,进行阵型调整,然后...就以最快速度发射电子炮,一头撞进飞碟群中,下一秒无人机机炮与飞碟能量武器交错!
宇宙中没有声音,但是通过光电雷达的探测,战术侦察机们还是看到了一道道射线相互穿插,在红外光谱下,无比的清晰。
无人机与外星飞碟开始一场激烈的厮杀,每时每刻都有无人机损伤,但剩余的无人机很快会再次组成三三阵型继续与敌人战斗!
看不见的电子炮与能量弹交汇而过,航炮对射造成双方舰载机大量损毁,炮灰的数量每时每刻都在减少,不过对于U.E.G来说,损失无人机损失的再多也无所谓,只要达成预定的目标即可,那就是缠住飞碟🛸群。
人在后面指挥,机器上前拼命,就算损失掉无人机,后方的工厂也会马上生产出新的无人机,并源源不断的增援前线。
外星文明运载舰与U.E.G双方与其说是拼宙域战斗,不如说是拼产生!拼工业!拼科技!拼武器!拼双方的综合实力!
对于U.E.G来说,真正的麻烦是敌人的运载舰有八艘之多,而且全部都为了躲避月球大炮的射界,躲避到了月球的南极方向,极力避开月球大炮射界,距离拉近后,月球大炮的威胁会无限提高——亚光速飞行的质量弹根本不会给运载舰规避的时间。
随着8艘运载舰都集中到了南极方向,U.E.G压力也越来越大,要塞武备力量可以挡得住一艘、两艘...但是如果数量过多,对于U.E.G来说有些捉襟见肘了。
“报告指挥员!2号运载舰正在进行机动变轨!速度不断的增加!”
“3号运载舰加速中!”
“4号运载舰释放舰载机!”
......
一个个战情传递到前线指挥部,让月球要塞的指挥员不由皱起眉头,舰载机之间的战斗并不能完全左右战局。
外星运载舰的舰载火力连续不断的轰击在月球要塞上,都被月球要塞的要塞级能量护盾系统挡住,能量之间的对撞还是让整个月面基地震动起来。
地面上的要塞火力如同刺猬一样,将能量连绵不断的射向外星运载舰,尤其是粒子束与高能激光,每一发集中外星运载舰都会让对方的护盾微微颤抖起来,护盾的亮度也在降低。
指挥员看了一眼基地上护盾的强度,已经掉到了76%,但月面要塞下方的聚变发电机组正源源不断的将电能供应到要塞级护盾发生器上,护盾强度会缓慢的恢复,但很快又会被外星文明运载舰的攻击打下来。
“敌人运载舰护盾状态如何?”
“根据光谱分析,经过月球要塞长时间的轰击,护盾强度正在衰弱...”
敌人的运载舰太多了,每一艘都有能量护盾系统,只能把护盾磨掉,才能攻击到外星运载舰的本体,但对方也不是傻子!
和指挥员所想的一样,第一艘承受大量月球要塞攻击的运载舰速度开始降低,与此同时身后的运载舰速度在增加,外星文明想要换一艘运载舰顶在前面承担伤害,充当肉盾。
就在两艘运载舰变换轨道的时候,第三、第四艘运载舰也出现在最前方运载舰的侧后方,接着舰载的高能武器开始对着月面基地轰击,能量护盾开始缓慢降低。
“集中火力!最快速度击破对方的护盾!”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先打下来一艘外星运载舰...至少在护盾被击破之前,最大程度削弱外星文明的实力。
U.E.G高层很清楚,现在的U.E.G是不可能把8艘运载舰完全拦下来的,绝对会有几艘外星运载舰进入大气层!
到时候,战场就会从地月系的轨道转移到蓝星战场、月球战场、太空战场,三线作战对于U.E.G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是!集中火力击沉1号目标!”
突然顶在最前面的运载舰碟型的舰体开始改变姿态,同时其他运载舰也在一同改变姿态,巨大的圆盘缓缓竖起,带来的则是非常非常大的压迫感!
巨大的圆盘正在缓缓露出它的中央位置——那门可以一击摧毁城市的主炮。
自身巨大的横截面展露在U.E.G面前...
指挥员眉头皱成了川字,外星运载舰这是想要利用主炮轰击月面要塞,力求最快速度击穿月面要塞的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