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赛博精神病竟是我女友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公司战争
         梅丽莎走了以后,罗琦没有马上开始训练,而是默默地坐了一会儿。
         她说自己对于“重要的位置”来说,是“对的人”。
         暴恐机动队已经是事实和名义上的完全独立部门,既不受控于夜之城市政府,也不下辖于NCPD。
         实际上,就连NCPD自己也早已变了味儿,不再是最初的那个执法部门。
         2076年,夜之城警察局,也就是我们说的NCPD,宣布了私有化。
         你说什么私有化了!?
         这是大多数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
         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在警察机关中行使警察职权、履行警察职责的国家公职人员。
         然后这玩意儿不仅是警察变成了合同制的雇佣员工,连整个警察部门都成了上市公司。
         老天。
         指望这么一个性质的组织来保护人民的安全,就跟指望满脑子只想着赚钱和赚更多钱的资本能玩完全履行他们的义务和社会责任一样。
         不过有一点显而易见的变化是,当NCPD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受到了打击的时候,他们股价就会下跌;相反,当他们破天荒地做了几件大好事的时候,股民们又会重拾信心。
         也难怪马伊拉什和她的上级那么在乎创造者组织了。
         这哪里是什么恐怖组织,这根本就是打击他们股价的罪魁祸首!
         不过罗琦更愿意相信,并且事实也屡试不爽地证实,面对会影响到NCPD声誉的案件,他们会选择利用手头的权力去压制而非解决它们,毕竟那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换句话说,一旦名声太臭,指望以后改头换面走“好人”的路子,很明显是行不通的,还不如有一口肉吃一口,得过且过算了。
         想象一下,暴恐机动队某一天采取了极为温和的执法手段,坚决不造成一个无辜平民的伤亡,那么平民们只会反过来怀疑他们对付赛博精神病的业务能力,而不会对他们歌功颂德。
         在名声方面,暴恐机动队也是烂得有够呛。
         罗琦扶额。
         但不论如何,当年麦克斯·哈默曼能带领着暴恐机动队慢慢发展成独立的最高武力战术部,一定是番伟大且艰难的功业。在后续的发展中,如果凭一群只知道“打打打杀杀杀”的半疯子自由发挥,这个部门多半早就土崩瓦解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梅丽莎所说的“对的人”来站在“重要的位置上”,带领着所有的人继续为这座城市的秩序和自身的发展而努力。
         这就对身处最高武力战术部顶层的那些“leader(领导者)”有所要求——
         坚定不移地维持秩序和贯彻法律,拥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做大决策的能力,对罪犯一视同仁的决心和宁可杀错不放过的狠劲……
         夜之城不是小区后花园,这里就是他妈的罪犯天堂。
         要想干掉暴恐分子,就要比他们更暴恐。
         想到这里,罗琦突然对梅丽莎赏识自己而产生了些许的感动。
         “她在担忧下一次公司战争,也就是第五次……”
         一旦发生了那样级别的战争,超级资本巨头扎堆的夜之城,毫无疑问会重蹈2023年的覆辙。只是上一次炸的是荒坂塔,下一次就不知道炸的是什么了。
         “公司战争……公司战争……”
         罗琦念念有词地思索着,然后突然起身。
         “我得去看看过去的历史记录。”
         暴恐机动队没有图书馆,但是在资料库里有存放着大量的电子文稿,其中或许就有他需要的部分。
         他不需要那种在网络或者书店里售卖的书,那些大多经过各方势力的有心人编辑,对历史这条时间轴进行过或多或少的文过饰非甚至颠倒黑白和篡改。
         他们可能代表着各方的势力,也或许掺杂了许多的个人感情,抱着这样和那样的目的来让大众混淆视听,从而掩盖真相。
         而在官方的资料库里,他能找到忠实且客观地记录着一切的数据。
         好消息是,他拥有查阅资料库的权限。
         坏消息是,他看不到机密部分。
         比如在多少年前的某次时间中,某家公司在幕后起到了什么什么样的作用,和谁谁谁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和表现在台前的景象完全不同。
         不过罗琦不需要那么详细,他只是需要了解大致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不知为何,他不希望梅丽莎知道自己查阅历史的目的。
         那就是弄清楚这个资本主导下的世界的真面目。
         在夜之城,你能反对很多东西。
         反对资本,反对独裁,反对暴政,反对倾销,反对娱乐化,反对义体,反对滥用药物,反对环境污染……甚至可以反对市长牙齿上粘着一片没剔干净的菜叶子。
         虽然反对都没什么用就是了。
         你能反对一切,但唯独不能反对这个世界的神和奠基者与支配者——
         资本,或者说他们的现实形式:超级企业。
         要是让他们知道罗琦的心里隐藏着一颗又红又专的心,并且又拥有着诸多对抗资本的历史和能力,怕不是能连夜来“剿灭异党”。
         和麦克斯联系过的一个证人,埃斯特班·拉米雷斯,想要举报荒坂的暴行并且手头有证据,于是他被荒坂的法务部下属的特勤小队,连着周围一大圈所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掉了。
         弗朗兹·K,发表大量的新闻抨击摩尔科技这家义体制造巨头的正义记者指出:相较于其他同类的产品,摩尔科技的义体植入人体以后会加速赛博精神病的病变。不过很快,这家瑞士巨头的公关和法律团队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报道此消息的弗朗兹被光速判处诽谤罪,开始快快乐乐长达10年的牢狱生涯。
         这么一想,创造者这个组织能在夜之城蹦跶这么久,背后没有人给他们撑腰就见鬼了。
         罗琦默默地想着,打开了数据库的界面,队员账号自动关联并验证,成功进入到主页面。
         输入关键词——“公司战争”。
         随后他的抬头显示器立刻被满目琳琅的文本占领了。
         二十一世纪以后,全球一共发生了四次由公司资本主导的大规模战争,被命名为“公司战争(CorporateWar)”。
         第一次公司战争主要发生在“轨道航空(OrbitalAir,OA)”和“欧洲商用机器(EuroBusinessMachines,EBM)”之间,时间从2004年8月跨越到了2006年2月。
         只看这两家公司的名称就知道,他们压根儿就在各自的行业里垄断得没边儿了。
         起初,EBM打算以杠杆收购“环球航空(TransWorldAirlines,TWA)”。这家早在1925年就成立的公司,似乎不太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从一家知名巨头变成了经营失败的典范。
         但OA也对这家公司的盘子(尤其是他们的航线和配套设施)有兴趣,于是他们买通了CEO,让EBM兴冲冲的收购计划直接泡了汤。
         而EBM显然也不打算就此放手,于是他们找了恐怖分子兼职的雇佣兵,绑架了OA的商务谈判团队,然后由他们抢先去找环球航空谈收购。
         可惜的是,绑架失败了,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EBM的打算。
         当时正处于发展中的泽塔科技,就是那家卖八分仪卖到盆满钵满的二线超级企业,被急于复仇的OA拉拢,在网络上对EBM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击。但结果很遗憾,尚且稚嫩的泽塔科技就像二战德国拉拢的意大利,被EBM轻松地爆揍了一顿,直接宣布再起不能。
         在此之后,EBM开始了自己的反击——从物理和科技层面。
         恐怖袭击、网络大战、非法剽窃、资本倾轧,甚至直接雇佣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在全世界各地和对方进行恶性战争。
         这期间有两场主要战役。
         第一场,OA和EBM互相派出宇宙突击队占领对方的空间站,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打APEX。而冲突双方都受到欧洲航天局的谴责,他们要求两家企业不要在低地球轨道(LowEarthOrbiting,LEO)上相互争斗。
         因为低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已经够多了,他们双方的战斗产生了更多要命的巨型垃圾。
         并且还占用着宝贵且为数不多的轨道,清理费用又是一大笔钱。
         于是双方就开始互射导弹攻击对方的高轨道卫星。
         真尼玛离了个大谱。
         第二场,这次重大战役则结束了第一次公司战争。
         OA雇佣的突击队直接攻击并突破了EBM首席执行官乌尔夫·格伦瓦尔德的大院。
         擒贼先擒王这话说得真没错。
         罗琦看得连连摇头,颇有些看史料看到一口老血吐出来的感觉。
         道理我都懂,但是你这被结束得也有些太草率了吧。
         这一次战争,是发生在冷战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公司战争为其他公司提供了先例——使用大规模军事战争来对抗商业对手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是的,没错,就是这么离谱。
         在全世界被轨道航空和欧洲商业机器这两家公司搞得乌烟瘴气之后,其他公司想到的不是引以为鉴,而是“我也行”。
         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在资源和业务的前景方面与别的公司频频展开大规模冲突,但因为影响范围不大,所以都没有被归为第二次公司战争,而是作为第一次公司战争的延续,对世界产生一系列的后续影响。
         就像地震和余震的关系。
         你看!他们两个都可以打那么凶,我们也要打!
         于是一帮子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的公司就开始了全球实时联机互锤。
         获得胜利的航空公司发展壮大了起来,航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合。
         然后机票价格翻了一倍以上。
         Thisiswhatordinarypeoplegetfromthewar.
         这就是普通人从这场战争中得到的。
         而在第一次公司战争的余波还未平息的2008年,第二次公司战争爆发了。参战双方分别是——
         “苏|联石油(SovOil,全称:SovietWorldOilIndustries,苏|联世界石油工业集团)”。
         以及,
         “沛卓石化(Peteochem,全称:Petrochemicalproductsandagribusiness,石化产品和农业综合集团)”。
         2006年,苏|联石油开始生产大名鼎鼎的“醇二(CHOOH2)”,这是一种最常用于为车辆提供动力的醇基燃料。CHOOH2的主要生产商沛卓石化提出向苏|联石油提供更新的技术,这可以让苏|联石油从西伯利亚未开发的石油资源中钻探、泵送并制造其他燃料。
         但他们的条件是沛卓石化获得部分苏|联石油的钻探权。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双方都同意了。
         然而,就在这两个合作伙伴的关系文件即将签署前,苏|联石油的工程师宣布他们开发了新的钻井技术,于是这场交易也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苏|联石油在最后一刻取消了协议的签订,这根本就是纯粹的当面打脸,两家公司的隔阂与嫌隙就在此时留下了。
         第二年,在许多公司忙着效仿OA和EBM互相掐架的2007年,两家公司同时开始向南海(SouthChinaSea)进行资本和业务扩张。
         局势变得很紧张,最终引发了正式的第二次公司战争。
         2007年的中国,和自己曾经身处的那个世界不同。
         要更加的……弱小。
         因为帝国主义的资本,狠狠地将撕裂民族伤口的战争延续了下去。
         罗琦能想象,两家来自世界大国的石化企业在南海上你争我夺,而自家只能坐在旁边的悲哀模样。
         就像1840年,以及之后长达百余年的悲哀。
         罗琦抬起头,暂时关闭了抬头显示器的图像,靠在椅子上闭上了双眼。良久,缓缓地吐出一口气。
         古往今来,兴衰更替,不外如是。
         万幸的是,在2077年,在当下,自己就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康陶的强大已经能说明一二……哪怕这家公司在夜之城的分部,出了一点“小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