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欧洲货。”
就在罗琦坐在椅子上,面前展开着爆炸鱼叉枪,然后手里拿着从测试场地返回的各项数据报告浏览的时候,梅丽莎重新回到了办公室。
“什么?”
罗琦的注意力全在数据上,第一次没有听清楚。
“你之前遇到的,是欧洲佬。”
梅丽莎径直走向自己的桌子,右手一挥,分析的结果就被她投送到了罗琦放在桌角的PDA里。
与此同时,面前的电脑也出现了文件。
打开文件,一行行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和三维模型分析流程,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虽然他们用的都是没有编号,外形无从溯源的装备和义体,但……全世界只有他们才会把生化改造人用到这种程度。”
梅丽莎圈定并且放大了罗琦和他们交手时候的录像。
一个半身动力装甲的士兵被他的鱼叉枪炸成了碎片,半截身体在爆炸中飞了起来,露出里面鲜血淋漓的组织。
逐层扫描,然后光流建模,还原了义体的大致结构。
“军用科技那边不是也有这种技术吗?”
罗琦看到了一份欧洲防务有关生化改造人的宣传文件,其中主打的重点,似乎并不是非常的独一无二。
“因为最早的相关项目十几年前就成熟了,各国的巨型企业都已经推出了类似的竞品……或者已经淘汰了。”
梅丽莎的分析总是细致到让罗琦觉得自惭形秽。
“不过重点不是这个。”
她右手一挥,一共六份角度和内容相似的结构图就被并排平行地显现出来。
分别是罗琦炸碎的目标,还有包括欧洲公司在内的五家公司的对应设计方案。
可以看得出来,为了保证对标,所有后来者的宣传方向和重点,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吹捧自家,贬低他家”的比较。
其中就包括生化改造人使用的一体式义体。
“在这里面,只有瑞典这家公司的生化改造人,使用了双层的脊柱结构,而且还添加了大面积的‘鱼鳞骨片’设计,用来提升改造人背部的防御力。”
梅丽莎继续旋转模型,然后把横截面停留在了腹腔。
在这个角度,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家公司的设计理念的不同。
没想到的是,其中内置骨架最简陋,或者说最单薄的结构,竟然是军用科技的产品。
因为他们的风格,是着重强调覆盖率远高于传统装甲和内骨骼的皮下护甲。
当然这个就是另外的细节了。
“我说呢,他们怎么一个个硬得跟石头似的。”
罗琦看了一下这些个金属骨架和骨片的位置,看得有些牙疼。
用外层动力装甲、中层合成肌肉,内层合金骨片构成的多层嵌套防御体系,让单一类型的损害,总能在某一个环节上吃瘪。
简直硬得一比。
也得亏罗琦用的是爆炸鱼叉枪,直接把炮口插到目标身体内部开火,否则绝对没有简单地能用常规手段结束战斗。
这种情况下,只要突破不了防御,就算是再强大的火控软件也得吃瘪。
又不是超视距作战,这种极近距离的单兵交火,不考虑近战贴脸,是绝对不行的。
当然,素子开着狮鹫在半空中提供的火力覆盖,也吸引了绝大部分的仇恨,让罗琦的闪转腾挪更加轻松不少。
这也是罗琦更恼火的一个原因——
那些欧洲鬼佬到底是在搞什么飞机?
“我有印象,之前好像在新闻里听到过。”
看着这款生化改造人方案,罗琦用手指头敲了敲桌面,“看来他们沿用了核心的一部分设计,然后改进成了这种无名无姓的秘密部队。”
“就和坦克一样,如果开发了一个很不错的底盘,足够支撑许多代产品了。”
梅丽莎表示赞同。
“具体是哪一家的不清楚,不过海啸防御系统应该很清楚。”
“那就不是我们要操心的事情了。”
罗琦对于公司之间的勾当是真的没有什么兴趣。
“你确定?”
不过梅丽莎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容,她用碧蓝色的琥珀双眸看着罗琦,眨了眨眼睛。
“如果我告诉你,荒坂最近和海啸又闹掰了呢?”
“荒坂?关荒坂毛事儿啊?”
事情开始向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罗琦愣了一下,旋即表情变成了“那种事情打咩哟”的大折磨。
“在夜之城的一众公司里,海啸防御系统和军用科技的关系特别好,特别特别好。”
梅丽莎摊手,说出了罗琦最不想听到的原因。
哦豁。
稍微理清了一下逻辑,罗琦叹了口气,然后直接把椅子的靠背一放,整个人进入了“科目三睡觉模式”。
放弃思考。
看着天花板顶板,他阿巴阿巴阿巴地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
“荒坂和海啸闹掰了,然后海啸和军科不知道搞了什么勾当,让荒坂很上火,我猜是那批增兵?然后欧洲佬也插了一脚,明目张胆地对海啸下手,肯定是荒坂在背后支持他们。”
公司之间的大乱斗比什么都难猜。
罗琦觉得自己的猪脑顶多思考一下两家公司之间一对一的局面,要是参与方数量一多,直接就猪脑过载了。
而且他们还比各国政府更加不要脸。
外交部好歹知道名义上遮掩一下,给自己的行为找个正当化的理由。
公司们之间的斗争都是撕破脸皮的等级起步,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脸皮。
夜之城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棋盘。
然后负责维护棋盘秩序的NCPD直接被扫到了一边,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半路冲出来了个暴恐机动队的蛇精病。
给人家的特遣队全噶了。
“荒坂那边怎么说?”
罗琦好奇地问道。
“他们说,以后类似的事情,‘留给公司来解决,不要越界’。”
梅丽莎就等着罗琦问呢。
“不打自招还真快。”
罗琦翻了个白眼。
都说政治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游戏,而战争就是这场游戏的延续。
而最高武力战术部只是这座城市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是什么世界的和平使者,能做的有限。
虽然他很明白,只要利益关系存在一天,这种无休无止的冲突就不会消失,但久了还是会烦的。
往好了想,至少比那批世纪初,在主权苏维埃和美利坚联邦的傀儡线下跳舞的国家好得多了。
不是吗?
在梅丽莎的介绍下,罗琦大概明白了海啸防御系统和荒坂之间的恩怨。
这是一个和他们建立时间几乎一样久远的历史遗留问题。
海啸防御系统和一应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其实意外的良好。
因为从最初阶段直至今日,他们的专业利基市场和高质量设计,持续地带来了绝对优势和难以被撼动的收入。
所谓“利基市场”,指的是在较大的细分市场中,具有相似兴趣需求的、一小群的顾客所占有的市场空间。
大多数成功的创业型企业,一开始并不在大市场开展业务,而是通过选择较大市场中新兴的、未被发现的利基市场,以此来发展业务。
说人话,就是专注于那些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市场。
这样的选择,能够避免和其他大公司产生毁灭性的冲突——
比如资本倾销、垄断和技术壁垒。
和荒坂这种二战前就建立了许久的老牌日式财阀不同,成立于1998年的海啸防御系统,要面对的不仅是紧缩的日本市场,还有前途莫测的国际市场。
也许是世纪之交的风云际会和时代的潮起潮落给了他们机会。
他们成功地活了下来。
而且活成了罗琦挺喜欢的样子。
“世界三大顶级武器制造商之一”,多么耀眼且沉重的“王冠”。
从一家依靠利基市场活下来的小企业,成为了在武器制造领域能和荒坂和军用科技平起平坐的巨型企业,不管别人喜不喜欢他们,的确是挺牛的。
而且作为顶级武器制造商,海啸防御系统在公众眼中始终保持着健康的形象——
它与社会问题几乎没有关系,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不像荒某坂和军某科,不是在搞事就是在搞事的路上。
点名批评。
这种极为中立的立场和态度,同时也展现在他们的技术领域。
他们的技术和专利,同样被各种其他竞争对手使用着。
这是从建立之初就确定下来的方针,或者说,属于他们的风格。
起于微末,最早甚至是一家电商,组织略显松散,但使用着时代前沿的计算机设备和辅助装置,并且总是保持着对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
就像生物技术一样。
他们从事设计、制造和原型测试的业务。
并且把手里的专利,通过合同,授权给其他制造商,因为最早的他们没有自我消化的能力。
就像是生物技术研发出了CHOOH2的技术,但却授权给了世界上几十家公司生产一样,其中市场份额和出货量最大的公司,就有大名鼎鼎的沛卓石化和苏石化。
到了后来,他们手里有钱了,就开始自己折腾。
轨道炮,大型激光,动力装甲用武器平台,特殊用途武器等等。
没错,这些听起来就像是邪道的、不正经的产品,竟然是他们早期的主力。
不过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这其实是在大公司的包夹中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策略。
而和其他那些破产了的公司不同的是,海啸防御系统成功了。
在建立20年以后,他们已经成为了日本自卫队的四大武器供应商之一。
这个速度对于一家新兴公司来说,实在是有些过于惊人了。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美利坚合众国的分崩离析,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腾飞,自卫队也开始放飞了自我——
在1990年代,他们废除了1947年宪法的和平主义条款,正式否定了二战战败的审判。
这被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的节点。
不是转折点,而是正式大踏步迈入“新时代”的标志性节点。
虽然后来的发展方向稍微偏离了许多人的想象……
比如荒坂联盟和远亚共荣圈这俩政治势力互相掐架,然后内耗到错失了发展窗口期这种破事儿。
再后来,就是脑瓜子嗡嗡的荒坂,还有脑瓜子同样嗡嗡的军用科技,在晕乎乎地过了20年以后,赫然逐渐发现了一个共识——
想要让日本、新美国重新伟大,就得干掉最大的敌人。
这就是第四次公司战争的背景和渊源。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在这种环境下,和荒坂不是很对付的海啸防御系统,就天然地建立起了对军用科技的正面关系。
契机是两家公司都参与了一个名为“飓风武器(HurricaneArms)”的联合项目。
虽然后来这种对“天气武器”的担忧被证明是荒坂的过度担心,但在荒坂心中,海啸和军科已经被划归到了同一类。
乌鸦微控还与海啸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为他们的安全人员购买小型武器。
这算是海啸防御系统第一次进入公司市场,就像多年以后,泽塔科技把他们的第一台经典畅销传奇浮空车,卖给其他公司一样。
同样是第四次公司战争前期,荒坂和海啸公司一直保持着低水平的敌意,终于被点燃了。
2017年,荒坂将这一冲突升级到接近战争的程度。
不过信息通信公司(Infocomp)和军用科技(Militech)迅速采取行动,阻止了海啸防御系统被荒坂接管或者毁灭的结局。
这背后的原因,在官方层面而言,迄今为止仍是是未知的。
所以罗琦才会这么头疼。
荒坂,军用科技,海啸防御系统,然后还有欧洲的不知道什么鸟蛋公司。
现在到夜之城来折腾了。
他对付NCPD已经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然后现在还要处理这档子事儿,很难让脑袋不大。
希望这只是普通的局部冲突,而不是常态化的恶性对抗。
“公司总是这样,习惯就好。”
梅丽莎从前在拉撒路附属的杀手组织见多了这种事儿。
“说是习惯了,但其实只是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堵住了自己的耳朵,然后安慰自己,everythingwillbeOK(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已。”
罗琦双手交叉,眼睛看着桌面上的鱼叉枪,淡淡地说道。
“恶就是恶,是小,是大,还是不小不大,这些全都一样。”
“他们的区别很模糊,但绝对不是无法界定。”
“我不是虔诚的隐士,我这辈子所做的也不全都是善事,但如果非要在两种恶行之间选择,我宁可哪个都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