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开局登基当皇帝,可我才八岁 > 第186章 办报
         通过立传的事儿,夏恒又想到了一个辅助方案。
         叫穆国公来就是想让他负责这事儿。
         “臣参见陛下。”
         穆国公进来行礼。
         “平身。”
         夏恒用天子龙气将之托起。
         “国公应该知道今天朕做的事儿了吧?”
         他指的自然是为七人立传的事儿。
         “是的,老身已经知晓。”
         穆国公点点头。
         他心里有些波动,但是没有多少想法。
         因为他知道他自己的情况,其依靠龙气才勉强凝聚法相,潜力基本耗尽,根本就没有一点成圣的可能。
         而那七位,除了忠勇候都比他强。
         然忠勇候有胆有魄,又年轻,将来也很快会超过他。
         所以……
         “我大夏这么多年不出圣人,为什么?就是因为气运太过分散了,对有大功绩对绝世天才的重视和奖励不够,现在国运升腾,朕就想培养出两名圣人。
         不多,先出两名就行。
         国民强了,国运就更盛了,以后就会更容易出圣人。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夏恒道,说出自己的初衷:
         “朕找你来呢,除了将这件事儿继续推行,还有就是持续宣传引导,凝聚国运……”
         “!!!”
         穆国公震惊。
         推广传记,凝聚国运……
         这么重要的差事儿交给他?
         陛下隆恩!
         因为做这件事儿必然也能分到气运,比闲职养老强很多。
         “陛下但请吩咐,老臣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穆瞭大声、慷慨激昂道。
         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用。
         年纪越大的人越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好!”
         夏恒开心点头。
         “是这样的,朕想……”
         夏恒给穆国公讲了一下办报的思路。
         不错,就是办报纸。
         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英雄事迹,国家思想、动态,绝对能够大大凝聚国运。
         目前大夏还没有类似的媒体。
         也只有圣旨能够通行全国。
         但是圣旨都是政令,直接压下,太过正式太过严肃了。
         报纸则可以有严肃,可以有欢愉,可以有教导……
         更接地气,而且内容大多以故事新闻方式呈现,人们都喜欢看,想看,利于传播。
         绝对是凝聚气运的不二途径。
         夏恒现在就是要先定民心,然后再解决收拾其他事儿……
         “陛下天慧!”
         穆瞭听完大赞道。
         说实话他被惊住了,没想到天下还有如此传媒方式,真的是太好太惊艳了。
         有此“神器”,国运如何不凝聚?
         若操作的好,影响甚大,意义重大。
         “嗯,名字就叫大夏周报吧,每月四期,七天一刊,务必要做好内容的编辑和审核工作……”
         夏恒坦然接受,继续道。
         “是,陛下,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穆瞭躬身领命。
         ……
         七篇传记发到全国,张贴公布,在民间迅速引起剧震。
         毕竟这可是大夏第一次以官方的方式发布传记,而且还是给活人——在世王侯立传。
         “这是——传记!”
         “战王传!卫公传!郑公传!鲁公传……”
         “靖安候传!武阳候传!忠勇候传!”
         “乖乖,这是什么情况?大手笔啊!”
         “给在世王侯立传,开天辟地,有史以来第一次!”
         ……
         “战王28岁就凝练法相——好厉害!”
         “我28岁才刚刚玄元五重……”
         “你什么人也配和战王殿下比?”
         ……
         “卫公好厉害!一生经历3618战,未尝一败!”
         “我偶像!”
         ……
         “郑公……”
         ……
         “鲁公……”
         ……
         “靖安候……”
         ……
         “武阳候……”
         ……
         “忠勇候……”
         ……
         这七位王侯,除了忠勇候薛战,每一个都是绝顶法相修为,战功赫赫。
         以前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但都太过片面,只流于传说,真假难辨。
         像今日传记里这么详细、清晰、生动、立体肯定没有。
         这一下子诸位王公列侯的英武形象就立起来了,扑面而来。
         让人心神摇曳,心驰神往。
         就算忠勇候,也是勇气非常,义薄云天之辈,身上有很大的闪光点。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六位公侯的出身都不一样,有官宦子弟、有江湖中人,有平民出身……
         让大夏皇朝几乎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心动对像,学习偶像。
         “看战王传和卫公传后面是玉印,是天子印玺,陛下亲传!”
         “什么?”
         “天子执笔立传!这这这……”
         “我……”
         “这恩宠未免也太大了,这是要……”
         “助王助公成圣!陛下这是想助战王和卫公成圣!”
         “陛下实在是太大气了!这心胸这气魄……”
         “以卫公的功绩成圣,我支持我信服!”
         “不错!我也支持!我也信服!”
         “战王天资盖世,惊艳绝伦,才是最有可能成圣的!”
         “鲁公也有机会成圣!”
         七大王侯各有各的拥趸。
         影响不断扩散,很快大夏各城池内几乎家喻户晓。
         这没有完,接下来还会有各说书人不断唱说,务必要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心中。
         并且一遍又一遍。
         好的故事就像是好歌,听几十遍几百遍也不会腻,只会印象越来越深刻,然后自己都倒背如流……
         ……
         东南的秦王和西北的平王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嘭嘭嘭——”
         秦王站在海边,不断轰击海面,发泄心中的郁气和怒气。
         三大亲王,只给战王一人立传……
         凭什么?凭什么?
         老四他配,谢晋他配,樊麟他配,薛战也配……
         就他不配吗?
         “啊~~~~~~~~~”
         秦王大吼。
         “嘭嘭嘭嘭——”
         海面不断炸裂,惊涛骇浪。
         “没有传记本王也一定能成圣!”
         秦王心中暗道。
         如果他斩杀一头半圣蛟龙,想必风头一定可以盖过战王他们吧?
         ……
         西北。
         “——”
         平王表面倒显得十分安静。
         陛下给战王、三公三候立传,确实是一记良策,开朝壮举。
         他能看清里面的道道:
         即可凝聚个人气运,助他们成圣,又可以凝聚国运,稳固天下民心。
         着实是不可多得的良策。
         但是为什么没有他呢?
         比如三王三公三候传!
         这样岂不是更协调搭配,又是为皇室积聚力量……
         还是怕他们成圣后挑战天子?
         但若这样,老四为什么又可以?
         他不懂,还不理解。
         更不知道,这是夏恒的主意,还是皇老院的主意。
         “给老二传信……”
         “父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