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圣与天齐 > 第22章 正月十五,社君迎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沈仙进入城中的同时。


        

深林之中,方才送了沈仙“十里锦绣”的老槐树,却正在发生着诡异的变化……


        

满树的槐花倾刻绽放、凋谢之后,它那一树繁茂的绿叶,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枯黄,转眼就一张张从枝头上飘落。


        

一落地,也如同那些花瓣一般,顷刻便腐。


        

短短片刻之间,满树繁茂的枝叶,就秃了五成,变得稀疏。


        

与其他因寒冬落叶的树木相比,还多了几分腐朽的气息。


        

……


        

沈仙一走进城中,就感觉似乎有哪里不对。


        

四处张望。


        

家家户户都熄灯闭门,城中处处昏暗。


        

他本就是走的夜路,此时更已过子时,这倒也不足为奇。


        

只是每家每户墙根墙角处,都撒着许多面饼、盐巴之类的物事,有些怪异。


        

沈仙皱眉了皱眉,不得其解,便朝着前面隐约的灯光走去。


        

那应该是客店悬挂的灯。


        

不多时,沈仙便看到了两个在夜风中轻轻晃动的灯笼,灯笼前后,各书两个大字,左为“君、子”,右为“客、店”。


        

君子客店?


        

沈仙有些意外。


        

深林里遇了一个老槐树精,读圣人书,晓圣人礼。


        

这里进了个小镇,连个客栈都叫“君子”。


        

他还从不知道,这秦州地界文风竟如此之盛?


        

“店家,可有住的地方?”


        

稍做感叹,沈仙便走到门前。


        

即便是已过夜半子时,大门仍敞开着,里边有个伙计倚着柜台在打盹。


        

“哟,有有有,客官里边请!”


        

伙计被他叫醒,揉了揉眼,连忙跑了出来,热情地将他迎了进去。


        

“伙计,能否打听打听,我一路行来,便见许多人家墙根处都撒了许多面饼之物,这是为何?”


        

走进店中,沈仙忍不住将疑惑问了出来。


        

小二笑道:“客官是京城里来的贵人吧?”


        

沈仙目光微闪:“何以见得?”


        

小二呵呵一笑:“秦州三面都是大山,寻常人根本翻不过去,客官你这细皮嫩肉的,可不像吃苦的人。”


        

“只有西边是京兆之地,客官若非京城里来的贵人,怎会不知道,正月十五,社君迎亲?”


        

“社君迎亲?”


        

沈仙还真是没有听说过,不由好奇:“社君是何人?他迎亲与这城中人家何干?”


        

伙计脸色微变:“诶,客官可莫要冲撞社君!”


        

“客官既然要住店,便不必心急了,明日客官到这镇中四处转一转,那就都知道了,不过,小的还是要多嘴,提醒一句,万万不可对社君不敬啊!”


        

“客官,这里就是您的房间了,若没有别的吩咐,小的便下去了,小的便在堂中,有事只管招呼小的。”


        

不知道是有什么顾忌,伙计也没有为他解惑,只是将他带到楼上一个客房后,提醒了一句,便匆匆离去。


        

沈仙看着他匆匆离去,摇了摇头,推开门走了进去,一股太阳晒过布帛的清香隐隐扑鼻,打量了一圈,虽然清简,倒是干净。


        

他本就元气大伤,一路坚持过来,若是没有老槐帮了一把,送他十里锦绣,他怕是走不到这里。


        

就算如此,他也已身心俱疲,一闻到那股清香,倦意便不可抑制地袭来,顾不上想太多,和衣便躺到了榻上,沾枕即睡。


        

恍恍惚惚间,他又来到了玉笔乾坤之中。


        

沈仙已经习惯,每夜入睡,都来到这里。


        

他在这里读书,从来不会觉得疲惫。


        

仅此一点,哪怕没有那篇雕龙心法和那文房四宝,也足令他满足。


        

因为他能几乎多出一倍的时间,用来读书。


        

人生百年,须臾即过。


        

如果有可能,他想读遍天下的书。


        

只不过,宿世记忆中,有位圣贤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有限的人生,又怎么可能求遍天下真知?


        

如今他至少多出了一倍时间,怎能不喜?


        

只可惜,他能看到这里的藏书浩如烟海,但他能取出来读的,只有寥寥几本。


        

因为只有那盏鹿鹤衔云灯的灯光所照之处,他才能到达、触碰。


        

在灯光之外,就像有一层无形的屏障,令他无法越雷池半步。


        

而此时,灯光所照,除了那张案几,也只有靠近案几的一个书架一角,照出了三本书。


        

一部《西京杂记》,就是这本书,记述了那个“大汉”盛世,华彩盛宴,令他梦入其中,观想出《鱼龙曼延百法千幻》


        

一部《西游释厄》,一本《历代传奇记》,都是神怪传奇,江湖草莽,亦写的精彩纷呈,韵味十足,着实堪称奇书。


        

虽只三部书,但沈仙半年以来,反复读了不知多少遍,从不知厌倦,每一次看都有所得,爱不释卷。


        

除此之外,那复苏的宿世记忆,也是一个等待他挖掘的巨大宝藏。


        

在大业,不仅是修行秘典被各大门派秘而不宣,经史书籍也向来为世家门阀、高族望姓世代把持。


        

寻常人想要观得只字片语,那是难如登天。


        

即便是当今天子,富有天下,但若想要观看哪家的经典,那也是极难的。


        

可在那宿世记忆之中的世界,人们想看什么书,都却可以轻易得到,无穷无尽的知识就明晃晃地摆在那里,任人予取予求,多少人却对此弃如蔽履,着实令他羡慕又心疼不已。


        

老相爷在时,他还能顶着王氏子弟的厌恶嫌弃目光,厚着脸皮读些王氏藏书,老相爷去后,他再想触碰,那是万万不可能了。


        

他对书籍的渴求,无比强烈。


        

幸运的是,两世为人,他都不是过目不忘的奇才,但在这玉笔乾坤之中,他能记起曾经看过的每一个细节。


        

有玉笔乾坤相助,只要时间足够,他能记起那一世看过的所有书籍,虽只是那方世中的沧海一粟,却已经是他难以想象的宝藏了。


        

沈仙走到案前,随手将放在一边的《妖僧传》拿了过来。


        

这是他自己写的,自然再熟悉不过。


        

从头到尾,从尾到头,又反复读了许多遍。


        

这一次,却没能如初次成文之时那般入梦。


        

也不知过了多久,沈仙叹了一口气,卷起书简,放到一旁。


        

看来,他想要从这里得到《千佛劫经》,是不大可能了,至少短时间内没什么希望。


        

趁着还没脱离入梦,沈仙起身走到灯光边缘,弯腰从书架角落上取出了其中一卷书,《西游释厄》。


        

回到案几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