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汉家功业 > 第二十四章 诛心
         张让,赵忠,郭胜等十一个常侍都被用了刑,一个个披头散发,浑身是血,一群人姿势各样的趴在牢房内,俨然是进气多出气少。
         他们看到刘辩出现,全部都挣扎起来,但因为用刑过重,没人能起来。
         刘辩站在牢门外,在小黄门搬过来的椅子上坐下,面无表情的看着几人。
         张让想要跪坐,可没力气,趴在地上,艰难的转起头,盯着刘辩道:“我们输了,不过刘辩,何进才是不世大贼,没了我们的制约,你根本拿他没办法。呵呵,你可知梁家?没有我们郎官的帮忙,桓帝早就被害了,你要早作打算……”
         潘隐站在刘辩边上,听着他阴阳怪气的话,直觉心惊肉跳。
         梁家十分特别,也是外戚,并且是两代大将军,最有名的是后者梁冀。
         他毒死了九岁的质帝,改立妹夫桓帝,姐姐又是当朝太后,前后专权二十多年,嚣张跋扈到极点,即便是桓帝也几次差点遇害。
         忍辱十多年的桓帝,最后忍无可忍,与宫中五位郎官,也就是常侍郎联合,找到机会,突然发兵,将梁冀大将军府包围,逼迫其自尽,这才转危为安。
         “刘辩!”
         郭胜好似用尽力气跟着喊道:“若是何进害了你,改立皇子协,天下谁人能阻止?到时,他就会成第二個霍光,第二个王莽!”
         霍光,霍去病同父异母弟,汉武帝后,废二帝,专权二十年。
         王莽,王太后之侄,未篡之时,谦恭逊让,威望天下无二,结果废帝自立,做了皇帝!
         张让,郭胜这些话,诛心!
         放出去,绝对会是轩然大波!
         刘辩神色不动,淡淡道:“朕以为,你们会与朕说一些了不得的秘密。”
         他伸手接过潘隐递过来,厚厚的一叠的供状以及一本账册。
         张让等人受刑过重,喊叫两句,又好似没了力气,趴在地上,冷眼注视着刘辩。
         这个小皇帝,在以前,他们从来没有在意,却不曾想,居然是扮猪吃老虎!
         他们有些后悔,当初若是多注意一些,就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了。
         刘辩好以整暇,先是翻开供状。
         结党营私,祸乱宫禁,擅权乱政,图谋叛逆,卖官鬻爵,构陷朝臣,杀戮无辜……对于这些罪名,以及张让等人干的勾当,刘辩一扫而过,最后落在了完整的‘党羽名录’上。
         刘辩先前还很冷静,渐渐的就面沉如水,拧紧眉头。
         虽然还有一些姓名他是不认识的,但从他认出的一些名字当中,就不由得令他打起精神来。
         这份名录,是按照官职排的,第一排的,是以三公为首,现任前任,居然有四位之多!其次是各种将军,车骑将军何苗在列,后面的还有左将军,前将军等,共七人。
         下一等九卿,来来去去,多达十六人!
         而九卿等属官,足足有两页,估算有七十多!
         这里面很多名字刘辩是知道的,即便不全认识,从姓上也大概能猜到。
         几乎都是名门望族,出身显贵!
         要知道,一般人是够不上十二常侍的,能投靠他们,本身品佚,权力就不会低!
         刘辩神情凝色,继续翻看。
         后面一页,主要是地方官,先是州牧一级,董卓最为显眼,兖州,青州的,益州等州牧,赫然在列。
         再次一等,是各种将军、郎将,幽州的公孙瓒排名第一,其他的也有十多人。
         后面一页,几乎都是张让等人的父辈子侄,亲朋好友,一个个加官进爵,称霸一方。
         “刘辩,看完了吗?你能怎么样?伱敢怎么样?”张让从血丝发间看向刘辩,阴恻恻的说道。
         刘辩眼皮都不抬,淡淡道:“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给你送过礼罢了,指望你升官的,算不上党羽,这一点,还糊弄不了朕。”
         张让双眼幽幽,似有些意外。
         刘辩继续看下面的,是张让,赵忠等人的家财记录。
         有些字刘辩还是不认识,面无表情的递给潘隐,道:“念。”
         这种时候,潘隐哪敢有一丝大意,连忙接过来,躬着身,语气平缓的道:“是。张让,钱八百万,银二十万,金五千,腴田两千顷,大宅三,铺子二十……”
         “赵忠,钱四百万,银八万,金二千,腴田八百顷,大宅七,铺子七十……”
         “夏恽,钱三百万,银十万,金一千,腴田三百顷,大宅一,铺子八……”
         “郭胜,钱一百万,银六万,金三百,腴田七百亩,大宅一,铺子二”
         “宋典,钱一千二百万,银六十万,金三千,腴田两千五百顷,大宅十二,铺子四十七……”
         “毕岚,钱两万万一千二百万,银四百万,金七千,腴田三千八百顷,大宅十,铺子七十七”
         听到这个,刘辩眉头一跳。
         旋即,他心里默默计算着这些数字,暗自点头。
         这十一人,足够他吃好一阵子了。
         张让等人听着潘隐念的数字,一个个神情狰狞,仿佛要吃人。
         他们是太监,基本上都没有子女,所贪图的,无非就是权势与钱财,现在,权势没了,钱财也没了,他们如何不恨!
         张让盯着刘辩,阴声道:“刘辩,我们在下面等着,看你与何进,哪一个先来!”
         刘辩等潘隐念完,起身道:“朕的名讳,岂是你能乱叫的?所有人,再打一顿。”
         说完,他就离开了。
         潘隐吩咐一声,让人抱着这些卷宗,跟在刘辩身后。
         他十分紧张、害怕,张让等人的话,是诛心之言,明显就是挑拨刘辩与何进火并。
         刘辩对张让等人的心思是了然于心,根本不在意,心里在思考这些卷宗怎么处置。
         十二常侍受宠多年,是以不论是交结的党羽,还是给他们行贿的官员,都多的无法想象。
         这还只是一份初步名单,一旦抓捕、审讯,党羽的党羽又有党羽,别说洛阳城里,就是整个大汉天下都没几个人能逃得脱。
         那样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跟朕来。”
         刘辩脚步加快,直奔景福殿的书房。
         潘隐带着两个小黄门,紧跟慢跟。
         到了书房,刘辩就拿过那份名录,拿起笔,看着一个个名字,神情斟酌的,一个个的圈起来。
         姓何的,姓董的,姓刘的,姓王的,一个个圈着,刘辩几乎没停过。
         好一阵子,他又递给潘隐,道:“将朕圈过的都拿掉,重新抄录一份。”
         潘隐立刻命身后的小黄门,开始分批抄录。
         不多久,就抄录好了,刘辩拿起来,看着严重缩水的党羽名单,再次审视,最后目光停留在两个陌生熟悉的名字上,主要是姓。
         弘农杨氏,汝南袁氏。
         杨、袁,这两家都是四世三公,几代以来,都有高官显贵,名望盖世,是当今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