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 > 第53章 罢工
         有了郭药师的话在前,从前晚开始,刘邦便一直期待着。
         等到了翌日一大早,还没人来叫他,他便自个儿已经穿好了衣服起来。
         倒是让不少宫人们啧啧称奇。
         昨日虽然听了郭药师的话,但说实在的,刘季并没有全部放在心上。
         理由很简单……
         读书人嘛,他们的表现自己已经见识过了。
         在纪五一群人的面前,说得再多再好听再澎湃,也抵不过一阵拳头。
         就算有人想着为秦桧争点儿什么,可那也得看看自己的本事是不。
         停了三日的朝议,今儿个上朝得去大庆殿。
         当刘邦兴致勃勃的赶到那里之时,立马就被浇上了一盆凉水。
         他看着下方寥寥数人,又看了看上方挂着的牌子,确认自己没有走错。
         人呢?
         被浇凉水的是皇帝,可打摆子的却是接到了皇帝眼神询问的张太尉。
         他才到临安几天,便是接二连三的犯错,特别是当那群青楼女子回去之后,把皇帝差点被那女人插了的事情说了出来……
         张太尉心里苦啊,不倒霉的事情他是真的一个也不沾边。
         换作是以前的皇帝,这么一吓指不定得丢掉半条性命。
         如今好了,吓着的还是一个又小气又暴躁的皇帝……
         清了清嗓子,张俊低声道:“官家……都,都在闹辞官呢。”
         之前上个朝有近百人,现在从头数到尾,恐怕连三分之一都不剩得。
         这当中,大部分都是张俊这样的武将,其余的,也只有像是苏符这种被自己明确拒绝辞官的、还有万俟卨这种纳了投名状的文官。
         原本心里起劲,脑子也清醒;现在刘邦冷静了下来,反而有些犯困了。
         郭药师这小子还是保守了,大家伙儿都在用脚来给秦相爷助威呢。
         他又看向苏符,老小子一脸正当如此的模样,刘邦瞪着他:
         “你笑什么?”
         苏符反应慢了半拍:“臣,臣没有笑啊。”
         “你的心里在笑!”
         苏符立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
         刘邦在这大庆殿里走来走去,一开始还好,只是左右踱步。
         到了后来,方向变成了前后游走之后,各位臣公,俱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暴君……想干啥?
         上次就是这么一通乱走,最后斩了吴表臣的脑袋。
         这次……
         “你怎么在这?”
         看着角落里的一人,刘邦皱了皱眉头。
         刘……项光世躬身作揖:“罪臣就要回老家了,特来向官家说一声。”
         “要走便走,有什么好说……”
         话还没说完,刘邦又换了个语气,深深地注视着这位前西军之首:
         “不得不说,你小子也不尽然是个脓包。”
         听见皇帝这句像是夸人的话儿,项光世的心跳忽然变快了起来。
         官家这是……开始念旧来了?开始念起自己的好来了?
         “运气这玩意儿有时候比才能更重要,你的运气还算不错。”
         皇帝朝着项光世说了这句,又喊道:
         “张俊,刘錡,杨沂中……项光世!”
         点了这四人的名字,四位西军统帅神色一震,立马站身出来:
         “臣在!”
         “点好你们的人……和老子一起出去看看,到底他们是为这宋国效力,还是为他秦桧效力。”
         说着,又低声对着杨沂中道:“把你牢里关着的那个也一并带来。”
         言罢,他便让内侍去军器库,给自己取副甲来。
         “官家……”
         项光世腆着个脸,刘邦挥了挥手,无比豪气:
         “你去内侍省点一百个太监,就说老子准了的。”
         未等项光世反应过来,刘邦便想快步走将出去。
         苏符一把拉住了皇帝的袖子,他是真的被惊着了。
         皇帝这般架势,是想要干嘛!
         苏尚书两眼垂泪:“皇上当三思而行,断不可起无礼之举,断不能……”
         “行了行了……”刘邦看着老小子都被吓哭了,心里头却是不满意得很。
         老子这般仁义之君,怎的好像真被他给当做桀纣了。
         “朕岂是没有分寸的人!老头儿把心放回肚子里,朕只不过是去劝劝他们,别耍小孩脾气。”
         “劝……”
         看着皇帝的背影,苏符只觉脑袋发懵。
         ……
         三省六部的衙门,就在这和宁门和朝天门之间的道上。
         出了和宁门往左边一看,便能看见他们的牌子了。
         宫里闹的这出事儿,外面的人不知道。
         但宫里面肯定会有反应,这是外面的人都等待着的。
         正所谓法不责众,罚也不责众……上次皇帝因为贪污一事,罚了这么多的大臣,已经算是不讲道理了。
         那这次……满朝的人几乎都在这儿了,皇帝总不能全罚了吧?
         说着是请辞,但这个时候,在各部的衙门里,却也还有不少的人。
         只是,大伙儿都悠闲得紧。
         遇到了不知道内情前来办公事的人,都是统统给推了。
         反正皇帝这般对他们读书人……倒是没有确切的证据,就证明太学生被殴与皇帝有关,但整整一日过去了,宫里却连个表态也没有。
         那无关,也是有关了。
         再加上不明不白就死了的兵部尚书,以及莫名其妙就被殿前司围起来了的秦相爷。
         还有之前因为他张俊犯错,却让他们这群文人跟着一起戴孝。
         反正大臣们都是委屈得紧,难过得紧……他们切实被赵官家伤到了心。
         再者说了,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参知政事王次翁带头,这左右相都拿出了态度,他们怕个屁。
         只希望这般苦心的行为,能够让皇帝醒悟吧!
         这大宋江山,可真是经不起折腾了。
         ……
         出了和宁门,皇帝手里拿着陆宰抄好的未到官员名单。
         “钱湖、丰豫、钱塘、余杭四门,杨沂中和刘錡去。”
         “崇新门到新开门这段,张俊去。”
         “项光世,跟着老子去六部衙门看看。”
         快速的下达了指令,刘邦的吩咐相当明确:
         在家里的,都拖出来,带到自个儿的任上……今天这差事办也得办,不办……
         没有不办这个说法。
         众人领了令,杨沂中本来就是皇帝说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不觉得有什么。
         张俊和项光世心里面也有自己的主意,当然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思。
         但刘錡……
         人家毕竟是读过圣贤书的,此时难免有些犹豫。
         “官家,若遇见了铁了心要请辞的,是不是……”
         “没有!”刘邦打断了他说话,“没有这种人,至少在宋国这里,没有。”
         “所有人,都不许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