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 第214章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大哥三弟别跑啊!坐下来谈谈心!
         ‘不讲武德。’
         季伯鹰不由想起这个在后世,因为马氏五连鞭而被彻底玩坏的年号。
         诸如此类的词,卧龙凤雏等等,都被玩坏了。
         “仙师,有什么问题吗?”
         见仙师沉默不答,李二不禁感到有些紧张,连忙是急声问道,他担心去不了武德时空,担心见不到那个人。
         去一次武德年,这对于现在的李二来说,极其之重要。
         “没有问题。”
         季伯鹰瞥了眼李二,他只是一下子思维发散了少许而已。
         “那便好。”
         李二深吸一口气,进而继续说道。
         “仙师,世民有一不情之请,此行武德,可否只有世民与仙师二人。”
         这言外之意。
         那便是让老朱和赵政,这两货从哪来的回哪去,别在这跟着他老李瞎掺和。
         闻言。
         老朱和嬴政都是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咋滴了?你是去相亲?还不让看了?!
         在老朱看来,自己的大明王朝才是主位。
         不论是嬴政还是李二,之所以能够搭上仙师这班车,那都是蹭了他老朱的光,是为了他的大明服务,竟然还有他这个大明太祖不能去的道理?!
         而在嬴政心中,那更是直接。
         天下之地,寰宇之内,竟然还有朕这個始皇帝不能去的?
         “请仙师准允。”
         李二再次施礼。
         “准。”
         季伯鹰瞥了眼李二,他从李二眼中看出了认真之意,显然李二这一趟去往武德年所见之人,是李二心心念念之人。
         “老朱,我先送你回去。”
         一语落。
         老朱倒也不说啥,虽然他很想去唐朝逛逛,但毕竟仙师都亲自开口了,高低卖个面子。
         唰。
         随着季伯鹰心念而动,老朱身影于原地消失,回到了洪武时空醉仙楼。
         “你也一样。”
         接着,季伯鹰目光看向始皇帝嬴政。
         “记住,回去之后,好生备课,你的课上的越好,你能从我这里知道的东西就能越多。”
         听闻此言,嬴政深吸了一口气。
         他自然是知道这些信息的宝贵,那是天机。
         “朕明白。”
         凝重的点了点头。
         “嗯,另外就是,你回去之后,不要再动不动的就开视频,有需要之时,我自会召伱前来。”
         留言不好吗?!
         一天天的动不动就弹窗打视频,这都是些什么臭毛病。
         老婆查岗也不带这样的。
         ‘视频?’
         嬴政一愣。
         这视频又是个什么意思?朕什么时候开过?怎么开?
         正当嬴政心中疑惑之际,骤然眼前景象一变。
         再定睛一看,火焰映入眼帘,已然是回到了原本属于他的世界,回到了泰山之巅。
         …………………………
         始皇时空。
         当始皇帝嬴政的身影,出现在这数丈高火焰前的那一个刹那。
         原本因为始皇帝陛下突然消失而陷入纷乱的一众新旧秦臣,都是瞬间惊呼声响起。
         “陛下!”
         “是陛下回来了!”
         一语喊出,场面上的乱象顷刻便是平定。
         当看到完好无损的始皇帝之时,所有人的心神都是无比惊骇,皇帝竟然凭空消失,过了一个时辰,又凭空出现了。
         难道真的上天宫了?!
         皇帝成仙了?!
         这一切,发生的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太令人不敢置信了。
         而其实这一刻的始皇嬴政,同样是感到有些恍惚。
         这般奇妙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大梦一场自己中了五百万之后,惊醒之时,突然发现五百万就摆在自己床头。
         既然一切都是真的。
         稍吸一口气。
         嬴政目光扫过跟前的这些臣僚,主要是锁定在了其中四个人的身上。
         扶苏、胡亥,李斯、赵高。
         以嬴政之聪慧,自然能够想清楚为什么在另一个世界的胡亥能够夺得帝位的主要因素,不论是赵高和李斯搞事情也好,又或是其他种种也罢。
         这,都是次要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他没有立储。
         储君,乃是国本。
         扶苏虽然贵为始皇长公子,亦是天下人认定的未来秦帝。
         但是扶苏并不是大秦皇太子,没有太子之位。
         并且,嬴政觉得没有哪个女人能够与自己并肩,所以他没有立皇后,这也就让始皇的公子们没有嫡庶之分,这就导致没有法理支撑。
         一旦始皇突然有变,一道矫诏就能改变帝国的一切。
         大胆的做一个假设,如果扶苏早已被始皇帝立为皇太子,纵然是被罚至边境。
         一旦始皇驾崩成了既定事实,有扶苏这个大秦皇太子在,就算给赵高和李斯一百个胆子,这两人也断然绝对不敢矫诏。
         因为当矫诏送到扶苏手中的那一刻之际,必然就是蒙恬带着三十万大军杀回咸阳,护送皇太子扶苏登基之时。
         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
         扶苏之所以选择自杀的最为重要一点,那便是扶苏尊儒,一颗心被儒家礼教束缚太深。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扶苏最终选择自杀,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名分去继承帝位。
         一旦从边境发兵,在天下人眼中就成了造反,这是扶苏所不能容忍的关键。
         ‘这是朕之过。’
         嬴政中意哪个儿子,打算传位给谁,这一点史书其实已经记载的很清楚。
         当始皇病重,自知时日无多之时,就已然下诏,命扶苏回京,负责自己的后事。
         这其中蕴意很明显了,便是让扶苏灵前即位。
         只是,这道诏书被赵高给私藏了起来,直到始皇帝咽下最后一口气,都没有发出去。
         而嬴政之所以一直不立储,其中原因也并不难理解。
         第一是嬴政没想到自己会死的那么早、那么突然,在嬴政看来,自己这等天选之子,活七十岁是基操,八十岁勉强能够接受,九十岁才算发挥正常。
         第二是嬴政压根不想死,他想活个万把年,不然也不会一个劲的派人翻山倒海寻找长生药。
         第三是嬴政对自己太过于自信,他相信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能掌控全局,这大秦的天下就不会乱,等到实在要立储的时候,再立也不迟。
         “扶苏。”
         嬴政先是将目光落在自个这个大儿子,长公子扶苏之身。
         扶苏一愣,连忙是躬身。
         “儿臣在。”
         “愚昧。”
         一语出。
         扶苏瞬间就给听懵逼了。
         骂我作甚?!
         我什么也没有干啊!
         其实倒也怪不得嬴政骂他。
         沙丘之变时,忠诚于扶苏的蒙恬,手中握着大秦帝国最强大的三十万边军,有着蒙恬和这三十万边军的忠实拥护。
         说句比较狂的话,这换条狗都可以杀进咸阳,登位称帝,可扶苏偏偏就被一道矫诏给弄死了,实在是愚不可及。
         还不等扶苏反应过来。
         嬴政的声音,在这泰山之巅,威严而起。
         “今日,于这泰山之巅,于上苍神明之前,朕册封长公子扶苏为皇太子。”
         “皇太子册封之礼,待回咸阳之后,一应再行。”
         话音落。
         全场瞬间陷入一片惊寂。
         这帮秦臣都是听懵逼了,心想这皇帝陛下这去了一趟天阙,整个人的任督二脉都打通了?竟然主动提及立储君!
         立储之事,立后之事,这在过去,谁若是敢提,那都是分分钟掉脑袋的事。
         就连扶苏自个都是怔住了,怎么父皇突然就册立自己为皇太子,事先压根一点气都没给自己透过,太意外了!太happy了!
         “皇帝圣明!”
         丞相王绾,此刻第一个纳头大拜。
         紧接着,参考皇帝和皇太子的山呼之音,在这泰山之巅响起。
         “来人。”
         正当秦臣们都沉浸在喜立储君的惊喜之中的时候,始皇声音再起,这一次,声音之中透着彻底的冷意,听的令人不由心头一颤。
         身着黑甲的执戟郎中上前,肃冷待命。
         “将李斯、赵高叉起,从泰山之巅,扔下去。”
         一语出。
         嗡~!
         赵高懵逼了,李斯也懵逼了,两人大眼瞪小眼,一脸的‘WTF’?!
         于赵高看来,自己这会刚升官、刚受宠,接下来应该是荣华富贵,原地腾飞才对啊!
         于李斯看来,自己这几年的权斗战绩极其之光辉,自己是始皇帝的第一心腹,而且始皇帝已经暗自给自己通过气了,此番回朝就册命自己进位丞相!
         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究竟怎么回事?!
         不仅是当事人,在场的这帮秦国新老贵族,也是一个个听愣了。
         然而,始皇帝之命果决,根本不容李斯和赵高两人多想。
         两人还没来得及张口,就被奉命上前的卫士高高叉起,接着就像是抛石机抛石头一般,直接从这泰山之巅的边缘扔了下去,连喊冤枉的时间都没留。
         高空坠落,这飞一般的感觉。
         “胡亥。”
         嬴政的最后一道目光,落在了自己最为宠爱的儿子胡亥之身,在见到了这小子在自己灵前的不忠不孝之举后。
         原先的那份宠爱,荡然无存。
         “哎,儿臣在!”
         此刻的胡亥,天真烂漫,嘻嘻笑着。
         胡亥是作为除却长公子扶苏之外,唯一一个跟随始皇出巡东游的公子,整个人都是沉浸在父爱的宠溺之中,仰头看向始皇帝,以为自己又有什么赏赐。
         “赐剑。”
         接着,嬴政突然想到胡亥从小就最为怕疼,老父亲还是心疼儿子的,转而改口。
         “赐毒酒吧。”
         纠正一下思维误区:毒酒比割喉要难受多了。
         …………………………
         秦二世时空。
         几筵殿中,季伯鹰瞥了眼李二。
         “告诉我,你想去武德年所见的人。”
         倒也不是季伯鹰这个人八卦,而是唯有李二准确说出他的述求来,季伯鹰才能针对性的满足他。
         李二深吸一口气。
         “观音婢。”
         ‘观音婢。’
         季伯鹰微微沉思,想了会,这才终于是把人名给对上了。
         观音婢这个名字,很多人在初听的时候,极其容易和另一个名字搞混。
         因为大明也有一个,叫做观音奴。
         这个观音奴同样也是秦王老婆,不过这个秦王是朱樉,而且观音奴还是元末第一名将王跑跑的亲妹子。
         在一些影视剧中,这位观音奴被冠了一个汉名:赵敏。
         并且还有个一路开挂的CP,弓长阿牛。
         而李二口中的这个观音婢,说的并不是大明那个观音奴,而是大唐第一贤后,李世民的发妻之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一路风霜雪雨,生死不离。
         武德末年,皇帝对秦王猜忌日重,太子齐王日渐紧逼,这是李世民一生形势最为严峻之时,长孙皇后于腰间系着一份毒药,并告诉李世民:若有不讳,亦不独生。
         并且,在李世民这一路的崛起之上,长孙皇后出谋划策,甚至是亲身前往军营安抚将士。
         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率领秦王府八百将士在玄武门设伏,长孙皇后一妇人之身,并没有选择躲在后方,而是坚定的站在李世民的身边,勉励将士,无所畏惧,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等到李世民登基之后,屡屡问政于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不想回答时,以“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为由拒绝干涉朝政,这番主动避政的操作和武曌对比一下,简直是天差地别。
         除此外,长孙皇后主动抑制外戚的权力扩张,劝胞兄长孙无忌放弃宰执之位,尽全力庇护朝中忠良,比如魏征之流,为贞观之治添砖加瓦。
         长孙皇后之贤明,三两言语,难以言尽。
         只能说,贞观之治有太宗君臣之功,亦少不了长孙皇后之力。
         正所谓,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离不开一个知心懂事的女人。
         老朱是如此,李二是如此,看书的帅哥们亦是如此。
         而在帝王之家,皇帝与皇后,一般来说都是分宫而睡,比如老朱和马皇后,一个是住在乾清宫,一个是住坤宁宫,这亦是皇家规矩。
         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则是同寝同殿。
         当然,当李二想换换口味,临幸其他妃子的时候,长孙皇后当然也不会拦着,这就像马皇后也不会拦着老朱播种一样。
         毕竟开枝散叶、多生儿子,这是一个皇帝的首要基本任务。
         可惜的是,常言好人有好报。
         但这话有时确实很扯淡,很多时候事实上是,祸害活百年,好人不长命。
         长孙皇后终年三十六岁,与太宗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同舟共济二十三载。
         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
         一与之齐,终身不改,生同寝,死同穴。
         长孙皇后崩逝之后,李二终其往后数十年,都未曾起过立后之念。
         在他的心中,他这一生一世的发妻,只有一人,那就是,他的观音婢。
         “好。”
         季伯鹰微微点头。
         心念一动,在历史长河之中,锁定了大唐武德时空。
         唰。
         二人身影,于这原地消失。
         ………………………
         武德时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这一天,是一个极其特殊和刺激的日子。
         今天,是武德时空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城楼之上。
         当季伯鹰带着李二穿梭到来的时候。
         正值清晨,夏雾微凉。
         “人在那。”
         季伯鹰看了眼前方,淡淡开口。
         此刻站在季伯鹰身边,眼中透着激动之色的李二,下意识朝着前方望去。
         果不其然,在这城楼之边缘处,有着一着红裙的女子临风而立,朝着西面的方向望着,那张美妙俏脸之上,写满了对夫君的担忧。
         长孙皇后勉励完将士之后,便是一直在这玄武门城楼之上等待。
         在看见长孙皇后的那一刻,李二整个人身躯猛然一颤,甚至就连呼吸都开始变得急促了起来。
         十数年来,多少个梦中,他与她在相识的地方初见,都未有这一刻真实。
         “记住,你只有一刻钟的时间。”
         言罢,季伯鹰便是不再关注李二和观音婢,目光落在整个玄武门内之景。
         相比李二和长孙皇后的这一场琼瑶感情戏,季伯鹰更喜欢看的是武德时空的李世民,如何一箭射杀李建成。
         这一场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进了玄武门,先是玄武门埋下八百伏兵,然而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这些打手前往临湖殿等着。
         “世民明白。”
         李二点了点头,随后疾步走了上前,当距离女子只有丈远之时。
         “观音婢。”
         一语喊出,李二的声音听起来略显颤抖。
         闻声,女子下意识折身望来,当看清来人的时候,美眸一怔。
         这个人的模样,除却面容苍老之外,甚至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是像极了自己的夫君。
         “我是李世民,我是二十年后的李世民!”
         见长孙皇后眼中的警惕。
         “你,你不信吗?”
         这一刻的李二顿时着急了起来,他心中飞速思索,他在想究竟该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自己。
         一咬牙,一跺脚,脱口而出。
         “你左臀往下一寸三分之处,临近金光的位置,有一枚朱砂红痣。”
         (洪武醉仙楼:通过仙灵幻境看到听到这一切的大明一众天子储君,敲桌子,沸腾了,他们显然都知道这个「金光」是什么意思)
         所谓‘金光’,实际上是对某个部位的一种古时叫法,对这一点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一查,扩展下课外知识。
         话音落,长孙皇后的俏脸唰的瞬间就羞红。
         因为这个位置的这枚朱砂红痣的存在,素来只有自己的夫君知晓,尤其是在每一次跪着行事的时候,尤为明显。
         “可相信了?!”
         “观音婢!我就是李世民!”
         见状。
         李二下意识上前,想要抱住长孙皇后。
         这一个拥抱,他已经做梦梦了十数年。
         然而,长孙皇后却是后退半步,从震惊中镇定之后,微笑着摇头。
         “或许你说的是真话,或许你真的是李世民,但你是来自于另一方世界,你是另一个世界的观音婢的夫君,而不是我的夫君。”
         冰雪聪明,人间清醒。
         李二索求抱抱不成,眼眶刹那泛红,活像个委屈的老娃娃。
         不过,李二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
         先前在醉仙楼的时候,李二与老朱的闲聊中,已经明晓了平行世界的概念,知道不同的世界有着相同的人,这些人虽然长得一样,身份一样,经历相似。
         但终究,你是你、他是他。
         李二心里更是清楚,眼前的这个观音婢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李世民,而不是他李二的观音婢。
         “可否。”
         李二深吸一口气,眼中柔情无限。
         “可否陪我说一会话。”
         “一刻钟就够了。”
         观音婢微微沉默片刻,笑靥如花。
         “好。”
         李二站在观音婢的旁边,与观音婢始终是保持着半步距离,他将这十数年埋藏在深处的心语,对发妻的思念,尽数道来。
         “这个世界的我,对你好吗?”
         “倘若不好,我帮你杀了他。”
         观音婢:???
         而与此同时。
         玄武门内之西面,临湖殿俨然是已经开打了,吵杂之音不断。
         季伯鹰站在城楼之边,手里夹着一根烟卷,平静望着临湖殿的方向。
         有一点误区,尤其是受影视剧影响,得说清楚。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的确是主战场不假,但是李建成并不是死在玄武门,而是死在玄武门内西侧的临湖殿位置。
         李世民在玄武门埋伏了八百甲士,这八百甲士是负责截断李建成后路,以及阻挡外面冲门的太子齐王党,李世民则是亲率尉迟敬德等七十骑在临湖殿蹲草丛,等着收人头。
         ‘隔得太远了,看不大清。’
         微微皱眉,季伯鹰决定凑近点看。
         一念而动,身形出现在临湖殿的一百五十米之外。
         刚出现。
         不讲武德的李世民,正率领着六七十骑彪形大汉,一边弯弓搭箭,一边大声喊着。
         “大哥、三弟,别跑啊!我们坐下来谈谈心啊!”
         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兄弟丝毫不顾和李世民的兄弟情谊,慌得一批,策马狂奔。
         ‘不跑被你砍死?!’
         ‘二狗子,你个老六搞伏击!不讲武德!’
         两个人都全然是不讲究交通规则,牟足了劲朝玄武门狂奔,对于季伯鹰这个突然出现在道路中间的行人,更是没有分毫避让,竟然要直接撞。
         交通法规定,未礼让行人:扣三分,罚二百,造成交通事故,全责。
         ——————————
         PS:小小妖二月闹,肠胀气太难了,彻夜彻夜的哭,小孩哭,大人没法睡,凌晨三四点还在哄孩子,简直难熬,我老婆已经崩溃的哭了七八次了。
         PS:关于二月闹,有过来兄弟支个实用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