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 第321章 南明监国鲁王朱以海
         ‘怎么回事?!’
         当郑氏三兄弟前脚迈过奉天殿(行在)门坎的刹那,门后关门之音乍起,心头皆是猛的一个下意识咯噔,脊背顷刻发凉,如坠入冰窖一般。
         出于为人之本能,三人还未来得及看清这殿中究竟是何情形之时,已然是本能的下意识折身回首望去。
         可。
         就在他们看见这身后已然关上的大门,想要再一次回身看看这奉天殿(行在)之中,想要搞清楚是什么状况之时。
         忽然感觉双腿受到一股大力袭击,脑袋更是顿感天旋地转,整个人直接被放倒在地。
         噗嗤、噗嗤、噗嗤。
         紧接着,是利刃划破血肉之音。
         钻心般的剧痛,霎时在这龙凤豹三人心中暴起。
         几乎是出于身体之本能,龙凤豹三人都是下意识的想要反抗,可就在他们倒地的瞬间,却是顿感有着一股巨力砸落背脊,强大的重压之下,根本无法起身。
         建文朱高炽、洪熙朱高炽,以及老万历,三人似是早就已经分工明确了,在龙凤豹被扫堂腿撂倒的瞬间,各自一屁股坐了上去。
         至于为什么其中没有永乐朱高炽这位重量级选手,那是因为永乐朱高炽的减肥已经卓有成效,现在已经不适合这个吨位的攻击。
         “你们……!”
         郑芝龙心中憋足了一口气,猛的仰头望去。
         然。
         这脑袋刚刚抬起来,眼里刚映入那一帮满是龙袍身影的刹那,
         一把亮晃晃的砍刀,直接朝着他脑壳砍了下去,直接劈开了他的天灵盖。
         乱刀之下,鲜血溅飞。
         从进门到三人被一众乱刀砍于地,前后算起来最多也就是十来秒的功夫,这三人甚至连喊出声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然是彻底寄了。
         在殿外守着的侍卫,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完全不知道这奉天殿(行在)中发生了砍人事件。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隆武帝,此刻站在一旁,双眼瞪得滚圆,下巴都快合不拢了。
         妈耶。
         这就是我朱家的祖宗吗?!
         做事情都这么直接!都这么残暴的嘛?!
         实在太血腥了!脑花都滚了一地啊!
         隆武帝从未亲临过战阵,望着这血腥一幕,不由胃缩,忍不住想吐。
         接着。
         这帮大明天子储君见龙凤豹三人不动弹,,又是接连在致命处,比如脖子之类的地方补了几刀,才是纷纷停手。
         再看地上的郑氏龙凤豹,这三兄弟得意而来,此刻已经是被砍得不成人形,简直是比戚夫人还要戚夫人数倍。
         在一身怒意尽数释放结束之后,这帮朱家天子才是皱起了眉头,望着地上这三具不成人形的尸体,内心泛起作呕之感,纷纷是别过头,不看这现场。
         倒是老朱棣、朱老四等几个沙场老手,皆是神色平静淡漠,对这种血腥场面,一点动容都没有,毕竟早已习惯了。
         至于老朱。
         作为大明太祖,在这场狂砍之中,他并没有出手。
         就这三个逆臣,简直是脏了他朱元璋的手。
         只是看了眼还愣在原地的隆武帝。
         “愣做干什么?”
         “速将这逆臣的信物,送至郑成功。”
         在郑氏军马之中,第二代除却郑成功,还有郑彩等几个,若是郑成功没有郑芝龙信物,很难短时间获取这几人的信任。
         一语出。
         这隆武帝才是反应了过来,连忙是给跪在自己身边发呆的老太监使了个眼色。
         这老太监同样是被吓懵逼了,此刻颤颤巍巍,连滚带爬的来到郑芝龙尸首之旁,从其身上摸了半天才终于是摸出符令,然后急匆匆的离殿而去。
         从传出符令到郑成功搞定一切,多少也要一个时辰的时间。
         为了让体验感不那么漫长。
         在这老太监走出奉天殿(行在)的瞬间,季伯鹰直接是将隆武大明的时间加速,仅仅只是半分钟的体感,便是能够感知到殿外有着兵甲之音响起。
         直到这一刻,才是恢复了隆武大明时间的正常流速。
         在听见兵甲匆匆之音响起的一刻,隆武帝的脸色霎时就变了,他的第一念头是,郑氏反贼杀进皇宫,要给龙凤豹报仇了。
         “朱成功,觐见陛下!”
         而,就当兵甲之音停下后,有着一道肃杀之音,从这殿外响起。
         直到这一刹那,直到听见郑成功的声音,隆武帝心中悬着的那颗心,才终于是定了下来。
         他知道。
         从现在开始,他终于可以挺起腰板,正儿八经的做一个皇帝了,而非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天子。
         “进。”
         随着,一语出。
         殿门霎时被推开。
         郑成功表情正肃,披甲而入,方一入内,鼻息间便是有着一股刺鼻的血腥之气涌入。
         然。
         这小郑只是快速瞥了眼地上已然是血肉模糊的三具尸体,便是收回了目光,脸上依旧是那副冷峻肃杀之意,仿佛地上死的不是他爹,只是一头猪。
         “此子,必成大器。”
         老朱棣见郑成功如此心境,眸子微亮,赞叹道。
         接着。
         隆武帝也没有说话,在这个场面之下,他也不敢说,也没资格说。
         毕竟在场这波人中,他连燕藩子孙都算不上,唐王更是远系宗藩,在家族中的排位极低,自然是得把发言权交给太祖爷。
         老朱注视着披甲踏入殿中的郑成功,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接掌整个大军,可见郑成功的军事素养,的确有着闪光点。
         并且,就方才郑成功这目不斜视的操作,就已经是获得了老朱的认可,心性之坚定,绝非常人,这等人才堪在乱世建功。
         况且,这小郑又是一心忠于大明,着实是难得。
         “郑成功,听封。”
         随着老朱一语出。
         披甲在身的郑成功,扑通单膝跪了下去。
         “臣在!”
         “即日起,咱授你节制京师诸道兵马之权,升左都督,赐柱国公。”
         这三道官衔,皆有有着深意。
         第一个,实际上就是让郑成功接掌郑氏兵马,这么做也是唯一的法子,毕竟在龙凤豹死后,能够接掌郑氏兵马的,也只有郑成功了。
         第二个,左都督,这是大明最高军衔,算是皇帝对你的认可。
         第三个,柱国公,这个封爵就很有深意,因为郑芝龙已经有了平国公的封号,郑成功作为郑芝龙的长子,完全可以承袭平国公爵位,但是这里却是另外封公,便是告诉郑成功,你爹是你爹,你是你,你两没有任何关系,好好干,朝廷不会亏待你。
         “成功,你即刻回去,着手北伐事宜!”
         隆武帝这会也是劲头上来了,看向郑成功,连声道。
         等率军北伐这一天,他从登基的那一天开始就在想,已经想了几百天了,梦里都在想怎么北伐,现在终于是可以付诸实施了。
         “臣,遵旨。”
         郑成功恭敬行礼。
         随后沉顿片刻,又道。
         “请陛下准允臣带回父亲叔伯的尸首。”
         隆武帝瞥了眼地上这三具已经认不出谁是谁的尸体,微微点头。
         “准。”
         接着,又是加了一句。
         “赐王公之礼厚葬。”
         闻言。
         郑成功眼眶可见泛红,扑通跪地,磕了个响头。
         由此可见。
         父亲之死,郑成功自是心中悲恸。
         但是于他而言,家与国,国在前,一切都是大义当先。
         他更是明白一件事。
         只要自己父亲还活着一天,以自己父亲叔伯之意,这隆武北伐就不可能成功,这大明就不可能收归失地,甚至在当下局势,连偏安一隅都做不到,只能最终沦落一个被吞灭的下场。
         退一步讲,他其实更是打心里看不起自己父亲叔伯几人的海盗作风,难成大事。
         但。
         终究这是他父亲,他郑成功并非草木,孰能无情。
         “臣,叩谢陛下天恩!”
         在磕头行完礼之后,郑成功便是率然起身,招呼着人殿外甲士将这三具尸首抬了出去,这才是恭敬退出了奉天殿(行在)。
         小郑接下来还有的忙了,他得把军中高层都召集起来,将不忠于朝廷,不忠于陛下的将领,趁他们还不知龙凤豹之死的前提下,将其军权罢免,或是软禁,或是直接给砍了。
         同时还得增发军饷犒军,如此才能彻底将这一支军队握在手中。
         “接下来,浙东。”
         唯二坐着的仙师季伯鹰,扫了眼郑成功折身离去的背影。
         这隆武大明的第一步计划,收归郑氏兵权,现在已经是完成。
         在郑成功彻底接掌郑氏兵权之后,将会对军队进行一次大整顿,然后重建京师三大营,明令编入其中,成为受天子掌握的京军。
         而接下来,就是第二步,搞定浙东的朱以海。
         “等咱见了朱以海,定要给他几个大耳巴子。”
         “糊涂混账一个,脑子拎不清。”
         听起‘浙东’二字,老朱便是斥声骂着。
         不过。
         实际能够听的出来,老朱当下所气的,只是朱以海不通时势,在这个节骨眼与隆武争权,以致南明抗清势力不得合一,更是让辫子在一旁看笑话,简直是在丢他朱家的人。
         “父皇,这鲁王朱以海终其一生都在为抗清复国奔波,三起三落之下,也就抗争至死,倒也算是个有骨气的汉子,不算是辱没我朱家皇族风骨。”
         一旁的阿标,此刻出声说道,给了朱以海一个极为中肯的评价。
         老朱棣和朱老四等一众,对于阿标给朱以海的这个评价,同样是没有什么异议。
         纵观朱以海这一生的经历操作,除却在与隆武帝争夺正统这件事上出了岔子之外,在其他方面着实是没有什么黑点可言。从死人堆里爬出还生以及御驾亲征这些就不说了,终其一生都始终坚持在抗清第一线,哪怕是清军以他妻儿老小威胁,他也决不投降,哪怕是最后被逼的穷途末路和平民一样挖地吃红薯,也要和辫子死磕到底,故而民间又戏称朱以海为‘番薯王’。
         可以说,朱以海是大明末年,皇明宗族中抗清意志最为强烈的一位宗室子弟。
         单就这一份铮铮傲骨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而言,朱以海确实没有辱没朱家皇族的这个‘朱’字。
         ………………………
         浙东之地,绍兴。
         天气很好,风和日丽。
         监国府邸之中,有着一个面容白皙,看似为一儒雅书生,可眉宇间透出的那一抹刚毅以及举手投足间的贵气,却是表现了他的不同寻常。
         后院,小池凉亭,有着蛙鸣阵阵。
         绍兴政权的监国鲁王朱以海,此刻正独自在这凉亭中坐着,一动不动,似是僵住了一般,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沉默的状态。
         其实对于现在的鲁王朱以海来说,他也过的极度不爽,每一天内心都焦躁的不行。
         去年。
         他之所以答应众臣至请,于绍兴监国,是因为他认为天下无主,自己身为宗藩子弟,理应站出来树起抗清大旗。
         可当得知隆武称帝之后,他明白天无二主的道理,也就不想监了,但是又被麾下那帮臣僚强行架着重上监国之位。
         彼时的朱以海是这样想的,既然反正也没得选了,那索性当就是了。
         何况他本身就想在一线抗清,杀光这帮辫子。
         如果做一个归养藩王,朱以海明白自己根本无法施展抱负,依大明宗室的法令,藩王领兵都没法领。
         而且自己所在浙东之地,乃是抗清第一线,自己坚守在这里,这也符合祖宗定下的‘天子守国门’的壮举。
         所以,他坚定的只是做监国,不称帝。
         做监国是因为他真的想挽起袖子干辫子,不称帝也是因为他只想挽起袖子干辫子。
         至于隆武和绍兴斗法,说是两个姓朱的斗法,不如说是两个政权的从龙之臣在搞事情。
         但是。
         朱以海监了特么半年多国之后,朱以海才发现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事实。
         他,以及他的朝廷,包括奉立他的首辅张国维等人,都俨然是变成了傀儡。
         绍武政权的所有决策,当下都握在方国安手中,他无奈之下筑坛拜方国安为大将军,节制诸军,甚至连军粮分配这种事,这狗东西都敢不经自己批复签字,擅自做主。
         真真是成祖皇帝可忍,太祖皇帝不可忍也!
         ————————
         PS:这个笔名下面合并了一本轻诡异向的仙侠精品,字数不多,但是故事是完整的~有兴趣的亚父可以看看,甩链接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