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零七章 佛牙舍利起风浪
         元丰八年六月庚寅(28)。
         礼部请于七月丁酉(初五)日,命宰臣、执政、寄禄官中散大夫以上或六部卿、监大臣,并宗室在任正任团练使以上,赴南郊设坛立班,请大行皇帝之谥。
         诏:恭依之。
         隔日辛卯(29),两宫和赵煦在延和殿便殿,接受了吕公著举荐的大臣们的陛见。
         旋即这些新官各自上任,刘挚、彭汝砺、王觌等到了御史台。
         而吕大防、范百禄、范祖禹、苏辙四人则录了宫籍,发给了可以出入集英殿的铜符。
         本日,权管勾秦凤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通直郎吕温卿请遣差大臣提点本路蕃汉弓箭手集教。
         事下都堂,同知枢密院事李清臣上书:请遣秦凤路经略司择使臣集教之。
         两宫诏差朝请郎、权同提举永兴军、秦凤路保甲胡宗回兼任提举点择弓箭手集教,以改秦凤路保甲旧弊,尤其强调不可耽误农时。
         并不得再轻易违法刺招弱小弓箭手。
         六月壬辰(30)。
         两宫下诏:髃臣延和殿集议改元。
         经过商议,最终拿出了和赵煦上上辈子一样的年号。
         宰执大臣,一致认定:元祐年号甚好。
         取元丰之元,以示不忘父业,用嘉佑之佑表明天子欲光大仁庙德政。
         算是一个调和的年号。
         也是新旧两党折中后的选择。
         只不过在赵煦的上上辈子,最后,旧党调和了个寂寞。
         在激进派的裹胁下,什么理智、平和、为国计议……
         统统踹进了马里亚纳海沟!
         赵煦在现代的老师,甚至感叹过:司马光已经是元祐初年,对新党和新法态度最温和的大臣了!
         理由是司马光至少肯听取吕公著、韩维、张方平、范纯仁、彭汝砺等人的建议。
         而且,还肯给王安石死后哀荣。
         所以,司马光至少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是真的为国家着想(至少司马光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而司马光、吕公著后的激进派们,只想发泄他们在熙宁、元丰时代受的气。
         以羞辱吕惠卿、章惇为开端,贬死蔡确为结束。
         激进派们终于挑起了北宋最大最激烈的党争。
         同日,环庆路经略司言:西夏遣陈慰使嵬名谟铎、副使吕则陈聿津等自环庆路入境。
         算算时间,如今应该到永兴军了。
         也是在这一日,权提举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向宗回上书言:臣等恭依圣旨,已至熙州履任,并已差员察访熙州山川,臣等恭以皇帝陛下旨意,已选熙州抹邦山为佛骨舍利供奉圣寺,乞指挥,并待来年圣寺落成,乞遣大德主持。
         两宫命向宗回等务必小心保护佛牙舍利,不得有闪失。
         同时诏命译经所,拣选高僧赐紫衣赴熙河。
         两宫回复了向宗回的上书后,又叫人赐给向宗回、高公纪狐裘、吉贝布等御寒,就怕熙河的风沙和寒风,吹坏、冻坏了高家、向家的这两个宝贝疙瘩。
         却根本不知道,此时此刻,向宗回和高公纪,在熙州快活得很!
         一个皇太后的亲弟弟,一个太皇太后的亲侄子,到了熙州,地方上的汉人豪强也好,蕃、羌各部的头人也罢。
         都将他们高高捧起来。
         送地、送人、送妹子。
         几乎是有求必应!
         特别是,当各部包括那些本地的汉人豪强,知晓两位皇亲国戚,还带来了天子御赐的佛牙舍利后。
         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各地部落首领、豪强来到熙州城里膜拜佛牙舍利。
         甚至就连青唐吐蕃,那些靠近熙河路边防的部族,也纷纷遣人甚至干脆就是族中亲自来熙州朝拜佛牙舍利。
         一个个恭恭敬敬,战战兢兢。
         见了佛牙舍利,立刻就跪在地上,不停磕头,嘴里不断念着些向宗回、高公纪听不懂的蕃人语言。
         回去后,立刻就和自己下面的部族民、奴隶说自己已经朝拜过了佛牙舍利,见到舍利如何如何神圣,有什么佛光环绕啊,隐约之见,甚至还听到了佛陀诵经的声音——这自然是这些人自我包装,也是他们的统治需要!
         于是,在汴京城收到向宗回上书的时候。
         在熙州以南的抹邦山上,供奉佛骨舍利的寺庙工程,就已经破土动工了。
         地方豪强、蕃、羌部族,都派来了大量的壮丁襄助这一盛举。
         就连青唐吐蕃的一些部族,也派人不远数百里送来了修建寺庙所需要的梁木。
         还请求准许,将来寺庙落成后,让他们可以四时来朝拜!
         于是,就连远在青唐城中的阿里骨,也听说了这个事情。
         虽然是董毡养子,但阿里骨其实只比董毡小十岁不到。
         所以,今年的他也已经年近五十了。
         此刻,阿里骨看着自己手中的那个汉家阿舅赐给他的刺史金印,陷入了沉思。
         “赞普……”青唐吐蕃大将,同时也是在董毡去世时,亲帅大军,替阿里骨镇压、慑服了青唐各部头人的青宜结鬼章,站起来,来到阿里骨面前,说道:“宋人有佛牙舍利,各部头人都在骚动……“
         “近来,更有许多人,不顾赞普法令,私自前往汉地熙州,朝拜佛牙舍利……”
         “此风绝不可涨!”
         一枚佛牙舍利,对中原的汉家天子,或许只是一件宝物而已。
         但对青唐各部而言,这种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所在,几乎就是佛陀所在。
         前往朝圣,理所当然!
         须知,即使是在过去,也只有伟大的赤松德赞赞普统治整个雪山高原时,才拥有几枚佛骨舍利。
         可惜,随着伟大的赞普去世,吐蕃陷入内乱,这些佛骨舍利已经不知去向。
         至于青唐吐蕃?
         自然是没有这些圣物。
         过去,没有也就没有了!
         可现在,中原的宋国,却将一枚珍贵至极的佛牙舍利送到了熙州。
         还要修建一座宏伟的寺庙,供奉这枚舍利。
         无论是阿里骨还是青宜结鬼章,都已经意识到了,那枚舍利将如同磁铁一样,吸引着整个青唐六部吐蕃。
         哪怕是阿里骨,也曾在某一时刻动过去朝拜的念头!
         “如今之计,该当如何?”阿里骨问着青宜结鬼章。
         “以臣之见,不如联合夏国,发兵向宋人讨要佛牙舍利!”
         “若赞普可以将佛牙舍利,恭迎入国,各部头人必然膜拜、赞美……”
         阿里骨听着,神色犹豫着。
         他只是董毡养子,各部都很清楚,他并没有赞普血脉!
         这是他天生的劣势!
         在畏服贵种的吐蕃各部眼中,他这个赞普,既不合法也不正宗。
         尽管阿里骨已经将他养父的诸多子嗣,斩尽杀绝!
         但,在熙州还有赞普血脉。
         木征兄弟,是先赞普角厮罗之子!
         他们虽然投降了宋国,也改了姓,可是在吐蕃人眼中赞普就是赞普!
         神圣不可侵犯!
         若是将来,宋人遣大军,送木征回国,甚至给木征一枚佛陀舍利。
         阿里骨知道,各部都会背叛他,并投向木征!
         这绝不能接受!
         可是,宋人打仗太厉害了!
         阿里骨有些畏惧。
         一旦战败,后果可能就是宋人直接将木征送到青唐城,继承他养父的邈川大首领、武威郡王之位。
         看着阿里骨犹豫的神色,青宜结鬼章也只能在心中叹息一声,然后劝道:“赞普不如先上表汉家阿舅,求取一枚佛骨舍利供奉?”
         “同时和夏国联络求娶大夏太后之女……”
         “若汉家阿舅应允,自可无事,若不然……则与夏国举兵共进……”
         “夏人得熙河,我得舍利!”
         阿里骨摇摇头:“夏国狼子野心!”
         “我担心,夏国人既想要兰州、熙州,也想要佛牙舍利!”
         “若叫夏国得了舍利……”
         “青唐六部,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对现在的青唐吐蕃来说中原的汉家阿舅,至少还念情面,给体面。
         只要恭顺,就可以得到赏赐甚至是援助!
         而夏国……
         那是一头恶狼!
         只想吞噬青唐六部,甚至怀着逆取雪山之心!
         “先遣使去汴京吧!”阿里骨道:“向汉家阿舅报丧,并请求册封我为邈川大首领,继承先王爵位!”
         “再求取舍利!”
         “实在不行,再想对策!”
         青宜结鬼章还想说些什么,阿里骨就已经摆手道:“监军不必再说了!”
         “我要去和乔夫人说话了!”
         乔氏是董毡正妻,也是他的养母。
         更是对阿里骨最支持的人,正是乔氏在董毡病逝的当夜就派人通知了阿里骨,才让阿里骨可以秘不发丧,先下手为强,慑服六部。
         青宜结鬼章,叹息一声,只能悻悻退下。
         他看的很清楚的。
         青唐六部,夹在宋、夏之间。
         想要生存就必须在宋强时帮夏,夏强时帮宋,以维持平衡。
         不然,任何一方一旦占据优势甚至消灭了对方。
         那么,青唐吐蕃,就只有臣服或者灭亡这两个选择了!
         奈何,无论是过去的董毡,还是现在的阿里骨。
         都不太敢和宋人撕破脸!
         这既是因为宋人对他们很好,高官厚禄,赏赐无数。
         也是因为,他们都被打怕了!
         被那个宋人大将王韶、李宪给打怕了!
         可是,现在李宪已经不在熙河了啊!
         老虎不在山中,还怕什么?
         青宜结鬼章想不通!
         他步出阿里骨的大帐,回头就找了他的一个族人,与之吩咐:“你持我信物,去夏国兴庆府中,面见大夏兀卒和太后……”
         阿里骨不听他的。
         他就打算自己来!
         只要造成既成事实,阿里骨也只能承认!
         注:很多历史研究者,都认为,司马光已经是元祐前期对新法、新党态度最温和的执政者,因为司马光至少只对政策不对人。
         没有迫害,也没有陷害、贬黜。
         整个过程中,维持了君子风度,也给了其他人体面。
         司马光、吕公著一死,牛鬼蛇神们上台,那叫一个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