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九十章 颗粒火药
         李宪穿着熙河的羊羔皮所缝制的裘衣,看着火药司中的工匠,正在将硝石、硝土等物,浸泡到水中,开始熬煮的场景。
         他松了松自己的衣襟。
         “大家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火器?”
         这是他近些时日,最大的疑问。
         他已经看过了好几次的火药实验!
         那些装在在瓦罐或者用绢布抱起来的黑色粉末,在被点燃后,轰的一声就炸开了。
         就像雷法一样,不可思议!
         这和他在熙河见过的那些,只能吓唬人的火器完全不同。
         这已经可以用在战场上了!
         可惜,大家却不同意。
         他似乎觉得,火药的威力,还太小。
         所以,他要求火药司继续精进火药,提纯硝石、硫磺还有木炭。
         最初,李宪有些牢骚。
         可随着,硝的纯度越来越高,火药的爆炸威力随之增加!
         事实证明——大家才是对的。
         火器,大有可为!
         沈括在前些时日,甚至让人用中空的竹子做过实验。
         将一团火药塞进竹子里,然后在其前面放上一些小小的铅丸。
         轰的一声之后铅丸被击发,射在十几步外的木板上,将木板完全打烂!
         虽然,那竹子也在巨大的爆炸中四分五裂,但依旧让李宪看傻了。
         正想着事情,石得一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石都知,怎有空来火药司?”李宪迎上前去问道。
         “不瞒留后,某是奉了大家口谕,来请留后明日入宫的!”石得一答道。
         “嗯?”李宪皱起眉头来:“大家何故命老夫入宫?”
         “留后到了御前自然知晓!”石得一没有直接回答。
         李宪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但他还是面朝福宁殿方向拱手:“老臣恭遵旨意!”
         他是内臣,必须对天子旨意百分百服从,甚至不可以讨价还价。
         可他还是帅臣,在熙河为帅几近十年,早就养成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习惯。
         毕竟,领兵在外,若真的完全按照汴京的旨意。
         那也就不要打仗了。
         ……
         第二日,十二月甲子(初四)。
         礼部奏报:辽国遣贺兴龙节使宁昌军节度使萧忠顺、副使中大夫、起居郎、知制诰充史馆修撰赵孝严等入京朝贺。
         这是赵煦即位后的第六波辽使了。
         自然,这些人也不仅仅是来朝贺赵煦生辰的。
         同时也是来问问交子的事情的。
         根据赵煦派去辽国的使者吕嘉问、杨汲等人回来后的奏报。
         他们在辽国,每天遇到的辽国大臣、贵族,都在问:那个,贵国给我们的交子,什么时候可以用啊?
         名曰大辽的采购团,早就迫不及待了。
         辽国的老皇帝是最积极的。
         不然也不会一波一波使者,往来不息。
         等到过年,肯定还会有使者,而且不止一队,打着朝贺的名义,来问交子的事情。
         而在这天上午的奏疏里,还有个事情,吓坏了都堂和赵煦。
         大宋最坚定的回河派、百折不挠的治河大师、坚定不移的相信只要让黄河回到景佑年间的故道,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檀州知州王令图,上书再次提出了回河的建议。
         好在,这个事情连两宫都晓得——黄河啊,不折腾就是对它最好的治理。
         所以,王令图的上书,被毫无疑问的驳回。
         而且,因为赵煦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假借着经筵官的名义和两宫科普,两次回河的惨痛教训。
         所以,这次两宫都没有将他的上书下都堂商议。
         避免了朝堂上的回河派再次抱团。
         须知,回河这个事情,它不仅仅是一个工程。
         还是几代人,对景佑年间之前,那条安静的黄河的美好回忆和执念。
         所谓回河,其实就是士大夫们梦想回到景佑之前的美好追求。
         可美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黄河的现状,已经无法更改。
         想要让其回到故道?
         单单是重新将早就变成了田园和乡村的那条故道,重新挖开的工程量,恐怕就不下于现代的好多大型人工运河的工程量。
         更不要说,将黄河导回故道所需要的工程量。
         ……
         赵煦从保慈宫回到福宁殿的时候。
         冯景就来禀报:“大家,李都知已经在殿外候命!”
         “快请!”赵煦连忙说道。
         对李宪,赵煦还是很优遇的。
         于是,李宪很快就被狄咏带到了赵煦面前。
         “老臣宪拜见大家!”已经满头白发的李宪,恭身再拜行礼:“恭祝大家圣躬万福!”
         “免礼!”赵煦坐在福宁殿的御座上说道:“冯景,去给李留后赐座!”
         “唯……”
         李宪再拜谢恩后,才坐下来,然后他就问道:“大家召见老臣,未知可有指挥?”
         赵煦呵呵的笑了笑,道:“我今日将老留后,招入宫中,是想问问交子所的情况……”
         “交子所干系重大,乃是国策之重,所以才要让留后坐镇,震慑宵小!”
         赵煦自然要给李宪留些面子,不能直接和他说,少去火药司,你给我钉死在交子所!
         那不现实!
         也是对这位在熙河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内臣的不尊重!
         李宪其实在来之前,也知道了原因。
         所以,他立刻就起身谢罪:“老臣惶恐,险些误了国家大事,乞大家治罪!”
         “留后请起……请起……”赵煦笑着,柔声道:“留后是皇考大将,也是国家重臣,我素来敬重、爱护……”
         李宪听着露出微笑,深感满意。
         然而,赵煦旋即话锋一转:“只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我固然有心爱护留后,可留后也需遵守法度……不然外廷的士大夫们弹劾起来,也是个麻烦事情!”
         “汴京城不比熙河……留后应该也知道,御史言官们对留后早有弹劾之意……”
         李宪顿时冒起了冷汗,他听出了自己的少主的言外之意和警告。
         那也是事实!
         错非是少主护着他,李宪知道他早就被御史们的弹章,赶出了汴京城了。
         在很多士大夫眼中,他李宪和罪人差不多!
         “老臣明白了!”他恭敬的拜道:“老臣往后定然用心大家托付!”
         “善!”赵煦抚掌而赞。
         李宪是地位最高的内臣,也是战功赫赫的大将!
         这汴京城里的好多外戚勋贵家里的人,都曾在其帐下用命。
         有他在交子所,除了向家、高家,其他人家都是不敢打也打不了交子所的主意的!
         而向家、高家,虽然不怕李宪。
         可他们也不会傻到去碰交子所。
         对他们而言,赚钱的方法多的是,没必要冒这个险!
         即使真有蠢货敢碰,赵煦也会第一时间知道。
         然后让高遵惠或者高公绘带回去好好教育。
         李宪却是在这个时候,趁机抬头问道:“大家,老臣有一事不解……”
         “那火药司……”
         赵煦忽然打断了他:“火药司一事,朕自有安排!”
         “留后就不必多问了!”
         火药司,是赵煦关注的重点。
         沈括每五天报告一次进度,他也会总会趁机暗示或者明示一些火药司的工作。
         “老臣明白了……”李宪一听就知道,此事大家能允许他知道并去火药司看一看,恐怕已经是大家对他的格外恩遇。
         换一个人,可能连火药司的大门都进不去!
         于是,李宪懂了。
         他以后,偶尔去看看可以,但绝不能将那里面的事情外传。
         同时也不能参与其中。
         因为这是大家、先帝两代天子都关注的事情。
         更是国之利器不可以轻易示人!
         想到这里,李宪就顿时一惊,于是拜道:“老臣几乎坏了大家的谋划!”
         “乞治罪!”
         “老留后言重了!”赵煦道:“老留后只需牢记勿要令外人知晓其中事情便可!”
         李宪第一次去火药司,还是赵煦让沈括带过去的。
         不然,李宪是不可能知道,火药司的存在。
         这其中自然多少有些炫耀的成分在其中。
         也是出于对李宪的尊重。
         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是该看一看未来的端倪,多少掌握一些未来的事情。
         “老臣谨遵旨意!”
         ……
         送走李宪,赵煦就慢慢闭上眼睛,双手慢慢的互相摩挲着。
         火药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进行不断的短期、重复实验。
         用穷举法,排除掉那些非火药必须之物。
         在十月月末,沈括就已经报告——臣等大抵已知,所谓火器,硝石为重,硫磺次之,木炭再次之。
         于是,差不多搞出了最初的黑火药。
         但最初的黑火药,威力有限,也不符合赵煦的要求。
         因为单纯的黑火药,缺乏技术壁垒,毫无保障。
         只要大宋敢用那么不出三五年,辽国、西夏都会找出其中奥妙,然后跟着使用。
         接着,配方可能流到青唐吐蕃、草原、黑汗,最后顺着丝绸之路,流向远方。
         这怎么能行?
         赵煦真正需要的是黑火药的PLUS版——颗粒火药!
         而想要得到颗粒火药,就需要将木炭、硝石、硫磺进一步提纯。
         这在现代是初中生就知道的知识点——所谓黑火药,其实就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
         硝酸钾产生氧气,硫磺、木炭帮助燃烧,从而在瞬间释放出热量以及大量二氧化碳,使体积膨胀进而产生爆炸!
         赵煦在现代考古时,没少听人科普过相关知识。
         他也懂得原理。
         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提纯硝石、硫磺、木炭。
         所以,他只能让沈括去制备,不断重复验证各种办法。
         如今,根据沈括的报告,硝的提纯技术,基本已经完成。
         硫磺的提纯也差不多了。
         就剩下最艰难的木炭提纯技术了。
         恐怕还需要一个多月的不断重复试验和摸索。
         然后颗粒火药的实验制备,恐怕也得几个月。
         这样,估计要到明年的下半年,才能有实用的颗粒火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