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三十章 黑化的舔狗侬智高
         司马光步入熟悉的崇政殿上。
         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加上今天骑马出过城,耗费了太多体力。
         所以,他站在殿上,身体多少有些摇晃。
         但他依然坚持着,倔强的站着,而且站的笔直。
         他是在告诉其他人——老夫只是病了一回,老夫已经康复了,老夫还能继续辅佐天子!
         随着一声乐响。
         天子的小小身影,就在带御器械和女官们簇拥下,从殿后出现。
         然后升殿而上,坐到御座上。
         “让司马公久候了!”天子的声音,依旧和过去一样稚嫩、温柔,充满了关怀。
         “冯景,快去给司马公赐座、赐茶……”
         “唯!”
         于是,一张椅子被放到了司马光身后,同时奉来一杯热茶。
         司马光拜谢之后,才慢慢坐下去。
         “公乃皇考所遗朕之股肱大臣,天下名望之士,当好生将息身体,为何会为了一点小事,就不断上书呢?”
         司马光听着,楞了一下。
         小事吗?
         在天子眼中,这只是小事?
         他立刻就持芴道:“陛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岂是小事?”
         “还望陛下明察!”
         就听着官家在御座上诚恳的说道:“司马公所言甚是……是朕轻纵了……”
         “所谓狮子搏兔,亦当全力!”
         “朕定会谨记公之劝谏,正视交趾,全力以赴!”
         官家说话的语气和腔调,像极了学生在学堂上认真听讲的样子。
         这让司马光有些发愣。
         “老臣的意思,不是这个啊!”他连忙说道。
         若官家将他的意思曲解成这个样子……
         司马光仿佛看到了,大批西军精锐在圣旨的调动下,从沿边各路汇聚到广南西路的恐怖场景。
         他顿时打了冷战!
         那得花多少钱粮?
         司马光道:“老臣的意思是……”
         “交趾固然有错,可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且夫,大军一动,粮草耗费无数……”
         “今天下百姓疾苦已然深重……愿陛下念及天下苍生,暂息雷霆之怒……”
         司马光说着,就沉声道:“陛下或许不知……自唐中叶以来,藩镇跋扈,沿及五代,髃雄角逐,四海九州,瓜分麋溃,兵相吞噬,生民涂炭之像,迄今不过百十年而已……”
         “幸我大宋太祖,受天之命,扫灭群雄,光启景祚,而太宗继之,克成厥勋!然后大禹之迹,悉为宋有。于是修文偃武,与民休息,百姓自生至死,不见兵戈!吏守法度,民安生业,于是鸡鸣狗吠,鞭火相望,可谓太平至极,自古罕见……”
         “今若再起干戈,一旦战事延绵,兵祸相接,百姓何辜?苍生何辜?”
         司马光一口气说完,顿觉有些喘息。
         而御座上的官家,似乎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与身旁的内侍吩咐了一声。
         便有着内臣上前,轻轻的拍打司马光的背部,还问他需不需要请御医?
         司马光自然断然拒绝——御前奏事,才说几句话就要请御医了?一旦传出去,他就得致仕了。
         而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的。
         因为……
         御座上的天子,还年少,还需要他辅佐,需要他来告诉天子——何谓士大夫!?
         因为,这都堂上的小人太多了。
         需要他司马光来告诉天子——大宋真正的士大夫是什么样的?
         司马光只是抬着头,注视着那高高的御座上端坐着的少年官家,等待着他的答复。
         就听着官家道:“司马公所言,确是道理!”
         “朕,承皇考之教诲,奉圣人之礼教……自当修文偃武,与天下生息……”
         “可是,此番乃是交趾主动入寇啊!”
         “兵者凶器,圣人固然不得已方用之!”
         “可朕听说,古者圣王做五兵,乃为御暴诛凶,保民护家!”
         “若区区交趾入寇,而我大宋不能惩戒……”
         “此岂非鼓励天下四夷,皆来入寇?”
         “如此四方有警,四夷相侵……天下崩坏,只在眼前!”
         赵煦在现代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所以,他在太皇太后面前,装懂事、孝顺,在向太后面前扮一个好儿子。
         在大臣们面前也是这个样子。
         他对韩绛暗示身后殊荣,家族荣耀。
         他将吕公著的儿子、孙子,都选到自己身边来。
         他将燕达三子都提拔成自己的近臣,他对苗授不断关怀、慰问。
         总之,大臣们需要他是个什么样的君王,他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就像此刻,他在司马光面前,就扮演着司马光希望的君王形象。
         一个善于纳谏,一个仁心善良,一个遵循礼法的少年君王。
         这样,他不仅仅可以得到司马光的支持。
         还能让司马光帮他做事,给他背书。
         于是,司马光顿时有些哑然。
         因为赵煦的话确实正确,有道理。
         而且,哪怕司马光也承认——交趾人主动入寇,确实是错的。
         现在两宫和朝野的反应很正常。
         所以,司马光只能深吸一口气,继续劝道:“陛下所言甚是!”
         “只是臣闻:昔者舜在位,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愿陛下从圣人之道,修教积德,交趾自然畏服……”
         赵煦叹息一声:“奈何北虏已知此事……”
         “若我朝连区区交趾入寇,也不能惩戒……北虏、西贼一旦联手……”
         “故此,非朕不愿息兵,实乃不能不用兵!”
         朕打出友邦惊诧卡,司马公,您又将如何应对呢?
         赵煦对此很好奇。
         司马光咽了咽口水!
         这正是这个事情里面,让他最头疼的地方。
         当代恐辽症重度患者,除了宫中的两宫,就是这位司马光最为严重了。
         可以说,辽国人哪怕只是在边境嚷嚷一声,在汴京城的司马光都会吓一大跳!
         司马光只能硬着头皮,劝道:“陛下,其实也是有着无须兵戈的办法的……”
         “只要交趾国王,愿遣使谢罪,同时交出入寇元凶……”
         “朕也想啊……”赵煦假意叹息着:“可若交趾不愿呢?”
         “这就是朕之所以遣章相公南下,又委狄咏率军南下的原因!”
         “也是朕之所以,只派五千兵马南下的缘故!”
         赵煦满脸慈悲的道:“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若交趾果能恭顺,交出入寇元凶,遣使来谢……”
         “朕又何尝不愿止息干戈呢?”
         交趾人若是肯遣使谢罪,肯交出杨景通。
         赵煦会在汴京城笑的打滚的。
         杨家那可是交趾在其北方的藩镇,半独立割据势力,同时也是交趾李朝放在边境上的一头看门狗。
         若交趾人将杨景通交出来,其北方立刻就要天下大乱。
         那些过去臣服的豪族,就都会兔死狐悲。
         所有北方的豪族,都会对升龙府失去信心。
         如此,大宋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整个北方的豪族都归附大宋。
         赵煦也懒得在交趾设郡县了。
         太远,太麻烦,管不过来。
         他完全可以大方的,给与这些豪族自主权。
         他给章惇、狄咏等人的小册子里就已经写明白了——朕欲效唐太宗故事。
         什么故事?
         你们喊朕一声天可汗,那朕就爱你们!
         朕也承诺,只会爱你们!
         不会想要去爱爱卿的大臣、人民。
         所以呢……
         整个交趾北部,都可以土司化。
         在这个问题上,赵煦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后人的智慧。
         只要名义占有就行了。
         反正,赵煦也没把那些地方看的有多么重要。
         赵煦只要当地的经济产出。
         他只要糖!
         最好,当地都去种甘蔗!
         让甘蔗成为当地唯一,且主要的经济作物。
         此乃,赵煦在现代学到的神技——殖民!
         司马光那里知道这些?
         他听着赵煦的承诺,顿时就深受鼓舞,当即拜道:“陛下圣明!”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陛下,只会动用五千兵马?”
         赵煦答道:“这是自然!”
         “朕虽年幼,亦知天下疾苦,尤其看了司马公您的文字后,已经对百姓疾苦有所了解了!”
         “若是可能,朕宁愿自己少食一餐,也要让百姓能有温饱!”
         司马光顿时被感动了。
         他流着眼泪,拜道:“陛下仁圣,必可开太平盛世!”
         于是,司马光心满意足的拜辞而去。
         赵煦则目送着这位旧党赤帜远去的背影,嘴角溢出一点笑容。
         他确实只会动用狄咏的五千禁军。
         可是,侬智会父子、侬盛德父子的侗丁可是能征召数万的。
         此外,赵煦在现代,跟着自己的老师研究熙宁战争的时候,知道了一个现在被侬智会瞒着,除了侬家人,没有人知道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当年侬智高兵败失踪之后,侬智会悄悄的将侬智高的儿子、女儿,接到了他身边抚养起来,对外谎称是他的子女。
         这是一张王牌!
         侬智高之乱,可不仅仅席卷了大宋的广西、广东,也搅动了大半个交趾。
         甚至打得交趾丧师数万!
         对交趾北部,那些备受交趾李朝压迫的少数民族来说,侬智高是英雄,是领袖更是王者!
         这也是侬智会、侬盛德等人,能够据有一方的缘故——侬家人的号召力无比强大!
         赵煦完全可以册封侬智高的儿子。
         让其成为广源州或者思琅乃至交趾苏州、茂州等地的首领。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场两国之间的战争。
         而是一场大宋站在公平仁义道德的制高点上,推动广受交趾压迫的北方少数民族起义的战争。
         “侬智高……”赵煦咀嚼了一下这个名字。
         根据他在现代看到的资料,侬智高之乱,其实完全就是一个舔狗舔到最后,终于黑化的悲剧!
         在叛乱之前,侬智高屡次上书大宋请求内附。
         而仁庙每次都是十动然拒!
         理由只有一个——侬家乃交趾臣属!
         于是,侬智高黑化了!
         因为,他的父亲就是死在了交趾人手中。
         侬家为首的侗人部族,更是受交趾的压迫剥削迫害凌辱已久。
         他本希望归附大宋,抱大宋大腿。
         但,大宋却不断拒绝。
         黑化的侬智高,终于闹出了惊天之变!
         他甚至差点成功立国——假如不是狄青横空出世的话。
         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就摩挲着自己的双手。
         侬家是一张王牌!
         侬智高之子,更是奇兵!
         只要掌握住侬家,利用好交趾北方少数民族和交趾人的仇恨。
         五千禁军,组成的战斗核心,足以让整个交趾北方都陷入动荡。
         即使不能和交趾划富良江而治。
         至少也可以将广源州、思琅州等侬智高故地,从交趾剥离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