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 第六百一十九章:鲲鹏之大,一锅炖不下
         大洋对岸,几乎同时间的所谓“新型战略轰炸机”的项目,并没有影响到周瑞分毫。
         从嚷嚷出来,到落地开造,再到飞上天,周瑞敢拍着自己最硬的地方说,对面至少需要十年。
         周瑞不知道此世十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模样,也不知道十年后自己会在干什么。
         但他知道,自己绝不可能还在研究“大气层飞行器”这种低端玩意儿
         他巴不得对面火速通过决议,拨款个几百上千亿,然后彻底打了水漂。
         “云房”计划启动后的第三天,厂房内的准备工作基本已经全部就绪。
         无数的设备,大量的材料,根据周瑞和“研究部”制定的方案,井然有序的排布在数千平米的巨大空间里。
         这速度,没的说!
         后勤部负责人丁海,两日时间,就喜提了一副黑眼圈,不过他也确实做到了自己的承诺。
         而今天,“云房”就将要正式投入使用。
         清晨,近200号人,集中在厂房大门前。
         周瑞举着扩音器,做着最后的讲话。
         “各位!没有动员大会,也没有红绸带给我剪,蓉飞领导和我说好歹要搞一个开工仪式,我跟他说:我们不是早就开工了么?”
         下面有隐约的笑声,大家心情都比较愉悦亢奋。
         周瑞有些发蒙的声音,继续从扩音器里传来:
         “我问他,开工仪式都干些什么,我没弄过,他说要打打气,鼓鼓劲,告诉大家这个项目有多重要,督促大家多多努力,如果我不擅长,他可以代劳来讲两句话。”
         周瑞并没有边走边说,也没有站在高处,而是和所有人同站在地面上,但话语却能清晰的传递出去。
         “我对他说,鲲鹏项目组胸膛里自有一股气,身上也自有一股劲,我们也不需要别人来告诉,说这个项目有多重要,更不需要别人来督促。”
         “一阶段各部、各小组的工作内容,已经明确给到了,组长向部长交代,部长向我交代,而我,会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这句话,掷地有声。
         比任何空话大话都有效。
         代表着周瑞作为“总工程师”,自身无与伦比的信心。
         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他挑起的,所有人都是在配合他。
         他必须是最有信心的那个,而且要时刻展现出来。
         不少人不自觉的就开始鼓掌,热烈而持久。
         陈海山个子高,站在队伍的最后,几天前,他感觉自己在接近年轻时的理想,几天后,他感觉自己已经站在了理想中了。
         只是
         转头看向旁边不远处处
         胖墩墩的食堂大妈,也在人群中开心的鼓掌。
         不是你怎么也在我的理想里?
         周瑞的讲话声还在传来。
         “最后几点,一是注意安全,各位都是专业人士,但还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我不想‘鲲鹏’的首杀是产生在机库里,这种黑色幽默不适合‘云房’。”
         “二是所有部门两班倒,我已经帮你们考察过了哨兵食堂,那里的师傅水平比厂区食堂的高,我帮你们订了未来两个月的夜宵,会送到这里来。”
         “三,早中晚各有一次练操,帮大家活动筋骨、提神醒脑,尽量都来,我不一定每天有时间,所以专门请了‘高手’来领操。”
         似乎是有默契一样,周瑞背后的“云房”大门,应声打开,周瑞转身朝里面走去,背后的数百人整齐的跟随在后。
         “诸位,让我们大干一场!”
         就像“周总师”说的!
         大干一场!
         “哦!!!”
         ——————
         整个919厂都动了起来。
         这里常驻工作人员,接近3000人,此时有四分之一,都在为“鲲鹏项目组”服务。
         就连隔壁“歼二零”的两条产线,现在都不是919厂的掌上明珠了。
         在设计工作完成的前提下,建造一架飞机,需要几步?
         无论什么工程规划,第一步总是不变的。
         就是打框架。
         可以这么简单的比喻,飞机机身,就是刚性结构框架,披着一层用途不同的外皮。
         无论客机、战斗机、还是运输机,都是如此。
         一般这个框架,被称为“大框”或者“机架”。
         东三省的朋友麻烦坐一下,不是那个鸡架。
         设计思路决定了“机架”形式,“机架”形式决定着后续的所有工作,航电、武器、发动机、座舱、油料系统,都是以“机架”作为平台操作的。
         而“鲲鹏”的机架,最大的特点。
         就是大!
         翼展63.2米,相当于六辆大卡车首尾相连。
         哪怕采用翼身融合的气动外形,整体呈现扁平状,也有六米高,相当于两层楼房。
         所以鲲鹏之机架一锅真的炖不下!
         “A型钛合金桁条,需要12根.还有配套连接件.”
         陈海山对照着手上的清单,正在点齐材料,第一天开工,各部各组材料需求都很大。
         他现在是工程部的一员,但依旧主要承担“图指”工作,也就是图纸指导。
         他们这批“绘图室”的人,大部分都是这样,算是发挥最大优势。
         这些图本就是他们自己画的,分配工作时也都在对应的区域,可以说得心应手。
         不过周总师说了,熟悉起来后,可以参与到实操工作中。
         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哎?这是A型桁条?鲲鹏居然也用同一型号?”
         陈海山转头看去,是一个带着眼镜的胖胖男人,年龄应该和自己差不多,30左右?
         陈海山道:“有什么问题么?A型桁条。”
         俞树挠了挠脸颊,不知道能不能说.虽然已经在919厂里面了,鲲鹏的保密等级也不比威龙低,但毕竟不是一个项目组。
         “就是.之前参与过的项目里也用到过.”
         俞树心说怪不得材料配备这么快,原来是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国内已有的材料情况了么
         要知道机架作为飞机的骨骼,只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硬”和“轻”。
         钛合金是目前最好的材料,只是钛合金压、铸难度都颇高,不但成本高昂,调整铸件外形也很麻烦。
         鲲鹏能够这么快开始搭机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量材料,都是现有工业状况现成的,比如为歼二零框架设计的很多钛合金件,被广泛的应用于鲲鹏。
         能够大量使用通用材料,甚至另一部飞机的专用材料,还能不影响性能这里面对“设计能力”的考验,可以说惊为天人了!
         不但要有极高的水平和巧思,还要熟知国内航空工业现状。
         俞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机架虽然连雏形都还没有,但已经有了搭建的趋势
         而周瑞带着白色安全帽,却又在手把手和王德规划技术问题。
         有这样的大佬带着
         不要说“隐形轰炸机”了就算周瑞有一天说,要造“变形轰炸机”,俞树也觉得没毛病。
         “俞树!过来一下!”
         听到周瑞呼唤,俞树精神一震,赶紧跑了过去。
         “云房计划”:目前进度15%
         鲲鹏总进度:<26%
         查资料工作量巨大,今天可能只有两更了.
         给读者老爷们磕一个,之后想办法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