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 第六百八十六章:我还是有点积蓄的
         周瑞拒绝了娄阳的“夜宵”提议,回到酒店后,让这位娄处也赶紧回家陪老婆吧。
         进入房间,连接网络,周瑞搜索了一下洪安然所说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果然在公示网站上找到了。
         是一篇非常长的文件,由发改、财政、国防科三部联合发布。
         就像洪安然说的,这是一篇草案提议,旨在初步放出后,收获各部门意见,观察社会反馈,不是最终稿。
         通篇在说一件事。
         尝试构建商业航天、民营航天。
         “文件”是以什么为出发点,周瑞暂时不知,但显然,组织上,包括航天局自身,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单纯由“国家队”来一力支撑中国航天技术,担子太重。
         财力担子重,技术担子重,名誉担子也重。
         没有“失败”的自由,就会使得每一次成功,都如履薄冰。
         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航天的发展步伐,也浪费了“工业基本盘”突飞猛进的时代机遇。
         航天局的建制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但如果以整个社会的体量算,航天局能触达的部分,终究是少数。
         而每天,这处土地上都有各种新技术、新人才、新机会冒出来。
         可能某个卡壳了许久的技术问题,答案就藏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就像今天的研讨会,开明智能代表的角色。
         所以要好好抓住机会,就要让更多的力量“看到”、“知道”、“参与到”。
         大体方针上,组织上准备鼓励商业航天、民营航天的发展,用市场化机制,去激活现在国内的大工业底蕴。
         打开口子,让更多的力量涌入航天事业。
         这是民族事业,可福泽数百年。
         不过航天领域。终究是比较孤高的,很少有什么民营企业、社会资本,会在这方面会有所涉及。
         门朝哪里开都不知道,外国技术也对中国封锁。
         这就需要航天局等国家队成员,主动下放一些技术,成为“引子”。
         文件表示,航天局可以灵活的,下放一些不涉及国家安全的航天技术,以技术入股也好,以技术授权也好,甚至免费提供做技术置换也成。
         初期还能提供人员支持,来吸引社会力量进入这一领域。
         同时,航天局之前几十年打下的基础,比如发射场、地面服务、通讯基础、燃料储存转移,甚至建设场地等“基本盘”,也能以商业的形式,开放提供给民营企业。
         不影响国家任务,付点成本钱就行。
         民营航天在业务上,则可以和国家队形成互补。
         根据自身的兴趣,自身的需求,自身的特点,去百花齐放。
         涉及范围,可以包括卫星研发、火箭发射、地面服务、乃至模拟软件、系统控制等细分领域。
         希望在十年内,国内能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商业化航天公司。
         没有担子,敢想敢干的航天公司。
         中国航天,不再只是国家队的专属领域,而是中国人可以自由参与的领域。
         这杆大旗下,可以容纳每一个有梦想,有能力的国人。
         只有中国航天,有了“失败”的自由。
         才能让更多的“成功”,来的更快。
         在周瑞的记忆里,他前世似乎是听说过,涌现了一批“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但具体情况不知。
         没想到.根子在这里么?
         能够有草案出来,说明有这個想法的时间更早,可能已经默默调研了一两年了。
         周瑞深呼一口气,合上了电脑。
         此时已经是凌晨一点,他走到了房间的阳台上,看着远处的院落。
         目光有些出神。
         这份文件简直是写在他心巴上
         一枚火箭1000万?
         那我岂不是每天可以放烟花?!
         ————————
         第二天一早,追加一天的研讨会继续进行。
         今天周瑞有了精神,不再像昨日下半场那样眉头紧锁,对各种问题的讨论,提供了许多一针见血的建议。
         工程问题作为他的起家老本行,可以很自信的说,很久没见到什么人可以相提并论了。
         即便在全新的领域,有着“触类旁通”、“知行合一”,成长速度也极快。
         材料需求,通讯需求,燃料规划,一项项议题顺利开展。
         偶尔周瑞能感受到斜对面洪安然的关注,这个女人会咬着笔头,直勾勾的看着他。
         即便被周瑞发现,也没任何回避,只是会笑一笑。
         周瑞能怎么办呢?只能也笑着点头示意一下。
         她昨天提供的“情报”,确实很重要。
         仅仅上半场,系统工程司司长李长平,就感觉每个毛孔都极为舒爽。
         听从建议,请来了这位周教主,可以说是最幸运的决定了。
         最早他还以为,周教主只是卖无人机,发明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呢。
         事实证明,人的“眼界收缩”才是一种常态,不去主动接触新东西,会不知不觉中变得“局限”,如逆水行舟。
         几年的时间,就冒出了“机械智能”这样厉害的技术.
         上半场结束,众人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周瑞直接找上了李长平,表示想要“私下聊聊”。
         两人来到了对方在航天局九层的办公室。
         李长平一边泡茶,一边说道:“周总,再次感谢您来提供支持,这次研讨会,硕果斐然啊!”
         周瑞象征性的抿了一口茶,太烫了,喝不了一点。
         “李司长客气了,本身我就对航天比较感兴趣。”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后,周瑞似不经意间说道:
         “李司长,我昨天凑巧看到一份公示‘文件’,好像是组织上准备推动商业航天、民营航天的发展”
         李长平点点头道:“周总是想要入局航天事业?”
         周瑞:“初步有点意动,毕竟星辰大海代表着无限的可能,即便从商业角度,也是很诱人的。”
         只要技术有优势,商业发射订单就足够回本,所积攒下来的技术,也具有诸多价值。
         周瑞有信心,小亏就是赚。
         因为这条路的对面,想象空间太大了。
         这可是个大事,李长平慎重的说道:
         “目前那份文件,还只是个草案,没有正式下发.”
         周瑞倒没有担忧这个,这方面他还是有些自信的,开明智能愿意响应号召,进军航天领域,即便没有“文件”,应该也能特事特办,单独处理。
         “您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卫星?发射?地面服务?还是智能设备的配套。”
         周瑞笑了笑:“不做限制,远期可能都会涉及。”
         李长平惊讶道:“航天领域,需要的投入可不是小数字”
         周瑞比划了一个韩国女人最爱的手势。
         “这不是问题,我这些年,也算有亿点点积蓄。”
         而且愿意一起玩的,绝对大有人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