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一百六十章 大明帝国第一学府上线,改革科举,增添数学!
         紫微界,国子监。
         “陛下莅临国子监,当真是我辈学子之福啊。”
         国子监祭酒严嵩浅笑吟吟地在朱厚熜身边带路,引导着朱厚熜前来参观国子监,一切都做到尽心尽力。
         严嵩的老乡,夏言已经被正式任命为‘大明太微界陕甘总督’,前往另一方世界上任去了,总督陕甘军事,对准噶尔部进行战前准备。
         而他严嵩虽然是国子监祭酒,但也就只是相当于一个大学校长,和总督一方的封疆大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也是严嵩所着急的原因。
         他也很想进步,现在皇帝陛下好不容易来一趟国子监,严嵩自然要准备做好一切了。
         我,严嵩,太想进步了。
         而对于严嵩现在的心理状态,朱厚熜可谓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只是微微一笑,只是佯做不知,跟着严嵩一起,参观着整个国子监。
         严嵩慢条斯理地讲述着国子监现在的情况,毕竟他在南京时,便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如今来到了北京,除了在吏部有工作之外,还兼任着北京国子监祭酒,对于‘校长’的工作,他很清楚要做些什么。
         伴随着康熙朝的被收服,一些流传的史书也传回了嘉靖朝,对于满清修的《明史》,嘉靖朝无论是将士还是文人,全都愤慨无比,表示这纯粹是建奴的污蔑,将士们军心大震,决定重拳出击,加入对建奴的征伐之中。
         而严嵩自然也看到了史书。
         无论是大明遗老,还是满清正史。
         都写了严嵩的话语。
         严嵩自然也是看过相关的典籍,以及典籍之中的记载。
         抛出一切主观意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严嵩便意识到了自己在历史上是怎么发家的,他也很清楚当今陛下也知道这件事情,同样也明白当今陛下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大臣。
         因此,严嵩才如此曲意逢迎。
         而朱厚熜见此,不由十分满意,接着便对着严嵩道:“严祭酒,对于这科举,你是如何看待的?”
         “科举,乃朝廷选拔官员的最佳形式,以此举选出的栋梁之材,可替陛下完成一些琐事,为大明的江山添砖加瓦,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光热。”
         严嵩闻言,当即拱手对着朱厚熜道:“全赖陛下之功,科举才有今日,我大明学子方有今日鲤鱼跃龙门之时啊。”
         朱厚熜闻言,当即摇了摇头,大有深意地看了严嵩一眼:“严卿,你可读过《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的数学著作,唐代国子监内设立算学馆,置博士、助教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唐高宗时进行数学教育和考试。
         而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严嵩为之一愣,接着便点头道:“启奏陛下,臣略有研究。”
         严嵩确实是略懂数学,并且当朝的大学士中,不少人就算是不精通,也是翻阅过的。
         毕竟计算各种各样的国家财政,都需要有很高的数学技巧,就算是没有精通,也要略懂一二。
         而朱厚熜闻言,当即点了点头,接着便感叹道:“若是我朝进士在科举之时,便通数学,那该多好啊?”
         听到朱厚熜的感叹之后,严嵩立马就意识到了一点,接着便附和两声后,打算回家就写奏疏,请求科举增添一项算科。
         毕竟这已经不能说是暗示了。
         这简直可以说是明示了。
         这件事,或许会得罪天下士人。
         但无所谓了。
         只要就能够抱紧皇帝的大腿,这些个士子会怎么样,还能怎么办?
         无所谓这些士子怎么想,反正这些士子本来就看不上自己,背地里偷偷骂自己呢。
         而朱厚熜见到了严嵩的表现,也大为满意,微微点了点头,对严嵩十分赞许。
         说出这句话,自然是因为朱厚熜想要改革科举了。
         毕竟现在的科举,虽然朱厚熜这些年来有所改动,但终究还是逃不开‘八股取士’这四个字,实在是太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了。
         朱厚熜不是传统的封建社会皇帝,他是真正的修仙皇帝,种种手段之下,天下臣民焉能有谋逆者?就算是有谋逆者,也是不怕的。
         八股取士对于古代封建帝王而言,自然是极好的控制读书人手段。
         但对于朱厚熜而言,八股取士,要被淘汰了。
         明代的科举主要考三种,经科,以五经为主;法科,以律令为主。书科,以书法为主。
         唐代时,数学在科举之中属于辅科,而到了明朝,数学彻底消失在了科举之中。
         现在,朱厚熜决定在其基础上,增加算科,也就是数学。
         先前的成绩,自然是以经科为主、法科为辅、书科则是判定为你能不能更进一步的可能。
         在如今的嘉靖朝,朱厚熜决定以算科、法科、经科为主,书科彻底忽略,只保留卷面分。
         之所以没有一口气废掉经科,一方面是因为经科虽然是糟粕,但也有可取之处,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另一方面,要是一口气废掉了经科,那么这些年来,日日读四书五经的数十万学子怎么办?告诉他们不考这个了,换个别的考?
         民心会不稳的。
         这样一点一点的来便好。
         虽然朱厚熜是修仙皇帝,但改革科举已经是动荡之举了,朱厚熜不想让这个直接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
         经科留着也没什么所谓。
         经科,也就是大学语文的进阶版而已。
         未来朱厚熜可以通过削减经科难度和提升算科难度,来进行一个潜移默化。
         这就是,朱厚熜的想法。
         很简单,且粗暴。
         而严嵩,则是成为朱厚熜的背锅侠,正如历史上的严嵩一样。
         毕竟,严嵩是专业背锅侠,他就是干这个的。
         到时候天下读书人只会怒骂严嵩这个狗贼,把算科纳入了科举,还出题这么难,就不会骂皇帝了。
         计划通√
         朱厚熜轻轻一笑,而一旁的严嵩看到朱厚熜的笑容之后,便不由心中一定,觉得自己未来简直可以说是稳了。
         看来自己极有可能像是史书上写的那样,成为大明的内阁首辅啊!
         严嵩现在心里暖洋洋的,步伐都变得轻盈了很多。
         而朱厚熜却笑了笑。
         他倒是确实要提拔严嵩,为自己干这些脏活累活。
         不过他今天来国子监,为的自然不是这么简单的提拔严嵩,而是为了将刚才自己买的近代大学布置下去。
         朱厚熜问道:“严嵩啊,朕若是想要重新办个学堂,你觉得在哪里办会比较好?”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严嵩当即一愣,紧接着便后退一步,对着朱厚熜道:“陛下,臣愚钝,若是在京中新办学堂,那么近京之处,除了上次功勋的宅邸空着之外,也就只能选择更外围,京营十二团驻防之地左侧,有一大块园林,我国子监太学之中,尚有武学子,若是于京营之侧……”
         对于严嵩而言,现在就是他的科举。
         和皇帝陛下的聊天内容,关系到他以后能不能做官。
         而听到了严嵩的话语之后,朱厚熜沉思片刻,倒是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
         本来,朱厚熜的想法是把本来的国子监撤了,直接用近代大学代替国子监的位置。
         但严嵩这么一说,朱厚熜倒是感觉不错了。
         是啊。
         放在军营旁,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一方面,能够让国子监里,军事学的学子有一个近距离观摩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能有军队对国子监进行保护。
         一举两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当前的大明,战争才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无论是吏治还是科技,都是为了战争做准备,学院里的未来军官,才是关系到战争胜利的根本。
         否则,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就算给他们精良的武器、充足的后勤,也打不过百战百胜的名将。
         军事指挥上的不足。
         当然,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如果武器、后勤不足,是足以被一个大国给拖死的。
         两者,相辅相成。
         “善,这就去严嵩说的那块地方吧。”
         朱厚熜一摆衣袖,对着周围说道。
         “遮……不,不,是诺!”
         一旁的一个太监下意识的喊了一声,说完之后才意识到不对,连忙下跪磕头,瑟瑟发抖。
         朱厚熜放眼看去,却见是一个明眸皓齿,看上去颇为聪明的太监,此刻正瑟瑟发抖的跪在地上,吓得脸都白了。
         打眼一看,正是帮助康熙除掉鳌拜,大概率是金庸主人公原型的小桂子桂公公。
         朱厚熜不由轻笑道:“朕素来听闻你机灵聪慧,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奴才有罪,奴才有罪。”
         小桂子也连忙抽自己大嘴巴子,心中也是悔恨不已。
         他刚才走神了。
         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玄子,小玄子之死给小桂子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他有些惋惜,就这么一走神,就不慎喊错了话。
         后悔,狠狠的后悔。
         而看到小桂子这样,朱厚熜也是难得的仁慈:“没事。”
         听到朱厚熜这么说,小桂子心中一松,正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却听到朱厚熜继续道:“下辈子注点意就好。”
         说罢,摆了摆手,立马就有两个太监,把小桂子给押了下去,准备杖毙。
         没什么说的,小桂子这样的奴才,朱厚熜并不需要。
         毕竟一方面他没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他能背叛从小一起长大的小玄子,自然也可以背叛自己了。
         如果是将领、大臣,朱厚熜可能会考虑一番,但小桂子只是一个宦官而已。
         宦官不需要有多么高超的能力,只需要有足够的忠心,这便可以了。
         现在的大明,还没有轮到被太监拯救的时候。
         “陛下,奴才冤枉、冤枉啊!”
         伴随着小桂子凄厉的叫声,小玄子的身边人紧随其后,同小玄子一起上路了。
         也不知道在阴曹地府里,他们俩见面了会不会打起来。
         而朱厚熜摇了摇头,忽然又想到了什么。
         “对了,还有一个满清的汉人格格孔四贞是吧?直接打入教坊司便好,就不需要做什么特殊勾当了,朕还是很仁慈的。”
         朱厚熜说完之后,接着便一挥衣袖,对着严嵩道:“严爱卿,走吧。”
         “是!”
         严嵩不敢大意,额头冒着冷汗,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他便只能如一头狐狸一般,为老虎引路。
         不多时,朱厚熜的行撵便来到了城外军营之策。
         京城之中,十二团营已经尽数出动,如今驻守在北京防御的,正是俞大猷伏波营。
         伏波营在康熙朝那边打了几场仗后,便被朱厚熜调了回来,拱卫京师。
         至于其他的十二团营,尚且留在康熙朝,准备新一轮的攻势。
         朱厚熜也不闲着,他打算趁着有这么多军队集结,并且后勤无忧的情况下,一口气灭掉准噶尔、安南、日本等地,彻底实现亚洲统一,然后再行海军之事。
         而望着这片地理位置极为不错的空地,朱厚熜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的面前也出现了一个弹窗。
         【此地符合条件,可安置‘近代大学’一座,是否安置?】
         见此情况,朱厚熜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头道:“安置!”
         而伴随着朱厚熜的应允,一时之间,他的面前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轰隆隆——!!!”
         伴随着朱厚熜的确定,很快,周围便开始陷入了地动山摇的阶段。
         随行的太监、宫女、锦衣卫并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一时之间不由陷入了慌乱,连忙护卫在朱厚熜的面前,而严嵩更是慌乱之间摔了一跤,灰头土脸的来到朱厚熜面前,大喊道:“有地龙翻身,保护陛下,保护陛下!”
         “诸位爱卿,不必紧张。”
         朱厚熜轻轻一笑,接着便一甩衣袖,一瞬间,尘土飞扬,黄沙卷起:“此乃朕勾通仙界,降下仙家阁楼罢了!”
         伴随着朱厚熜的衣袖飞舞,狂风大作。
         一座充满了历史感的大学,便出现在了朱厚熜以及随行人员的视线之中。
         当然,这个历史感是对于现代人而言。
         对于嘉靖时代的人们来说,这里简直是高科技场所!
         严嵩已经目瞪口呆,张开了嘴,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陛……陛下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