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一百三十六章:从军!土桥村被任命为出关前锋!
         丘福看了眼朱棣,笑道:“你是朱兄弟的朋友,当然可以。”
         “多谢丘千户。”
         张璞笑着谢过后,转而又向朱棣道谢。
         一顿午饭后。
         地上的积雪已经一指厚了。
         雪非但没有停歇的样子,反而还越下越大了。
         众人从车阵内出来,往不远处,卫所扎营的方向走去。
         朱棣抬手,雪花落在掌心融化,冰冰凉凉……
         唇角微扬。
         如果妙云现在在这里,看到这漫天飞雪,一定会十分高兴。
         一瞬间,他决定,找丘福帮个忙,写一封信,让丘福帮忙通过朝廷的驿站送回去。
         张璞故意放慢脚步,和随从走在后面,看着朱棣,低声吩咐:“和土桥村的人接触一下,旁敲侧击打听,肩标和朱四郎有什么关系。”
         话罢,快步追上朱棣,看朱棣唇角含笑,“朱兄弟在想什么,这么高兴?”
         朱棣的确很高兴,笑道:“想家妻,家妻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我在想,如果她见到这雪,一定会很高兴。”
         哈哈……
         ‘没出息!’
         张璞爽朗大笑,心中腹诽着,嘴上却称赞,“看得出,朱兄弟和令夫人一定是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咱注定要做这个铁石心肠,拆散一桩美好姻缘的恶人了,只是不知,把你掳劫到草原,你家夫人,能不能像王宝钏,寒窑苦等十八年。’
         (徐妙云:很好!记住了!)
         嘟……嘟……
         就在此时,丘福的营帐外响起号角声。
         早一步离开的丘福和朱能,从帐内走出。
         他们麾下的将士,听闻号角声,纷纷从一个个营帐内跑出来,迅速在丘福营帐外,排成阵列。
         张璞看着这份令行禁止,微不可察点头。
         朱棣倒是十分平静。
         比起他见过的令行禁止,说实话,大明军真的差远了。
         当然,两者间也不能比较。
         士兵的素质就有差距。
         而且,卫所的将士,是耕战结合,半农半兵,不是完全的职业化军人。
         搁在这个时代,大明军绝对算得上是世界上,军事素养很高的军队了。
         朱棣随着乡亲们,站在旁侧看着……
         很快,将士的战袄、头发上就落了一层雪。
         丘福满意点点头,这才指着自己肩上的肩章,情不自禁露出显摆的神色,“饭前,兄弟们看到这个,都在好奇关注,都想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对吧?”
         “对!”
         谭渊带本部站在前面,带头大喊一声,眼睛火热盯着。
         丘福笑笑,“这就是咱们这段时间,使用的标识,不过本将这个,有个新名称。”
         “是陛下亲自取的!”
         “叫肩标!”
         “红底无柄无鞘的剑式肩章,再配三道杠,就是千户、副千户的肩标。”
         “看到三道杠的颜色了吗?”
         “明黄!”
         “这是陛下专属色,扛在咱们的肩头,就代表如陛下亲临!”
         “如果有一天,我被调离,朝廷派来任何一个,佩戴三道杠的千户,无论他是谁,伱们都要服从他的命令,听从他的指挥!”
         ……
         ‘老头子出身是不好,也没上过正经的学堂,可社会本科,他算是绝对的优秀生。’
         朱棣暗暗琢磨着。
         皇帝专属色,明黄三道杠!
         这个色系用在肩标上,好处可太多了。
         看看丘福、朱能感激涕零的模样。
         这不会是孤例!
         一旦肩标推及全军。
         老头子能用这明黄杠,收割全军中低级将领的忠心。
         此为其一。
         其二,这个色系,代表着如朕亲临,对于‘只认标识不认人’的理念,植入人心,比其他色系,具有太大优势了。
         ‘中原王朝的又一次集权实验!’
         张璞眼底闪过一抹惊讶。
         之前,他单纯以为,肩标只是用一种更明确、简洁的方式,在军中展现上下级隶属关系。
         直到听了丘福讲话。
         才明白,肩标的作用,不单单是展现上下级隶属关系。
         大明王朝,似乎要把肩标,打造成军中信任、服从的锚定物!
         以前历朝历代,底层将士跟随将军打仗,信任的是将军。
         一旦换将,就会出现指挥不畅,甚至指挥不动的问题。
         大明王朝似乎正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用肩标取代将领!
         当底层士兵,被培养的只认肩标时。
         军中的高级将领、中低级将领,就可以随意在军中轮调了。
         任期结束就轮调,时间短,将领很难培植力量。
         即便培植起来,也会在轮调中,分散在全军多处,力量分散,即便有野心家,力量攥不成一只拳头,也不敢乱动。
         ……
         “好了,本将就说这么多,现在,授予仪式正式开始!”
         嘟……
         站在丘福旁侧的将士,再次吹响牛角做成的号角。
         等号音落下后。
         丘福翻开军籍册,大声点名:“百户:周到、杨景雄……”
         “把总:谭渊……”
         “总旗:……”
         “小旗:……”
         “出列!”
         被点到名的中低级将领,包括谭渊在内,纷纷激动的从阵列中走出来。
         在丘福面前,重新列队。
         丘福看着众人,转身冲朱能点点头,两人开始给各级将领,一一佩戴肩标。
         百户,两道杠肩标。
         把总,一道杠肩标。
         总旗,两道镶金边杠。
         小旗,一道镶金边杠。
         嘿嘿……
         丘福、朱能来到谭渊面前时,谭渊嘿嘿笑着,迫不及待把肩膀凑过去。
         丘福笑着瞪了眼。
         一边佩戴,一边笑骂叮嘱,“别高兴的太早,到了关外,你要是作战不够勇猛,我就亲手拔了你的肩标,让你将功补过,什么时候,我满意了,再重新给你戴回肩标。”
         他很看好谭渊。
         勇武,肯动脑子。
         最主要,这家伙虽然大字不识几个。
         但身上就是有一股子能调动战士情绪的匪气。
         当然,这也是个能惹祸的刺头。
         对待这种刺头,就得前面钓一根萝卜,后面还要举着鞭子。
         这样,才能让他把旺盛的精力,全都用于领兵上。
         “千户,你就瞧好了吧,咱肯定不辱没这一道杠,等咱立功了,你可得论功欣赏,给咱换个两道杠。”
         瞧,又开始蹬鼻子上脸了。
         朱能替丘福笑骂道:“是不是,还想要我和千户,把三道杠摘下来,给你戴上?”
         “副千户,总有一天,咱肯定能戴上三道杠,不过,到时候你们肯定已经不是三道杠了。”谭渊毫不掩饰。
         可这话说的,却让丘福、朱能非但不生气,还十分高兴。
         他们已经不是三道杠了?
         三道杠之上是什么?
         两人相互对视,都不免畅想。
         ……
         不远处,朱棣观察着无缘佩戴肩标的普通将士。
         若有所思。
         “朱先生。”身侧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朱棣转头,就见周浪羡慕看着,低声询问,“朱先生,我这个年纪,如果从军,有没有可能捞个一道杠?”
         闻言,朱棣顿时笑了,“你想从军?”
         周浪讪笑。
         这一路,跟着朱先生学习了很多,看着谭渊他们得到肩章,他也羡慕。
         他不想一辈子,只呆在江宁一个小地方了。
         想闯一闯。
         可他除了有点武艺傍身,读书就是勉强识字,歪歪扭扭能写,除了从军,实在想不出,还能往哪方面发展。
         朱棣琢磨着,周浪肯定是羡慕。
         周家世代就是吃衙役这碗饭的。
         至少据他了解,从元朝开始,已经四代人吃这碗饭了。
         历朝历代,地方官府中的衙役、胥吏,其实都有着很浓的家族传承色彩。
         周浪家几代人能吃这碗饭,就是有点家传武艺傍身。
         “可以倒是可以。”
         朱棣给周浪分析道:“但从军很危险,有可能把命丢在战场上,就安全而言,肯定不如衙役。”
         “你的年龄也稍大了点,快三十了,也就是说,你只剩下十年时间,如果十年内,你还是一个大头兵……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周浪跃跃欲试的情绪微微有些低落,点了点头。
         十年后,如果还是大头兵。
         军旅就没什么发展可言了。
         朱棣这是在给周浪分析职业规划。
         人生想过的好,就要有一个规划。
         他自己就有规划。
         ……
         “总之,不忙着做决定,先想好,等咱们这次徭役结束,你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如果商量后,还想从军,我跟丘千户打声招呼,他虽然地位不高,可安排你,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周浪笑着点头,“行,我听朱先生的,好好考虑考虑。”
         “四哥,我呢?我能参军吗?”
         村里一个年轻人,突然也插口。
         朱棣顿时哭笑不得。
         一个肩标,至于嘛!
         啪!
         他刚要开口,八叔冲着年轻人,重重拍了一下,压着声,瞪眼道:“周浪有家传武艺傍身,你们会什么!”
         “村里马上要搞乡土村社建设,有你们做事的机会!”
         “把咱们村建设好,一样能有面子!别整天,看着这山,望着那山,想一出是一出!”
         八叔直接把几个年轻人镇压。
         朱棣笑着松了口气。
         不是他偏心。
         实在是村里这几个年轻人,不适合。
         没有武艺傍身。
         可能一场恶战,他们就得全折在战场上。
         八叔经历了从农民到军人,再到农民的转变。
         知道其中的淘汰,多么的残酷。
         能活下来的,都是运气!
         所以,八叔很珍惜现在的日子。
         “好了,授予结束!”
         丘福的话,打断了朱棣的思路。
         丘福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就下令全军准备启程。
         朱棣等人也忙返回。
         出发上路不久。
         张武就小跑过来,“朱先生,千户、副千户找。”
         朱棣点头跟着张武离开。
         张璞看着朱棣离开的背影,不由微微皱眉,他想跟去听听,又不敢做的太明显。
         担心引起朱棣的怀疑。
         ‘算了,朱四郎不在,正好旁敲侧击他的乡亲,套些有用的东西。’
         ……
         朱棣追上丘福二人。
         丘福和朱能竟然主动翻身下马,把马缰扔给亲兵,和他一起走着。
         “朱兄弟,马上就要出关了,曹国公让我们关照你,但我们不能只关照你。”
         丘福没转弯抹角,指着前方,“我们准备放慢速度,处于整个役夫队的中间,这样一来,无论是前边,还是后边发生危险,我们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驰援。”
         “你们村的牲口照顾的最好,速度最快,加上你们村经过你的训练,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山东时,已经得到了证明。”
         “所以,我们想让你们走在前面。”
         “当然,绝不是把你们当探路的诱饵,谭渊会率领本部,走在你们前面。”
         话罢,丘福、朱能齐齐看着朱棣……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