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五十二章:忠贞义士,被我朱棣残忍迫害!
         沈仁也仔细打量。
         这种火铳,明显具备冷兵器作战能力。
         高过将士头顶,明晃晃的锥柱形利器,也不知如何与火铳相连。
         火铳被将士们挂在肩头,背在背后。
         目视可知,这种新式火铳比大明军中,现在装备的火铳长不少,大约有一人身高三分之二。
         “孙兄,恭喜啊,令郎可真是脱胎换骨了。”
         “孙兄,令郎这肩标是什么意思,一颗三角形,是千户了?”
         “据说,朝廷肩标一颗星星就是千户。”
         ……
         沈仁听着右侧士绅议论声,就明白,快速向他走来的年轻人是闽县孙家少爷孙元楚。
         也就是守闽县时,唯一侥幸活下来的士绅少爷。
         将士们快速控制码头。
         孙元楚则快步走到沈仁、叶茂面前。
         啪!
         脚后跟合并,捶胸敬礼,大声道:“燕王麾下,东番陆军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第一营管带孙元楚,见过叶布政使、沈都司,卑职奉王爷命,接管码头护卫……”
         寂静无声的码头。
         一道道惊讶、好奇、审视目光落在身上。
         孙元楚一时间,思绪繁复。
         他出身优渥,但也仅此而已。
         不是读书的料,院试考都考不过,最终只能考录科。
         所谓录科,就是考取童生后,前往州府开办的学堂学习,要参加的通过性考试。
         考过了。
         混了个生员。
         勉强摆脱平民身份,进入‘士’行列。
         仅此而已,连个秀才都不是。
         说实话,也就比平民百姓身份稍微高点,有一样刑不上士大夫的特殊权力。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政治待遇。
         他虽然是家中嫡子,但和王爷一样,不是嫡长子。
         家族一切,几乎没他的份儿,充其量就是给他分间铺子,一些田地。
         父亲在还好,总能从父母手中拿一份足够挥霍的月钱。
         等父母走了,大哥当家做主,家里分的这点东西,也就勉强过点稍微体面的日子。
         想要靠大哥秀才的身份,免除田税,还得伏低做小,看大哥脸色过日子。
         ……
         原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所以就趁父母健在,有人疼爱,可劲儿折腾。
         打定注意,要在父母活着时,把该尝试的好日子,都尝试一遍。
         没想到。
         倭寇登陆闽县。
         燕王抗倭发生了意外。
         肆意妄为惯了。
         军事管控期间,不准逛花楼,不准城内纵马疾驰……
         总之,燕王守闽县期间,管天管地管空气的行为,让人很不爽。
         头脑一热。
         就找了一群,相同身份的狐朋狗友,去逛青楼,喝醉后,晚上宵禁还像以往招摇过市。
         踢临街百姓家门。
         打人家的狗。
         自作孽,不可活。
         直接撞王爷刀尖上。
         然后就被拘捕,简单训练,燕王给他们发了一把刀,就扔到城头守云梯。
         闽县守城战之后。
         就他比较幸运活下来,其他一起被抓的狐朋狗友全都战死。
         他能活下来,可能是母亲在神佛前祈祷的缘故吧。
         总之,上城头守闽县拢共也就两天。
         两天活着回家后发现,母亲满头头发全白了。
         此事,给他的触动很大。
         王爷调海防兄弟前往鸡笼屿时,本来,他们这些人是没机会的。
         至少,第一批没他们。
         他就跑去县衙,跪在王爷面前,请王爷给个机会。
         王爷开恩,答应了。
         鸡笼屿新军大营,真就是炼狱。
         现在的统制谭渊、标统张武、骑兵标统周浪,简直就是三个杀神,王爷没来前,兄弟们人人脱了层皮。
         他这种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的最惨。
         前期身体素质跟不上训练,尤其被重点关照。
         ……
         当然,王爷来了后,兄弟们又有些怀念这三个杀神了。
         和王爷的训练科目相比。
         三个杀神的训练科目,简直太轻松了。
         总之,鸡笼屿一年多,经历太多了。
         怀着给母亲争口气,让母亲不再为自己担心的念头,总算是扛下来了。
         并且表现出色。
         还被王爷提拔为一营管带。
         要知道,他们陆军第一镇,两协四标,不算骑兵标,步军四个标,拢共也就十二个营。
         第一镇成军过程中,所有人经过层层考核、淘汰,公平竞争各个位置。
         他是一路闯过来的。
         当然,十二个营管带,各项综合成绩,他也是最垫底的。
         其他营管带、标统、协统都出自燕王五百亲兵以及调往鸡笼屿的三百海防兄弟。
         虽然是最垫底的管带,但此刻,他可以挺着胸膛,见父老乡亲。
         这份自信底气。
         以往没有。
         以往肆意妄为,全都靠家里,靠孙家少爷这层身份。
         王爷对他,有再造之恩!
         ‘这还是殿下守城期间,闹事的二世祖?’
         沈仁打量着孙元楚,颇为惊讶。
         军中历练人不假。
         但他十分肯定,朝廷的军队,一年时间,不可能让一个纨绔,发生这般天翻地覆,脱胎换骨的改变。
         视线微转。
         看着站在码头周围,肃然戒备的新军。
         东番陆军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第一营。
         从这里他也能看出,燕王这支新军,采用了一种完全有别于朝廷的军制。
         看到这一小队人。
         他恨不得现在飞到鸡笼屿,观摩这支,刚刚露出一角的新军。
         沈仁看着朱棣一行人,已经开始下船,这才收敛思绪,点头肃然道:“好,码头护卫事宜,全权交由孙管带!”
         孙元楚再次捶胸行礼后,快步离开。
         叶茂目视孙元楚离开,收回视线,看向沈仁、徐辉祖,笑道:“我们去迎接王爷吧。”
         众人含笑点头,然后跟着叶茂、沈仁迎上去。
         ……
         “拜见王爷!”
         双方相遇后,叶茂等人忙行礼。
         朱棣笑着摆了摆手,“你们的阵仗弄得有些大了。”
         锦衣还乡,他并不抵触。
         只是不喜欢,为了迎接他,刻意搞这么大阵仗,或许被喊来迎接的百姓,心里还会骂他。
         沈仁、叶茂对视,顿时笑了,忙解释:“殿下,这可不是我们弄得,都是听闻殿下回来,自发来迎接殿下。”
         这位殿下,或许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但显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事产生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别的群体不敢说。
         至少,福建百姓,现在很担心燕王突然离开福建。
         尤其这一年没有回福建。
         民间有关这方面担忧十分多。
         百姓只是没话语权,又不傻,福建的变化,是燕王来后发生的。
         同时也担心,随着燕王离开,这些让大伙儿日子慢慢发生喜人的变化,突然戛然而止。
         甚至已有成果都无法保证。
         再回到以前。
         沈仁暗暗观察朱棣,颇为感慨。
         他十分笃定。
         福建在这位影响下,再发展几年。
         如果有朝一日,中枢容不下这位留下的规矩,福建百姓极有可能打出‘驱逐朝廷,迎接燕王’的旗号。
         甚至,部分士绅都会参与。
         雇工身股制改造,虽然让渡了部分利益。
         可经过两年发展,以前为了和大燕商行做生意,被迫自行改造的士绅、商贾。
         现在都开始认真琢磨、反思这个问题。
         这就意味着,这个群体,从内心,开始慢慢认同雇工身股制了。
         ……
         朱棣微微愣怔。
         实在是来的百姓太多了。
         根本不像是闵安镇一镇之民。
         在他认知中,百姓即便喜欢凑热闹,但每日要为生计奔波忙碌。
         不可能有这么多百姓,为了凑热闹,不顾生计。
         最大可能,就是官府动用公权力量,迫使百姓如此。
         没想到,并不是!
         他得承认,此刻心中十分愉悦高兴。
         倒不是因为自身影响力变大。
         他都准备离开。
         中原百姓就是骂他,他也不在乎。
         愉悦是因,百姓对他施政的响应支持。
         这证明,他做的没错。
         其实,对于利用经济方式,宏观引导乡土村社向更高级发展,他没信心。
         毕竟,两世为人,他最擅长的还是当兵打仗。
         文治方面,完全就是个新手。
         ……
         众人在码头寒暄片刻,一起往前面走去。
         徐辉祖凑近朱棣身边,迫不及待低语询问:“姐夫,你没有新军军服?”
         沈仁、柳升等福建将领,瞬间竖起耳朵。
         徐辉祖想看朱棣的军服,以及朱棣穿军服的模样,他们也好奇。
         朱棣含笑侧头,“有啊。”
         “那为什么没穿?”徐辉祖满脸遗憾嘀咕。
         朱棣笑笑。
         他回福建,是解决近期,愈演愈烈的问题。
         又不是回来招摇。
         “等我处理完福建的事情,回鸡笼屿,你跟着我一起去,第一镇新军,除了骑兵标,已经编练成了。”
         徐辉祖顿时高兴笑了。
         朱棣笑着找了找人,没找到,询问:“膺绪和增寿呢?他们竟然忍住没来?”
         这两小子,过完年就被他送回建安,继续搞乡土村社了。
         每个人一个村。
         任务就是带领蹲点村,精细化发展,向乡土村社更高级发展。
         “他们想来,被我制止了,蹲点村都没搞好,凑什么热闹!”
         朱棣闻言,看了眼徐辉祖,不由笑了……
         “燕王!”
         就当朱棣要说话时,一声怒喝响起。
         循声看去……
         一群老先生,领着一群年轻读书人,气势汹汹从旁侧快步冲来。
         “站住!”
         孙元楚脸色铁青怒叱。
         十几名新军将士,快速挡在前面,双手持火铳,明晃晃铳剑对准吴海等人。
         “别怕!我们有功名,我们是读书人,这群丘八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一名年轻人大喊一声,带着同窗,率先冲在前面,直接朝将士们冲来。
         孙元楚脸变黑。
         夺过身边士卒手中火铳。
         “杀!”
         喊声响起时。
         手中火铳猛地向前刺出。
         啊!
         疼痛惨叫声响起。
         只见,孙元楚手中火铳铳剑,刺入一名士子大腿。
         其他将士看到孙元楚的动作,第一时间紧随刺出。
         都选大腿这种不致命的位置。
         惨叫声接连响起。
         随着孙元楚猛地回撤,其他将士跟随。
         读书人抱着流血的大腿倒地惨叫,孙元楚十几人,举着火铳,明晃晃铳剑沾染鲜血,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所有人都愣怔了。
         看着明晃晃铳剑上的鲜血,听着十几个读书人惨叫。
         为首吴海等人脸瞬间变白,盯着孙元楚等人,身子微微颤抖。
         孙元楚满脸冷硬,和吴海对视。
         作为福建本地人。
         还出身士绅家。
         他当然知道吴海在福建。
         乃至在大明的影响力。
         可那又如何。
         燕王来福建,对福建,如同对他孙元楚,有再造之恩!
         福建上上下下,即便不说全都感激燕王,至少也不应恩将仇报吧?
         吴海只帮了几个寒门、农家子弟。
         燕王在福建所做之事,却能让无数想读书的穷苦人,都能有书可读!
         他出手,是作为燕王护卫的本职。
         也是作为福建人,应有的感激。
         “娘的,这小子是个当兵料!”柳升小声嘀咕,突然很喜欢孙元楚。
         其他人闻声回神,依旧震惊。
         ‘这就是燕王的新军?’
         怀着震惊,看向朱棣。
         朱棣神色平静,在众人注视中,往倒地惨叫的读书人方向走去。
         吴海看到朱棣时,顿时怒而质问:“燕王,这就是伱的兵!他们竟然敢对读书人动手!其中还有秀才!”
         这些丘八粗鄙,只懂效忠朱四郎。
         可朱四郎,怎么说都是大明皇子。
         还是货真价实的状元郎。
         全歼倭寇后,连福建豪强都放过,肯定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少爷,此人就是吴海。”毛老六跟过来,凑到身边低声提醒。
         朱棣审视吴海,平静道:“无论他们是什么人,冲击我,我的兵,就有足够理由动手,没有杀他们,只是小惩大诫扎一剑,他们已经足够仁慈,他们的行为,也让我很不满!”
         话中,朱棣转身,冷冷道:“这些人满脸怨恨冲击我,就证明他们仇视我,身为我的兵,你就应该直接杀了,回去后,自己去领军法!”
         “是!”孙元楚高兴领命,唇角抽抽,好不容易才控制住笑意。
         王爷这是维护兄弟们。
         王爷对兄弟们要求很高,训练很严。
         但对兄弟们真没的说。
         从不会让兄弟们当替罪羊。
         “你!你!”
         吴海气的结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朱棣再次转向吴海,“你就是一文先生吧?”
         一文先生!
         吴海听到这个称呼,顿时仰头,“不错,正是老夫!”
         福建读书人、士绅送他的这个称呼,就是他的护身法宝!
         就算朱皇帝,不照样不敢动他吗?
         “燕王,老朽劝你及时收手不要在蛊惑人心,你怎敢将自身小小之术,妄图与三纲五常并驾齐驱!”
         ……
         朱棣耐心听着。
         对此老厌恶却越来越盛。
         他掀起一场对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全民共识认同舆论。
         是要达到,类似三纲五常在人心中的地位。
         他也承认,这种方式的确不好。
         但不是什么蛊惑人心。
         在天下百姓,还没有自主判断好与坏,没有具有前瞻性、远见性分辨前。
         这样一场共识认同舆论。
         绝不可少!
         只要这场共识认同成功了,雇工身股制被保留下去的可能性才会增加。
         此老以冠冕堂皇口吻,把他的行为抨击为邪道。
         也是不安好心。
         推行乡土村社时,此老没有跳出来。
         用利益,迫使士绅商贾改造为雇工身股制时,此老也没跳出来。
         为何,在他发起这场共识舆论时。
         对方跳出来了?
         因吴海很清楚,没有这场共识舆论,只要他走了,他们还可以把他建立的一切推到。
         这是个聪明人。
         看到了共识认同的可怕。
         所以,想尽办法,想要破坏。
         可惜,到底只是个老学究,手段还是欠缺了点。
         若是换成胡惟庸。
         恐怕不会明着反对,反而会参与到这场共识认同的舆论中。
         在其中增加自己的作料。
         曲解他的本意。
         他曾见过类似的事情。
         “听说吴老先生一直怀念元朝?”朱棣冷笑开口,“为此还劝说福建名士王翰,在洪武九年,为元朝守节尽忠?”
         吴海脸色微变。
         却梗着脖子,和朱棣对视。
         这些朱皇帝也知道。
         朱四郎之父,都不能因此把他怎么样!
         “名士王翰死后,吴先生继承了王翰的家业,以及娇妻,还有人家襁褓中幼子,吴先生不愧是王翰先生的忘年好友!”
         噗!
         有人憋不住笑出声。
         这事福建上层其实都知道。
         内幕嘛,大家也知道。
         可第一次,有人把此等龌龊事,掰扯出来。
         吴海脸渐渐变白。
         随即,气急败坏咆哮:“燕王你污蔑老朽!老朽要写折子,问一问陛下,到底是如何教导皇子的,堂堂大明皇子,竟然污蔑老朽一个读书人……”
         哼!
         朱棣冷哼,脸瞬间冷硬,“本人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王翰家业、娇妻、幼子,难道不是吴老先生接手吗?”
         “本王只是想说,吴老先生劝说好友为元朝守节,自己为何不为元朝守节?”
         话中,朱棣转身指着孙元楚:“本王训练的新军,在不久将来,会回朝助战灭北元,本王现在给吴老先生一个为元朝守节的机会!”
         摆手刹那。
         两名将士冲出去,一左一右把吴海控制住。
         “把这位吴老先生杀了,然后厚葬,墓碑上书,忠贞义士,为元守节,为朱棣残忍迫害!!”
         吴海瞬间吓傻了。
         怎么和想象中不一样?
         朱四郎连福建豪强都放过。
         为何对他如此残暴不仁?
         砰!
         两名将士,直接把吴海按着跪下。
         “我来!”
         孙元楚喊了一声,跨步走出去,来到吴海面前,冷冷道:“燕王来福建,给福建带来什么变化,吴老先生这等大儒,难道不知?”
         “王爷对福建有再造之恩!”
         “老先生恩将仇报,丢尽了福建人的脸,孙元楚代表不了所有福建人,但代表我自己,送吴老先生上路!”
         锵!
         话音落下时。
         拔刀声骤然响起,孙元楚举刀斩下……
         王爷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但他不能让百姓,因此事,误会王爷。
         福建人出一个吴海就足够了。
         他这番话,就是说给在场的福建父老乡亲。
         “且慢!”
         孙元楚闻声,眼神余光瞥视说话的白发道人,手中刀却毫不停顿斩下!
         张三丰脸色微变,闪身而来。
         朱棣微微皱眉,同时闪身迎上……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