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七十三章:朱棣教子,彻底清洗!
         “陛下北征后,要南巡福建?”
         “是该南巡福建,可惜咱们普通百姓,去不了福建。”
         “俺怀疑,人家福建百姓日子过的比咱们金陵人都滋润!”
         ……
         整个金陵,都在为朱元璋南巡福建的消息议论纷纷时。
         东番这边。
         临近年终。
         朱棣先是前往福建,听取叶茂关于福建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汇报。
         然后又匆匆乘坐海军战船,南下前往巴拉望岛。
         ……
         腊月二十八。
         才返回鸡笼屿。
         战船刚靠近海湾。
         朱棣就看到,杨东旭站在海礁瞭望塔上。
         “师傅。”
         东旭也看到了朱棣,高兴大喊一声。
         朱棣笑着询问:“你在做什么?”
         其实,看到东旭手中拿着的东西,他就猜到了,他没想到,东旭这么快就琢磨到这一步。
         他可没有提醒!
         东旭能摸索到这一步,全都是靠自身善于观察、总结。
         他现在对未来,更加有信心了。
         东旭摸索到这一步,比他今年编练成第一混成协都高兴!
         杨东旭笑着举起手中,抓着的两个铁球,“师傅,我在实验,不同重量铁球落地……”
         朱棣笑着点头,鼓励:“认真观察。”
         弹丸从火铳中射击出去后,是一条抛物线。
         其中有两个弹道。
         一个水平方向,一个垂直方向。
         东旭这小子,显然已经摸索到,研究这条抛物线,太复杂,可以把这条抛物线,简化拆分成水平和垂直方向。
         他没有太多关注,也没有太多干扰。
         过分关注,只会给东旭增加压力。
         这种事情,急不来。
         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发现、摸索,得到的真理,才足够牢固。
         ……
         朱棣一路十分高兴抵达码头,第一时间回府。
         “阿爹!”
         小祈婳听到动静,从屋内出来,看到朱棣时,顿时高兴大叫一声,像个小疯子跑过来。
         朱棣微微弯腰。
         小祈婳配合娴熟,轻轻一跃跳起来,勾住朱棣脖子。
         朱棣顺势把小棉袄抱住。
         徐妙云带着雍鸣,含笑站在门口。
         朱棣快步走过去。
         小祈婳爬在耳边,低声道:“阿爹,你走后不久,娘亲总是吐,还经常一个人偷偷发呆,偷偷笑,又在小本本上,给你记了好几笔小账,太可怕了,这段时间,我都不敢调皮了……”
         朱棣微微愣怔。
         怀孕了?
         不由加快脚步,快步走过去,第一时间询问:“祈婳说你经常吐,还给我记小账,没事吧?”
         徐妙云脸瞬间变红。
         伸手揪住祈婳小耳朵,‘凶巴巴’问:“你什么时候,又偷看娘亲的东西了!”
         “阿爹救命,你小棉袄耳朵掉了,就不招阿爹喜爱了……”
         朱棣没好气看着这个惯会‘作妖’的小棉袄,“再惹娘亲生气,阿爹都要揍你。”
         小家伙瞬间委屈嘟嘴,紧紧抱住朱棣脖子,把小脸蒙在朱棣脖子里。
         一家四口进屋,徐妙云就给朱棣张罗水盆毛巾。
         趁着两小家伙不在身边,朱棣低声询问:“是不是怀上了?”
         徐妙云脸微红,笑着点头。
         肯定是金豆子!
         朱棣无奈苦笑。
         北征越来越临近,这个讨债的来了。
         可真会挑时间!
         简单洗漱,来到桌边坐下,小祈婳看着徐妙云去准备茶,小心翼翼从凳子上跳下去,笑着跑过去:“娘亲,我和你一起给阿爹煮茶。”
         朱棣看着一大一小,在旁边煮茶,不由笑了。
         临近年终,出去跑了一个月,回家真好。
         扭头,看着安安静静,捧着本书,坐在旁边的雍鸣,笑问:“祈婳和你娘,都给爹煮茶,你就没什么表示?”
         两小家伙,过年后就五岁了。
         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
         恐怕,用不了几年,这臭小子,就要讨债了。
         雍鸣眼神柔和看向远处的娘亲和妹妹,收回视线,微微仰头,“我就不和妹妹抢了。”
         朱棣看着臭小子,眼中极力隐藏的亲近、崇拜之色,不由笑了,伸手揉了揉小脑袋,一把抱着臭小子放在自己腿上,“想崇拜、亲近自己亲爹,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屁大点年纪,臭规矩倒是多……”
         话中,指了指小东西手中的书,提醒道:“喜欢读书是好事,但读书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记住了,那些圣人道理,什么父为子纲,读一读就行了……”
         ……
         “记住一句话,以利治天下,天下尽小人,以德治天下,天下尽是伪君子,以法治天下,法为人定,权与利,太多能影响法……”
         “治天下,当导利、倡德、循法,三个就像三角形的三个点……”
         ……
         “总之,三者,你需要哪个,就着重拔高其地位,动态中调节三者,做事千万不要拘泥于行迹……”
         ……
         徐妙云在旁边一边煮茶一边认真听着。
         这些东西,原本是不需要教雍鸣的。
         可出海创业。
         有了这份基业,四郎就需要把这些东西交给雍鸣。
         雍鸣现在听不懂。
         但长大后,肯定能从四郎所做之事,领悟今天这番话。
         四郎在福建推行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其实就是导利、倡德、循法!
         导利,天下人都能从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中受益。
         倡德,有能力的商贾,愿意提携普通百姓,施行雇工身股制就是倡德。
         为此,现在福建已经推行雇工身股制的商贾,店铺、商号门匾上都有一个布政使衙门,统一授予的‘德’字印章。
         这是官府对商贾的一种认可。
         渐渐,福建百姓更愿意在这种店铺购买东西。
         这就是倡德风气。
         当然光倡德还不行。
         还要循法!
         循法就是乡土村社写入大明律中。
         雇工身股制,朝廷不支持,四郎也没办法。
         不过,在东番这边,将来四郎彻底自立后,一定会写入律法中。
         雍鸣听着,认真点头,抬头,高兴笑道:“阿爹,我记住了。”
         朱棣笑笑,“这就对了,我是你爹,你想亲近我,都不敢率性而为,将来做事,怎么能大大方方,挥洒自如?”
         “对我和你娘亲,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接表露出来,这一点,向你妹妹学。”
         “我是姐姐!”小祈婳突然‘凶巴巴’纠错。
         “姐!”
         雍鸣笑着叫了一声,身子向后,大胆靠在朱棣怀中,高兴摇晃着两条小短腿。
         朱棣、徐妙云不由被逗笑。
         ……
         晚上。
         和孩子们吃饭后,只剩夫妻二人。
         徐妙云爬在朱棣身边,询问:“福建的情况怎么样?”
         “还不错。”朱棣点头,“今年已经有七成商贾完成雇工身股制改造,剩下的如果不自发改造,用经济挤压手段,也能让他们坚持不下去,福建雇工身股制大势已成,螳臂当车者,注定粉身碎骨!”
         让叶茂给每个完成雇工身股制改造的商贾,赐一个‘德’字。
         即是倡德。
         也是一种经济手段。
         当百姓都在完成雇工身股制改造的店铺、商号消费。
         其他排斥改造的。
         注定会迅速没落。
         对于这些人,哪怕是家破人亡,他都不会有半分怜悯。
         大势之下。
         有些人,死拉硬拽,赶着都不走,注定要被大势滚滚碾压而过。
         徐妙云看着朱棣霸气模样,不由有些痴迷,微微摇头,回神后,询问:“大哥单独和徐宪昌谈话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这是去年的事情。
         不久前,春晓来信,他们才知道此事。
         “咱们不多想,就什么意思也没有。”朱棣笑着把人圈在怀中。
         转移话题,说道:“你现在又怀孕了,北征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到时候肯定不能随我回金陵,要不然,年后,你带着祈婳先动身,走陆路,我派人送你们先回金陵?”
         今年,妙云肚子里的小东西就会出生。
         今年后半年、明年,妙云都不能舟车劳顿,长途跋涉。
         “回去后,可以回泰山家,如果嫌金陵人多嘴杂,勾心斗角,就回村儿里住着。”
         有乡亲们。
         妙云和祈婳回村。
         他也放心。
         “而且,春晓信中不是说了嘛,母后也在土桥村。”
         徐妙云爬在朱棣怀中,很不想分开。
         可年后不动身。
         四郎北征时,她肯定就无法回去了。
         在这边太远。
         四郎有什么消息,一时间也收不到。
         微微动动,伸手摸了摸平平小腹,笑着抬头,“这小家伙,肯定是个讨债的!不然,怎么偏偏选这么个时间点!”
         “你还好意思说!”朱棣被气笑了。
         “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错,我一个人也生不了孩子。”徐妙云笑着把脸蒙在朱棣胸前,小声嘟囔。
         好一会儿,轻声询问:“要不,雍鸣跟我回去吧?你事情忙,带着他,更累。”
         “不,让他跟在我身边,咱们现在这份基业,将来都要传给他,以前无所谓,可现在,我得亲自带着他,教他,不然,在这四海之上,他会被人连骨头都吞掉!”
         这里不是历史上的大明。
         雍鸣也绝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朱高炽。
         统御四海之民。
         就如他今天教小家伙的。
         得导利、倡德、循法。
         更要足够狠!
         如果有教化不了的。
         哪怕是十万、百万,该杀都得杀!
         在这四海之上,尤其是开创奠基时期。
         后退半步,后面都是万劫不复。
         父皇、母后走后。
         他们一家就没有后退之路了。
         他们父子,哪怕是背负万世骂名,都只能往前走!
         ……
         春节过后。
         来到洪武十六年。
         朱棣从鸡笼屿出发,启程送徐妙云前往福建,从陆路回金陵。
         此番朱棣回福建,十分低调。
         除了叶茂、沈仁等少数人知道外。
         其他人都不知道。
         抵达闽县后。
         朱棣、徐妙云短暂休整。
         叶茂匆匆低调赶来。
         书房。
         “殿下,年后,几个士绅入股的村子,有了些新变化。”
         听闻叶茂的汇报,朱棣不由好奇,“什么变化?”
         “入股的士绅提议,不分红,也不发放每年的酬劳,百姓所得,全部用于投资,百姓吃穿用度,全都由士绅包了……”
         朱棣听闻,这几个士绅入股的对照村,士绅承诺,每年给百姓一人做三身新衣服,吃的也比分红、发酬劳时好。
         不由笑了。
         反问:“你觉得这是好事吗?”
         叶茂笑笑,“下官当然知道,这根本就是天上掉馅饼,可这几个村子的百姓愿意相信,并且十分高兴,周围一些村子,都开始羡慕了,有人已经提出,要求士绅入股了。”
         他都能猜到,士绅们想干什么。
         把乡土村社的产出盈利,全都用于投资。
         看着吧,用不了多久。
         这投资肯定要故意‘血赔’。
         然后,每个家庭都会欠一大笔债!
         朱棣冷笑道:“别管,假装没有看到,明年若是北征,我离开后,他们就会行动,等我北征回来后,彻底清洗!”
         他走后,这些人一定会更加大胆!更加肆无忌惮!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