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九十五章:塑军魂,凝兵魄,强无敌!
         御书房。
         朱元璋站在窗口。
         宫女太监们看看窗口,又看看御座方向。
         雄英、高炽两人站在御座前,看着一道道折子。
         小声议论后,兄弟二人执笔在折子上写下批注。
         宫女、太监们看着暗暗啧舌。
         皇爷让太孙御批奏章也就罢了。
         竟然让燕世子也参与御批奏章。
         也就是皇爷给大伙儿下了封口令。
         若是传到朝堂,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御书房人来人往,这种事又能瞒得过几时?
         皇爷对燕世子雍鸣,真的好的有些过分了,对待燕世子,完全如同对待太孙。
         太孙是大明第三代继承人。
         按照民间传统,就是长房嫡枝长孙,怎么对待都不为过。
         燕世子呢?
         皇爷为何如此?
         恐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燕王。
         燕世子能得到皇爷如此宠爱,除了燕世子本身优秀,更大原因,应该是燕王这位父亲,给燕世子挣下的吧?
         也不知,燕世子如今小小年纪。
         能不能明白,他父亲到底给他,挣下了多么大的殊荣。
         嗒嗒嗒……
         脚步声从御书房外传来。
         站在两侧的宫女思绪被打断,循着声音,扭头看去……
         刘伯温拄着拐杖来到殿门外。
         下意识顺着殿门向里瞟了眼。
         瞬间愣怔。
         忙低头,“臣刘伯温求见陛下。”
         正在帮朱元璋批示奏折的朱雄英、朱高炽闻声抬头。
         朱高炽忙从蹬着的小凳子上下来,站到一旁。
         朱雄英拉了一把。
         高炽缩了缩手,笑着回复雄英。
         刘伯温虽然低着头,却在偷偷观察。
         视力有些不好。
         可高炽第一时间站到御案旁边的动作,还是看到了,不由微不可察点点头。
         两小家伙的整个反应过程,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
         朱元璋转身,恰巧看到高炽乖巧站在一旁,雄英伸手拉,高炽笑着回应同时,缩手的动作。
         朱元璋唇角笑意一闪而逝。
         ‘老四和妙云,把高炽教的很好!’
         他也只能管三代人的事情了。
         恐怕,是看不到,雄英和高炽生儿育女,教导不了老四这一脉,和标儿这一脉的第四代孩子了。
         两脉后代的路如何走。
         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智慧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收敛思绪,“进来。”
         刘伯温提步入内,看了眼两个小家伙,转身来到朱元璋身侧,微微躬身,拿出一道折子:“陛下,这是这几日,六部官员递上来,关于北征胜利之后,如何对待草原建议的汇总……”
         哼!
         朱元璋微哼,打断刘伯温的话,“北征才刚刚开始,他们就想着,战后如何对待草原?是不是太狂妄了点?”
         乐观、有自信是好事。
         可官员们表现出的狂妄,让他十分不安。
         老四担任督办检校时,就对朝堂、军中、民间表现出的盲目乐观、过头自信,导致的散漫懈怠很不满。
         为此,借着倒卖军粮的契机。
         不惜以铁血手腕,狠辣杀了好几家,数百颗血淋淋的脑袋。
         才遏制住这种风气。
         老四才离开多久?
         才刚刚和草原在张北进行兵力接触,这群人就搞出一个,战后对待草原,好大喜功的条陈?
         万一达不到他们现在夸夸其谈的预期。
         到时朝廷如何收场?
         什么时候,大明上上下下竟然如此浮躁了!
         “陛下,大家预测张北之战的捷报,很快就会传回金陵了,所以情绪高涨……”
         刘伯温的声音传入耳中。
         朱元璋先是微微皱眉。
         下一秒,眼睛寒冷一闪而逝,骤然转身看着刘伯温。
         刘伯温轻轻点头,然后低头避开朱元璋冰冷视线,不语。
         陛下很明显,意识到了。
         朝中很多人,一方面不看好燕王与北元的张北约战。
         甚至,在默默祈祷,恨不得燕王战死于张北。
         可这些人又怕燕王率领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陆军第一镇,真的一战打下张北。
         捷报传回金陵,燕王的声望必然高涨。
         所以才紧急炮制出这样一份,夸夸其谈,战后如何对待草原的折子。
         目的嘛。
         很简单。
         一旦陆军第一镇在张北大胜的捷报传回来,就把这份折子中内容抛出去。
         吸引百姓注意力转移。
         尽可能削弱燕王张北大胜的声望。
         曾今,有一段时间,朝中上下,默契抬高燕王声望,试图捧杀燕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群人感到害怕。
         如今,开始想尽办法,限制燕王在大明的声望。
         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捧杀计之所以失败。
         来源于两方面。
         其一、太子的战略定力,换作历史上的储君,恐怕早失去战略定力了。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汉朝最贤良的太子刘据。
         唐朝的隐太子李建成。
         以及太宗立的太子李承乾。
         ……
         当然,也有表现好的。
         比如曹魏政权的曹丕。
         本朝太子,战略定力方面,做的比曹丕还要优秀。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
         燕王的声望,都来自于实打实的功绩。
         没有半分水分。
         没有水分的功绩,形成的声望,根基扎实,就很难倒塌。
         捧可以。
         杀却难。
         即便是太子,没有战略定力,想要攻讦这样的燕王,其实也很难找到突破口。
         ……
         朱元璋经刘伯温提醒,意识到群臣的小算盘后,脸色更加难堪。
         朝堂如此?
         前线大军中呢?
         “雄英、雍鸣。”朱元璋含笑招了招手。
         朱雄英带着朱高炽,小跑来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伸手揉了揉两小家伙脑袋,笑道:“你们出去玩吧。”
         到底是孩子。
         得到奉旨去玩的命令后,两孩子高兴请安,一溜烟小跑消失。
         朱元璋含笑看着,直到两小家伙消失在视线中,脸上笑容渐渐变冷,摆了摆手。
         宫女太监得到示意,忙退下。
         朱元璋转身往御座走去,边走边说:“你刚才看到咱让雄英和雍鸣一起御批折子,一定很吃惊对吧?”
         “咱就是想培养他们兄弟亲亲相爱,同时,雍鸣也需要掌握这些能力,老四将来在外的基业,肯定小不了,以外来力量,统御一群异域之民,雍鸣需要更优秀的能力!”
         ……
         话中,朱元璋落座,拿起御案上,兄弟二人商量后,批示的折子,看着上面朱笔留下的字迹。
         笑笑。
         放下折子。
         话锋一转,冷冷道:“咱想让老四一脉和标儿一脉能把这份手足之情传承下去,老四现在在前线,为了团结人心,做表率,带领第一镇,一群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将士,冒险攻打张北城……”
         如果有可能的话。
         他相信。
         老四更愿意,让陆军第一镇慢慢熟悉实战,从小规模的战斗开始,不断历练进步。
         而非现在这种,第一次大规模实战。
         就是战争中最难的攻城战!
         野战,对于陆军第一镇这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军而言,都比攻城战更好!
         可老四没得选!
         张北约战的消息刚传回来时。
         他还没有意识到。
         直到刚才,他才意识到。
         恐怕前线人心也不齐。
         老四接下脱古思帖木儿的约战,就是给前方各军做表率。
         有人想削弱老四的陆军第一镇。
         老四就告诉他们,此战,他不怕吃亏!
         啪!
         朱元璋说着,猛地拍打御案,“前线和朝堂这些人,厚颜无耻!陆军第一镇不是大明的军队!是老四的私兵!几乎没花朝廷一个铜钱!”
         ……
         刘伯温看着朱元璋盛怒。
         默默叹了口气。
         待朱元璋宣泄愤怒后,拱手委婉谏言,“陛下,前线有太子为主帅,燕王为副帅,臣相信,以两位殿下的智慧,一定能妥善解决问题……”
         朱元璋看了眼刘伯温。
         他知道,刘伯温是谏言。
         大战已经开始。
         现在不宜对前线做些什么。
         “这道折子中,建言献策的官员……”朱元璋拿起刘伯温刚才带来的折子,点了点,冷冷道:“你回去后,把这些人的官服给咱扒了,赶出六部!朝廷不需要这种,只会夸夸其谈的蠢货!”
         “另外,严告所有官员,大战期间,一切消息,以前方为准,任何人擅自发表有关战争的言论,严惩不贷!”
         “臣遵旨!”
         刘伯温领命后。
         匆匆离开。
         朱元璋目视刘伯温离去背影。
         起身,再次踱步来到窗口,盯着北方,眼中蓄满忧虑之色,轻声嘀咕:“老四,或许……”
         或许他就不应该让老四回来。
         他想着让老四,帮扶他大哥,漂漂亮亮打好这一仗。
         想着,让老四带带兄弟们。
         可似乎,唯独忽略了替老四考虑!
         不同于标儿。
         他自己都很清楚。
         对标儿的爱。
         是因为,一个父亲对长子的爱。
         这种父爱,没有任何缘由。
         是人与生俱来的舔犊之情。
         孩子这么多,他这么忙。
         这份父爱,也只能给最寄予厚望的长子。
         对老四他们,他更多只是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老四在他心中地位不断变重要。
         首先是因为,他看明白,老四对储君之位真的没任何想法。
         内疚,再加老四的能力。
         让他越来越重视这个儿子。
         哪怕外人私下都在议论。
         老四在他心中的位置,和标儿已经等同。
         这话也没说错。
         不过,其实一直以来,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老四因能力等同。
         标儿是因喜爱而等同。
         他对标儿,是一种数十年,倾注一生心血的喜爱。
         就好像,他为之奋斗的大明江山事业一样。
         倾注了他一生心血。
         “伱想飞就飞吧,只要你这次平平安安回来,爹再也不会阻拦你飞了!”
         ……
         远在张北的朱棣。
         并不知,朱元璋此时此刻的变化。
         呜呜呜……
         号角声,绵延不绝响彻天地间。
         嗒嗒嗒……
         整齐的步点声,相隔四五里,城头的元兵仿佛已经清晰可闻。
         “快!”
         “把火烧旺,准备金汁!”
         “滚石、圆木都准备好!”
         ……
         城头到处都是跑动的人影,以及呼喊声。
         脱古思帖木儿带着众人旁观纳哈出指挥守城。
         马哈木等年轻雄主,全都默默学习着。
         整个草原。
         最善中原守城、攻城战的一批老人,基本已经死绝了。
         即便有幸存者,也分散在各军中。
         他们麾下,更擅长野战。
         至少,这类守城战。
         整个草原,恐怕也就纳哈出从辽东撤出来的兵马,还可以系统性完成。
         “炮兵!陆军第一镇的炮兵!”
         有人突然高呼,打断马哈木等人观摩学习,视线转移,往城外看去。
         明四皇子陆军第一镇炮营士卒,牵引着战马,拖拽着炮车,从阵列后方有序冲出来。
         抵近三里左右。
         战马排列成一排。
         将士们卸马后,牵着战马快速离开。
         四十八门管身纤细且长,相比黑粗壮的铁炮,宛若一个个苗条青春少女,爬在炮车上。
         在炮兵营将士眼中。
         这四十八门铜炮,就是美丽的少女。
         每门炮六个人。
         两人固定炮车。
         两人准备弹丸。
         两人准备火药。
         迅速且有条不紊,节奏娴熟做着炮击前准备。
         “一、二、三……嘶!四十八门!”
         “和咱们的火炮不一样!”
         ……
         昨天,炮兵营在步军和骑兵阵列后方,北元方面,并未见到陆军第一镇的火炮。
         此刻,阳光映照下。
         城头脱古思帖木儿等人,都看清了双方火炮的区别。
         他们的火炮,十分笨重,根本无法架在车上使用。
         张玉小声道:“看颜色,像是铜铸。”
         众人闻声,余光看向张玉。
         下一秒,再次聚精会神看向远处。
         东旭和两个炮营管带站在一起。
         第一镇炮营管带闻奇,笑着拍了拍东旭肩膀,“别紧张,之前演练时,你做的标尺很好使用,实战应该也差不了。”
         “闻叔,谢谢你们这一年内,支持我胡乱瞎搞。”东旭扭头,笑道。
         “臭小子!”
         第一混成协炮营管带笑骂一句。
         就在此时,一名队官跑来,立正捶胸敬礼,“禀闻管带,四十八门火炮,四十八个棚,全都准备完毕!”
         闻奇看向东旭,笑着鼓励,“去吧!”
         东旭点点头,快步来到附近边上一门火炮前。
         观察着张北城。
         拿着一把斜边能活动,一条直角边,标记着刻度的木质三角尺,放在火炮前段比划测量。
         一边认真测量,一边吩咐:“拿二号楔子!”
         棚正拿着两个标准楔子走来。
         两名士卒抬着炮口。
         东旭和棚正迅速把两个标准楔子,卡入支撑炮管的横梁上,专门设计的沟槽中。
         东旭转头看向棚正,“开始试射。”
         话罢,向后退了两步。
         砰!
         一声闷响过后。
         一颗弹丸呼啸着,砸向张北城。
         东旭紧张盯着,看着弹丸略高于城墙墙垛砸入城内,抿了抿唇,当即命令:“换三号标准楔子!”
         后方,步军阵列前。
         第二协、第一标、第二标已经前往东西两门。
         朱棣正看着第一标、第二标行动。
         耿瑄扭头,好奇询问:“姐夫,东旭在做什么?”
         炮营抵近火炮射程后,已经很长时间了。
         朱棣回神,笑道:“东旭在半年前,研究火铳、火炮弹道,搞出了一种火炮射击标尺,这段时间,一直在和炮营验证。”
         这标尺,不是经他提醒,诞生的。
         完全是东旭自己钻研弹道想出来的。
         说实话。
         他知道火炮发展,后面出现过标尺这玩意儿。
         可以增加射击精度。
         可以让炮营将士,更容易操弄火炮。
         可他觉得,现在的火炮太落后,也就没搞。
         没想到,东旭竟然在琢磨弹道过程中,想到了这一点。
         对此,他当然予以支持了。
         有了标尺后。
         现在使用标尺的程序复杂。
         耗时长。
         调整过程很麻烦。
         可只要有麻烦,匠人们肯定就会去想办法简化流程,让调整火炮仰角更简单。
         麻烦永远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有需求,就有人会尝试着去想办法解决。
         反正,这种攻城战中,也不怕麻烦。
         无非就是耗时多点罢了。
         ……
         “燕王他们在干什么?”
         “怎么炮营抵近射程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展开炮击?”
         “北元在干什么?难道不懂火炮对射吗?”
         ……
         后方,朱标身后,诸将看的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开始小声嘀咕。
         蓝玉闻声转身。
         狠狠瞪了眼牢骚声最大的常茂和李景隆,“若是没有陆军第一镇的操练细纲,你们懂什么是火炮对射吗?你们能想到火炮对射吗?”
         火炮对射,是朱老四新军操典中提出的一种前瞻性设想。
         就是未来,火炮普及。
         两军交战,一定要第一时间,尽可能敲掉对方的火炮。
         这种想法,若不是朱老四写入新军操典中。
         谁能想到?
         毕竟以往火炮的运用本来也就不多。
         也没个准头,最多就是打一打冲锋的步军。
         谁能想到搞什么火炮对射。
         砰!
         就在此时,轰鸣声再度响起。
         闻声,所有人顾不得其他,纷纷向前方看去。
         一枚弹丸呼啸砸向张北城。
         砰!
         重重砸在墙垛上。
         单薄的墙垛在弹丸砸中的瞬间,出现一个大洞。
         碎石飞溅。
         击中附近元兵,惨叫声随即响起。
         脱古思帖木儿眼角剧烈跳动,看着远处,倒地哀嚎的己方士卒,以及出现的大洞。
         刚才,陆军第一镇的炮击,飞入城中,他们还笑话。
         没想到,这么快就让人笑不出来。
         纳哈出小声道:“可汗,您应该离开张北城了。”
         脱古思帖木儿摇头,“不,本汗就在这里看着你们,击败陆军第一镇!瞎猫碰到死耗子,不足为惧!”
         火炮他们也有。
         除了射程比投石车远外。
         其实威力,未必有五十斤巨石,砸中城墙的威力大。
         张北城虽然不是什么坚城。
         但凭明四皇子四十八门火炮,就算把炮管打红,也塌不了!
         “三号楔子!”
         “使用三号楔子!”
         城外,炮营阵地前,东旭高兴大喊。
         “好样的!”
         闻奇拍了拍东旭肩膀,大踏步从炮车后面经过,大声命令道:“每三个棚为一组,瞄着一段城墙,给老子轰!把墙垛轰塌了,给步军兄弟们登城陷阵,打开一条通道!”
         ……
         闻奇大喊着。
         炮营兄弟集体更换三号楔子。
         装填火药、弹丸……
         砰砰砰……
         片刻后,炮击声陆陆续续响起。
         三分之二的炮弹,打在墙垛下方,厚实的城墙上。
         可依旧有十几颗弹丸,打在墙垛上。
         有一组三个棚,三颗炮弹,运气奇佳,相隔不远,齐齐击中一段墙垛。
         轰隆一声。
         一段大约一米的墙垛轰然倒塌。
         元兵惨叫中,跌落城头。
         “哈哈哈……好!好样的,就这样打!”
         两个炮营管带,看到这一幕,激动大笑。
         砰砰砰……
         砰砰砰……
         第三轮炮击响起,浓烟已经笼罩了整个炮营阵地。
         所有人,只能隐约看到烟雾笼罩中,忙碌的人影。
         所有人的目光,紧接着,更为迅速落在张北城头。
         惊的微微张嘴。
         三轮炮击过后,又有一段长约两米的墙垛坍塌。
         有好几处墙垛,肉眼可见,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以及空洞,摇摇欲坠,距离坍塌已经不远了。
         尤其有一段城墙后面,元军布置了一门火炮,弹丸穿透墙垛,竟然打在火炮上,火炮倾倒。
         附近元兵有人痛苦哀嚎,更多元兵,慌乱搬动火炮。
         后方。
         常茂、李景隆等人,全都瞪眼惊讶看着。
         李景隆小声道:“陆军第一镇的炮击瞄准率是不是有些过高了?他们是不是掌握了什么,提高命准率的法子,没有告诉我们?”
         大家都是领兵之人。
         很清楚,陆军第一镇炮营在干什么。
         用火炮敲掉墙垛后。
         不但登城的将士更容易冲上城头。
         同时没有墙垛遮挡。
         附近的元兵,也更容易被攻城方砍杀。
         但想要敲掉墙垛可不容易。
         陆军第一镇的炮营这么准确的命中率,明显是掌握了什么先进的法子!
         哼!
         蓝玉微哼,低声道:“太子,我和沐英知道,应该是杨东旭搞出的炮击标尺发挥的作用……”
         陆军第一镇回来后。
         他们带着朝廷将领。
         尤其是朝廷新军将领,没少找机会去陆军第一镇观摩。
         这群人去了,也不知道眼睛长在哪里!
         陆军第一镇炮车上,明显有别于朝廷,设计的卡楔子凹槽,这种细节,竟然都没有发现!
         还是他和沐英发现,询问朱老四,朱老四才告诉他们原由。
         “杨东旭正在试验中,燕王担心失败,风言风语打击杨东旭的自信,所以一直没有对外宣扬,不过告诉了臣和沐英。”
         ……
         “杨东旭?”
         “朱四郎的学生?”
         “他竟然能提高炮击命中率?”
         ……
         朱标听着身后窃窃私语议论,扭头看了眼,冲蓝玉、沐英点了点头。
         朱标看向前方陆军第一镇步军阵列左侧,朱棣立于马背的背影,眼中羡慕一闪而逝。
         老四一个刚刚束冠成婚的学生。
         都已经能对战争进程,发挥如此大作用。
         而杨东旭这样的学生。
         老四还有数十个!
         杨东旭被老四任命为兵备官,年纪轻轻,已经取得这样的成就。
         另一个学生,刘民丰,据悉被老四安排到军中,跟随陆军第一镇郎中实践。
         未来,恐怕也会很快崭露头角吧?
         砰砰砰……
         轰鸣的炮击声,还在继续。
         许多人如朱标一般,都在琢磨,朱棣这些学生。
         徐辉祖骑马陪同在朱棣身边,看着烟雾中,杨东旭的身影,笑道:“姐夫,东旭有钻研的潜力……”
         他真的替姐夫高兴。
         也替东旭高兴。
         朱棣笑笑。
         轰轰轰!
         就当朱棣唇角动动,准备说话时,城头北元的火炮轰鸣声传来。
         数十颗弹丸。
         冲着炮兵阵地砸去。
         炮车距离拉得远,比较分散。
         北元第一轮炮击,除了渐起的飞石,让几个炮营兄弟发生擦伤,并未出现严重损伤。
         “快!快!”
         “瞄准元军布置火炮的城墙段!”
         “记住,五轮射击后,给火炮浇水降温!”
         ……
         闻奇为首的两个管带开始催令。
         元军并没有火炮对射的概念,但陆军第一镇火炮予以的威胁,让元军本能产生了,必须打掉陆军第一镇炮营的需求冲动。
         于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火炮对轰。
         就此展开。
         虽然准头差,可依旧十分壮观。
         除了朱棣,所有人都被这宛若天罚,轰鸣声不绝的火炮对轰,惊的目瞪口呆。
         脑海不约而同生出一个念头:这就是将来的战争吗?
         轰!
         城头忽然一声诡异巨响传出。
         “啊!”
         惨叫声响起。
         纳哈出等人转身,就见一门火炮炸膛了,周围士兵被火炮炸膛冲击,顿时倒下一片。
         一时间,正在射击的其余二十几门火炮炮手,都胆战心惊不敢射击了。
         纳哈出气的咬牙,冲过去,咆哮道:“继续射击!泼水给火炮降温!”
         多轮射击后,给火炮降温,这种经验早有了。
         可麾下的炮手,明显慌乱紧张中忘记了。
         ……
         城头元兵短暂慌乱后,炮击再次展开。
         砰!
         一枚炮弹,运气极佳,击中了一辆炮车。
         火炮高高弹飞,木屑飞溅,周围将士应声倒下,生死不知。
         后方,刘民丰带着十几名将士,抬着担架冲上去,在元军飞射而来的弹丸中,迅速前进。
         朱棣微微皱眉,扭头冲耿瑄命令:“去,等民丰回来后,给我看住他!”
         话罢,转头命令身边亲兵:“传令杨东旭回来向我复命!”
         保护这两孩子,并非单纯因为他们是他的学生。
         孩子们长大了,想要成才,总要经历风浪。
         他们已经做得够好了。
         更主要,他们的才干,相比冲在最前面,更应该留在后面,发挥更大作用。
         耿瑄和亲兵领命后离开。
         片刻后。
         亲兵一人策马狂奔折返,见到朱棣后,苦笑:“殿下,东旭这个小崽子说,师傅都要亲自登城陷阵,学生在三里外操炮,有何不可!”
         “好样的!”
         朱棣瞪了眼大声称赞的徐辉祖、谭渊、张武等人。
         然后唇角抽抽。
         无奈摇摇头,“算了!”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他能给建议,但不能阻止孩子们自己的选择。
         就好像,他同样也不喜欢老头子给他安排人生。
         三十轮炮击后。
         炮击声渐渐停下。
         陆军第一镇这边,损失了两门火炮,两个棚将士受伤,情况不知,被军中救护队抬下去。
         寂静无声中,城头硝烟渐渐散去。
         嘶!
         倒吸凉气声响起。
         目视所及。
         张北城头一片狼藉。
         炮击前。
         炮营战前计划标定的十六个炮击点,出现了十三段墙垛坍塌。
         坍塌长度,最短的两米左右。
         最长一处,目测,至少五六米。
         标定的十六处城墙,有八处是北元安置火炮的位置。
         北元八门火炮被击毁。
         陆军第一镇这边,炮兵阵地前,也一片狼藉。
         双方都被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火炮对轰产生的威力惊呆了。
         朱棣见过后世的火炮威力。
         此刻,也为眼前狼藉景象惊讶。
         原本,这样的场景,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期。
         因他,却出现了。
         “未来的战争,咱们这些老家伙,恐怕是适应不了了。”后方,汤和目视城头,忍不住感慨。
         扭头看向身后将领,“你们虽然年轻,可如果不知道学习,不知道变通,你们也会被淘汰!”
         他们这些老家伙,虽然有战争经验。
         可毕竟年纪大了。
         脑子比不得年轻时候灵活了。
         无法探索,适合全部火器化战争的战术了。
         朝廷这些年轻将领,如果故步自封,也注定会被淘汰。
         这就是他为什么,极力想留住丘福、朱能的原因。
         四郎的军事天赋,已经展露无疑。
         现在的新军战争模式,都是他在引领。
         朝廷只能亦步亦趋跟随。
         如果丘福、朱能这些善于学习,对老四没有抵触的将领都跑去跟着老四。
         朝廷学习的步伐,都会十分缓慢!
         朱标默默点头。
         炮击烟雾中,杨东旭的身影。
         刘民丰迎着炮击,带着救护队,冲出去救援身影。
         给人冲击太大了。
         呜呜呜……
         号角声突然响起,打断朱标思绪。
         朱标看向朱棣帅旗方向。
         只见朱棣猛地挥手。
         嗒嗒嗒……
         步点声响起。
         一个协两个标六个营,五千多人,踩着整齐步点,开始从侧面,越过炮兵阵地,向城墙方向靠近。
         炮营的炮击声,在此时,再次响起。
         余下的四十六门火炮,分组瞄准了城头北元火炮射击。
         观望的所有人,均都不约而同精神一震。
         重头戏开始了。
         陆军第一镇最大的考验开始了。
         ‘多死点,让朱四郎的陆军第一镇多死点!’
         ‘朱四郎的陆军第一镇没有实战经验,城头的箭雨射下来后,肯定就会瞬间炸营!’
         ‘陆军第一镇必败,然后我们太子卫率代替陆军第一镇拿下张北城,为太子扬威!’
         ……
         许多如吕本、胡惟庸,仇视、抵触朱棣的人,看着陆军第一镇将士向城墙靠近,纷纷攥紧马缰,默默腹诽。
         徐达这些关心朱棣的,则紧张关注着。
         ……
         “快!”
         “调整炮口!对准明军步军!”
         轰!
         城头元军炮兵指挥官,大声催促时,一颗颗弹丸从远处砸来,狠狠砸在附近城墙上。
         元兵战战兢兢,恐慌中,吃力挪动炮口。
         朱棣骑马伴随在步军旁侧最前面。
         一直都盯着城头元军。
         看到元军不顾炮营炮击,开始调转炮口时。
         喝令:“各营散开阵型!”
         “各营散开阵型!”
         “散开阵型!”
         ……
         嗒嗒嗒……
         命令传递中,步点略微杂乱,可阵型却有序散开。
         原本厚重的阵型,在前进中,快速变成三个横队。
         如此,炮弹即便击中。
         弹丸冲撞,队形前后单薄,直线冲击的弹丸,也不可能给陆军第一镇造成太大损伤。
         砰!
         第一颗弹丸落在阵列前方。
         从最前面两个横队将士中间冲过,扫中后方一名将士的身体。
         这名将士疼痛传来,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下意识闷哼一声,身体被撕裂。
         鲜血喷溅。
         弹丸继续向后滚动。
         身边将士脸上沾染着袍泽滚烫的鲜血,继续坚定前进。
         王爷都站在兄弟们前方,兄弟们还比王爷金贵!?
         王爷说过,战争,只有不怕死,才能赢!
         王爷说过,身边袍泽倒下,只有继续前进,才能为袍泽在疆场报仇!
         军人,若是不能在战争进行中为袍泽报仇。
         一旦战争结束,再发泄仇恨,行所谓的报仇。
         那是懦弱的可耻行为!
         越来越多的弹丸,弹跳中,在地上犁出一条深深的土壕,带走一条条鲜活生命。
         可陆军第一镇整个阵型,却没有丝毫混乱。
         后方,一群朝廷将领,看着一条条鲜活生命被弹丸撕碎,不但整体阵型不乱。
         就连战死将士周围士卒,都没有慌乱,纷纷惊讶议论。
         “这是一群新兵?”
         “这不可能!”
         “朱四郎到底怎么训练的!”
         ……
         朱标微微抿唇。
         蓝玉转身瞥了眼震惊议论的将领,平静说道:“没什么好奇怪……”
         朱老四陪着将士们天天走石子路。
         朱老四此刻,又骑着马,走在阵列侧面最前列,让所有将士都能看到时。
         陆军第一镇这点伤亡,看似血腥,但也不会因此失去胆气。
         相反,只要朱老四继续呆在最前面。
         陆军第一镇的气势会越来越强劲!
         一支军队,在编练时,注入的军魂太重要了。
         虽然太子叮嘱朱老四不要冒险冲在最前面。
         但他十分肯定,陆军第一镇第一次大规模实战攻城,朱老四肯定会亲自登城陷阵的。
         朱老四要以此战,彻底将编练陆军第一镇,零零散散注入的军魂,凝聚成形。
         此战,陆军第一镇若是能一鼓作气,荡平张北城。
         就一定会成为一支猛虎之师!
         从昨晚来到张北,朱老四领兵迫近张北城,打击元军、振奋陆军第一镇士气。
         再到今天,他预判,朱老四会亲自登城陷阵。
         朱老四所求,就是要一战,一鼓作气,定乾坤!
         为陆军第一镇凝聚军魂!
         成了的话。
         恐怕,朝廷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与陆军第一镇相匹敌。
         最可怕的是。
         朱老四把陆军第一镇的军魂,通过传帮带,扩散到第一混成协。
         往后的第二镇、第二混成协……
         后方朝廷将领震惊。
         城头。
         脱古思帖木儿等人更加震惊。
         马哈木脸色凝重,观察着陆军第一镇,咬牙道:“辽阳王,明四皇子妄图一战定乾坤,绝不能让他得逞,若是让他得逞,今后,陆军第一镇可就真的是天下第一强军了!”
         纳哈出点点头。
         明四皇子朱棣妄图用这一战,凝聚陆军第一镇军魂兵魄,他领兵这么多年,当然看的明白。
         冷声喝令:“弓箭手上城头!”
         他准备了五千弓箭手。
         全都调集到南门。
         陆军第一镇只有一万三千人,而他在张北城塞了三万人!
         比原本计划的两万人还多。
         整个南门,就聚集了一万人。
         兵力是明四皇子主攻方向,两个标五千人的两倍。
         他还是防守一方。
         他绝不会给明四皇子凝聚军魂兵魄的机会!
         这支新军已经很强了。
         若是让其首次大规模实战,还是攻城战都打赢。
         今后,这支新军极有可能强无敌!
         嗒嗒嗒……
         步点声中。
         炮声中。
         死亡中。
         抵近三百步。
         朱棣翻身下马,拍了拍小黑。
         小黑仰头嘶鸣,不舍看了眼朱棣,却又在朱棣眼神示意中,转身狂奔向后方。
         朱棣从徐辉祖手中,接过一杆火铳。
         和将士们,一起踩着步点,迫近张北城百步之内。
         “射!”
         城头,早已张弓等待的元军弓箭手,在纳哈出的命令下,松开弓弦。
         嗖嗖嗖……
         黑压压,宛若蝗虫的密集箭雨,攒射而下。
         将士们下意识缩脖子。
         只要不是特别倒霉,被射中面部,飞碟军帽和里面的纸甲,完全可以挡住箭雨的致命伤害。
         密集的箭雨,一波一波倾斜而下。
         不时有将士闷哼倒下。
         剩下的将士,不顾棉服插着的箭矢,继续前进。
         ‘这就是战争吗?老四纵横草原凯旋时,也是冒着这般生死吗?’
         朱标紧盯着,朱棣笼罩在箭雨中的背影,脸微微泛白。
         他有这样的胆魄吗?
         他不清楚。
         但他知道。
         没人会让他如此冒险。
         呜呜呜……
         突然响起的号角声,打断朱标思绪。
         目视中。
         朱棣高举左手,左臂插着一根箭矢。
         三个阵列,在密集箭雨攒射中停下。
         蓝玉微微松了口气,小声道:“太子,陆军第一镇登城前的排枪射击要开始了。”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