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个卵里的三条狗
         “现在江淮的战场怎么样了?”
         “悬。江淮水网密布,倒是能拖延些时日。就是我爹啊,他不耐烦了。打拉锯战是要死人的,会死很多人。大户跑得都差不多了,朝廷对他也赏无可赏,封无可封。这么久捞不到油水,给朝廷卖命已经成了赔本买卖了。反正他的进身之资已经有了,依我对他的了解...他这时候怕是已经开始计划着跳槽了。”
         “这...”钱益四下里看了看,对郑成功小声道:“郑头儿,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干什么?你以为我大义灭亲下不去手?说实话,真要大义灭亲我恐怕真要下很大的决心。可我这不是大义灭亲,我这是救我爹啊!”
         “救?”
         “唉,跟你也不好明说,上船吧,我们撤。大都督快到了,等他来了再找这些西班牙人算账。”郑成功背过手,径直朝着船上走去。
         他的心中又浮现出在“天书”上看到的情景:在那天书的记载中,南京的弘光朝廷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他的父亲郑芝龙拥立了唐王朱聿键,在福建建立了一个小朝廷。结果清兵打来的时候,掌握整个福建兵权的郑芝龙竟然通敌了。他按兵不动,开关迎敌,只因为一个泉州的士绅给他递交了清廷的招降书,在书中给他许了一个闽粤总督的职务。
         结果清军一进了福建马上就背弃了双方的约定,来了招黑吃黑——把郑芝龙直接扭送京城软禁起来,闽粤总督变成了正红旗汉军旗的一等精奇尼哈番,郑成功之母田川氏也在福建城破时自裁殉国,几个叔父除了郑鸿逵以外全部随郑芝龙投降了清廷。
         读到这里,郑成功已经不忍再继续往下看了——他知道,父亲的短视马上就会要了全家人的命。
         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报国仇家恨,选择了继续抗清。但这样一来,郑芝龙便必死无疑了。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到:“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
         一年后,郑成功和李定国相约合击清廷,郑芝龙先是被囚禁,接着又被充军,最后被“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其亲族于燕京柴市”。
         对于别人来说,这是卖国贼得到报应的大好事,该敲锣打鼓庆祝。可对郑成功来说,这却是一出人伦的悲剧。他无法想象自己在做出继续抗清的决定时,是下了多大的决心,这等于亲手把自己的生父送上断头台。
         当郑成功当时看完了这一段后,他心痛得几夜无法安眠。他难以想象自己在“正史”中做出决定时是个什么状况,但肯定不是几夜睡不好这么简单。为了大明朝,也为了自己全家的性命,他必须得阻止父亲往火坑里跳。
         他也劝过郑芝龙莫要与清廷有什么来往,但郑芝龙是何许人也?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尽忠报国的概念。侍奉大明还是清廷?对他来说无非是换一个上司而已,就像海盗们经常做的那样。既然跳槽能升官,那干什么不跳槽?清廷怎么敢背信弃义,他要是背信弃义了还怎么服众?以后还有谁敢投降?
         然而,郑芝龙低估了清廷。清廷不是山贼团,不是土匪帮。留着郑芝龙统领他的旧部镇守东南?一个拥兵自重的吴三桂就够他们头痛的了,要不是吴三桂有兵权,他们早就把吴三桂给绑进北京城也做一个一等精奇尼哈番。然而郑芝龙却把希望寄托在清廷会对自己守信上,还轻而易举地就被他们把自己和部下分离开来。这便是一个海贼的短视啊,他在海上混了一辈子,以为谁都跟海贼一样守“道上”的规矩。他不抗清,他跑路也行啊,卷着朱聿键跑到台湾去也不是不可以。可他竟然想着投降...实在是让人摸不着海盗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这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郑芝龙自己的认识和世界观局限了他的眼界,旁人再劝说也没用,哪怕是他的儿子来也不行。一个成年人的三观,岂是能因三言两语而变动的?一通嘴炮把一个大男人说得痛哭流涕会不该当初,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少年漫画里。他一个海贼王能被说服?除非郑成功是苏秦张仪再世,否则根本没有可能。
         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这个家,郑成功毅然决然地上了朱由检的船——这也是朱由检为什么要邀请他上船的原因。他和朱聿键一样,没有别的选择了。在那遥远的时空中,他们的命运根本就由不得自己,只能在时代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当他们真正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时,一个已经国破家亡,在野外四处逃命躲避清军的追杀。一个独自起兵抗清,却只能白白坐视自己的父亲铸下大错,把全家人推进火坑。
         所幸,他们碰到了朱由检。圣斗士不会被同一招打败两次,他们也不会。为了更改早已注定的命运,他们都选择了毫无保留地和这个“神使”合作,一如朱由检把自己的情况全盘向他们交代清楚一样。自那日在船中密谈过后,这三人便对彼此的底细一清二楚,就像是同一个卵孵出的三条狗一样(裂变虫变种),几乎没有相互背叛的可能。
         “只是...”郑成功站在船上,望着慢慢消失在地平线上的马尼拉,暗自叹道:“虽然已经知晓了历史的进程,但不知道我们三个是不是真的能把这大明国给‘续他一续’...嗯,按照他的话,是这么说的吧。也罢,都已经上了贼船,想下也下不去了。”
         望了望东方,他用胳膊肘碰了碰钱益:“阿益,他什么时候到?”
         “估计快了。算一算,也就这几天。我们就在吕宋岛附近等他们吧,他们顺着信风来的,要到也是直接到这里。回头找别的商船问问,要是他们到了南洋不知道我们在哪就麻烦了。”
         “你没跟他们说你去了坤甸?”
         “我没法通知他们啊。大都督是跟我说中途去一趟夏威夷,留个信,我这不是没碰到嘛。没办法,实在不行我们直接回坤甸等...诶?”正说着,远处的海面上扬起了三面红帆。
         掏出望远镜看了看,郑成功舒了一口气:“行了,撤吧,给他们带路,说不定还能赶上晚饭的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