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咳咳,王爷!属下知错了。”说着,刘良佐又又又准备拜下去。<br/> “诶,先别忙着拜。”豪格摆了摆手,开口道:“既然你入了旗...”<br/> “不是抬旗吗?”<br/> “别的旗升到正黄旗镶黄旗或者我正蓝旗这才叫抬旗,你连旗籍都没有,抬什么抬?!急功近利也有也要有个限度!”豪格总算忍不住了,拍着椅子怒道。<br/> “属下该死!属下做错了...属下...属下已经写好了一篇《劝民歌》,专门用来劝降那些不愿意归降我大清的刁民。属下把这个呈送给王爷,望王爷恕罪。”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向豪格递了过去。<br/> 豪格纹丝不动,只是对着一旁的索尼努了努嘴。<br/> 刘良佐抬头看了一看,当即会意。他双膝着地,跪着朝索尼挪了过去。<br/> 索尼也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往前走了一步,弯着腰接过了刘良佐的信纸,开口道:“刘大人不必如此。你或许对我大清的礼制有什么误解——你对王爷没必要这样跪着说话,单膝着地就行了。”<br/> “这全是属下的一片忠心,感谢大清,感谢王爷的再造之恩呐!奴才投了大清,就是弃暗投明!”<br/> “嗯?!”豪格一瞪眼。<br/> “额...”刘良佐自知失语:“属下...属下该死!属下明白...哦不,属下清楚王爷的意思。这不是弃暗投明,是激浊扬清,激浊扬清。”<br/> “嗯~”豪格点了点头,又看向了索尼:“怎么样,写得如何?”<br/> “写得...还行。”索尼勉强地点了点头:“虽然他是个武将,但汉人的武将也读过书,这《劝民歌》写得倒是朗朗上口。”<br/> “可以。”豪格又看向了刘良佐:“既然这样,这《劝民歌》我就收下了。我给你记下,要是劝降了哪座城,给你记一功。你现在预备着是要进镶黄旗,若是功高的话,指不定能进正黄旗。”<br/> “奴才叩谢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br/> “行了,刘将军,起来吧。”说着,豪格抬了抬手:“来人呐,赐座。”说着,一个侍从端来了一个小马扎,刘良佐便坐了上去——只搭了半个屁股,拘谨地坐了下来。<br/> 等刘良佐落了座,豪格又开口问道:“刘将军啊。”<br/> “属下在。”<br/> “本王现在还有两个问题要问你。”<br/> “王爷请讲。”<br/> “这第一个问题嘛——我旗人本没有姓刘的,现在旗中姓刘的都是归降的汉军旗人。他们有的改姓了‘刘佳’,有的没改。本王现在问你,你以后是想姓刘佳呢,还是维持着本姓不变姓刘呢?你可改可不改,不改也无所谓,大多数人都没改。”<br/> “改!”刘良佐一拍大腿:“我刘佳良佐对大清一颗赤胆忠心,当然要改。”<br/> “额...”豪格被他呛得愣了一下:“我活了这么久,还没见过你这么忠诚的。那我问你第二个问题,庐州城你觉得怎么打比较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