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 第六十五章:此人,我真要好好看一看
         小沛。
         郭谊一路而来,都在马车上看书,徐州之事他大致已经清楚。
         走向与他之前所料相差无几。
         刘备和吕布两人进入徐州,都不能接手这个烂摊子,但是两个人的选择都各有不同。
         吕布是武夫出身,愿意勇于抓住机遇,以此为栖身之机。
         而刘备倾向于自保为主,而且他不认为自己的时机就在徐州之地。
         若曹操不仁,则为他的时机。
         奈何事实并非如此,曹操非但善待百姓,还将仁义之举带到了复仇之事上。
         这就是大气仁君了。
         所以二人不可相容,加上徐州内派系本来就多,诸如臧霸等豪雄并不会真的尊奉陶谦的命令。
         更何况,陶谦现在已经没有了势力。
         这时候让出徐州,根本是准备告老还乡,携财富以保全自己的家人族亲。
         这是无奈之举了。
         听到刘备来投的消息,郭谊就已经确信,徐州已下了。
         曹操在下邳与彭城的惠民之政,虽然耗资巨大且十分艰难,但却一定能与吕布之政,形成鲜明的对比。
         于是当地百姓必然思政而心向曹氏。
         吕布想要募兵则会损伤民心,若是不强军准备,那就会没有战力。
         两难之境,困于此也。
         或许,一举拿下徐州的机会,就在今年的夏秋两季了。
         【你勤于思考,智力得到了微小提升,同时因为长期保持思考习惯,获得了“善思者”的特性,你思考时所得会加快。】
         【天道酬勤】
         “想东西也能提升,奖励越来越丰厚了,经常触发能力,奖励应该会变得更离谱。”
         郭谊满意的点头。
         而后出了马车门,下来后与典韦一同而行,追上主车驾上的曹操,一并入小沛等待。
         刘备弃戚县不入,带兵来投于沛县。
         早一日时,信骑就已经到达,并且将命令告知了当前驻守小沛的将军曹休。
         让他先行安顿刘备,没有立刻收编他的兵马,同样驻扎在此。
         “孟誉,”曹操张开手,让郭谊到身边来,顺势揽住了他的肩头。
         面含笑意的说道:“此时来看,你当时所说的缓攻之策,其实也在逐步奏效。”
         “我在徐州也播撒了仁义之名。”
         “播撒这个词……”
         郭谊眉头皱了一下。
         “怎么?”
         曹操则是神情略微奇怪,播撒种子嘛。
         “没事。”
         “刘备此人,当年我就曾相识,在洛阳时他就已活动于士人上下,数次大事,刘玄德都有参与,当时我便心中留意,知晓此人性情、志向。”
         曹操拉着郭谊在路上随意走着,反正往衙署的方向还有一段路程,两人也好说些心里话。
         不然每日郭谊都在勤学苦读,一时是没时间和曹操夜间相聚。
         当然,曹操并不是很屑每日去找郭谊聊,和年轻人没太多可聊的,偶尔去几次罢了。
         “后来,他还是追随其兄长公孙瓒而去,于是才与我分道。”
         “现在,徐州之战陶谦请援,到公孙瓒处请其相助,没想到却请来了刘备调停,我估计这個玄德老弟,恐怕是因为北地无法容身,方才离公孙瓒而去。”
         曹操笑了笑,“幽州是何人之地?那可是刘虞的。”
         “刘虞是真正的仁义之君,大汉宗正,深得各郡太守敬仰依附,宛若青天一般,奈何,这等人却不善用兵,因而兵败,但公孙瓒杀了他,比我杀边让可更为遭致仇恨。”
         郭谊当即点头,杀边让这个事,估计才是引起陈宫等党反叛的真正缘由,边让不光是兖州名士首席,同样也是陈宫的好友。
         “故而,此次刘玄德是真正无处可去,我愿以仁义招揽之。”
         郭谊当即叹道:“只怕他心怀大志,并不会安心留在主公麾下,他是汉室宗亲,这年头宗亲虽然到处都是,可还能打着旗号一直立足的,却少之又少。”
         “哼,那又有什么,他若是到了我麾下,自然要听从我的命令,若是不给他机会离去,他岂能背主?背主之行天下共逐。”
         曹操哼哼笑了几声,显然并不在意。
         仁义这把剑,让他用得十分顺手,曹操何尝不明白,只要自己不犯错误,就不会丢掉仁义,也自然不可能到众叛亲离的地步。
         那么刘备一旦进了自己麾下,他就很难再出去了。
         原因无他。
         只因刘备也是以仁义为本。
         “若天下人信我曹操仁德,奉我为刘虞、皇甫将军等贤,那么刘备背弃,便宛如公孙叛刘虞,是吧?”
         郭谊听闻这话,若有所思。
         这么说,倒是也不错,如此一旦刘备离去,那么便等同于自己脱一层皮,而他现在到曹氏容身,又是无奈之举。
         只是,乱世雄主,青史留名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他一样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日后定可想办法离去。
         毕竟刘备也是胸怀大志之人。
         郭谊叹了口气,微微点头道:“主公自有思量的话,那在下也就不必赘述隐患了。”
         片刻后,在小沛的衙署门口,刘备早已在躬身等待,见曹操过来,数步向前而迎,朗声道:“刘玄德,见过曹公。”
         “玄德老弟,来了便好。”
         曹操平淡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同走进衙署大门,同时直接聊起了郯县现在的状况,“此时陶谦,恐怕已知晓你奔投我处的消息。”
         “曹公,”刘备笑道:“在下并非是弃陶公而走,而是他将徐州牧,让与了吕布。”
         “哦?”
         曹操知晓这个消息,但并不是确信,探报也只是猜测而已,现在刘备亲口说出来,方才敢真的相信。
         “吕布。”
         他长舒了一口气,“此人可恨呐,偷袭我兖州不成,却又去了徐州安歇,而他不通治理,只怕会大肆搜刮百姓,以扩充军资。”
         “不过,他这个人倒是的确骁勇。”
         刘备含笑,跟随走了几步后,接着道:“吕布不仁,故而在下弃之,曹公仁义待民,令人神往。”
         “想必备不是第一人,也绝不是唯一一人,众不服吕布,而唯服曹公,徐州之内已经满是仁公之名了。”
         “备,敬佩。”
         曹操看他说得也是非常无奈,原本就带笑的脸变得更加灿烂,一把揽住了他的肩膀,爽朗的笑了起来。
         “呵呵呵……”
         “玄德这话,当真深得我心!来!我给你引见一个年轻人,如何使用仁义,便是他为我谋划之略,你可真要好好见见。”
         刘备肩膀微微一僵。
         心中暗道:我可真要,好好看看,到底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