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综武当神捕 > 第584章 我叫吴明,口天吴,日月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投降也是讲求技巧的。


        

有的干脆利落跪地投降,有的需要演戏表明“迫于无奈”,东瀛天皇属于后一种情况,排演了诸多大戏。


        

唐顺之猜到东瀛天皇的想法,默契的陪他演戏,让朱橚劝他投降。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当然是交给真正的使者处理,朱橚和朱檀,是高高在上的吉祥物,真正的主事者,是最后到来的使者,礼部尚书老李探花。


        

老李探花是拿着圣旨,拥有便宜行事权力,代表皇帝的真正使者。


        

具体过程就是:


        

老李探花根据东瀛的情况,拟定出各种计划,如何封赏投降的大名,如何分化东瀛各地世家大族,哪些家族是儆猴的鸡,哪些家族是千金市骨。


        

拟定完毕后,交给朱橚、朱檀。


        

两位皇子盖章。


        

旨意分发下去。


        

最先投降的柳生家族,在某些层面给与优待,比如赐予封地、宝刀。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势力颇为庞大的枭雄,从内部进行分化,类似于汉朝的推恩令,封赏他们的亲信。


        

权势方面,明升暗降,让两人处在争斗的状态,维持特殊平衡,这是老李探花擅长的事,做的如鱼得水。


        

最重要的还有一件任务。


        

朱元璋发动这场战争,目的绝不仅仅只是银矿,而是一石三鸟。


        

从中原出发到达东瀛,由于大海的天然阻隔,非常消耗时间,很容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养虎为患。


        

如果从高句丽出发呢?


        

距离是不是近多了?


        

反过来想,如果从东瀛进兵,可以两面夹击高句丽,然后以此为跳板对满清实行大包围,彻底扫平北疆。


        

沈炼原本对此无甚感觉,甚至觉得派出老李探花,略微有些过度,但看到随行而来的副使者,兵部侍郎原少卿的各种动作,才知老朱高瞻远瞩。


        

这些事情,和沈炼没什么关系。


        

说句不好听的,若非此次出征的目标是东瀛,沈炼很可能称病告假,在家里养精蓄锐,等待八月的历练。


        

如今东瀛之地的事情,属于沈炼的部分已经结束,如何治理东瀛,如何以此为跳板进攻高句丽、满清,莫说沈炼这个外人,朱橚朱檀也不在乎。


        

朱橚除了盖章,就是研究植物。


        

朱檀除了盖章,就是钻研古籍。


        

虽说蜃楼被李白开走,但徐福留下的竹简还在,点灯熬油的研究,王怜花博学多才,自然有极高的求知欲,留下来翻译竹简,解开先秦的隐秘。


        

沈浪想回中原看看。


        

一方面回家祭祖,另一方面则是当初和白飞飞的事,总该有个交代。


        

在东瀛武士的欢送声中,沈炼等人乘船离开,相比于唐顺之,沈炼在东瀛的名声更大,相当于武林神话。


        

既是无数东瀛武士的噩梦,吓得他们失去拔刀的勇气,同时也是无数少年天才追赶的目标,期盼五年之后,能够击败沈炼精心培养的弟子。


        

……


        

船头。


        

风四娘好奇的询问:“夫君,东瀛皇室三大高手,宫城玄武被你击败,另外两个呢,他们为何没有出手?”


        

左诗对此也是颇为好奇。


        

东瀛对武者非常崇拜,这份崇拜远远高于中原,武士地位非常高。


        

前期有诸多龙争虎斗,让风四娘见识到东瀛武士的风范,尤其是他们决死一击孤注一掷的狠辣决绝,以及对于死亡的淡漠,着实让人终身难忘。


        

自从沈炼击败宫本武藏,东瀛武士不仅没来复仇,反而主动退避。


        

东瀛皇室培养的高手,除了宫城玄武之外,纷纷避而不战,这些人的勇气去哪儿了?他们的满腔血勇呢?


        

那个专心武道的皇室天才呢?


        

那个神秘莫测的皇室供奉呢?


        

难道他们全都怂了?


        

怎么怂的这么快?


        

沈炼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活动自己略有僵硬的筋骨,拉了拉筋脉,用最淡然的语气,说出最装叉的词汇。


        

“因为他们不想死!”


        

“夫君知道他们都是谁?”


        

“当然知道,皇室天才,是那个神秘的白衣人,此人虽然不怕死,但自知武功远远不如,挑战是在送死。


        

他需要更多磨炼,等到他觉得自身武道有成,肯定会来中原挑战。


        

我希望那个时候,我的徒弟已经成长完全,可以接下他的武士刀。


        

皇室供奉,就是东瀛国王,此人韬光养晦数十年,平衡东瀛局势,如果不是大明到来,或许能做出成就。


        

可惜,他没这个机会了!


        

他所有的骄傲,都在于权势,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权势消失无踪,他的武功随之而去,没了武功,自然会失去出手的勇气,只想着该如何保命。


        

咱们刚刚登陆东瀛时,如果东瀛国王御驾亲征,两军阵前与我决战,我最多有八成胜算,肯定会受伤。”


        

风四娘闻言翻了个白眼。


        

你说的是人话么?


        

两个绝世高手,一个自知武功远远不如你,只能与你徒弟争锋,另一个更加无语,说出的话半点不挨着!


        

皇帝御驾亲征不算稀奇,但哪有皇帝亲自上战场参与斗将的?


        

文武群臣是干什么吃的?


        

武道供奉都是吃白食的么?


        

中原如果发生这种事,文武群臣会觉得奇耻大辱,那些武道供奉绝大多数没脸留下来,太特么丢人了啊!


        

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全都亲自统兵冲锋,李世民三千冲十万,赵匡胤号称一对拳头一条杆棒打天下,朱元璋冲锋起来,常遇春都会惊恐。


        

但是,那时他们不是皇帝,那是他们打天下的阶段,某些战役,需要身先士卒提升士气,这是必须做的。


        

即便如此,也是统兵冲锋,是带着一群人冲阵,不是和别人单挑。


        

面对斗将应该怎么做?


        

李世民派出秦琼: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


        

意思就是,如果有高手挑衅,李世民就让秦琼出手,秦琼单枪匹马,当着千军万马的面,斩杀敌军高手。


        

朱元璋麾下做这种任务的,前期是常遇春,后期是常茂,武林高手交给虚若无、郭不敬,乃至于言静庵。


        

就算是西楚霸王项羽,古往今来最勇猛的“霸王”,也是冲锋陷阵,而不是找人单挑,就算是单挑,那也是想和刘邦单对单,不是和武夫单挑。


        

想象一下那种画面。


        

东瀛天皇御驾亲征,带领东瀛数万武士排兵布阵,两军阵前,和沈炼单对单生死相搏,军队还有士气么?


        

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场景。


        

即便是在这等情况下,沈炼分配给东瀛天皇的胜算,只有两成……


        

你谦虚点儿能死么?


        

忘了说了,东瀛不再有天皇,也不会有皇帝,只有东瀛国王。


        

天皇这个称呼太霸道,会损伤自身的运数,老朱帮他们改名,恢复汉朝时的名号,算是给他们的“封赏”。


        

朝廷大军并未返回,返回的船队分为三部分:唐顺之回朝述功,沈浪先去财神岛,然后再返回中原,沈炼带着十几个船工,乘坐小船返回杭州。


        

当然,小型战船,不是小渔船。


        

除了负责开船的船工,只有沈炼风四娘左诗,不是不想和沈浪同行,而是沈浪表示想去趟财神岛,看看许久未见的叔叔,帮他解决一些小麻烦。


        

众所周知,海上航行非常无聊。


        

去的时候叫做行军打仗,不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回的时候就无所谓了。


        

所以,沈浪委婉的表示拒绝。


        

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吧!


        

……


        

海上天气,说变就变。


        

如果用鬼天气形容海上风波,那肯定是太过抬举鬼天气,鬼天气怎么可能鬼成这般模样?简直鬼到家了。


        

白天风平浪静,晚上忽然卷起剧烈的暴风雨,遮天蔽日,毁天灭地。


        

飓风卷起百丈海浪,天地自然的恐怖威能,在这一刻显露无疑,远处甚至能看到数条数十丈高的水龙卷。


        

如果西门吹雪、萧峰、燕南天等好友在此,与沈炼合击,倒是能够卷起三四条这么高的龙卷,但眼前的龙卷足有七八条,随着飓风越来越强劲。


        

天地之威,恐怖如斯!


        

千锤百炼的战船,被风浪轻易撕成千百块碎片,强如沈炼这等高手,在狂暴飓风中,也被卷的晕头转向。


        

莫说是人,就连阿金,面对这般剧烈的风浪,也是不住地哀鸣。


        

天亮的时候,暴风雨终于过去。


        

海面漂着一块块破碎的船板,就像是深海巨兽吞噬血肉、嚼碎骨头,吃饱喝足后吐出的残渣,配合着半空中海鸟的哀鸣,好似敲响海面的丧钟。


        

……


        

沈炼在一座海岛上悠悠醒来。


        

他是被暗流卷过来的。


        

沈炼听老水手说过,如果海面上卷起剧烈的暴风雨,实在无处可躲,可以试着潜入水下,顺着暗涌逃离。


        

这是专属沈炼的方法。


        

唯有沈炼千锤百炼的金刚之躯,才能在暗涌的席卷下活下来。


        

沈炼冒险潜入暗涌,顺着暗涌的方向随波逐流,暗涌似乎有意识,竟然把沈炼送到某处海岛,一同飘来的还有多种珍贵商品,以及船板的碎片。


        

很显然,遭遇海难的有很多。


        

沈炼仗着身体优势,挑挑拣拣,找到数件有用的东西,比如黄金水壶,比如用麻包封存的食盐,比如一大块还算完整的船板,甚至捡到一个人。


        

——陆小凤!


        

看到陆小凤的瞬间,沈炼便知道自己为何会遭遇海难,肯定是这个倒霉鬼触怒了龙王,引发剧烈的海啸。


        

沈炼没有探索海岛,而是先抓三四条海鱼烤着吃了,恢复几分体力,随后帮陆小凤导气归元,梳理真气。


        

过不多时,陆小凤悠悠醒来。


        

看着眼前壮硕的人影,陆小凤露出苦涩的笑容:“我这是死了吧?这里莫非是天庭?沈炼,你归位了?”


        

沈炼在他麻筋用力一按。


        

“哎呦,你做什么?”


        

“疼不疼?”


        

“废话,我按你一下,你就知道疼不疼了,我劫后余生,开个玩笑,你就不能让我稍稍的苦中作乐么?”


        

“如果是楚留香,我肯定认同,如果是陆小凤,我只想抽死你,你这货明明知道自己的倒霉体质,在没有我跟着的情况下,怎么敢乘船出海?”


        

陆小凤天生与水相克。


        

乘船几乎必然遭遇劫难。


        

仅有的几次安全,每次都是沈炼跟在身边,他几乎不会出海,尤其是沈炼不在身边,陆小凤更不会出海。


        

听到沈炼的话,陆小凤苦笑:“我出发前焚香沐浴,斋戒三日,还给妈祖娘娘上香,得到娘娘的许可。”


        

沈炼指了指自己:“所以妈祖娘娘让我来救你,免得你葬身鱼腹。”


        

“那我是不是不用感谢你?”


        

“你是不是想被扔回海里?”


        

“咳咳!沈炼,这里是哪?”


        

“不知道。”


        

“你不是在东瀛么?”


        

“打了胜仗,回家休养。”


        

“咱们现在该做什么?”


        

“吃饭,养精蓄锐,然后探寻这座岛的情况,等着我叔叔来救援。”


        

“你叔叔知道这里的情况?”


        

“妈祖娘娘会托梦告诉他。”


        

沈炼转身去了海边。


        

这座岛周围的水产很丰富,沈炼很快便抓了二十几条海鱼,陆小凤捡到三十几个海贝,还有几只大龙虾。


        

两人点火烤鱼,吃饱喝足,随后结伴探寻海岛,这座岛屿非常大,内部环境也是极佳,花木葱茏,飞瀑流泉,还能看到仙鹤、麋鹿等奇珍异兽。


        

陆小凤在水中是落汤鸡,到了陆地却是凤凰,主动承担探路任务。


        

凭借虚实相生的绝世武功,就算岛上有八百海盗,也伤不到他分毫。


        

岛上没有海盗。


        

两人最初看到的人影,是个慈眉善目的小老头,圆圆的脸,满面红光,头顶已半秃,笑起来非常和气。


        

从他的笑容可以看出,此人绝对没有任何敌意,很欢迎佳客到来。


        

“欢迎两位壮士登岛。”


        

小老头做了个“请”的手势。


        

“在下沈炼。”


        

“在下陆小凤。”


        

“原来是陆公子、沈壮士,小老儿名叫吴明,口天吴,日月明。”


        

陆小凤面露惊喜神色,心说小老头很有眼光,称呼非常准确。


        

这位老人家,真是太可爱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