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零五章 开启新副本 上
         “......”
         当童怀军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的刹那。
         翁同的脑海内霎时变得一片空白。
         《永乐大典》.....
         真的被我们找到了?
         接着他抬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
         休——
         氧气瓶的指针瞬间跳转了两个数字栏。
         同时双手死死的扶着铁箱盖子,侧头看向了箱子内部。
         然后......
         翁同便看到了一本本安静躺在箱子里、封面朝上、长度大概五十厘米、宽度三十厘米的线装书籍。
         这些书籍通体深黄色,封面的右上角印着一个黑色方框。
         方框内写着一些诸如【二支一百八十八】的文字,外行人基本上看不懂它们的意思。
         但在封面的左边,还有印着另一个长方形的黑框,入眼赫然是四个小学生都能看得懂的繁体大字:
         【永乐大典】
         在看清这四个字的瞬间。
         轰——
         翁同只感觉脑海中轰的一声,热血勐然上涌,眼眶瞬间通红了起来。
         此时此刻。
         翁同的嘴角、手指、脸部肌肉.....
         不,应该说他浑身上下的每一根毛发,每一颗细胞,都在抑制不住的颤抖着。
         他感到自己的血液在发出着共鸣,灵魂都在跃动。
         虽然翁同是个彻头彻尾的明粉。
         但他从未奢望过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亲手发掘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这是一套属于华夏人的百科全书,纸页间流淌着华夏民族悠远的历史。
         有先民的智慧、汗水。
         也有历代王朝血与火的更迭。
         从炎帝黄帝,到大禹夏启、
         从帝辛姬发,到嬴政刘邦......
         华夏民族的历史历经五千年的沉淀,终于在永乐年间,万道波纹汇聚成了这部千古第一奇书。
         蓦然。
         翁同看见了一片辉煌的起源。
         当秦始皇的诏令在天下响彻。
         当诸葛孔明的羽扇为赤壁的红焰送去东风。
         当大汉的红绸在西域飘扬起舞。
         当唐朝的诗篇吟诵起千年不灭的文明。
         当苏颂在汴京城下大手一挥,启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浑仪转动装置.....
         华夏在世界的中心,闪烁起无比璀璨的光芒。
         但很快。
         他又看见了一片不堪的苍凉。
         当万千儒生丧命于一夜。
         当金戈铁马颓废了大隋文明。
         当七雄相争踏碎了往日韶华。
         当百姓相食泯灭了人性......
         华夏在一片烽火之中,苍凉叹息。
         荣耀、
         辉煌、
         屈辱、
         悲凉.....
         华夏民族在公元1400年前的一切一切,都被事无巨细的记录在了这部《永乐大典》中。
         而就在翁同内心激动、缥缈之际。
         他的耳边再次响起了童怀军的声音。
         不过这次童怀军的语气不再如同早先那般激动,而是带着强烈的怒意:
         “嘿,你们要干什么?!”
         翁同连忙回过神,顺势看去。
         只见之前跟着他们一起进入实验室、从头到尾都冷眼旁观的几个霓虹人和棒子,不知何时已经凑到了箱子边上。
         其中一人更是已经伸出了手,作势要从箱内取出一册书籍。
         翁同见状,心中同样瞬间涌起了一股怒火,怒骂道:
         “草,放开你的手!”
         若非心中还保留着一丝理智。
         翁同甚至想直接松开盖子,让它狠狠的砸在对方的手上,让对方感受感受什么叫做痛苦。
         随后他连忙一扭身。
         从箱子侧面转到了箱子前方,靠着腿部和胯部的力量,强行阻止了对方的动作。
         被翁同挤开位置的是个个子挺高但很瘦弱的男性,隔着面罩看不清对方的面容,被同伴扶好后顿时迎了上来:
         “八嘎¥%#@......”
         虽然翁同听不懂对方所说的全部语意。
         但从八嘎这个开头不难看出,此人显然是个霓虹人。
         作为一名金陵土着,父亲还是当年的抗战老兵,翁同对于霓虹人的印象先天就很差。
         于是他也不甘示弱的顶了过去:
         “假马乐鬼!叼呆逼你想干啥?啊?找事是不是?”
         翁同本身长的就人高马大,加之常年在外从事考古挖掘工作,躯体自然也要比常人强壮的多。
         二人只是简单一撞。
         霓虹人就被撞退了好几步。
         “请等一下!”
         就在翁同准备再逼上前之际,另一位霓虹人先一步举起了手,喝断了翁同的动作。
         随后他快步走到翁同面前一鞠躬,开口就是一道还算流利的华夏语:
         “很抱歉,翁先生,我的同伴行为上有些冒失,还请您多多担待!”
         翁同停下脚步,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
         “你是......?”
         对方再次一鞠躬,自我介绍道:
         “鄙人森泽久作,霓虹千叶县人,现任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亚古代史首席研究员。”
         “因为研究领域包括了华夏文明史,所以我对汉语也算略有了解,另外我也是这次霓虹专家团的首席代表。”
         翁同深深看了森泽久作一眼,没有说话。
         森泽久作的汉语说的非常流利,评级水平估摸着都能有二乙了,这还叫做略有了解?
         一般汉语水平掌握到这种地步,要么就是真的喜欢华夏文化...再不济也是喜欢华夏生活,在华夏待过数年甚至更久。
         要么就是....
         别有用心。
         虽然翁同和森泽久作今天只是第一次线下见面,此前从未打过交道,甚至连对方的名字都是第一次听闻。
         但不知为何。
         他下意识就感觉森泽久作绝非第一种人。
         更别说对方还是来自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个地方。
         东京国立博物馆。
         那是霓虹的国家博物馆,同时也是收藏华夏文物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比如说马家窑彩陶把手壶、蟠螭文鼎、《雪景山水图》、《红白芙蓉图》、《潇湘卧游图》等等.,都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些文物的排位即便是在华夏所有国宝中都极其靠前,其中有相当多还是被劫掠走的。
         加之今天森泽久作他们显然是为了找茬而来,百分百没啥好意。
         因此在多种因素的重叠下。
         即便森泽久作态度再好,翁同也不愿意给他好眼色看——或者说不愿意放下戒心
         不过森泽久作却浑然不在意翁同的白眼,而是又一鞠躬,说道:
         “翁先生,虽然吉村君的行为有些冒失,但他的本意却并不坏。”
         “作为东亚文明圈的重要成员之一,霓虹和南韩国内对于《永乐大典》的关注度也非常之高。”
         “只是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永乐大典》的永乐本大概率已经在当年被焚毁了,况且......”
         森泽久作飞快的瞥了眼一旁的木箱,又说道:
         “据目前的科技水平,别说贵方当年的遥感探测了,即便是现如今最先进的微重力探测手段,也绝不可能探测到铜殿的存在。”
         “而按照贵方当年的检测结果,永陵地宫中的积水程度极其严重,《永乐大典》即使存在也大概率被损毁了。”
         “在这种情况下贵方依旧开展了永陵的挖掘工作,好像事先知道一定会有收获,未免显得有些刻意了......”
         看着侃侃而谈的森泽久作,翁同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果然。
         尾巴在这时候露出来了吧?
         森泽久作的语气很委婉,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强烈的不信任。
         实际上。
         翁同不了解的是。
         森泽久作的这番话术,其实是事先就被设计过的——而且设计了两套话术。
         倘若铜殿在挖掘过程中失去了踪迹——即便只失去了十几秒钟,森泽久作也必然会怀疑兔子们把铜殿掉了包。
         但“遗憾”的是。
         姜成谷等人似乎猜到了森泽久作的想法。
         他们主动邀请了霓虹和棒子的媒体全程同行,不给森泽久作任何找茬的机会。
         因此森泽久作只能采用第二种话术,也就是怀疑兔子们事先就在地下造了假。
         或者准确点说.....
         霓虹和棒子压根就不相信兔子们会真的挖掘出《永乐大典》。
         具体原因有二。
         一是此前说过的情况——眼下的时局太过特殊了。
         兔子们就突然爆出了永陵中疑似存在《永乐大典》的消息。
         倘若《永乐大典》真的现世。
         那么它对霓虹和棒子历史的冲击程度,足以将所谓的亚太包围圈碾的支离破碎。
         届时的情况差不多是这样的:
         第一天。
         霓虹and棒子:我们刚刚决定在某个领域达成合作.....
         兔子:根据对《永乐大典》xx章节的研究,我们在历史上是你爸爸。
         第二天。
         霓虹and棒子:我们刚刚决定在经济上......
         兔子:根据对《永乐大典》另一个xx章节的研究,我们在历史上是你爸爸。
         这tmd怎么玩?
         所以这个时机确实太巧了。
         二则是技术与逻辑的综合原因。
         就像森泽久作所说的那样。
         按照现有技术来看,目前没有任何探测技术可以检测到铜殿的存在——连霓虹现在的爸爸都不行。
         换而言之。
         《永乐大典》在推测角度上而言,只能存在于地宫之中。
         而地宫内积水又极其严重,也就是理论上兔子们无论花多少功夫,找出来的也都是一摊浆湖。
         在这种情况下。
         兔子们宣称即将开启永陵,过程中又‘偶然’的发现了铜殿.....
         你说霓虹和棒子会相信吗?
         显然是不会的,这在逻辑和技术上都说不通。
         但如果换个思路,把整件事看成是兔子们为了破局而想出来的一个方案.....
         那么所有的不合理也就合理了。
         因此从森泽久作等人的角度来说。
         他们今天到场还真不是为了无理取闹刻意找茬,而是为了粉碎兔子们的‘造假’。
         可惜他们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兔子们拥有了连海对面都没有的重力梯度仪,也小看了嘉靖对于《永乐大典》的狂热程度。
         不过话说回来。
         森泽久作的这番话确实也比较有扇动性...或者说合理性。
         因此随着他这番话的出口。
         有不少观众的内心也出现了动摇。
         而就在翁同怒视森泽久作的时候,他的耳机里忽然传来了姜成谷的声音:
         “翁教授,您问问森泽久作,我们要怎么配合他们?”
         “......”
         翁同闻言强忍住怒气,手指隔着面罩在耳机上敲了敲,示意自己收到了指示。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转头对森泽久作问道:
         “森泽先生,你明着暗着说了这么多话,不就是想说不信任我们吗?”
         “在此我代表委员会表个态,我们接受一切合理的质疑,所以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了。”
         森泽久作闻言,脸上依旧保持着原先矜持的笑容:
         “翁先生,您误会了,我们不是不信您,而是大家想开开眼界.....”
         不过很快他便话锋一转,伸手指着铁铸的箱子,说道:
         “翁先生,您看,这里的箱子一共有一...二...七....十八,一共有十八个。”
         “按照数量计算,应该足够存放下所有的《永乐大典》了,对吧?”
         “因此我有个想法——霓虹和南韩都存有一些嘉靖副本的《永乐大典》,其中不乏一些未曾展出的版本。”
         “眼下贵方既然发现了真正的《永乐大典》,能否让我们进行一次比对印证呢?”
         森泽久作说话的时候,还在【真正的】这三个字上着重加了些许力度。
         内心的想法不言而喻。
         不过翁同并没有急着反击,他在等着姜成谷的回复。
         虽然他的内心无比渴望对着森泽久作的这张脸来个大逼斗,但仅存的理智还是在告诉他此时不能意气用事。
         过了大概小半分钟。
         翁同的耳机里传来了姜成谷的声音:
         “翁教授,同意他们的要求。”
         “不过要保证不能对文物造成任何损害,验证完毕就要立刻将文物归位。”
         “......”
         翁同深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理状态,方才转头看向了森泽久作:
         “森泽先生,我方原则上同意你的方案,现在请告诉我们你想核对的卷目吧。”
         翁同的表情不开心,森泽久作见状,同样微微皱起了眉头。
         翁同....或者说姜成谷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剧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在他想来。
         翁同等人应该借口文物刚刚出土需要养护,从而严词拒绝自己的要求才对——毕竟东西是假的,哪来的信心呢?
         结果没想到翁同他们回答的如此干脆利落,反倒显得自己和棒子一方像是在拖沓了。
         】
         不过即便如此。
         森泽久作也绝不相信这些华夏人真的挖掘到了《永乐大典》。
         翁同等人拥有的底气,无外乎就是能拿出与自己携带的那几册嘉靖副本一样的内容罢了——虽然那几册嘉靖副本并未对外展出,但以华夏国家机器的能力来说,想要拿到副本上的内容并不算困难。
         也就是华夏人完全可以在今天之前,多半就事先印刷出那几册嘉靖副本,专门应付森泽久作的‘核对’。
         但是......
         想到这里。
         森泽久作的眼中便闪过了一丝厉色。
         如果翁同他们真以为霓虹和南韩这次带来的底牌就是这几册嘉靖副本,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随后森泽久作转过头,与南韩代表团中的一人对视了一眼,接着对翁同说道:
         “翁先生,这次我们想核验的书目,是《永乐大典》的第15342卷。”
         翁同闻言,整个人顿时一愣。
         15342卷?
         此前提及过。
         永乐大典一共约3.7亿字,共分成11095册,22877卷。
         即一册之中,平均有两卷的内容。
         较难理解上面这句话的同学,可以想象一下哈利波特丛书:
         哈利波特系列一共有一到七部,一共七本书,每本书就是相当于一册《永乐大典》。
         而每本内又分成好多个章节,这便相当于‘卷’。
         森泽久作所说的15342卷大致是第七千七百册前后,可是据翁同所知......
         无论是霓虹还是南韩收藏的嘉靖副本,都不在这个序列区间。
         反倒是华夏境内的博物馆中,收藏有三册七千附近的嘉靖副本。
         这三册里头两册在大陆,一册在蛙岛。
         这种情况下,森泽久作居然要求验证15342卷的内容?
         他其实是友军?
         不可能。
         在之前工地上的时候,翁同曾经听姜成谷聊过几句有关森泽久作的信息。
         例如森泽久作有个叫做森泽佳奈、曾用艺名饭冈佳奈子的侄女,陪伴了很多宅男渡过了单身时光。
         但森泽久作本人却并不是什么对华友好人士,私下里甚至和某些组织有所来往。
         因此森泽久作的这番话绝非好心。
         那么15342卷.....
         这卷所处的数字区间是什么内容呢......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明代研究学者之一,翁同对于《永乐大典》的熟悉程度在国内亦是数一数二。
         虽然目前考古界对于《永乐大典》的具体书目还未完整掌握。
         但根据一些相关文献以及嘉靖副本,倒是不难推出某个区间对应的内容...或者说领域是什么。
         蓦然。
         翁同的脑海中划过了一道闪电。
         如果没记错的话。
         目前在台北博物馆收藏的15597卷中,记载的内容是.....
         《伤寒杂病论》中《金贵要略》的【心典】。
         换而言之。
         15342卷记载的内容,很可能便是......
         想到这里。
         翁同勐然转过头,再次看向了森泽久作。
         虽然隔着一层氧气面罩,但森泽久作却仿佛看到了翁同的讶异一般。
         只见他诡异的朝翁同一笑,从身边的箱子里取出了一本线装书籍。
         接着当着翁同与所有人的面,轻轻将书籍的封面撕开,露出了另一层蓝色的书封。
         做完这些。
         森泽久作方才将这册书在翁同面前晃了晃,笑着说道:
         “翁先生,根据保存在霓虹宫内厅正仓院北院、由《永乐大典》编纂者之一姚广孝所写的随笔中记载。”
         “《永乐大典》第15597卷内,抄录的乃是《伤寒杂病论》的温病论部分,而这部分在华夏本土遗失已久。”
         “但鲜为人知的是....”
         “在东京的静嘉堂文库中,其实收录有一卷由岩崎小弥太捐赠的温病论抄本,由贞观年间传入霓虹。”
         “这卷抄本此前从未对外公示其存在,一直由皇室看管,即便是鄙人也是临行前才被告知此事.....”
         温病论。
         听到这三个字的瞬间,翁同顿时童孔一缩。
         果然是它!
         此前曾经提及过。
         《伤寒杂病论》写成于东汉末年,但由于传承问题,到了魏晋就保留不全了。
         等到了北宋时期,即便是皇室都只能找到部分残简。
         这些残简后被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贵要略》两部书,但与原着相比,其本来面目已经不可考。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温病论。
         温病论直接导致现在的中医分化成了伤寒和温病两大派,甚至产生了“伤寒论不谈温病”的误解。
         结果没想到.....
         华夏本土已经失传的温病论,居然流落到了霓虹手里?
         即便它只是一部抄本,也足以令人惊讶了。
         而比起翁同单纯的讶异,政治经验更加丰富的姜成谷,则在一瞬间想到了更多。
         正如森泽久作所言。
         在今天森泽久作拿出这本书之前,即便是华夏的国家机器,也不清楚这册抄本的存在。
         这册抄本一旦现世,对于中医的地位和历史传承都会起到颠覆性的影响——而且是良性的影响。
         但别忘了.....
         目前广义上的中医不仅仅包括了华夏本土,还覆盖了棒子们所谓的‘韩医’呢。
         也就是这册抄本对于华夏和棒子都十分重要,可以说谁拿到这册抄本,谁在国际上对“中医”的定义权就会增加。
         加之霓虹方面一直对它的存在高度保密,这就不难得出另一个结论——
         霓虹原本打算把它作为底牌,在关键的时候选一边下注,以此来换取某些利益。
         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册抄本在华夏和棒子之间的政治局势中,与重力梯度仪是一个概念的大杀器。
         如果不是这次兔子们宣称发现了《永乐大典》,霓虹估计还能藏下去呢。
         这其实倒也正常,哪个国家没点底牌呢?
         而在眼下这个情景里。
         这册抄本属于绝不可能事先复刻出来的绝对孤本,森泽久作给它套了个嘉靖副本的皮带到现场,充作了最终的后手——入场时的检查只会确定是否有危险物品,至于书籍的内容显然是不会干涉的。
         不得不说。
         这套操作确实挺绝的。
         如果换做其他造假的项目,例如什么檀君纪元啦、藤村新一啦等等,保不齐这次就真得翻个车了。
         但问题是.....
         这次永陵的发现,还真是如假包换的真货来着......
         想到这里。
         翁同原本的怒气也瞬间消下去了一大截,只见他冷冷的扫了眼森泽久作,对童怀军说道:
         “来,老童,搭把手,咱们找找15342卷在哪个箱子里!”
         “小周,小林,你们要照顾好森泽先生和他的朋友。”
         “听说鬼子...咳咳,霓虹人都很脚滑脚滑滴,千万别让他们不小心滑到磕碰到了哪个箱子上,明白了吗?”
         “明白!”
         小周和小林两个东北大汉闻言一挺胸,像是门神似的站到了森泽久作等人身边。
         森泽久作见状。
         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了起来。
         不会吧......
         为什么这几个华夏人会这么自信?
         他可以肯定的是。
         华夏人的手里头,绝不可能有温病论的原本或者抄本。
         否则华夏国内的伤寒派和温病派早就和解了,韩医也必然会受到剧烈的冲击——《伤寒论》缺失的拼图有很多,但温病论绝对是其中最大的一块。
         理论上来说。
         除了森泽久作的这份抄本,世上只可能在《永乐大典》中找到一样的内容。
         莫非.....
         翁同他们找到的这套《永乐大典》...
         其实是真的?
         但很快。
         森泽久作的内心便咆孝了起来:
         不可能,绝不可能!
         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那些华夏人绝对在演戏!
         想到这里,森泽久作忽然眼前一亮。
         对!
         在演戏!
         也许几分钟后。
         翁同便会皱着眉头站起身,遗憾的宣布书目数量太多或者书籍破损严重,暂时无法提供对应的原本。
         一定是这样的!
         然而就在森泽久作紧握双拳之际,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童怀军轻快的声音:
         “老翁,找到了,第15341到15342卷,第7611册。”(永乐大典有60卷是目录)
         森泽久作顿时呆立当场:
         “?????”
         又过了片刻。
         翁同将一个架在滚动支脚上的玻璃橱窗推到了他面前,内中赫然摆着一侧土黄色的《永乐大典》:
         “森泽先生,幸不辱命,这就是你要的《永乐大典》第15342卷。”
         “出于保护目的,我们暂时无法让你直接接触书籍原本,不过隔着橱窗看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想要换页,只要按下这个按钮,橱窗内的械臂会通过页脚吸附的方式进行翻页。”
         “橱窗内充斥着气相二氧化硅,所以你可以尽情的核对书籍内容。”
         “好了,你可以...那日语怎么说来着?哦,se-no,开系!”
         森泽久作仿佛没有听到翁同的调笑一般,此时此刻,他的目光全然放到了面前的这册《永乐大典》上。
         15342卷。
         翁同居然真的把它摆到了自己面前,任由自己查阅?
         这...这不对吧?
         过了足足有一分钟。
         咕噜——
         森泽久作方才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略带颤抖的伸出手,缓缓按下了按钮。
         唰——
         橱窗内的《永乐大典》轻盈的翻过一面,露出了上头的内容。
         这是一段‘序’:
         【近世医术之精妙,自古圣人盖祖述之法,诸家莫其伦拟,惟历代传抄,文理舛错,未尝考正,致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余尝校正医书,促其言奥而简,法详而不繁,甚精可施用......】
         【......吾观温性之疾,又有其独特之处,遂撰写《温病论》,详述温病之源,切中病机,创温热之疗法......】
         森泽久作心脏狠狠一抽,机械式的又按下了一页。
         【昔人有言:疾病之起,多由暴食过劳,气血不和,致使温邪入侵.....】
         【温病之形,胃脘隐疼,头痛身热,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弦数而.......】
         “.......”
         作为深耕华夏文化数十年的专家,森泽久作对于华夏的文言文并不陌生。
         但正因如此。
         此时他的手脚与内心,方才愈发的冰凉了起来。
         因为.....
         此时出现在他面前的这段序言与正文,赫然和他手中抄本上的完全一致!
         见此情形。
         森泽久作摇晃了几下身子,靠着橱窗的支撑方才没有倒下。
         然而一旁的翁同却没有放过森泽久作的想法。
         只见他贼兮兮的凑到了森泽久作身边,看了一会儿他手上的原版,很快便咋咋呼呼的囔囔了起来:
         “啊咧咧,真是巧啊,两本书上的内容居然完全一样呢。”
         “啧啧啧,森泽先生,这一个小抄本一个大原本,你看像不像并肩站在一起的小男孩和胖子......”
         “咦?森泽先生,你怎么翻白眼了?来人,快打火葬场...咳咳,120电话!”
         .......
         而就在森泽久作昏厥的同时。
         过道上的众人却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毕竟实验室内从始至终,都有摄像机在同步着内部的画面。
         所有人都清晰的看到了《永乐大典》上的内容。
         森泽久作精心准备的杀手锏,就这样成为了证实《永乐大典》真实性的最有力证据。
         到了这一步。
         姜成谷等人总算可以高举双手,大呼宣告《永乐大典》这部沉睡了456年的人类旷世着作,终于重新现世了!
         从今日起。
         【现存人类最大最全的百科着作】这个头衔不再属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是重新回到了《永乐大典》的头上——其实这本就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描述《永乐大典》时使用的称呼。
         华夏在东亚文明圈的历史地位,从今日起.....
         再也无法动摇。
         蓦然。
         潘院士的嘴里轻轻哼起了一个调子。
         这个调子起初的声音并不大,但很快传入了临近的陆朝阳和徐云的耳中,于是他俩也开始哼了起来。
         接着越传越开,越传越大。
         最终随着直播摄像机的传递,一首耳熟能详的旋律逐渐在神州大地上响起: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一样的泪,一样的痛,曾经的苦难我们留在心中
         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
         与此同时。
         徐云的脑海中悄然出现了一个提示:
         【叮~】
         【检测到《永乐大典》已成功现世,现激活‘正本清源’奖励】
         【正本清源:民族凝聚力+10,法度公证+10,社会戾气面-5,恶行-5】
         【注:因检测到‘血脉共鸣’效果,《永乐大典》激活隐藏属性‘沉寂’,传国玉玺特殊副本受此影响,将产生未知变化】
         【请面壁者于24小时内尽快进入副本,超时任务将自动失效,光环对于本次任务拥有最终解释权】。
         ........
         注:
         万字更新奉上,月末求月票!
         !